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6水平對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術后30天新發心衰的預測價值*

2022-11-25 01:32陳祥洲
微循環學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新發預測發生率

陳祥洲 胡 正 陳 靜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依然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HF的常見病因,STEMI后并發HF的患者往往預后較差,且需要頻繁住院治療[1, 2]。盡管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廣泛普及,HF的發病率開始明顯下降,但是相較于其他HF患者,STEMI后并發HF的患者死亡風險更高[3],故在直接PCI術后早期預測HF的發生并采取相應措施可以極大地改善這類患者的預后。STEMI后HF的發生和進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炎癥反應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促炎細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往往與不良預后相關[4],目前尚無有效的生物標志物能夠預測STEMI患者直接PCI術后的新發HF[5]。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為一種可溶性細胞因子,通過與IL-6受體(IL-6R)和gp130蛋白組成的獨特受體系統結合,在炎癥反應、免疫和造血等方面發揮著多種生物學效應[6]。既往研究已經證實,相較于非HF的患者,HF患者的IL-6水平更高[7]。有臨床試驗表明,IL-6水平的升高與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不良結局有關,還可能增加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發生HF的風險[8, 9]。本研究旨在探索細胞因子IL-6對于接受直接PCI治療的STEMI患者新發HF的預測價值,以便在臨床工作過程中及時分辨出這些高?;颊卟⒎e極地采取干預措施來改善患者的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和分組

入選2021-05-2021-12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行直接PCI治療的125例STEMI患者。所有患者均取得書面知情同意書,根據IL-6水平將納入者分為高水平組(IL-6≥14.52pg/ml,n=65)和低水平組(IL-6<14.52pg/ml,n=60)。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臨床表現、心電圖、心肌肌鈣蛋白水平變化等符合最新的STEMI診斷和治療指南[10];(3)在指南推薦的時間窗內行直接PCI治療;(4)無HF病史;(5)治療依從性好。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障礙或有嚴重的出血傾向;(2)妊娠和哺乳期婦女;(3)先天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主動脈夾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臟瓣膜??;(4)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5)惡性腫瘤或結締組織??;(6)精神障礙性疾病。新發HF(Killip≥2級)的診斷標準:肺部聽診可聞及啰音,靜息狀態下出現呼吸頻率增快,心臟聽診可聞及第三心音,胸部X線有肺淤血表現,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erminal pro-BNP,NT-proBNP)水平明顯升高以及靜脈應用利尿劑。

1.2 觀察指標和方法

1.2.1 臨床一般資料收集:患者入院后給予指南推薦的最佳藥物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管理。從住院電子病歷信息系統收集患者的基線資料,包括人口學信息,既往病史等,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2 血液學指標檢測:在患者行直接PCI手術前從動脈鞘內抽取動脈血并置于肝素抗凝管中,3 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放入-80℃冰箱中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IL-6水平(試劑盒為武漢賽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SP10234)?;颊逷CI術后轉至重癥監護病房,從肘靜脈抽取5ml靜脈血來進行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NT-proBNP等相關指標的檢測,所有檢測均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完成。使用日本Olympus 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

1.2.3 超聲心動圖:超聲心動圖在患者PCI術后4h內完成,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超聲科專業人員至患者床旁完成,并現場記錄檢查結果。均使用具備多脈沖調幅造影成像算法的 Philips 7C(Philips Medical Systems,Best,Netherlands)超聲儀器及S5-1探頭(1-5MHz)。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4 隨訪:隨訪時間為PCI術至術后30天,終點事件為新發HF,院內新發HF的時間主要通過參考病程記錄和醫囑內容來確定,院外新發HF主要參考出院后的門診病例以及電話隨訪。

1.3 統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相關檢查結果比較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血肌酐(Scr)、超敏C-反應蛋白(hs-CRP)、NT-proBNP等無顯著差異(P>0.05)。高水平組患者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計數(NEU)、谷草轉氨酶(AST)以及IL-6水平均顯著高于低水平組(P<0.05或P<0.01)。此外,高水平組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顯著低于低水平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查結果比較

2.2 隨訪結果

125例患者直接PCI術后隨訪30天,隨訪期間有35例發生新發HF,新發HF的發生率為28%。高水平組和低水平組PCI術后新發HF的發生率分別為44.60%和1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758,P<0.01)。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結果顯示,高水平組的新發HF發生率明顯高于低水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圖1。

