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2022-12-04 14:22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實驗小學藍賜秀
青年心理 2022年17期
關鍵詞:高階導圖思維能力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實驗小學 藍賜秀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根據人的認知規律和大腦復雜性,將思維的發展過程進行了科學劃分,指出人的思維需要經過六個階段的培養和提升。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發現:低階思維向高階的培養提升中,要注重記憶力、理解力、應用能力、分析能力、評價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前面三種能力的培養主要提升低階思維,后面三種能力的培養旨在提升高階思維。分析、評價和創新能力是高階思維的核心內容,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關鍵素養。

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高階思維培養的閱讀教學模式僵化,且教師缺少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意識。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模式中存在僵化現象,教師照本宣科地按照閱讀相關要求進行教學,按照標準答案讓學生進行回答。這樣僵化的模式完全沒有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調動開放式思維,沒有進行深入思考,沒有將自己的思考融入閱讀之中,學生的高級思維停滯不前,不能得到很好開發。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主動思考、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思辨力,使其對權威有一定的質疑精神。但因為教學模式的僵化和落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失去了主觀能動性,只是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被動地吸收知識,高階思維的培養如水中月、鏡中花。

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認識的理性階段,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思維以語言為物質外殼,只有借助于語言工具才能進行。思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概括性,能夠揭示隱藏在事物中相互的本質聯系,讓人們認清事物的發展規律,同時利用規律預測未來和指導自己的實踐。小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逐漸過渡到以抽象思維為主。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和感性經驗相互聯系,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大力推行“雙減”政策,“雙減”的最大目的是“增質提效”。因此小學語文閱讀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積極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這也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方式。只有積極提升高階思維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的能力得到變革和提升。

高階思維是思維個體在思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獨創性和敏捷性等思維品質。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要選擇先進的教育思想,使用積極精確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能力,進行探究閱讀,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激發想象力是閱讀教學中發展思維的著力點;立足小學閱讀教學課堂,拓展主動性思維培養路徑,從而培養小學生的高階思維。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要預設標準答案,不要用自己的思維代替學生,應將閱讀過程恢復到原始狀態,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字內容的感受產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對話,借助課文,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獨特理解,并指導學生使他們的思維更合理。鼓勵學生就課文內容進行交流,以便他們交流獨特的見解。

在閱讀教學課堂中培養高階思維的路徑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八種。

一、激發想象

激發豐富的想象力是閱讀教學中發展高階思維的重要著力點。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普遍對閱讀興趣不大,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剛開始可用大量的圖片教學方式,使學生能根據圖片的情節應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解讀。

例如,《小豬變形記》《逃家小兔》《秘密花園》等整本書的教學,我就采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猜測后面的故事情節,從而激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學生的高階思維得到很好的落實。

又如在教學三年級快樂讀書吧《稻草人》一書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猜測,猜測故事的情節變化,既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又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再如在學習《燕子》時,我讓學生先讀:“一只可愛的小燕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它獨自離開了家。在路途中,他覺得累了,想休息一會兒,就停在樹枝上,而不幸的事發生了……”再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學生會大膽猜測故事接著會怎么發展。有學生說:“我覺得它會被獵人的獵槍打中?!币灿袑W生說:“我覺得它被獵人打中后會遇到許多好心人,可能小兔子會來幫忙?!?/p>

學生大膽想象,邊讀邊猜測,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讓故事與文本發生思維的碰撞,讓讀書之旅像探險一樣充滿著驚喜。運用猜讀法,可以快速拉近學生和書本間的距離,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多彩,高階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另外,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點燃學生想象之火是教師通常優先采用的策略。

例如,在學習《鯉魚的遇險》時,根據閱讀內容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采用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在閱讀中思考,使所有學生都能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閱讀《鯉魚的遇險》一文中,提出問題一:“鯉魚們的想法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問題二:“被捉到木桶里的鯉魚們最后是怎么逃離困境的?請簡述一下?!庇辛藛栴}的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感,思維與文本進行了深層次的撞擊,學生在書中圈畫,在閱讀中思考,想象之火油然而生,高階思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二、圈畫批注

也許有人會說圈畫批注都是老辦法了,沒什么新意,但它確實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圈畫批注法不是現在才盛行的,它是古代和近代學者讀書時常用的方法。近代學者認為:讀書的時候,對滿意的地方,可以用紅筆進行標注;對不明白或有所懷疑的地方,則可以另外寫一則小條目記下自己的疑問,后面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再把答案也寫在條目下面。長此以往,養成習慣,學習必有進步。

