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心動圖評估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的研究進展

2022-11-26 07:10周宏正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川崎內徑心動圖

周宏正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 廣西 桂林 541000

川崎病是兒科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于該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臨床尚未有明確定義,一般認為與感染、免疫、遺傳等因素相關,部分學者認為發病原因為一種或多種已知、未知的微生物感染[1]。該疾病的典型癥狀為發熱、皮疹、眼球結合膜、淋巴結腫大等,中后期的主要表現為冠狀動脈損害,有數據顯示約15%-20%未經治療的患兒發生冠狀動脈損害,單用阿司匹林治療也約有15%患兒發生冠脈病變[2]。冠狀動脈損害主要包括冠狀動脈擴張、血栓形成等,若未得到有效處理會引發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猝死等惡性結果出現,故冠狀動脈損害已成為川崎病最嚴重的并發癥。超聲心動圖是川崎病最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也是評估該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最重要的檢查,具有可重復性、無創性、無放射損傷等優點,在臨床診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本文就目前我國臨床對于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施行的超聲心動圖檢查情況作以下綜述,現報道如下:

1、超聲心動圖的定義及工作原理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及醫療器械的不斷更新,超聲檢查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并發揮著重要作用。超聲波是一種振動頻率非常高的聲波,已經超出人類的聽力閾值。超聲探頭與人類皮膚接觸后,其發出的超聲波能在人體內進行傳播,同時可在不同密度的身體組織界面發生反射,反射反饋的聲波信息再被探頭所接收,經計算機放大處理后將圖像顯示在屏幕上。超聲心動圖是用超聲波顯示心臟結構的作用對心功能狀態進行評價評價,目前超聲心動圖對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所涉及的冠狀動脈的重要血管、心肌、心臟結構及血管心腔血液動力學的狀態均可提供定性、半定量或定量的評價[4]。

2、傳統超聲心動圖的應用

超聲心動圖檢查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常見的病理狀態:可見心包積液、左室內徑增大、二尖瓣、主動脈瓣或三尖瓣反流等,可有冠狀動脈異常,如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狹窄等[5]。傳統超聲心動圖評估冠狀動脈損害主要根據測定的冠狀動脈內徑大小而定,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臨床廣泛應用的診斷標準為小于5歲兒童冠狀動脈內經>3毫米、大于5歲的兒童冠狀動脈內經>4毫米、某一節段冠狀動脈內徑擴張至相鄰節段的1.5倍,成像中可見冠狀動脈內徑明顯增寬[6]。隨著臨床診療經驗的積累,臨床工作者發現該標準或無法在實際應用中取得理想效果,存在一定偏差問題,原因在于未充分考慮兒童不斷生長這一實際問題,伴隨著兒童的生長其冠狀動脈內徑也隨之擴大;后續臨床也有研究對該標準進行了完善,對標準的年齡分化作出了更為細致的區分,但該標準仍無法給予患兒更為確切的評估,可能會出現疾病早期患兒漏診的情況[7]。綜上超聲心動圖檢查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需要綜合的考慮兒童體重、身高、年齡等變量因素。

3、冠狀動脈Z值

川崎病的Z值是判定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是否擴張的一個重要指標,Z值即通過超聲心動圖的檢查測量、計算的結果的得出。Z值的計算首先要算出來冠狀動脈的內徑,計算過程需反復應用超聲心動圖測量結果;其次需計算出來兒童的體表面積,應用其具體直徑與體表面積間的相關性,再使用對應的計算公式將Z值算出。若Z值<2.5,則提示冠狀動脈無擴張;若Z值浮動在2.5-5,則提示冠狀動脈輕微擴張;若Z值浮動在5-10則提示冠狀動脈中度擴張;若Z值>10則提示冠狀動脈重度擴張,故Z值的計算對于臨床至關重要,是判定冠狀動脈是否擴張、給予患兒針對性治療的重要依據[8]。有數據顯示對于Z值的定量值及計算數據在近幾年也在不斷更新,但尚未制定出統一的標準,各國取得的定量值也存在明顯差異,原因可能在于前期收集的數據即存在差異,由于地域間人種體質的差異,收集的冠狀動脈的內徑、兒童的體表面積也不盡相同;其次多種回歸方程式的應用的也是造成數據差異的主要原因;最后前期收集的兒童年齡及發育程度也存在差異[9]。綜上,雖然目前臨床對于Z值的定量尚未有統一的標準,但Z值在判定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是否擴張中依然發揮著重要意義,有研究選用了3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通過Z值對其冠狀動脈是否擴張進行評估,結果發現判定結果具有較強的效力性,在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患者的管理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4、超聲心動圖應用的新進展

4.1 二維超聲的應用

二維超聲心動圖簡稱為二維超聲,該檢查技術是將超聲波在人體內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以光點形式重組而成的切面圖像檢查,該檢查能清晰、直觀、實時展現心臟各結構的具體形態、空間位置及連續關系[10]。相較于傳統M型超聲心動圖一維圖像顯示,二維超聲心動度打破了其維度限制,能顯示多個切面結構及動態關系。有研究選取了40例川崎病導致的冠狀動脈損害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使用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發現川崎病患兒心肌形變能力較正常兒童明顯下降,研究還提出川崎病患兒心肌急性舒張期功能顯著下降。故二維超聲亦可作為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重要的輔助診斷方式[11]。

4.2 三維超聲的應用

較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三維超聲通過三維體積法對病灶進行的檢查,能更具體的顯示心腔形態,同時該檢查受心腔不規則形態影響較小,其重建圖像信息的提供量及對細微機構的分辨率顯著高于二維超聲心動圖檢查,能更為直觀的觀察到川崎病導致的冠狀動脈損害程度,有效提升了診斷的可靠性及準確性。有研究選取了50例川崎病導致的冠狀動脈損害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發現患兒的左室心肌收縮功能明顯下降[12]。

4.3 斑點追蹤技術的應用

斑點追蹤技術是心臟彩超檢查領域發展出來的一項新型技術,近些年來該技術在臨床應用率不斷升高,是近年國內外心肌檢查研究的熱點課題,該檢查常用于評估冠心病程度、心肌再灌注損傷等多種心血管疾病,該檢查主要涉及心室壁的整體及局部收縮和舒張功能,包括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及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等[13]。目前臨床對于該技術的應用于川崎病導致的冠狀動脈損害程度評估尚未有明確的依據,尤其在判定患兒是否存在局部心肌收縮障礙方面。

5、小結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進步,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損害的診療技術越發成熟,有多種檢查技術可針對該疾病,同時超聲心動圖發展出來的二維、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及斑點追蹤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由于各種檢查方式受推廣范圍限制,其受益人群小,多數研究開展中,納入樣本量較小,仍需多中心大規模臨床試驗,并進一步深入探討,將各項治療進行優勢互補,為患者提供更科學的診斷;另外對于確定冠狀動脈損害Z值的的評估標準也需要大樣本的實踐。

猜你喜歡
川崎內徑心動圖
超聲心動圖診斷Fabry病1例
產前MRI量化評估孕20~36周正常胎兒心室內徑價值
王新房:中國超聲心動圖之父
川崎病的研究概況及診斷治療進展
接觸式軸承內徑檢測機檢測探頭的結構設計
春季當心小兒川崎病
早孕期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嚴重先心病中的應用
超聲心動圖診斷Loffler心內膜炎1例
窄內徑多孔層開管柱的制備及在液相色譜中的應用
CRP和NT-proBNP對小兒川崎病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