圖1 兩組患者PCI術后新發HF的發生率比較2.3 新發HF影響因素的Cox回歸分析

以各相關指標正常參考值為界進行單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LVEF、NEU、NT-proBNP以及IL-6水平是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術后30天新發HF最為顯著的影響因素。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LVEF、IL-6、年齡以及NEU是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術后30天新發HF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詳見表3。

表3 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術后30天新發HF影響因素的Cox回歸分析

3 討 論

STEMI后新發HF依舊是臨床上較為常見和嚴重的并發癥,考慮到患者的預后較差以及較高的再住院率[11],早期識別這些高?;颊唢@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為一項小樣本隊列研究,旨在評估IL-6水平對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30天新發HF的預測價值。

既往研究表明,IL-6水平與ACS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相關,Fanola等[8]發現,經對數轉換的IL-6的水平每增加一個標準差,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會增加10%,而心血管死亡以及HF的風險增加22%,這與本研究中高IL-6水平組新發HF的發生率更高相一致。APEX-AMI的亞組分析試驗表明,對于STEMI患者,IL-6、hs-CRP以及NT-proBNP水平升高是90天死亡、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的獨立預測因子。而在本研究中,Cox單因素回歸分析顯示NT-proBNP與STEMI患者30天新發HF顯著相關,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則顯示無明顯意義,這可能與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有關。另外,hs-CRP水平的升高也未表現出與新發HF顯著的相關性,這似乎與之前的研究相矛盾[12]。然而Damman等[13]研究了多種生物標志物對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結果發現入院時CRP的水平并不能提供較好的潛在預測價值。這可能是由于研究的群體以及終點事件的定義不同所導致。既往研究表明,STEMI患者CRP水平一般在PCI術后2-3天達到峰值[14]。此外,CRP主要是在肝臟內產生,取決于IL-6的刺激,這從另一個角度表明了IL-6是比CRP更有預測價值的早期生物標志物[15]。

IL-6可以降低肌漿網內鈣腺苷三磷酸酶信使RNA和蛋白質水平,從而導致與心肌肥大相關的舒張功能障礙從而進展為HF[16]。另外,IL-6可以誘導巨噬細胞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達,從而促進異常膠原的合成與沉積,導致心肌細胞進行性纖維化和心臟重塑,是HF發生的重要機制之一[17, 18]。

STEMI患者通常都會伴隨著外周血WBC增多,而NEU是外周血中主要的白細胞。O'Donoghue等[19]檢測了2 865例STEMI患者的外周血NEU,結果顯示較高的NEU與較差的血管造影結果相關,同時還會增加心血管死亡的風險,他們認為NEU可能與血栓和炎癥通路存在大量交叉連接相關。J?remo[20]也證實了IL-6和可以預測急性心肌梗死的長期預后。

除了IL-6以及NEU之外,本研究發現年齡和LVEF也是PCI術后30天新發HF的獨立預測因子。眾所周知,衰老是一個持續性的生物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21]。先前的研究發現,STEMI患者院內死亡率和HF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22],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一致。長期以來,LVEF一直被認為是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因子之一[23],Bosch等[24]研究了早期的LVEF水平對于ACS患者預后的預測效果,將LVEF補充到TIMI評分模型可以提高死亡預測率,LVEF每降低1%,院內死亡率就會顯著增加。Wu等[25]的研究也表明,對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低LVEF與30天死亡和不良結局關系密切,本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LVEF對于接受直接PCI治療的STEMI患者的預測價值。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納入本研究的樣本數量較少,若能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則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IL-6與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預后的關系。其次,本研究并沒有對IL-6進行連續性測量,考慮到IL-6對于心臟的多重效應,其動態變化或許對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風險評估更加具有價值。最后,本研究的隨訪時間較短,IL-6對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遠期預后的預測價值尚需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較高IL-6水平可能是接受直接PCI治療的STEMI患者短期內新發HF較為有效的獨立預測因子,它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幫助臨床早期識別這些高?;颊卟⒉扇€體化的治療方案來改善患者的預后。

?

本文第一作者簡介:

陳祥洲(1997-),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冠心病、高血壓

猜你喜歡
新發預測發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長和Beddington-DeAngelis發生率的隨機SIRS傳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無可預測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發生率的meta分析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A卷)
選修2-2期中考試預測卷(B卷)
不必預測未來,只需把握現在
北京新發地市場最新肉獸蛋批發行情
足月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預
2013年各省貧困人口數量及貧困發生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