學生也是如此。課前,我會安排學生預習課文,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標注出來。難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解決。例如,《燕子》一文中的“曠亮”“趕集”等詞語,學生比較難弄懂。通過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之后,可以簡單地在書中記一記,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那不理解的句子又怎么辦呢?可以先用筆把難點、疑點畫出來,在上課時認真聽教師講解。

在語文課上,可將自己在聽課過程中所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內容,以符號和文字的方式,在文本的字里行間進行批注,幫助理解和深層次思考。批注時不僅要關注到字詞句,還可以從課文的主要內容、構段方式、寫作手法、語言特點等方面著手。例如,《燕子》這篇課文結構清晰,全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特點、為春光平添生趣、輕盈飛行、閑散休憩這四個畫面,這也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可讓學生在書上做上批注,從而加深印象,學習這種構段方式。又如葉老寫《荷花》一文采用的是“聞—看—想”的敘述順序。他先用“一陣清香”引起讀者的興趣;接著寫了挨挨擠擠的荷葉與千姿百態的荷花,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一幅活的畫;然后展開想象:“我仿佛是荷花,在起舞、交談?!边@樣的寫作方法思路清晰,非常值得學生借鑒。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文中做上筆記,留下深度思維的痕跡。

三、對比閱讀

對比閱讀指把兩種或多種閱讀材料對照著閱讀,通過辨別、分析它們的異同,發現其中的個性與共性特征,使認識更加深入的閱讀方式。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對比閱讀的方式是一種創造性的閱讀活動,不僅能增加閱讀教學的輸入量,而且可以在對比中深層次理解文本,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例如,讀完《小燕子》《旅行家》《梧桐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幾篇文章都提到了主人公追求夢想‘旅行’的經歷,他們分別經歷了怎樣的歷程?”學生通過閱讀這三篇文章,懂得主人公為追求自己的旅行夢想,歷經千辛萬苦而又有各自不同的結果:《旅行家》寫了旅行家看到地球上的人生活貧窮而幫助地球上的人做了很多好事,讓學生明白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梧桐子》卻更像是大多數人的成長經歷,它獨自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歷經種種磨難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小燕子》一文中讓學生明白了被人幫助的快樂。雖然故事情節不同,但都能讓讀者感受到人間的真、善、美。

對比閱讀發展了學生的高階思維,有助于讓學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可以讓思維可視化,具有直觀呈現的獨特性,能讓學生學會全面地、宏觀地看待問題,提高思維的嚴密性。

例如,我在執教《只有一個地球》時,就充分利用了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思維訓練。該思維導圖的主題就是一個地球,因此,地球就是思維導圖的中心,再根據文章闡述的內容,散發出四個分支:地球的外表、地球的資源、人類移居其他星球希望渺茫、發出呼吁。在地球的外表這一分支上,又可以有兩個分支:地球的自身特點、地球與人類的關系。地球資源的內容也可以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讓學生感悟地球資源的匱乏。人類為什么移居其他星球希望渺茫,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首先是客觀原因,人類科學技術暫時還沒有發現除了地球外,還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其次是主觀原因,人類不愿意離開世世代代養育他們的地球而到遙遠的星球上居住。

學生主動畫出思維導圖后,教師還需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在同桌、小組、全班范圍內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學生在梳理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因知識儲備、閱讀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的差異,繪制的思維導圖千差萬別。在同伴之間進行學習時,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交流匯報,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并在別人的思維導圖中得到啟迪,產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思維,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在幾個教學環節后,學生的思維導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日臻完美。最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總結分析,幫助學生完善已形成的知識體系,加深主動思維。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通過繪制思維導圖,與同伴間的交流匯報,不斷修改完善,再加上教師的總結評析,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到珍愛地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同時,這種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更培養了其積極主動的高階思維能力。

五、讀寫結合

語文學科的閱讀和習作訓練目標,包含著許多的思維能力培養。閱讀是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是信息的吸納輸入過程;習作是對語言的運用和表達,是信息的傾吐輸出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以文章為范本,從內容和形式出發,設計相對應的小練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不僅能有效解決輸入和輸出的轉化,還能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完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后,我讓學生續編:“接下來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請老屋幫忙?老屋會答應嗎?為什么?”學生續編的故事有:“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話還沒說完,‘等等,老屋?!粋€粗粗的聲音在門口響起,‘外面有一個獵人在追趕我,想要我的皮毛。我找不到一個安心冬眠的地方?!衔莸拖骂^一看:‘哦,是小熊啊。好吧,我就再站一個冬天吧!’”

