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念與路徑探析

2022-11-21 13:06馬小婷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中華文化共同體個體

馬小婷,王 瑜

(1.中央民族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081;2.南寧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299)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

從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論斷,到2019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強調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本方向的指引下,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五個認同[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顯然成為繼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后等中華民族教育范疇外的新命題。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2]。不難看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政策意蘊、理論內涵、實踐舉措等各方面都已經被國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和重要地位。此次會議重申的“五個認同”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過學校教育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成為當前我國學界持續深入探討的重要主題和當下民族教育的重點和中心方向。從廣義上定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新時代為了增強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而對全體國民進行的宣傳和普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知識的教育活動[3]。而從狹義上說,學校作為自上而下傳遞國家現代性知識和自下而上回應地方文化知識的重要教育場所,其日常的教學活動和教育實踐也釋放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特殊使命與教育功能,即在學校場域中,對各民族學生普及中華民族文化知識、情感價值和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教育實踐活動,幫助青少年實現其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族群屬性、文化屬性和政治屬性等多重身份屬性的認同整合。此前,已有學者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五個認同”之間的內在關聯進行屬性劃分和歸類,即為政治屬性、文化屬性和實體民族屬性,[4]與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所提出的“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系”[5]引出了學校這一獨立空間載體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時值得探討的三個問題:即國家意識形態、地方文化生態和個體認知心態的關系耦合;國家現代性知識、地方文化知識和個人利益訴求的有機結合;實現個體心理層面國家認同、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的情感疊加。為此,從宏觀國家層面、中觀地方文化層面和微觀個體心態層面分析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理念,以引導中華各族學生實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高度認同。

一般而言,意識形態是一種政治術語,指由不同利益訴求和價值理性選擇導向下產生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的意識形態。從宏觀層面來看表現在國家主義精英意識形態:我國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實體的進程中面臨著多元社會思潮和政治鑒別力等一系列問題,制約著國家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提升。[6]而國家主義精英意識形態或是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在本質上決定著學?!斑x擇什么知識”和“怎樣選擇知識”,即國家知識與教育的相互關聯和協調。從中觀層面來說表現在地方(民族)主義精英意識形態,教育與文化多樣性的協調整合歷來是我國民族教育面臨的一大難題,意識形態會體現為一種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意識形態,基于“多元”與“一體”的民族關系下強調中華文化的多樣性、互為性、依存性和整體性,并持續關注到中華民族整體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生態關聯。從微觀層面來說表現在個人精英主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反映社會個體的心態變化和自我調整策略,即在我國核心意識形態和地方文化意識生態的關照下個體在受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心態變化和自我調整策略,更多的是關注我國各民族成員的個體需求和利益訴求能否得到滿足,個體對于國家、民族和自我身份認同的心理態勢。

然而,當學校面臨傳統與現代知識、地方與國家知識的整合與濡化時,不同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往往會影響學校青少年對于知識的理性選擇,尤其是民族地區學校在自身多重角色扮演和復雜社會背景下,需要整合不同民族及成員的利益訴求,關聯各民族之間的文化生態以及重塑民族成員對本民族的身份認同和中華民族的自覺認同。北京大學錢民輝教授所提出的“意識三態觀”理論也從宏觀、中觀和微觀視角闡釋民族教育與國家、地方(民族)和個人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關注宏觀層面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國家認同的建構;關注中觀層面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狀況和文化交流、整合及變遷的狀況;關注微觀層面學生個體的文化認同和心態特點。這種視角實際上是一種互為關聯的理論視角,旨在探討民族教育在宏觀國家意識形態、中觀文化意識生態和個體意識心態三個層面的內在機理。在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和教育教學活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宏觀國家、中觀民族文化和微觀個體的相互關聯,需要結合學校外部權力關系的生產機制與學校內部權力關系的傳遞機制[7],融入國家主流意識形態,使各族學生生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認同,實現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引導地方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有機關聯,通過關聯多元文化實現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調節學生個體對自我與他者的身份認同和國族認同。為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民族教育理論建構的邏輯起點,也是最終目標。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分析視角可以為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一套話語體系,反映社會事實中的政治、文化和心理等要素,具體體現在國家認同、制度認同和愛國主義情感表達、文化多樣性與差異性的共存共榮、文化多元與一體的關系紐帶以及個體認知、情感和歸屬等穩定的心理結構。

