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實施的若干思考

2022-11-20 01:59
讀與寫 2022年35期
關鍵詞:課本閱讀教學語文

蔣 蓮

(貴州省修文縣扎佐鎮中心小學 貴州 修文 550201)

小學時期是增長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通過開展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與此同時,通過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手段以及學習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通過閱讀,學生們能夠把眼睛中看到的語言文字信息經由大腦進行傳遞,從而豐富學生思想情感??紤]到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生活經歷等個人特征,將這些傳遞來的語言文字充分的吸收、消化、加工和重塑,從而進一步建構成專屬于學生自己的語言素質和知識儲備。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是學生接收新知識、獲取信息資源的必要渠道,與此同時,也是學生終其一生努力發展的必經之地。所以說,只有加強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與實踐,才能幫助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成長與發展。

1.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現狀

1.1 教師主觀教學意識較強。在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對文章解讀不科學,只是基于教學參考書,對文章進行詳細的分析,主要是基于教師的角度,沒有注意學生的角度,主要是基于個人的觀點,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思考和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效果較差。教師應視學生為具有個性思維的個體,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學生思想與作者的共鳴,創造表達意見的機會,促進個性化閱讀,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2 教師缺乏專業的教學素養。教學中,一些教師缺乏專業的素養,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缺乏自覺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參考過于復雜的教學資料,外部依賴性較強,對文本內容的研究不夠深入,大多是照本宣科的表面功夫,致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良。在此基礎上,作為閱讀教學的執行者,教師應該認真投入和研究閱讀內容,優化閱讀教學策略,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教學技能,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優化閱讀策略和提升教學質量。

1.3 閱讀教學方法固化單一。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中,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依然是過去固有的教學模式,教師作為主要的引導者,將閱讀教學內容作為教學的核心,而學生就像旁觀者一樣被動的接收知識。這樣傳統的教學模式既會使語文閱讀教學完全脫離現實生活,也會讓學生產生無聊、厭學的情緒,從而致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降低。這種枯燥、無趣的教學模式極大的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顯然,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教育主體性,也會嚴重制約語文閱讀課程實現高效課堂的發展。

2.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學的相關策略

2.1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一直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較為嚴重,一直存在著“唯成績論英雄”的傳統教學思維,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之下,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活動的順利開展,也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為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自主地找尋與語文課本中相關的閱讀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例如,在《延安,我把你追尋》一課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在課前開展預習工作,并將自己了解到的延安事跡進行記錄,可以通過網絡等形式進行視頻、圖片等內容的收集,對所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對于《延安,我把你追尋》一課有更加具象化的理解。學生在對延安精神進行了解的過程中,也可以進一步感受到共產黨的革命奮斗精神,明確民主自強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加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2.2 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引導學生提前閱讀所學內容。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往往沒有充足的教學時間或者想要把時間放在本節課的重中之重上,對于類似概念的內容往往一筆帶過,但這對于一般學生來說,概念都還沒記住。這就造成了一部分學生成績脫節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及時預習完全能解決,在預習中只要將一些基礎的東西學會,將該記住的東西背會,課上聽教師講課就行。但學生往往很難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要幫助學生了解預習的重要性,可以專門開展有關內容的班會,讓學生對于預習發表自己的看法,講講自己是怎么預習的。要對學生都預習情況進行隨機抽查。比如在學習古詩《宿建德江》時,教師可以提前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在上課之前將詩背會并將其中注釋背會,在上課時進行隨機抽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驗,沒過關的教師可以對其略施懲罰。借此方式讓學生養成課前自主預習的習慣,讓預習成為高效課堂的基石。

2.3 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語文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該致力于打造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畢竟,小學時期的學生基本都處在較為低齡化的狀態,對于這一年齡段的孩童來說,正是活潑好動、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很容易對一些新奇特別的事物產生旺盛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抓住這種心理特點,將其巧妙的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創建出活靈活現的語文教學情境,加大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對此,語文教師可以適當的應用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設備,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教學,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日月潭》這篇課文時,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閉目聯想,讓想象的力量插上翅膀,想象老師帶領著全班學生在前往臺灣的路上。在這時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使用一些音響設備,給學生播放一段火車或者飛機的聲音,音效逐漸增強,打造出逼真的效果,從而讓學生們感到好像真的坐在了飛機或者火車上,向日月潭出發。這樣,通過對模擬情境的打造,讓學生們產生出身臨其境的想象,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渴望和求知欲。

