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點到線、從面到體的課堂導入策略探析

2022-11-24 20:53喬丹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2年9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

喬丹

[摘 要]有效課堂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進行課堂導入設計時,教師要有循序漸進的意識,可采取從點到線、從面到體的導入策略,引導學生逐步厘清文本的思路與脈絡,拓寬學生學習的維度。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逐步進入深度探究環節,建立語文認知,獲得學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課堂導入;從點到線;從面到體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5-0073-03

有效的課堂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更加輕松的狀態主動進入到課堂學習之中,為深入學習創造良好條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的課堂導入應基于學生的認知規律。從點到線、從面到體的課堂導入策略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凸顯了教師的教學智慧。從點到線,指教師設置教學起點或思維原點,由此展開引申,進行課堂導入,幫助學生打開思維,進入到教學情境之中,逐步厘清文本的思路和脈絡;從面到體,指教師引導學生由平面思維走向立體思維的過程,拓寬學生的學習維度,提升他們的思維水平。

例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筆者運用從點到線、從面到體的策略進行課堂導入,并在教學實踐中歸納出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

【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你們的家庭幸福嗎?

生:幸福!

師: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生:有愛的家庭就是幸福的。

師:那愛是什么呢?誰讓你感受到了愛?

生1:愛是關心、呵護。

生2: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讓我感受到了愛。

師:愛像什么?能不能用一種東西來比喻愛?

生1:愛像一杯奶茶,能溫暖我的心。

師:非常好!很形象。愛還像什么?

生2:愛像寬闊的天空。

師:能夠從寬闊的角度去思考,真是不錯。

生3:愛是嚴寒中的火爐,給人帶來溫暖。

師:能夠從溫暖的角度來感知愛,也不錯。

生4:愛就像春風,不僅溫暖,還吹醒了鮮花。

師:好!一年之計在于春,你看到了愛和春天對生命的滋養,真棒!

生5:愛就像是避風的港灣,讓疲憊的小船躲避風浪。

師:能從情感角度思考,很有詩意,這個比喻句聽起來像句歌詞。

生6:愛是人生中華美的樂章。

師:真棒!能夠深度思考,上升到了人生。那么,你會如何比喻母愛和父愛呢?這兩種愛有沒有差異?

生1:母愛就像冬天里的一杯熱牛奶,從嘴里暖到心里。

生2:父愛像冰冷的雪糕,能讓你在炎熱的夏天清爽起來。

師:能抓住父愛和母愛的不同特點進行比喻,真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了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特點。你贊同哪一種方式?在閱讀課文后,說說你的觀點。

(學生初讀課文后)

生1:我感覺作者母親的教育方式是比較科學的,我們需要更多的鼓勵和愛護,才能有面對挫折的勇氣。

生2:我認為作者父親的教育方法是對的,這樣作者才會反思自己,找到正確的改正方向。如果父母一味夸獎孩子,會導致孩子形成盲目自信的錯誤心態。

生3:作者父母的教育方法都有可取之處,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都對作者的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師:通過討論,我們對文章的標題有了初步理解。大家有沒有與作者相同或相似的經歷呢?

生1:我的父母都比較開明,采用了和作者母親一樣的教育方法。我感覺挺好的,我很喜歡我的父母。

生2:我的父母在教育問題上常常有不同的意見,導致矛盾不斷。

……

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導入中,筆者用問答的形式將學生引入課堂,引出“幸?!痹掝},通過延伸提問,讓學生有了對“愛”的思考,這里體現了從點到線的過程;筆者要求學生對“愛”做詮釋,讓學生借助比喻進行表達,成功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情感轉化為有形的物體,由面到體,形成了立體的課堂導入結構。

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導入能夠為學生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進行深度閱讀之前對文本形成初步認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導入是否有效,關鍵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能夠在導入中調動自身的學習思維,跟隨教師的思路進入課堂,那么這一課堂導入便是有效的。教師要綜合評估課堂導入的設計方案和執行情況,對導入效果進行理性分析,歸納并總結教學經驗,形成認知積累,為延伸教學提供經驗儲備。

一、確定原點,形成思維共識

教師在對課堂導入進行具體構思時,要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解析,以形成清晰的設計思路。其中,確立學生學習思維的原點是課堂導入的出發點。學習思維原點的設定體現了情境內容的選擇方向以及教師的教學設計意圖。小學生的直觀思維較為活躍,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直觀思維,圍繞學生的學習關注點選擇學習思維原點。