二、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理念

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與實踐邏輯,以體現其層次性、特殊性和差異性。為此,可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來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五個認同”的增強:首先要實現各民族學生對我國政治制度的認同,即在宏觀意識形態層面秉承國家統一領導與核心意識主導的理念;其次要實現各民族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即在中觀文化生態層面強調多元文化關聯與中華文化整合的理念;最后要實現各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即在微觀個體意識心態層面注重個體身份認同遞進與心理認知共通的理念。

(一)秉承國家統一領導與核心價值引領的理念,加強各族學生的政治認同

引導各族人民增強“五個認同”最根本的是實現政治認同,即實現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目標。政治認同屬于國家意識形態范疇,培養民眾的政治認同,培養人們對政黨、制度、國家在情感和意識上的歸屬感,便成為現代國家建設的常規內容和基礎性工程。[8]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引領在于將不同文化文明群體融合成一個整體的文化文明群體,使這一群體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教育本身就具有意識形態屬性,是國家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在知識選擇和價值判斷上牢牢把握統一的國家核心意識形態方向,將國家和政黨制度相關知識體系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華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致力于民族團結、互助、和諧、友善的新型民族關系,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構建奠定基礎;改革開放后中華各族兒女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過程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優越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歷程中領導實現中華民族“一體”的中堅力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培育與鑄牢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歷任核心領導人采取的偉大舉措?,F如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背景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要進一步從政治視角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意愿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方向,在各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中加強對中華民族共有記憶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即黨領導一切、完全統一、無差別化的領導,不管是民族地區還是非民族地區都應以黨為核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線,堅持政治意識形態的同一與統一。

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要有國家意識形態理論的支撐,還需要在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上有相對應的指導理念和原則。雖然各民族地區會存在經濟、文化和教育上的差異,但不存在政治差異,因為政治意識形態是不分地域與民族差異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首要目標是實現對政治的認同,因此首先要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和偉大創舉,結合不同地區的社會歷史背景,宣傳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當地少數民族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歷史和現實,[9]從而增強各族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其次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道路、理論和方向等相關知識體系,從實踐角度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性與合理性,讓各族人民參與體驗“具體化”的政治獲得感,生發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再次,學校對于教師隊伍和學校管理者加強黨建思想傳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從上到下加強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教育。最后,從國家意識形態灌輸性教育向體驗互動性教育的轉變,同化各族人民國家意識形態觀念并規約行動原則,從而增強各族人民對中國政黨共同體的認同?!拔鍌€認同”為基本內容,依次推進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家認同教育等各類教育的相互聯系和轉化,并將學校教育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在小學到大學統籌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凸顯國家意識形態同一性和主導性原則。

(二)強調多元文化關聯與中華文化整合的理念,促進各族學生的文化認同

我國是統一、團結而穩定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在共同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實體的過程中,共同創造并匯聚形成中華文化。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體化”出發探討中華民族與各民族關系時,它更多的是傾向于“中華民族是一個”[10]的觀點,即從政治視角和國家建設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個統一的、一體的政治共同體;而從“多元化”審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涵和屬性時,它又是一個多樣性和差異性共存的文化共同體,不僅包含政治意識形態上的“一”,也包含文化意識生態的“多”。文化意識生態反映中華民族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問題,這種差異性主要指文化上的不同,民族教育要正確衡量“多元”與“一體”的文化關系。[11]文化的共與個、多與一、主流與多元構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生態格局,生態學強調看待問題要從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分析:從文化生態內部來看,中華各民族文化形成相互關聯、交互一體的關系網;從文化生態外部來看,中華文化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整合而成,具有穩定性和一體性。

文化是交流、變遷和動態建構的過程,中華文化始終是在中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中實現創生和繁榮發展,各民族間的文化、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地方與國家以及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關系應是相互關聯、互為依存、緊密聯系的關系。過去民族教育缺乏對整體與個體的關系把握,各民族地區教育的差異和多樣性很容易使得各族文化陷入孤立和封閉的狀態,難以生成和匯聚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F如今國家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差異,以統合、協調與關聯引導文化共存,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中華文化生態模式。民族地區的學校是體現地方文化和中華文化關聯性的教育場所,也是承載多元文化的教育載體,在秉持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和文化共生教育理念下,學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需要強調文化生態的聯系性和文化共同體內部的各層次、各民族的文化,達到減少各族人民的文化偏見和理解偏差的關聯性教育:即學校教育作為國家與地方文化的中間橋梁需要聯系語言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內容,實現對多元文化的通達[12]和廣識。

