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中華二十四節氣融入幼兒園思政課程的實踐研究

2022-11-22 16:28韋曉霞
關鍵詞:節氣思政幼兒

韋曉霞

(橫州市校椅鎮中心幼兒園 廣西南寧 530300)

幼兒每日生活的點滴都是可以利用起來對其進行教育的良好時機。通過讓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融入進幼兒的思政教育課程,可以讓幼兒不僅能在接受教學的過程中而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豐富其知識、激發其表達愛的能力,讓幼兒能夠為日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二十四節氣作為我國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對幼兒來說是陌生的,但是由于其強大的知識體系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將其融入進幼兒的日常娛樂活動和思政教育中,能夠用其優秀的文化品質提高幼兒學習質量,從而讓二十四節氣文化在幼兒身上得到傳承。

一、中華二十四節氣概述

中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目前已不太明了,傳說其發現于上古時期。上古時期的人民通過觀察天體的運行規律和周期,結合每年農作物的氣候及生產規律對自然的節律變化進行了總結,最后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隨后二十四節氣成為我國勞動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所主要依據的知識,用其指導農業生產活動直至今日。此處需要注意的是,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其價值也影響著我國天文學、氣象學的研究,方便了人們進行生產生活,成為我國眾多民俗文化的起源。時至今日,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著自二十四節氣所衍生出的各種民俗活動和節日紀念,其中承載著人們對節氣所代表的寓意的敬重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傳統的一項節日。在冬至這一天人們或擺宴慶?;蚣腊葑嫦?,對本年度進行總結并祈求來年能夠風調雨順,是我國十分重視的民俗傳統。凡此種種都是人們的精神活動在現實中的投射,二十四節氣不僅是可以觀測并掌握的現實規律總結,也是人們寄托美好希望和向往的載體,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內容。

二、中華二十四節氣融入幼兒園思政課程的意義

針對孩童進行教育是對我國文化傳承的現實需要,文化通過教育進行傳承和發展。教育的開端起始于幼兒,思政教育融入二十四節氣的內容在幼兒教育中起著促進文化傳承和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助力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心理活動指導著幼兒的身體實踐活動,通過這種理論指導實踐的方式幼兒得以對周圍的生活環境進行建構,從而做到知行合一并將內在的知識得以表現在外在的行動上。由于年齡因素的影響,幼兒對外在環境的知識了解不多,但其敏感好奇的天性指引著幼兒觀察并一步步地模仿,讓自己能夠與周圍環境保持一致并適應周圍環境的生活狀態。這種源自潛意識深藏的力量表明幼兒具備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能讓幼兒通過深藏在無意識中的自然力量和法則學習各種知識,奠定學習基礎。上述理念的核心思想便是幼兒能夠利用心理規律認識外在活動及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外部印象反過來會影響幼兒的認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就要利用好這一特點,做好指引的工作,讓幼兒能夠從僅認識事物的外部形象逐漸轉變為掌握事物的抽象思維中去。二十四節氣就是可供教師選擇的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素材。二十四節氣中所代表的自然現象是幼兒教師將其融入思政課的切入點,利用各個節氣所代表的自然現象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隨后通過游戲或娛樂活動吸引孩子們關注教學內容,從而完成融入二十四節氣內容進課堂的教學活動。此舉有利于讓幼兒了解真實的自然現象并保持好奇心,在了解自然的基礎上幼兒可以對我國二十四節氣的基本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幫助幼兒理清二十四節氣的內涵和與之相對應的節日文化。

