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的治療進展及效果

2022-11-26 07:10陸潞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臥床成形術經皮

陸潞

右江民族醫學附屬醫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是骨質疏松癥常見并發癥,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低骨量、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折的代謝性骨病多見于老年人,因此隨著近幾年社會人口老齡化發展,骨質疏松癥發生率呈現逐漸增長趨勢[1]。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全球約有2億骨質疏松癥患者。我國學者針對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發現[3],我國約有5000萬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且患病人數不斷增長,平均每年181萬。骨折后可表現為背部疼痛、活動受限、椎體高度丟失、后凸畸形等癥狀,若未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措施,可對呼吸及胃腸系統功能造成影響,導致呼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甚至喪失自理能力。因此選擇合適、有效、科學的治療方法對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現圍繞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的治療進展進行分析,并總結綜述內容,詳細如下。

1.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的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臥床制動、藥物治療等,適用于單純椎體壓縮骨折、年齡<78歲、初始椎體塌陷率<28%、骨質疏松癥病情較輕、不伴有神經功能損傷的輕度壓縮骨折患者,具有機體損傷小、安全性高、費用低的優點[4]。分析相關報道發現[5],50%的患者應用保守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治療成功率可高達100%。

1.1 臥床制動

要求患者臥床休息6~12周,臥床第3d開始進行腰背肌鍛煉,若患者2個月后骨折預后,可在3個月后在護腰的保護下下床進行輕微活動,并根據實際情況逐漸增加活動強度[6]。臥床制動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①臥硬板床;②在傷椎處墊厚枕,使脊柱處于過伸位。但臥床制動期間受到長期臥床影響,雖可有效減輕骨折疼痛,但可出現骨量減少、肌力下降、壓瘡及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使康復時間延長,增加患者經濟負擔。臨床學者認為[7],臥床制動無法有效減輕疼痛癥狀,椎體高度恢復并不理想,可加重脊柱畸形。

1.2 藥物治療

1.2.1 雙膦酸鹽

雙磷酸鹽類藥物至今已發展成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劑能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有效增加骨密度,目前已發展至第3代,第1代為羥乙膦酸鈉,第2代為阿侖膦酸鈉,第3代為利塞膦酸鹽,其中阿侖磷酸鈉是最常用的強有力的骨吸收抑制劑,可促進鈣平衡和增加骨礦含量[8]。臨床研究發現[9],骨質疏松患者采用阿侖膦酸鈉進行治療,3年后脊柱骨密度增加8.8%,股骨頸骨密度增加5.9%,骨更新量減少,再次骨折發生率減少48%。

1.2.2 降鈣素

降鈣素是強有力的骨吸收拮抗劑,應用降鈣素治療骨質疏松患者能夠減少骨吸收,增加骨形成,特別使骨有機質增加,增加骨量和骨質量,對骨質疏松性骨痛有很好的鎮痛效果[10]。降鈣素主要來源于甲狀腺C細胞,通過抑制破骨細胞,降低血鈣、血磷,適用于絕經導致的高轉換型骨質疏松患者,尤其是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后劇烈疼痛而又不能耐受其他藥物的患者,目前臨床常見的降鈣素為鮭魚降鈣素及鰻魚降鈣素。分析相關資料發現[11],在骨質疏松癥治療中應用降鈣素進行治療,可起到鎮痛、改善活動功能的作用,同時還可預防骨量丟失,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強度,降低骨折發生率。

1.2.3 雌激素

雌激素多見于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的預防治療中,通過降低骨轉換,增加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婦女的骨量,從而達到降低髖部和脊柱骨折風險。隨著雌激素在臨床中的不斷應用,相關不良反應也逐漸顯現出現,長期應用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心血管意外、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發生風險,因此在長期治療中并不建立采用雌激素進行治療[12]。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是一種新型雌激素治療藥物,可在不同的靶組織分別產生類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在保留對骨骼、心血管有益作用的同時減少對乳腺及生殖系統的不良反應。

2.手術治療

2.1 開放性手術治療

傳統開放性手術治療通過恢復傷椎的高度和胸腰椎生理彎曲,使脊柱穩定性重建,并在消除脊神經壓迫的同時便于早期下床活動及功能鍛煉,入路方式包括前路及后路兩種,前路手術難度較大,對操作者技術要求較高,因此臨床多采用后路完成切開復位、減壓、植骨、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等手術操作[13]。手術適應證如下:①椎體壓縮>50%或椎弓根破壞嚴重無法行椎體成形術;②合并椎間盤突出或椎管內占位致脊髓或神經根受壓;③合并脊柱不穩。雖采用后路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具有減壓、復位效果滿意、融合效果好等優點,但術后可出現脊柱力學失衡現象,且創傷大、術中出血量較小,術后可出現感染、心腦血管意外等并發癥,因此臨床還需采取治療效果更為理想,機體創傷較輕的手術治療方式。

