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血液流變學參數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2022-11-25 01:32孫瀟俊王紅兵冷衛東
微循環學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全血牙周炎紅細胞

孫瀟俊 王紅兵 冷衛東

牙周炎是一種影響牙齒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特征是牙齦下生物膜中致病性革蘭陰性菌定植增加,進而引起局部內皮和結締組織侵襲,導致牙槽骨發生病理性再吸收,最終可能導致牙齒脫落[1]。研究表明,牙周炎與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冠心病等全身性疾病密切相關,而此類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變學異常[2]。據報道,DM與宏觀及微觀血液流變學異常均有關,如全血和血漿粘度增加[3,4]、紅細胞變形能力變化[5]及紅細胞聚集性增加[6]等。另外,血液流變學異??煞从逞軆绕p傷和微循環障礙,對牙周炎及DM的診斷評估和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2,7],但目前關于牙周炎合并DM患者血液流變學特性的確切資料仍然有限。因此,本研究檢測了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血液流變學參數的變化,并分析了FPG與血液流變學參數的相關性,以期為改善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的微循環和防治并發癥提供指導意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和分組

依據牙周炎的診斷標準[8],選取2019-03-2021-10本院口腔科診斷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89例,年齡27-86歲,平均57(51-66)歲。其中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98例(牙周炎合并T2DM組),年齡32-86歲,平均56(51-65)歲;單純牙周炎患者91例(牙周炎組),年齡27-76歲,平均59(51-67)歲。兩組的年齡(z=-0.175,P=0.475)和性別(χ2=0.137,P=0.712)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另外,依據FPG水平將牙周炎合并T2DM組患者分為Q1組(n=32,FPG≤7.26mmol/L)、Q2組(n=34,7.26mmol/L

1.2 儀器與試劑

所有血液流變學參數均采用SA-9000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北京賽科希德公司,中國)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檢測;FPG采用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公司,美國)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和方法

受試者于晚上8∶00至次日早上8∶00嚴格進食12h后,從肘部采取5ml肝素抗凝血和3ml不抗凝血,分別用于血液流變學參數(切變率分別為200s-1、50s-1和1s-1)和FPG水平檢測。其中,全血低切粘度(WBVL)、全血中切粘度(WBVM)、全血高切粘度(WBVH)、全血低切還原粘度(WBRVL)、全血高切還原粘度(WBRVH)均采用錐板法測定;血細胞比容(HCT)采用Wintrobe短管法測定;紅細胞剛性指數(ERI)、紅細胞變形指數(EDI)和紅細胞聚集指數(EAI)根據Dintenfass公式[10]進行計算;FPG采用氧化酶法進行測定。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對象FPG及血液流變學參數的比較

與牙周炎組相比,牙周炎合并T2DM組患者FPG、WBVL、WBVM、WBVH、WBRVL、EAI、EDI、HCT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2.2 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各亞組血液流學參數的比較

三亞組間FPG、、WBVL、WBVM、WBVH、WBRVL、WBRVH、ERI和HCT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與Q1組相比,Q2組FPG、WBVL、WBVM、WBVH、WBRVL、ERI和HCT均顯著升高(P均<0.05);Q3組FPG、WBVL、WBVM、WBVH、WBRVL、WBRVH、ERI和HCT均顯著升高(P均<0.05)。與Q2組相比,Q3組FPG和HCT均顯著升高(P均<0.05)。見表2。

表1 牙周炎組及牙周炎合并T2DM組血液流變學參數的變化

表2 牙周炎合并T2DM各亞組血液流變學參數的比較

2.3 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牙周炎合并T2DM組患者FPG水平與WBVL、WBVM、WBVH、WBRVH、ERI和HCT水平呈正相關(P均<0.01),見表3。

表3 牙周炎合并T2DM組患者FPG與血液流變學參數的相關性分析

3 討 論

牙周炎是一種慢性、多因素炎癥性疾病,發生在牙齒周圍的底層支持組織中?;颊呖赡軙霈F牙齦腫脹出血、牙槽骨吸收、牙周附著喪失、最終導致牙齒脫落[11,12]。血液流變學以研究血液的流動性和變形性為特征,其對氧轉運和紅細胞變形能力至關重要,血液流變學異??梢鸲喾N疾病的發生。有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常伴隨不同程度血液流變學異常,如紅細胞聚集性的增加[13]。DM是牙周炎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當DM患者血糖未得到控制或控制不佳時更容易患上牙周炎[14]。DM患者血液流變學異常已有較多報道。有研究表,與FPG水平正常的受試者相比,DM患者的血液黏度顯著升高[15]。故當患者同時罹患牙周炎和DM時,可能更容易出現血液流變學異常,并進一步加重靶器官損害。

本文檢測并分析了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血液流變學參數與血糖之間的關系,發現患者WBVL、WBVM、WBVH、WBRVH、ERI和HCT等指標水平與FPG相關,三個亞組間呈Q1組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牙周炎合并T2DM患者FPG與各血液流變學參數密切相關,各指標可能在牙周炎合并T2DM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納入患者數量有限;其次,缺乏關于血液黏度影響因素的分析。因此,今后還需要進行更多前瞻性的研究,以得出更有價值的結論。

?

本文第一作者簡介:

孫瀟俊(1996-),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腔種植與修復

猜你喜歡
全血牙周炎紅細胞
紅細胞的奇妙旅行
獻血間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嗎?
不足量全血制備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的研究*
激光療法在牙周炎治療中的應用
不同治療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牙周組織再生術聯合正畸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
牙周基礎治療在侵襲性牙周炎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豬附紅細胞體病診治對策探討
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診斷兒科感染性疾病臨床意義
羊附紅細胞體病的診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