教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需要融匯和整合。在實踐層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的是增強各族人民群眾對中華文化的深層次認同,不僅包含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也包含對整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從文化的動態變遷特點來看,中華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接觸和交流中匯聚而成的,這些凝結了民族性、現代性的文化元素已經進入青少年的學校生活。此外,在全球時空縮脹的多元文化碰撞下,西方文化的流行元素也一并被帶入到學校教育中。中華文化意識生態是多元一體的生態模式,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強調文化的整合性原則,不僅要注重文化共同體內部各文化要素的關聯,也要實現對各族文化、各層級文化的選擇、傳承與整合。整合不是粗略的篩選和統一,學校需要重新面對多元文化的高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對各層各類文化內容進行辨別,從而整合成兼具民族性與現代性、地方性與國家性的知識文化體系。因此,要注重學校制度文化的建設,依托實際的物質文化載體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生產和再生產,將學校場域與中華文化認同教育相關聯,首先要搭建具體可感的物質文化空間,使各民族成員能夠從直接的物質文化設施和象征符號(比如課程和教材、班級管理、圖書館、濃厚的文化氛圍)感知中華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民族文化底蘊,并在這一集體中衍生出共有的行為準則和情感體驗。同時,學校為各民族成員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平臺,通過賦予學校實際意義的交往互動、交流學習和交融情感,不斷增進不同民族學生的文化認知、文化認同和身份重構認同等心理變化,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產生強烈的中華文化認同,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注重個體身份認同與心理認知共通的理念,增進各族學生的民族認同

意識心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個體心理與行為上的反映,是個體穩定的心理結構,包括認知、情感和歸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即從深層次的心理層面鑄牢民族成員個體對自我的身份認同、對民族群體的歸屬以及國家情感的建立。情感與認同意識的遞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多元而共享的文化象征符號和要素、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標準。民族成員個體在文化共同體中首先要實現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對自我身份的認同,這是建立自我主觀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學校在關聯和整合文化的同時,也在塑造各族青少年對自我身份的界定和對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青少年則需要不斷被考量在文化變遷和社會化中出現的認知結構和心理變化,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對中華民族和對偉大祖國的認同。

文化個體會產生兩種意識心態,其中一種是文化意識心態,是因不同地域、民族、歷史、文化與習慣產生的固有的、持續性的個體文化心態;而另一種是情境意識心態,在學校接受特定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從而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和心理變化。這是建立對制度認同進而對國家認同的基礎和步驟。首先民族地區學校教育要注重濡化學生個體原生的文化心態,即在每個民族成員個體都具有特定的文化身份基礎上,強調中華文化元素的共同性和融通性;其次,濡化學生的情境意識心態,民族成員個體被接受學校教育所反映的統一的國家意識形態和民族群體特有的文化意識生態,在原生文化心態的基礎上認同共有的中華文化身份、中國國民身份和中華民族成員身份。民族成員個體的心理結構也是較為穩定和互通有無的,一方面,個體對自我身份是肯定的態度,另一方面,在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認同的雙重作用下,個體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身份和情感均是認同的。學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是立足于中華民族整體的意識生態觀,強調各民族學生相通共融的家鄉情感、民族情感和國家情感,去除民族偏見和歧視,改變民族內隱觀。

從民族成員對個體的身份認同到對民族群體的認同,再到對中華民族和國家的認同,這是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現代國家實現個體心態轉變與調適的漸進過程,也是文化適應和互動的過程。[13]首先個體所要面對的是內群體態度和外群體態度,積極的群際接觸可以改變外群體態度,使分屬不同群體的個體產生高于所屬群體的認同感。學校促進學生認同是需要層次遞進的,首先要實現對個體身份的認同,每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成員,這是不容改變的。從個體身份的認同到民族群體的認同,需要改變民族內群體偏好,進而改變外群體偏見。受到外群體的平等對待能夠促使個體將內外群體重新歸類為一個更高層次的共同群體,這也是一種層次遞進的關系。其次,培養各族青少年的民族情、國家情也需要情感潤化的涵濡教育,家國概念并非一日而形成,往往在民族成員意識心態內,先有族群概念,后有國家概念,在與國家意識形態的先國后家的體系下對比,學校教育更應該側重于調整國家意識形態和個體意識心態的調適性,關注國家意識形態下學校文化生態中學生個體的心理層次結構的改變。

