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護理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2022-11-26 10:55許益家莊瓊燕張一梅
中國醫藥指南 2022年32期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關節

李 雙 許益家 莊瓊燕 張一梅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醫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最近幾年,我國國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生類風濕關節的患者數量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絕大多數的發病人群為中老年人。該疾病的產生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較大的不良影響[1]。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在臨床上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相關研究認為該疾病的產生與患者自身機體的免疫功能出現缺陷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2]。發生該疾病的患者主要出現的癥狀表現為紅腫與疼痛,且該疾病多發生在患者手足等小關節部位,若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任由其病情不斷惡化,最終會導致患者該部位出現關節功能喪失或者關節畸形等癥狀,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3]。本次研究主要探討2021年1~12月在我院進行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100例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模式的干預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內容經過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本次研究從2021年1月開始,至2021年12月為止,通過計算機隨機抽選的方式選擇上述時間段內于我院接受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100例作為入組對象,將其分為了兩組,分別使用常規護理(對照組,50例)及康復護理(觀察組,50例)。對照組中男女數量分別為26例和24例;年齡42~80歲,平均(68.64±4.57)歲;病程1~9年,平均(3.69±0.97)年;類風濕分級為Ⅰ級的有18例,Ⅱ級的有14例,Ⅲ級的有16例,Ⅳ級的有2例。觀察組中男女數量分別為27例和23例;年齡41~81歲,平均(68.61±4.21)歲;病程1~10年,平均(3.37±0.84)年;類風濕分級為Ⅰ級的有19例,Ⅱ級的有14例,Ⅲ級的有13例,Ⅳ級的有4例。將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類風濕分級標準:Ⅰ級為患者的關節功能沒有異常情況,任何活動都能正常開展;Ⅱ級為患者的關節活動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對于一般活動而言能夠順利進行;Ⅲ級為患者的關節活動受到了比較明顯的限制;Ⅳ級為患者需要臥床休息并且患者的生活需要他人進行照顧,不能自理。納入標準:①患者經過臨床的一系列檢查,其癥狀與表現均符合臨床的類分濕關節炎的判斷標準。②患者對于本次研究的內容有過提前的了解,并在自我意識的主導下進行了有關文件的簽署工作。③患者擁有清醒的意識。排除標準:①體內的器官出現了嚴重的衰竭癥狀。②存在嚴重的惡性腫瘤類疾病。③患者的依從性達不到最低的標準。④患者不配合。⑤存在感染性疾病。⑥有免疫缺陷性疾病。⑦臨床治療資料出現不同程度缺損。⑧在研究中途宣布退出。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主要按照常規護理模式開展相應護理工作,其主要是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嚴格的監護,對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對患者按照醫師所下達的醫囑進行藥物的使用,并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主要是根據康復護理模式進行的護理干預工作,其護理工作所開展的具體內容如下。①關節活動:待到患者的關節癥狀有了一定的緩解之后,對患者進行輔助的關節活動相關訓練,該項訓練是從小關節的運動逐漸轉變成為大關節的運動,并依次對患者的關節進行屈伸、舒展以及旋轉等運動訓練,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進行關節訓練以后對患者的關節進行熱敷治療,該項工作的開展需要持續2個月,每日按照上述方式進行1次訓練,每次的訓練時間控制在30 min。②肌肉強化:在患者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對患者實施肌肉耐受力的強化訓練工作,主要是讓患者進行主動的肌肉舒張和伸縮的訓練,并且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出現疾病癥狀的具體部位對患者實施相對應的肌力耐受力的訓練工作,上述所提及的訓練治療需要持續3個月的時間,每日按照上述的方法進行2次訓練,每次的時間需要控制在15 min。③睡眠護理:對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工作,并對患者講解有關睡眠衛生的基礎知識,告知患者在睡覺以前盡量避免進食,同時要避免應用茶水以及咖啡等飲品,對于部分的患者而言,需要對患者使用小劑量的鎮靜藥物,繼而對患者的睡眠質量情況進行改善。④輔助運動:在對患者進行干預護理的后期階段,需要讓患者主動參與進傳統的體育運動之中,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身體各項功能的恢復并投入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⑤針灸治療:對患者實施針灸治療,其主穴選擇風府、風市、鳳池、足三里、公孫、內關、陰陵泉、陽陵泉,選擇28號的毫針,對常規的穴位的皮膚進行相應的消毒工作,并在此之后使用捻轉補瀉的手法進行施針,每次的行針需要間隔10 min的時間,留針的時間為30 min,利用艾條對患者的足三里、鳳池以及風市等穴位進行炙烤,一直到患者的皮膚出現稍微發紅的狀態。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后所表現出的臨床效果,將其分為了3個等級。在經過一系列的干預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均不再發生,且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類風濕因子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此為顯效;在經過一系列的干預后,患者的癥狀較治療前有著非常顯著的改善跡象,關節活動能力較干預前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類風濕因子檢測的結果顯示為陽性,此為有效;在經過一系列的干預后,患者治療后并沒有出現任何癥狀緩解的情況,甚至表現出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惡化,此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生活質量 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比較,該項工作的開展是通過我院自制的生活質量標準進行,其中所涉及的觀察項目包括社會、情感、精神以及軀干運動4個方面,每項調查的總分為100分,最終患者的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擁有更加高質量的生活質量。