2.2 微創手術治療

2.2.1 經皮椎體成形術

經皮椎體成形術最早見于20世紀10年代,在影像引導下將骨穿刺針經皮穿刺到病變椎體注入骨水泥,從而起到加固病變椎體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提高脊柱穩定性、減少臥床時間、迅速且持久止痛的作用,適用于亞急性骨折、持續疼痛無法緩解、防治長期臥床引發并發癥的患者[14]。禁忌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②合并全身感染患者;③合并椎體骨髓炎患者;④廣泛椎體骨質破壞患者;⑤椎體塌陷致椎管受壓>20%或壓迫神經根者;⑥合并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無法耐受手術者。分析相關報道發現[15],針對手術后8~12周和非手術治療癥狀無法有效改善患者,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臨床學者經過研究發現[16],在CT引導下行經皮椎體成形術可使手術成功率提高至100%。但該術式治療后可出現骨水泥滲漏等并發癥,對術后康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臨床認為可通過改進術中引導技術來減少骨水泥滲漏發生。臨床學者以CT成像為基礎[17],聯合應用pin-point激光導航系統,結果顯示,1例患者出現椎體后緣骨水泥輕度滲漏,發生率為2.78%。

2.2.2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是一種以經皮椎體成形術為基礎進行完善及改進的術式,術中采用球囊擴張椎體間隙,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恢復椎體高度,減少術中骨水泥滲漏發生率,提高手術安全性,適用于亞急性壓縮骨折、陳舊性壓縮骨折、椎體壓縮<75%及后壁破裂椎體者[18]。禁忌癥主要包括幾點:①合并全身或局部感染;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③合并不穩定骨折伴脊髓和神經根損傷者;④椎體極重度壓縮無法建立工作通道者;⑤骨水泥過敏者;⑥合并需手術治療的同部位病變者,如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臨床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及經皮椎體成形術進行比較[19],結果顯示,在骨水泥滲漏方面,經皮椎體成形術滲漏率為41%,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滲漏率為9%,同時可最大限度地恢復椎體高度。

3.手術輔助技術

以往在進行手術治療時通常采用球囊進行擴張,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球囊擴張在手術治療中的弊端逐漸顯現,臨床逐漸采用新型手術輔助技術,如Sky骨擴張器。Sky骨擴張器通過圍繞軸心的高分子聚合物皺襞疊出達到擴張的作用,然后回旋裝置使皺褶疊出恢復原狀。術中操作即旋轉其手柄使其內置的成形器膨脹后,回旋手柄使之回縮并取出,該技術在矯正椎體后凸畸形的同時也有止痛作用[20]。Sky骨擴張器具有以下優點:①價格便宜、操作簡單、可控性強;②在椎體垂直方向膨脹,對椎體側壁壓力小,可減少骨水泥注入對神經血管的損傷和壓迫;③由遠端至近端逐段膨脹的,在膨脹第一段后仍可調整其膨脹位置;④機械回復椎體前中柱的力量更大,撐開空間更大,PMMA注入后重建脊柱的穩定性更可靠[21]。

4.小結

脊柱骨質疏松壓縮骨折近幾年來發病率呈現不斷增長趨勢,患病后可對患者自理能力造成影響,同時還可存在疼痛、活動受限、椎體高度丟失、后凸畸形等,嚴重時可引起呼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因此需采取合理治療方式。主要方式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多采用臥床制動及藥物治療,但臨床應用局限性較高,且易誘發相關并發癥,對患者術后康復造成影響。手術治療中,開放性手術治療雖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存在手術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等不良現象,同樣可對患者疾病康復造成影響。隨著微創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已逐漸成為臨床常見治療方式,均具有顯著治療效果,且手術創傷較小,但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術后骨水泥滲透率較低,更有利于術后康復,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歡
臥床成形術經皮
家有臥床老人,如何預防壓瘡
牛繁殖、飼養、臥床精細管理七法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保胎之糾結——絕對臥床還是適當運動
一次性營養袋在臥床患者洗頭中的巧用
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在膽汁瘤治療中的應用
改良導尿管在尿道成形術患兒中的應用
球囊擴張法建立經皮腎通道的臨床觀察
二尖瓣成形術治療二尖瓣脫垂的療效分析
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并發癥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