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課堂導入設計中,筆者由問題引入課堂,將學生一步步帶入學習情境之中。導入環節設置的問題難度較低,學生能夠快速、自然地回答。而這些看似隨意的問題其實有著很強的針對性,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問題鏈。從問題的調動效果可以看出,筆者的設計較為成功。筆者在導入環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為:“同學們,你們的家庭幸福嗎?”這個問題的設計是帶有指向性的,大多學生會回答“幸?!?,這是教學推進所需要的參考信息。隨后,筆者圍繞“幸?!倍终归_引導,要求學生對“幸?!钡膬群鼋庾x,從而引入“愛”這一主題。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課堂導入設計目標鮮明,由第一個問題一步步引入文本中“愛”的主題,確立了學習思維原點,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縱向延展,構建共鳴基礎

教學設計要有邏輯性。在導入環節,教師要想以問題引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延伸思考,就需要基于文本內容和學生的思維基礎進行問題設計,同時要考慮導入思考的問題應向什么角度延伸、如何延伸。尤其是在文本和學生思維對接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不同的理解,教師要做好對接評估,思考應從什么角度展開對接、從什么方向做好引導、引導學生從什么角度進行回答。

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導入中,筆者提出了關于家庭、幸福等話題,以此引入對“愛”的討論,體現出鮮明的橫向延展路徑。因為“家庭”和“幸?!庇兄苯拥膶狱c,是學生自然思考的結果,使學生的橫向思維得到順利延伸;在對“幸?!钡暮x進行解讀時,學生想到了“愛”,是橫向思維的進一步延展。這幾個環節環環相扣,使學生沿著教師的設計逐步拓寬思維,表明教師對學情把握到位。教與學需要和諧共進,因此,教師的導入問題設計和學生的思維需要同步展開,才能在師生之間形成情感共鳴的基礎。

三、橫向對接,促進深度閱讀

在課堂導入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有創新意識,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宏觀調控,調整學生的思考方向,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群體性思考。學生的學力基礎不同,對問題的思考呈現差異性,如何讓每一個學生的思考都是有價值的,這是對教師宏觀掌握能力的考驗。

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導入中,在以問題導入課堂后,筆者做了進一步延伸。如學生由“幸?!闭劦健皭邸睍r,教師隨即拓展話題,讓學生說說“愛”是什么、像什么。學力不同的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此時,他們的答案不存在對錯。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帶有創意性的。教師盡量對每一個學生的回答都進行即時評價,此舉帶有縱向對接的意味。學生給出的答案不同,但都契合文本主題,原點意識明確,說明教師的課堂導入設計具有統籌性,讓學生在廣泛思考中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建立認知基礎。

四、多向升華,建立立體認知

教學導入不是簡單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是要在其中融入豐富的思想,為學生提供深入思考的契機,這樣的導入才有效。當學生借由導入進入特定的思考環境時,教師要將學生的思維由平面引入立體,引導學生實現對文本的立體性認知,促使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平面性特點明顯,教師要通過關聯性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多向發展。

以《“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導入實錄為例。如有的學生說“愛像春風”,筆者便從“一年之計在于春”這個角度做點評,給學生以啟示,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有的學生說“愛像避風的港灣”,筆者立即做出回應,用“聽起來像句歌詞”點評,學生由此受到啟發,想到了“愛是人生中華美的樂章”??梢钥闯?,學生的思維不斷走向深刻。筆者要求學生對“父愛”“母愛”進行思考,對接意圖更為明顯,因為這篇課文表達的主題即為父母之愛。此時,學生思維活躍,進入到“一馬平川”的境界,課堂教學得以順利推進。學生進入學習環節后,教師向何處引導,學生的思維便會向何處前行,因此,教師的教學導入設計尤為關鍵。

五、多重思考,對接生本生活

在進行教學導入設計時,教師要針對教與學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多重探索和思考,促使學生在對知識的深度發掘中建立語文核心素養。學生對家庭教育的話題有自己的感知和體驗,筆者做出針對性設計,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對接文本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思考和展現自我的機會。在導入過程中,筆者讓學生討論作者父母的教育方法,然后闡述各自的觀點。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的學習思維被充分激活,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在多重思考和討論中收獲知識。

學生樂于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經歷,能夠積極發言,并從自身的認知基礎做出分析和判斷,學習體驗更為深刻。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體驗,目的是將本課所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對接,這樣可以給學生帶來心理觸動,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文本內容。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習知識,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升。教師設計多重問題,將問題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給學生提供深度學習的契機,助學作用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如何為學生設置學習思維原點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學生的思維靈動,教師基于學習思維原點展開引導,一步步將學生引入深度思考的環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的發展。巧妙的課堂導入設計能為課堂教學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撐,形成良好的教學鋪墊,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在課堂導入階段開展多重互動,讓課堂導入成為有效教學的驅動力。

[ 參 考 文 獻 ]

[1] 胡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2020(30):49-50.

[2] 毛園麗.扣題尋線 追因悟情:《“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20(10):19-21.

(責編 韋於坊 韋 雄)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
淺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談初中數學課堂導入
“活化”課堂,讓英語教學更精彩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