1.3.3 骨關節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骨關節指標進行比較,該項工作需要進行調查的項目包括晨僵時間、關節壓痛數、關節腫脹數以及雙手平均握力等指標。

1.3.4 類風濕化驗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類風濕化驗指標進行比較,該項工作的開展所涉及的指標包括類風濕因子(RF)、紅細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應蛋白(CRP)變化水平。

1.3.5 睡眠質量 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比較,該項工作的開展主要是按照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標準進行的,患者的最終睡眠質量指數有所下降,則表示患者的睡眠質量有一定程度的好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所獲得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分,)

2.3 兩組患者的骨關節指標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骨關節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除了雙手平均握力高于對照組,其余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骨關節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患者的骨關節指標對比()

2.4 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的各時間段觀察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比(分,)

表4 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對比(分,)

2.5 兩組患者的類風濕化驗指標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類風濕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各項類風濕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的類風濕化驗指標對比()

表5 兩組患者的類風濕化驗指標對比()

3 討 論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在臨床上發病概率較高的疾病,其主要是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癥為主要癥狀的自身免疫性病癥。該疾病的產生會讓患者的關節炎出現中通,繼而對患者的軟骨組織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引發產生關節畸形等癥狀,最終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4]。該疾病多發生在患者的手、碗以及足等小關節,且容易反復發作,主要的臨床表現癥狀為慢性的、對稱性以及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5]?;颊咭驗殚L時間遭受著疼痛的侵擾以及最終產生的殘疾癥狀會讓其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情緒,導致患者有著比較嚴重的心理壓力[6]。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類風濕關節炎這一疾病對患者均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并且因為其具有的反復發作的特定,如今對于該疾病并沒有一個非常理想的根治方法[7-8]。

因為出現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且因為這一情況的存在,患者在日常進行休息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礙,護理人員對患者需進行失眠質量的干預工作,讓患者能夠擁有高質量的睡眠[9]。對患者開展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預工作,有助于讓患者擁有更加穩定的心理狀態。中醫理論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誘發原因是因為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被破壞,患者沒有充足的營養,從而導致濕氣侵入,致使患者的關節出現了腫脹和疼痛現象[10]。對患者進行一定程度的針灸治療,可使患者獲得非常明顯的消炎和鎮痛效果,通過對各個穴位的刺激,調節體內自由基的代謝過程,從而對患者的炎性癥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更為滿意,同時增加了炎性因子的抵抗作用,繼而對患者的炎性癥狀起到了控制效果,緩解了患者的病情發展。在臨床上CRP以及ESR都是對患者體內所存在的炎性反應程度進行判斷的重要指標。對于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而言,其體內的RF水平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升高。在本次研究結果中,干預前兩組患者的類風濕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各項類風濕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使用康復護理模式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工作,患者能夠獲得更加接近理想狀態的治療效果,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猜你喜歡
類風濕關節炎關節
治類風濕關節炎得戒煙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下腰椎關節突關節形態學分析及年齡相關性研究
關節炎的“養護手冊”
類風濕因子陽性是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嗎
膝蓋有異響 警惕“關節鼠”
關節突關節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脫中的應用價值
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嗎
miRNA-140、MMP-3在OA關節滑液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