三、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路徑

從國家、地方和個人層面來看,學校是宣傳黨政思想、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革命文化教育的國家機構,是挖掘歷史文化基因、賡續中華文化脈絡的文化中心,也是促進各民族學生在多元文化和多民族身份適應與穿梭的跨文化心理場,多重性與社會復雜性使得學校成為涵濡國家主流意識形態、民族(地方)文化意識生態及個體認同意識心態的主陣地。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進各族人民實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從本質上說,鑄牢意識的過程是一個漸進共通的過程,需要各民族學生認同政治、文化和共有身份;從外部關系上說,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開展應體現“五個認同”外部的邏輯與層次。同時,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相對于社會教育的廣泛性和家庭教育的靈活性來說,其教育對象顯然更加集中和聚焦于各民族學生群體,教育空間場所更為固定,對于國家知識的學習、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個體心理的調節適應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要注重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差異性,把握共同性原則,遵循各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層次。宏觀—中觀—微觀的分析框架和“五個認同”的內外部關系,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進行了政治、文化和心理屬性的劃分,為學校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實踐操作提供了可行的、必要的指導原則。

對于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教育路徑,還需結合合理的指導原則和實踐理念。首先,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要凸顯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和統一,課程的設置和實施應體現政治一體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特點。最為直接的教育形式就是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構建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體系,通過分層分級教學,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不斷從“融入”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沁入”的自然教學模式。例如,中小學可以以書本知識和教師傳授為主要方式,使各民族青少年對黨的理論方針、黨史、民族發展史、主要領導人物的治國理念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性等基本知識有明確清晰的了解,進一步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高??梢耘c社區相結合,開展相關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打破民族成員理論與實際生活的壁壘,真正實現共情共融。其次,根據斯賓塞的“誰的知識最有價值”的理念,在一個特定的文化生態之中,對知識的價值的追問應該置于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來審視。[14]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除了國家知識與課程進入學校外,“學校教育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知識”或“什么樣的知識才能進入學?!背蔀楝F代社會所要思考的教育問題。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在強調文化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同時,承擔著關聯國家知識和整合地方文化知識的責任,尤其是在三級課程管理模式下,學校需要將地方知識與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向學生傳承民族知識和傳遞中華民族文化,增進各族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最重要的是個體訴求如何與國家利益相聯系,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學校場域,各族學生的教育與生活構成了平等、互助、互補、共生的民族關系,形成了結構相融、利益相連、情感相通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在此基礎上,加強各族學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可以消除其社會心理的疏離,促進民族群體及成員間良性互動和深度交往,還能實現各民族從機械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機團結。因此,通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來培養各民族在意識形態、情感態度等方面對中華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即具備一定的理論認知、正向情感、堅定意志和實踐行動[15],促使各民族學生在共同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過程中產生依賴和歸屬,鑄牢各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事實上,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屬于民族教育研究范疇體系,教育(包括民族教育)不僅要滿足“國家—地方—個人”三個層面的利益訴求,還要整合中華各民族的文化資源、調節不同民族成員的心理適應能力和身份認同。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背景下,民族地區學校必須立足于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當下實際和遵循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16]進一步思考學校教育如何通過課程內容、校園文化與家庭觀念等途徑影響學生個體心態,進而從對個體意識心態的案例研究中探究關于學校教育文化選擇的影響因素以及摸索民族教育中現代性與多樣性的本質關系。同時,通過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內涵、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多維屬性以及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視角相結合,探究學校內外知識重塑、文化歷史脈絡重組以及民族社會結構關聯下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范式和課程組織模式,為民族教育理論話語構建和實踐問題分析做出重要貢獻。

猜你喜歡
中華文化共同體個體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行為免疫系統對個體就醫行為傾向的影響*
愛的共同體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華僑圖書館將建海外漂流站 讓中華文化傳播海外
以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路徑思考
論《飛越大西洋》中的共同體書寫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