再如讀完《稻草人》一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結局發生改變。學生奇思妙想,改寫了《稻草人》的結尾,如一只小蛾飛過來,稻草人立刻扇扇子,請風婆婆來幫忙,讓小蛾無處安身,無處產卵,讓老婆婆有個好收成,老婆婆心里樂開了花。這不僅落實了本單元的單元語文要素,也使學生的主動性思維得到了提升。

六、媒體運用

各種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多樣的全新教學平臺。課堂教學形式不再拘泥于傳統。教師要展現新時代課堂活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各種多媒體科技加強教育,提升教學效能,填補現代教育的缺陷。多媒體技術與互聯網的感官沖擊,為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提供了助推器。

維持積極的學習興趣能建立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并增強學生的多層級思考,增進學生自身思維方法的提升,增進學生的創造性。教師透過互聯網讓學生寫作能體現學生創意思維的文章,讓學生在學習和應用新事物時塑造他們的主動性思維和學習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優先考慮教學,以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為了成功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以自己的主觀意愿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而忽略了教學所需要的創新,這是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無效培養。

為了在小學生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必要創新小學生閱讀課堂教學,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適當的情境開展教學。

例如,教授《將相和》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一段有關戰國時秦國與他國交戰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明確秦國吞并六國的野心,從而認識到趙國內部團結的重要性。視頻展示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對他們領會文章主旨、提高學習效率有重要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再如在教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琥珀》《飛向藍天的恐龍》《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千年夢圓在今朝》及口語交際《說新聞》、習作《我的奇思妙想》時,都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運用媒體技術,激起學生主動思維的興趣,讓他們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教學《飛向藍天的恐龍》一文可以模擬再現當時恐龍生活的時代及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教學《千年夢圓在今朝》一文可以展示大量中國航天的偉大成就,幫助學生深刻感受文中表達的意思,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的主題:科技的精彩。

七、聯系生活

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過思維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生活才是大熔爐,生活中有四個因素影響思維的主動性:從眾心理——順從大眾,缺少獨立思考;權威心理——習慣不假思索地引證權威觀點;經驗心理——對過去的經驗過分依賴和崇拜,形成固定思維模式;從本心理——盲目地相信書本知識。

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做適當延伸,為學生提供機智多變的、富有挑戰性的生活空間,使封閉的閱讀教學課堂變得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切換到現實生活中,不僅能活躍課堂,使課堂富有生機,而且能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

例如,在學習《搭石》時,我讓學生在默讀課文時思考兩個問題:“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建搭石?”這兩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在課本中都能找到答案,屬于檢索的問題。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生活中你見過搭石嗎?”學生的思維立刻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有的說:“農村外婆家有一條小河,河上就放置了一塊塊石頭讓人通過,我特別愛在這里玩耍?!庇械恼f:“在永定土樓邊的小溪上就有搭石,人來人往,饒有趣味?!?/p>

然后,我再提出問題:“這些地方如果沒有搭石,人們的生活會怎么樣?”有學生回答:“沒有搭石,外婆和鄉親們就不能到對岸耕田、澆菜,孩子們就不能到對岸去上學,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痹谕翗沁呉娺^搭石的學生說:“永定土樓因為有了搭石,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土樓的文化深厚,而且讓我們感受到綠水蕩漾、民風淳樸的鄉土氣息,讓旅游變得生機盎然?!蓖ㄟ^問題,讓學生與生活進行聯系,思維由課內向課外拓展,由文字向生活實際延伸,由被動思維向積極思維發展,高階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八、設計任務

在閱讀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活動方式多如牛毛。設計具有創新性和趣味性的學習任務,能激發學生積極調動自身的思維力,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創造和革新。

《青蛙賣泥塘》是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青蛙住在爛泥塘里覺得不怎么好,想搬到城里住,于是掛出“賣泥塘”的牌子,老牛嫌棄池塘周圍沒有草,于是青蛙種上草。后來,根據野鴨、小鳥、蝴蝶等動物的要求,栽了樹,種了花,修了路,還在泥塘邊建了房子,于是青蛙不再賣池塘了。

教學時,可以設計如下任務讓學生完成:(1)青蛙在改造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情形?如果真的賣掉泥塘,可能發生什么事情?(2)在充分想象、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完成創編任務——編故事比賽。學生在對故事進行改編或創編的過程中,發揮了無窮的想象和創造力,思維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的開發。

以上各種路徑的運用都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高階思維的培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要求。通過對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改善,采取激發想象、圈畫批注、對比閱讀等手段與路徑,在“雙減”背景下真正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增質提效”,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高階導圖思維能力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基于高階LADRC的V/STOL飛機懸停/平移模式魯棒協調解耦控制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三個高階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階非線性慣性波模型的精確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思維導圖
第6章 一次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