2.4 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生體會閱讀樂趣。教師可以結合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形式,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促使學生將課文閱讀過程中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如教師可以舉辦閱讀演講、閱讀故事會、知識競賽、經驗交流或閱讀筆記評估等活動。在閱讀演講中,學生可以講述一個故事,負責講解的學生可以表現或悲或喜,或樂或怒的表情,帶動學生的情感變化。而在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時,學??梢詫⒐P記優秀的學生的勞動成果展示出來,讓其他同學欣賞和評價,這樣的方式學生會接受評價結果,他們也會自豪,并且以后會不由自主地開始創造,形成更深入的課外閱讀興趣??傊?,當學生得到老師、家長和其他同學的認可時,他們的內心就會形成足夠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教師為學生創造了展示才華的機會,這些閱讀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練習。例如,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演講比賽,演講的主題是“讀一本好書”,然后讓其他學生觀看比賽,參加比賽的學生進行演講,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激勵學生從不喜歡閱讀逐漸轉化為喜歡閱讀。

2.5 以語文教材為核心,加強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如今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閱讀課本,能明白課本上講解的字詞的內涵。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和教師對于課本的重視,也加深了學生對于課本的理解。課本上的內容雖然考試不會明著考,但考試確實暗著考,千萬不要以為課本不重要,課本才是整個學習生涯的核心。教師要讓學生重視課本,以促進學生對于課本的理解,要讓學生明白課本的重要性,去體會課本中古代先賢的‘咬文嚼字’,去體味中國語言之優美。學生要將‘讀’放在重要地位,教師要引領學生去正確的‘讀’,讓學生知道怎么去高效的讀,去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x’是非常有用的,但也要講究方法。大聲地朗讀是最好的,學生通過朗讀,才先前的讀不順到后來的流暢,在此過程中去體味文字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去體味這漢字的絲絲留香。要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文章大意,從而對文章有整體的判斷,以此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從文章的關鍵詞句中找到字里行間的線索。隨后教師帶領學生深入探討文章,去體味作者的情感或壯麗的美景。接著教師要讓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讓學生將自己帶入課文中,才能真正去體會在作者心中真正的情緒,學生要用這些感情來充實自己,培養自己高尚的品質。

2.6 加強學生閱讀練習指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技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具備均衡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塑造學生的品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形成閱讀技能。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閱讀和練習為出發點,通過大量的閱讀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是說,通過閱讀實踐,學生可以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語感,豐富語文積累。同時,它還能讓學生不斷地感受語言,促進語文知識的遷移。例如在“淺水洼里的小魚”的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讓學生觀看海底世界,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開展思考:在生活中碰到受傷的小動物,應該如何做?之后讓學生做課后練習想想說說。在這個對話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他們是否有愛小動物、愛惜健康的意識和在生活中的表現??傊?,通過閱讀和練習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并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意義,從而促進知識的提升。

2.7 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思想和素養。閱讀其實是學生的一項個性化行為,在教學指導中,教師不能以個人的主觀思想強加學生,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另外,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指導技能和素養,轉變傳統的閱讀教學觀念,加強學生的深入閱讀指導,比如在課本《故宮博物館中》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后,也就是為了營造學習氛圍,然后教師要指出文中的重難點字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要讓學生先自己去讀課文,明白課文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組織相關的朗讀活動,讓學生勇于展現自己,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接著讓學生體味重點字詞,比如“矗立”、“金鑾殿”、“鳴鐘擊磬”等,讓學生感受到故宮的美麗,也展現出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讓學生通過閱讀去發表自己對于文章的看法,要讓學生培養自己獨立的思想,但教師的引領作用也不可忽視,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及時做好正確的引領以防止學生產生不利思想。閱讀對于學生時代極為重要,在此時期是整個人生觀念價值觀念養成的時期,在此時期,教師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對于學生的品德教育也應該受到重視。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世界上的名著都是可以供學生閱讀的,因為它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值得學生去認真讀一讀。

2.8 優化對學生閱讀的評價,營造出良好的閱讀課堂氛圍。事實上,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語文教師應該重視這一教學手段。語文教師可以適當的表揚和支持愛讀書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通過積極的評價方式影響學生對閱讀的看法,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創意性十足的閱讀評價。無論是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還是小聲的默讀課文,教師都應該通過積極的評價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比如,一些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課堂評價語言只有:“嗯,是的。沒錯,請坐。好的……”等等,顯然,這樣普通的語言和平淡的語氣是不足以激起學生的閱讀熱情的。而另一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更加偏愛說一些:“這位同學聲音洪亮,朗讀的真好!那位同學不怯場,課堂上表現的落落大方,值得大家學習!”等積極的評價話語,顯然,這樣的評價更加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懂得運用評價語言的力量,為課堂教學氛圍造勢。所以說,教師的評價絕不僅僅只是為了表達“對”與“錯”,“好”與“壞”。通過一些正向的、積極的評價,會更加容易獲得學生積極的響應。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有助于促使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實踐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擯摒傳統的教育理念,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以科學、有效、合理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地愛上閱讀,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歡
課本閱讀教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