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親子互動 改變孩子一生

2022-11-21 08:44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徐新杰教育處魏怡真
大眾健康 2022年11期
關鍵詞:子代早產兒親子

文◎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 徐新杰 教育處 魏怡真

大家都讀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剛孵化出的小蝌蚪就可以獨立生存,在尋找媽媽的路上,小蝌蚪經歷了一系列充滿童趣的波折,并逐漸發育成為成熟的青蛙。

對于小蝌蚪而言,子代自出生即可脫離父母獨立生存。與之相比,在進化歷程中處于較高級別的哺乳動物的子代,發育模式卻完全不同。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子代,往往依賴父母雙親或其他成年個體的養育和照料;在出生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需經歷神經和心理的逐步發育成熟過程;最終個體成熟后,才能獨立生活。

近年來,對人類嬰幼兒進行的大量觀察研究表明,父母雙親的養育和照料對于寶寶的身心發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意義不僅體現在為子代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和充足的營養方面,還包括父母對于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和關注,陪伴孩子吃、睡、玩,以及成長中的各個環節。嬰幼兒的大腦正處于快速的發育成熟過程中,生命早期的經歷對于寶寶的大腦發育和心智健全,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袋鼠式護理的啟示

有一部分早產兒出生后的較長一段時間需要在保溫箱中度過,不得不經歷生命早期的母子分離。研究發現,這些早產兒在睡眠質量、運動發育等方面,會與足月出生的寶寶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一種袋鼠式護理模式,即模仿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將早產兒直立式地貼在母親或父親的胸口。這種護理方式不但可以提供早產兒所需要的溫暖,而且伴隨著呼吸時緩慢韻律性的搖晃,聽著父母的說話及心跳聲,寶寶能有更強的安全感和親密感。研究發現,袋鼠式護理可以顯著提升早產兒的睡眠質量,有效減少夜醒次數。不僅如此,袋鼠式護理對于促進嬰幼兒的精神發育也有顯著作用。與住保溫箱的早產兒相比,袋鼠式護理的早產寶寶智力發育指數更高。

那么,對于足月出生的寶寶而言,親子互動又會對其今后的神經精神發育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動物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排除早產的影響,足月出生的大鼠如果在出生早期經歷母子分離,也會對今后的社交功能產生不良影響。而如果對這些母子分離的大鼠在新生兒期進行人工補償性的撫觸刺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母子分離對子代社交功能的不良影響。這些研究結果也再次提示我們,親子互動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和心智健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互動能力是發展的

寶寶的互動能力在出生后會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比如,嬰兒出生之后很快就會表現出對人類面孔的偏好,尤其是對媽媽的面孔會表現出更多的關注和興趣。3個月大的寶寶即可與大人進行面對面地互動,面對社交線索,能進行眼神、表情和聲音的回應。

例如,當媽媽親切地愛撫寶寶時,寶寶的眼睛會注視著媽媽,寶寶的臉上會有舒適開心的表情,嘴里也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而到了6個月,寶寶會發展出更強的社交能力。此時,寶寶已經能夠區分熟悉、親近的人和陌生人,更喜歡父母的陪伴;當媽媽突然離開時,寶寶會表現出壓力甚至大哭;而面對陌生人的接觸,寶寶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的拘謹。而且,此時的寶寶已經能較準確地辨識他人的表情變化,能夠讀懂父母的喜悅或者憤怒情緒。

由此可見,寶寶與大人的互動能力發展迅速。即使是剛出生的寶寶,也并不是只需要“吃得飽、穿得暖、睡得好”,他們也有情感和社交上的互動需求。所以,父母應該根據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發育水平和興趣特點,在日常的照料中,從情感上多去關注寶寶的心理需求,多與寶寶進行互動。與寶寶的互動一定要盡早進行,從寶寶出生來到我們生活中開始,就要進行積極的親子互動。

離不開父親的參與

嬰幼兒早期的發育環境是一個復雜、綜合、多維的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雙親在嬰幼兒心理發育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以及良好的父子互動模式的建立,對于孩子的人格健全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寶寶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缺席、父愛的缺失對于孩子今后心理的健康發展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例如,基于動物研究發現,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雄性子鼠在成年后對異性伴侶的偏好存在異常,提示子代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缺席會影響子代成年后面對異性時親密關系的建立和鞏固。

此外,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爸爸的參與也可以在日常照料、疾病看護、休閑娛樂等方面,給寶媽提供不可替代的幫助。其實,爸爸的參與不僅可以降低媽媽的育兒壓力,爸爸在育兒過程中對媽媽的鼓勵和支持,能促進媽媽的自信和母親角色的順利形成,這對于良性親子互動關系的建立也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親子互動需要父母雙方的參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雙方中任何一方參與的顯著缺失,不僅不利于家庭婚姻關系的和諧,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全發育。

身心投入,有效互動

在高質量的親子互動場景中,父母會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興趣所在,對孩子合理的情感需求進行恰當的回應,并對孩子的興趣進行適宜的引導。

在親子互動過程中,父母雙親的身心投入程度十分重要。例如,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有的父母跟孩子雖然在一起,卻各自抱著手機看個不停。在這種情景下,父母和孩子雖然處于同一空間,但彼此間基本上沒什么溝通交流,更談不上情感層面的互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更多是以一種強勢的姿態,或以嚴肅、刻板的教育者形象出現在孩子面前。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執意地灌輸知識或培養能力,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情感需求,將本應親近的、歡樂的親子互動變成孩子的學習任務。這些互動模式,并不能算是良性的親子互動。

在一次看似簡單的親子互動過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間會傳遞非常多的信息,如情感、語言、撫觸等。研究發現,在媽媽和寶寶進行開心的互動時,特別是充滿愛的肢體接觸和擁抱過程,可有效刺激母親和嬰幼兒體內催產素的釋放,這可能與親子互動會促進寶寶今后社交功能的發展有關。所以,高質量的親子互動不是簡單的軀體陪伴,而是需要父母關注嬰幼兒的情緒狀態和心理需求,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孩子的互動和游戲過程中。

猜你喜歡
子代早產兒親子
早產兒長途轉診的護理管理
晚期早產兒輕松哺喂全攻略
火力楠優樹子代測定與早期選擇
24年生馬尾松種子園自由授粉子代測定及家系選擇
杉木全同胞子代遺傳測定與優良種質選擇
火力楠子代遺傳變異分析及優良家系選擇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及診治進展
親子臉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