?

基于“雨課堂”模式下的城鄉規劃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2022-11-19 13:42王丹丹徐萌萌
現代園藝 2022年13期
關鍵詞:雨課堂課程內容知識點

李 揚,劉 平,王丹丹,徐萌萌

(齊齊哈爾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1 課程設計

選取專業主干課程進行改革,使用“雨課堂”插件,以培養規劃學生應具備的軟能力和硬能力為導向,從課前、課堂、課后三方面進行課程設計,重點關注對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的培養和形成個人知識體系的塑造。

1.1 課程簡介

隨著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構,社會對規劃人才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城鄉規劃專業也要將變革目標聚焦于學生,對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做出一定的創新與調整。而作為城鄉規劃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之一,“城市規劃原理”幾乎涵蓋了學生整個規劃生涯的方方面面,是專業教學的核心部分,其對培養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了解整個行業發展現狀,從而進行規劃設計的實踐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規劃原理”這門課程包括基礎設施、道路與交通、公共空間等多方面內容,具有理論性強、復雜度高和綜合性強的特點,導致學生理解及運用有一定難度。而目前“城市規劃原理”的教學仍遵從老派的教學框架,整體的課程安排為每周1~2 次課程進行概括性的理論講解,學時短、學習模式與方法落后。這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使學生難以充分理解城鄉規劃的相關原理以及培養學生結合知識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把“雨課堂”模式引入城市規劃原理的教學,細分龐大的規劃原理體系,將其融入到課前認知、課程理解、課后內化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更好掌握課程知識點,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加學生對專業的理解與熱情,達成高水平教學目的與要求,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1.2 課前

“雨課堂”依托于PPT 與微信,對教師與學生雙方而言,使用環境都十分簡單。教師將前沿性、綜合性的規劃理念與課本中基礎性、寬泛性的知識點相結合,精心設置課程內容,確定每個教學單元目標,量化學習內容。將每節課程相關的預習資料通過“雨課堂”發送到學生端,便于學生下載查閱。在這個過程中,將問題發給學生,引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做好課前準備,提高課程效率。其中,預習資料的選擇并不局限于需要上課講解的重要內容,還可包含多元化的思想,以供學生全方位感知城市。

學生在微信端打開預習資料,根據自身情況,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對課程內容進行簡單分析,進行碎片化學習,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預習資料后,可上傳疑惑點至教師端,等待教師回復或上課講解,增加課下師生之間的互動。

1.3 課堂

教師通過點擊PPT 進入“雨課堂”,隨機點名提高學生專注力、抬頭率,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學生端發送的疑惑點以及教學任務中的難點進行深入講解,對于核心知識點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表達。根據學生的疑惑點,深化課程目標,適度調整課程進度,強化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力。

學生通過微信的“掃一掃”進入虛擬課堂,考勤簽到,在手機端查看課件,改善聽課體驗;依靠雨課堂的彈幕、“不懂”按鈕等功能與教師有效互動,提高課堂活力,增強學習趣味性;重要知識點可點擊“收藏”按鈕,將繁瑣的筆記整理簡化為一鍵記錄,便于課后復習;在課堂答題環節,學生通過手機端答題,教師可以即時掌握學生答題效果、錯誤率,更高效掌握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接受程度,對癥下藥,提高學習效率;在“雨課堂”分組匿名討論模式中,學生大膽表達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活躍的思想交流更能激發意想不到的靈感與思潮。

1.4 課下

教師可以下載課堂數據,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效果。依托“雨課堂”平臺,進行多元化的作業布置——單選、多選、主觀題等,從不同維度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輔導。將整體的課程學習落到平時,準確跟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作為平時成績的考核內容之一,改變傳統的臨考學習模式,而不只是一考定終生。

學生在經歷了課前認知、課堂理解后,以對課程知識點有了大致理解。將課上學習的知識點與教師發布的案例進行結合分析,通過多元化習題的練習,完成知識與自身的融合,利用“雨課堂”中留言板等功能發布學習心得,塑造并形成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

2 課程評價

在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對課程設置進行審視和反思,開展系統的檢驗和進一步討論。

2.1 學生評價

為順應現代化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高校教育進入全面改革時期,加強課程效果,發揮學生在課程中的核心作用,培育出創新能力高、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在學生方面,“雨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知識內容的吸收、實踐與內化,側重主動性學習的培養,是課程效果評價的重點之一,也是培育人才重要保障之一。