(二)培育幼兒積極思想意識形態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的藝術成果,其中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和積極的價值形態。幼兒教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當準確把握二十四節氣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并將其應用到幼兒的思政教育中。首先,二十四節氣中蘊含的一系列思想符合幼兒純真的心態,有利于培養幼兒積極的生活態度。人類卓越的模仿學習能力是我們與動物差別最大的地方。通過人為觀察并總結出的二十四節氣是人們指導生產生活的指南針,在勞動生活中人們根據節氣時節產生的氣候現象創造出了農諺,歌謠便是在勞動人民口口相傳農諺的過程中產生的。這些歌謠在傳唱的過程中融入了人們對生活的希望,歌謠內容態度積極、語言朗朗上口。如立春節氣,人們在播種耕種時對本年度給予的美好的希望等美好情感便會融入到歌謠中。這些充滿著美好、純真的思想寄托也正是幼兒思政教育所追求的效果,能夠讓幼兒感受到勞動人民在勞作時的愉快心情,并產生心靈深處的共鳴。其次,二十四節氣中的“天人合一”是我國高等哲學中的觀念,幼兒通過學習二十四節氣,可以對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哲學得以了解。二十四節氣在古時最大的作用便是指導我國農業的生產,通過二十四節我們可以對自然在一年中的變化和表現得以分析和了解并根據自然的運行規律規范自我行為,“天人合一”的哲學觀正是表現在此處。通過教師將思政課程與二十四節氣相結合并進行教學,幼兒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了解自然的變化規律,并且通過學習到的知識觀察現實中自然環境的特征和變化,增強對大自然的了解,從而做到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三、中華二十四節氣融入幼兒園思政課程的實踐應用

(一)進行環境構建

幼兒園是為幼兒構建二十四節氣融入思政課程環境構建的重要情境。通過合理利用幼兒園的各項基礎設施和園內設備對其進行創設和調整,便可以在幼兒園中營造出具有生機與活力的環境,吸引幼兒注意力引起幼兒心靈上的共鳴,從而讓幼兒能夠通過園內的環境構建學習到知識,促進其身心健康。舉例來說,常見的有聲環境構建模式表現為以下模式:幼兒在清晨進入學?;蛘呶玳g散步時,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便可派上用場。通過學校喇叭播放節氣歌或者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童謠等,如“立春了,立春了。小鴨子,河水游,南風吹來雪水融。每年都有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約隔十五天,春天始于二月四,即立春”等。歌謠在重復的播放過程中,幼兒能夠對其印象深刻并記住歌謠且在閑暇時進行吟唱,在此過程中記住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時間。

除了營造上述有聲環境外,通過構建視覺環境對幼兒的二十四節氣融入思政課程教學也有著良好的效果。教師應該收集多種二十四節氣繪畫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舉例來說,在墻面、走廊等幼兒能夠經常肉眼看到的地方繪制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板書、文化墻等,營造全方位展示的文化互動氛圍。幼兒在色彩鮮艷具有強烈視覺沖擊感的文化墻的圖文信息中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二十四節氣文化所傳達的理念和信息,從而增強對二十四節氣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二)講解文學作品

我國歷史中傳唱二十四節氣的民間故事和詩詞歌賦不勝繁多,而此種文學作品正是孩子們所感興趣的學習形式。在講解民間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穿插二十四節氣有關的知識,讓幼兒能夠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傳統文化,感悟故事中人物的個性和善惡觀。舉例來說,《大寒的來歷》就是可供教師課堂教學使用的經典民間故事。該民間故事中主角生動、夢幻的冒險經歷不僅講述了“大寒”節氣的由來,并以此為故事背景講述了與之相關的民俗文化。幼兒聽故事的過程也是用豐富的想象力對故事情節進行情景再現的過程,可以幫助幼兒活躍其思維,鍛煉其表達能力。

詩詞歌賦也是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素材。我國詩詞歌賦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得以豐富和發展,時至今日仍在被傳唱和吟詠。不同的創作手段和創作理念有著不同的代表作品,并表達著不同的情感主題。這些詩詞歌賦有的用簡單流暢的詞句表達著生活中的情趣和困惑,有的用詼諧幽默的語句表達人生哲理,有的用膾炙爽朗的詞句表達著戰場豪情,讀來讓人思緒飛舞。在很多名家的作品創作中,二十四節氣也是經常出現的內容。常言道,背下大量的詩詞即使不能作詩也能吟詩。通過讓幼兒頻繁接觸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詩詞并熟讀其內容可以提高幼兒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水平。舉例來說,著名詩人杜甫曾作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首中國老少皆知耳熟能詳的詩便通過場景的描寫,為讀者展示了清明節氣時的氣候特征。教師在課堂上用對仗工整、情節飽滿的詩詞展開教學往往深受孩子們的喜歡,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通過朗讀朗朗上口的詩句并體會詩句中的故事情節能夠讓幼兒切身體會到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時節清爽的天氣和人們的心理狀態,從而促使幼兒在實踐中想要親身體驗清明時節的文化活動。

