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創建江蘇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先行市

2022-12-12 07:58姜廣林張進盧少穎肖穎
江蘇農機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機化全程機械化

姜廣林 張進 盧少穎 肖穎

0 引言

實現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是進一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揮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支撐作用的重要途徑,也是實施全省農機化“兩大行動”,實現農機化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為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2022年10月4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印發《市政府關于南通市創建江蘇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先行市工作的實施意見》(通政發〔2022〕35 號),在全省率先啟動整市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創建工作。示范創建推進措施如下:

1 堅持政府主導,強化行政推動

先行市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是創建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示范縣創建的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整合資源、協調力量是示范創建的關鍵。

1.1 行政推動抓落實

各縣(市、區)均成立了政府領導牽頭、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示范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創建任務細化分解到鄉鎮,力求做到組織落實、責任落實、政策落實、任務落實、考評落實。

1.2 政策支持助推進

整合省級專項資金、市級項目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明確農機作業補助、示范基地建設獎補、“宜機化”改造以及用地、用電等扶持政策,推進農機保障能力和作業條件提檔升級。

1.3 督查考核增動力

各縣(市、區)均將示范縣創建納入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督查考核內容,按月開展示范縣建設工作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示范創建有序推進。

2 圍繞目標任務,落實重點工作

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與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離不開智能化綠色化的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農機裝備發展又將促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

2.1 緊盯薄弱環節,補齊糧食生產機械化短板

在創建國家級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能力,重點突破種植工序集成、油菜及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機械化生產技術瓶頸,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到2024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520萬kW,高效植保和秸稈機械化處理能力達到90%以上,機械化烘干能力達到85%以上,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直播稻播種面積得到有效控減。

2.2 圍繞特色產業,加快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步伐

按照“一業一機”要求,對縣域內達到既定規模的特色農業產業,組織制訂科學適用的機械化生產技術路線。通過扶持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等方式,推進特色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大力開展適用農機裝備與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重點突破蔬菜種收、果桑采摘、文蛤采捕、“四青”作物種植與收獲機械化裝備技術集成應用瓶頸,全面提升特色農業機械化水平。到2024年,全市特色農業機械化水平位列全省前列,新建市級以上特色農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50 個以上,規模設施農業、果桑生產和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均達到70%以上,規模畜牧養殖、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均達到75%以上。

2.3 突出“綠色智能”,推動農機裝備轉型升級

積極推進“互聯網+農機化”發展,加快物聯網、大數據、衛星定位、自動導航、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在農機裝備、管理服務和農機作業上的示范應用。鼓勵開展綠色農業機械和配套裝備推廣應用,加大精量播種、高效植保、綠色烘干、生態型犁耕深翻等綠色生產技術的集成應用。到2024年,全市綠色智能裝備保障能力位列全省前列,新增水稻側深施肥插秧機占新增乘坐式插秧機總量的比例不低于60%,清潔熱源烘干機占糧食烘干機總量比例不低于“引領類”指標要求,各類智能農機裝備保有量達7 000 臺以上。

2.4 加快“宜機化”改造,改善農業機械作業條件

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力度,有序推進土地流轉、散戶搬遷、溝塘平整、線路重建等工作。鼓勵村集體利用溢出土地面積建設生產性配套設施,保障農機存放、糧食烘干、農產品初加工等用房所需。研究出臺適宜品種機械化生產技術路線,并依此推進設施大棚、水產畜牧養殖場、農業園區等設施“宜機化”建設和改造。到2024年,全市農機作業條件明顯改善,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8 萬hm2以上,擁有規模設施“宜機化”改造的主體130 個以上,建成市級以上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20 個以上。

2.5 提升作業效能,增強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

在繼續做好糧食作物“一站式”服務主體培育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技能培訓等措施,積極推進育苗移栽、稻米加工、專業植保等關鍵環節的專業服務組織建設,延展農機服務范圍。依托“7+2”農業產業聯盟,建立品牌共創、風險共擔、技術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聯盟自建農機作業服務組織,有償開展聯盟成員互助服務,不斷提升農機作業服務的質量。到2024年,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位列全省前列,建成市級以上“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70 個以上,培育特色農機服務組織18 個以上。

2.6 堅持安全發展,持續推進“平安農機”建設

全面推行農機安全網格化監管,打造全面、實時、高效、安全、實用的農機監管信息系統。賦權基層農機監管,實施全機具、全人員、全天候、全覆蓋監管,做到應管盡管、不落一機、不落一人,整體強化農機安全源頭管理。推進“鐵牛衛士”農機執法工作,嚴厲打擊無牌行駛、無證駕駛、未經檢驗“兩無一未”等違法行為。深化“平安農機”建設,提高示范建設質量。對照示范創建新標準新條件,組織開展“回頭看”。

3 堅持統籌推進,強化工作保障

3.1 加強領導,統籌推進

南通市創建江蘇省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先行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統計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統籌推進創建相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工作方案制定、任務分解、業務指導、督查考核等工作。各縣(市區)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市級有關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強化協調配合,確保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3.2 廣泛發動,營造氛圍

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宣傳活動,大力宣傳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創建工作,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重要性的認識。農業農村部門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定期組織農機、作栽、植保、水產、畜牧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指導服務,加快新農機、新農藝的試驗示范與推廣應用,著力補齊機械化短板。及時總結推廣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以點帶面,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3.3 強化激勵,精準扶持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級將在設施用地用電、政策性保險、項目建設等方面對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給予政策優惠,并根據建設項目綜合評價情況,擇優給予財政資金獎補??h級因地制宜制定出臺配套扶持政策,充分調動各級組織和農民群眾共同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的積極性。進一步突出“宜機化”,將宜機化建設內容納入《南通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化整體推進示范區規劃)(2021-2030年)》。

猜你喜歡
機化全程機械化
基于“脾胃內傷”辨治隱源性機化性肺炎
平江農田宜機化改造出實效
全程“錄像”,寫觀察日記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機電工程設備安裝的實施
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重慶市農機總站召開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培訓暨工作推進座談會
局灶性機化性肺炎與周圍型肺癌MSCT鑒別診斷分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監控的更多可能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