2.2 知識理解

不同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方式不同,為保證每個同學都能領悟課程內容,教師將教學內容細化,分布在“雨課堂”的不同功能中。如城市規劃原理課中,學生對城市布局形態的特點及優缺點記憶不足,教師在課上明晰城市布局特點,學生課下結合“雨課堂”中的典型城市例子,加深對城市布局形態的理解和記憶,將課外知識不斷擴充進自己的知識系統中,把書讀厚。

首先,就課程活動而言,通過課前碎片化的預習、課上深度學習、課下測試與實踐等,不同層次地幫助學習理解。其次,教師將量化課程數據,使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學習,鍛煉扎實的基本功,由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掌握學科最新發展動態,高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

2.3 課內實踐

在學生對城鄉規劃各方面理論知識有一定理解后,課程中教師便可深入引導學生從城市的表象問題入手,利用“雨課堂”進行規劃模擬訓練,溯源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深層次原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活學活用的境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針對問題,從宏觀視角對城市綜合分析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對城市各子系統之間如何協同發展具有一定判斷,能夠提出完整解決方案,培養學生展望未來的創新思維。

“雨課堂”的課程活動將這些可遷移能力的培養融入課程教學中,將現代網絡技術融入到傳統的課程教學中,不受限于時間和地點,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效演示和拓展傳統教學模式下“面對面”的課堂教學。這種模式與傳統的模式相比,學生更能積極參與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除更好促進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外,還在解決同一城市問題上,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從而有序推進團隊工作,展示出專業的團隊協作能力。

3 課程內化

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如何內化知識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而通過“雨課堂+線下”混合式模式的學習,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留下最精華的部分,歸納總結,把書讀薄,重構并形成獨屬于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這個過程可能存在一定瑕疵,但經過不斷地深入學習,升級迭代,對學生長遠發展自己的知識內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坝暾n堂”教學模式打破教學時間固化,為學生加工內化的知識、輸出知識、傳播知識提供平臺且提高了能效。

3.1 教師輔助

“雨課堂模式”對教師在課程內容,課程評價方面的幫助不言而喻。而真正能夠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最終掌握在教師手中,無論什么樣的科技最終還得依靠人的情感進行輸出,這是機器所不能取代的,所以說,軟件的輔助加之教師的理解才能真正使課程日臻完善,而不是單單地依靠課上的習題搶答,紅包試題,主觀討論。情感的輸出之下有高效輔助工具配合,可縮短課程時間,還能減少課程中那些因課上作業而造成的拖堂、節奏亂、秩序差的情況發生。

3.2 課程內容

“雨課堂”模式使教師的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反而更專注于與學生的連接,與學生實時互動,以此來增加課程吸引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進一步歸納總結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為做好日后教學規劃,課程改革奠定基礎,保障課程效果。課程內容的變革與時代的知識應該接軌,那些書本中難免會有陳舊的知識,而城鄉規劃本身就是一個緊跟時代的前沿型綜合專業,對于知識和時事政治的把握應該有良好的敏銳判斷。所以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也應該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

3.3 課程轉變

以往城市規劃原理課程的成績由30%平時成績和70%期末考試成績構成,可以對學習效果排序,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重難點的關注,難以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傳統考核中,整個考核過程偏向總結性的評價,評價效能低,而雨課堂恰恰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課程從被動轉向主動,學生融入課堂,老師融入學生。

“雨課堂”學習模式應用新技術,助力評價體系,實現由表面化、單一化向深層次地完成教學目標、客觀化地轉變。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同樣難度的試卷,運用雨課堂前后的分數上連續有了平均分的提高。這種教學方法的改善,實現了師生之間教學活動全互動,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及時的指導作用,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整體掌控能力,保障學生對隱含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4 結語

國土空間規劃的進程正逐步向前,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而城鄉規劃專業教學模式的體系構建尚未形成自身的優勢,唯有培育出多方位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滿足社會需要。

“雨課堂+線下”的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中充分強調學生本身,轉變學生的上課狀態,健全學生考核評價體系,提升學生多元發展的能力。將教師從傳統的教學模式種解放出來,注重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習也從被動向主動轉變,不再死讀書而見微知著,迸發更多靈感;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專業能力,實現師生共同進步是新時代發展對高校教育提出的內在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仍需不斷探索。

猜你喜歡
雨課堂課程內容知識點
日本中學家政課中的勞動教育——基于“技術·家庭”課程內容分析
關于口罩 這10大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知識點自測
提高《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雨課堂在經管類本科經濟法教學中的微應用
“二次根式”復習精講
科學分析,高效決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