(三)利用藝術創作

簡單地講解理論不能讓幼兒對二十四節氣有深入的認識。為了強化幼兒對二十四節氣的認知,需要利用各種實踐活動讓幼兒親身體驗才能有所感悟。音樂和美術活動都是可以使用的有效教學手段。音樂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藝術張力,可以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音樂環繞的環境中,幼兒往往會不自覺地開始舞動和演唱。利用音樂不僅可以將二十四節氣的教育融入其中,也能發展幼兒的個性,鍛煉幼兒的節奏感。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通過舉辦歌唱活動,讓幼兒合唱《二十四節氣歌》。幼兒合唱節奏極強的節氣歌,可以感受到我國農歷節氣的規律性是如何表現的,體會其中的神奇之處。再者,樂器也是音樂表現的主要手段。教師通過現場用樂器演奏節氣歌,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節氣歌的大氣磅礴和其獨特的韻味,感受到二十四節氣的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愛上學習二十四節氣文化。

美工也是藝術活動的表現形式之一,通過制作美工可以看到幼兒的成長是如何表現的。幼兒在進行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發散其思維自由地進行創作,這是幼兒通過手工記錄生活的主要方式。教師通過有意識地設計課堂活動,讓幼兒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進行美工創作,將二十四節氣的知識融入作品之中。此種活動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將教學融入實踐的不錯選擇。舉例來說,通過繪畫工具及繪畫材料畫出孩子們心目中的二十四節氣中人物的穿著,運用美術工具制作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折扇,創作二十四節氣書簽等。幼兒的美術素養一般較低,繪畫過程不能使用精妙的繪畫技巧讓畫面靈動起來,甚至作品抽象難懂。但是,進行美術活動時鍛煉構思的思維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在思考如何創作的過程中,幼兒會深化對于二十四節氣的理解,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活躍其思維活動、深化其對二十四節氣的理解,這是教師需要達成的根本目標。

(四)參與實踐活動

生活實踐是深化幼兒對二十四節氣理解的最好教育手段,大自然是幼兒學習最好的平臺。婀娜多姿充滿生機的自然景物是幼兒眼中最為有趣的東西。值得慶幸的是,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民間活動豐富多彩,為幼兒通過實踐了解各個節氣提供了數不勝數的民俗活動。舉例來說,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通過吃清淡的飲食來迎春,貼宜春字畫、吃春餅等都是立春時節的風俗活動。幼兒教師可以在這一天舉辦剪紙活動或者畫春?;顒?,讓幼兒在活躍的氛圍中通過剪紙繪畫深化對立春時節的理解。清明時節的傳統風俗活動主要為掃墓、蕩秋千、踏青、放風箏等。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外出踏青、放風箏進行游玩,讓幼兒在踏青途中感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自然風光。冬至是冬天的開始,主要傳統風俗活動有吃餃子、吃餛飩、祭祖等。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進行包餃子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實踐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上述實踐活動是對性格活潑好動的幼兒進行二十四節氣教育的最佳手段,通過全身心的投入實踐活動,幼兒得以真正地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內涵。

結語

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將中華二十四節氣的具體內容融入進幼兒的日常生活和課堂活動中,有利于推動幼兒的思政教育。教師可以采用的手段主要有構建環境、講解文學作品、讓幼兒參與藝術創作和實踐活動等,讓幼兒設身處地地感受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的內涵,傳承文化經典。

猜你喜歡
節氣思政幼兒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思政課“需求側”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24節氣
24節氣
24節氣一小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