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非紙筆評價探究

2022-12-17 02:14林峰吳瑞珠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10期
關鍵詞:紙筆雙減習慣

林峰,吳瑞珠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味著“雙減”政策正式落地。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荚嚬芾淼耐ㄖ?,明確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保?]長期以來,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期末評價方式以紙筆的形式為主,對語文學科而言,《通知》的出臺意味著語文教師必須對現有的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業評價方式進行改革,而非紙筆評價的方式則是未來的趨勢,它將代替傳統紙筆評價對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定。那么語文學科非紙筆評價的內容與傳統評價有何區別,如何開展非紙筆評價,效果又如何?筆者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問題緣起:為何在低年級開展非紙筆評價

(一)重視習慣養成要求“非紙筆評價”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學生進入小學階段之后,能夠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氛圍之中進行學習。低年級學生的首要任務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習慣方面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指導學生,而傳統的紙筆評價卻無法檢驗學生習慣的養成情況,而非紙筆評價恰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此外,低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大部分學習時間需要家長幫助引導和輔助,將紙筆評價所帶來的壓力無形中強加給家長,導致部分家長重視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習習慣的養成。非紙筆評價,從這一角度打消了家長的顧慮,打破了內卷的氛圍,給學生解壓之余,也在為家長松綁,讓教師和家長能夠形成合力,共同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語文學科特點要求“非紙筆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保?]非紙筆評價可以展示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將語文知識綜合融通,注重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而傳統的紙筆評價局限于考查學生的記憶理解和書面表達,無法展示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墩n標》還指出:“要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和水平。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更應重視定性評價?!保?]將非紙筆評價和日常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教師在期末階段不再像以往一樣讓學生機械做題,增加學生壓力,而是讓學生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展示自我語文素養。

(三)學生心理發展要求“非紙筆評價”

小學一二年級是幼兒成長發展的新階段,從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看,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而傳統的紙筆評價考查的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發展情況不相符。非紙筆評價可以幫助此年齡段的學生進行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非紙筆評價中教師通過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活動,寓教于樂,把嚴肅的知識融入趣味活動之中,邊活動邊考查,在活動中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傳統的紙筆評價,講究嚴格的紀律,氣氛壓抑,不適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測試前反復機械復習的過程更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非紙筆評價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謂一舉多得。

二、核心問題:低年級非紙筆評價評什么

(一)評價學習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習慣就像在儲蓄,養好了習慣就等于儲存了一筆財富,終身都能享受這筆財富帶來的收益。學生從幼兒園的孩子成為小學生,最大的變化就是小學生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習慣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已經開始進行,所以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非紙筆評價時,學習習慣評價應被放在首位,評價的內容包含學習用品的整理、握筆及寫字姿勢、讀書習慣、課堂紀律等,并采用表現性評價的方式進行。表現性評價是指利用現實生活中或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任務,讓學生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這類任務。[3]例如:在學期末的“非紙筆評價”活動中可以設計“整理達人”的項目,將書本雜亂擺放于書包內,讓學生對書包進行重新整理,考查學生是否養成獨立整理書包的能力;設計“讀書達人”項目,讓學生以正確的坐姿坐下,進行朗讀,評價者對學生的讀書習慣進行評價;還可以將握筆姿勢評價融入“寫字達人”項目,在考查學生寫字能力的同時評價學生的寫字握筆姿勢。當然,學習習慣評價不能僅僅依靠期末的一次評價,教師更需要注重日常的過程性評價,將日常評價的等級按照一定比例計入“非紙筆評價”的成績中,最終形成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評價。

(二)評價學科知識的掌握

低年級語文學科評價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拼音、識字與寫字”“閱讀與理解”“口語表達能力”及“學科綜合實踐”。傳統紙筆評價主要考查前兩項內容,無法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綜合實踐能力進行評價。非紙筆評價則可以彌補此不足,將口頭表達及綜合實踐能力展示納入評價內容之中,完善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使評價角度更加全面。

1.拼音和識字寫字的評價

通過讓學生進行口頭拼讀,評價學生是否能把聲母韻母以及音調讀準確,是否能準確地對音節進行拼讀,是否能對課本中的生字進行正確的拼讀,教師可設計“給拼音找朋友”的項目,利用拼音卡片拼出生字的讀音,并大聲朗讀此生字。非紙筆評價,雖然不能采用傳統的紙筆進行書寫,但教師可以利用平板電腦手寫功能,讓學生運用電子筆在平板電腦上進行書寫,這樣既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又能考查學生識字寫字方面的能力。教師考查時可以關注書寫是否正確、端正,書寫姿勢是否正確,是否“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也可以關注學生握筆姿勢是否正確,寫字的筆畫筆順是否正確。利用平板電腦還可以考查學生的認知情況,教師可以將所在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生字錄入電腦,讓學生以指讀的方式認讀這些生字,借此考查學生的識字能力。這一組評價是四組評價中最基礎的部分,教師更應注重細節,對學生的一舉一動都要格外認真進行評價。

2.閱讀與理解的評價

《課標》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保?]低年級閱讀評價的目標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在評價中應融合過程性評價與期末總評,在設計閱讀評價內容時應根據目標設計相應的閱讀活動,于日常開展全班共讀一本書活動,設計閱讀存折或閱讀記錄卡,記錄閱讀行為,培養學生每天閱讀的習慣。教師可以星級指標評價學生連續閱讀的天數,連續閱讀一周得一顆星,兩周得兩顆星,以此類推連續閱讀一個月得五顆星,每月開展一次閱讀分享會,并在會中對學生閱讀過程進行評價和獎勵??梢杂谄谀┓羌埞P評價中設置總結性評價,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隊進行闖關,教師根據本學期學生共讀的書目設計闖關題目,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答題闖關,既能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能讓學生在答題闖關的過程中感受合作的力量,體會成功的喜悅。此外,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樂于表達,教師可根據這一特點設計“課本劇我來演”活動,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現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理解文本,展示特長,教師可借此評價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及積極性。

3.口語交際的評價

口語交際是以聽說能力為核心的一種表達素養。因此,口語交際的評價一定要放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之中開展,可采用設置情境的方法,模擬日??谡Z交際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對話之中,考查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教師可以在期末非紙筆評價中設計“小小勸導員”這一口語交際項目。首先,教師在教室的前方布置兩盞燈,一盞紅色,一盞綠色,模擬斑馬線前的情景,模擬紅燈亮的時候,有一位學生走過了斑馬線。這時,教師提問學生,我們該如何勸說這位闖紅燈的同學呢?讓參與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評價時要關注學生在口語勸說中的不足,及時提醒勸說的重點。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再模擬一位老人闖紅燈的情景,讓學生來說說,面對年紀大的老人家,又該如何進行勸說?這時教師可以將評價點放到有禮貌地說話上,將事情的后果講給別人聽,做到有理有據,這樣的勸說才是有效的。整個情境模擬的過程中,參與的學生要有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立場,最終通過言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4.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

本項內容評價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教師可利用傳統節日布置實踐性作業。如二年級“我們的節日”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口頭評價的方式,從學生的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進行引領。待學生完成綜合實踐作業之后,教師可以把所有作業用展覽的方式展出,讓同年級的孩子一起投票,以投票的形式進行評價。

(三)評價學生心理的成長

《通知》提出:“目前,部分地方和義務教育學校存在考試次數偏多、難度較大、質量不高、結果使用不當等突出問題,違背素質教育導向,造成學生負擔過重、應考壓力過大,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必須予以糾正?!保?]可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必須受到重視。低年級非紙筆評價除了評價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內容之外,評價學生對于語文學科學習的心理情況也至關重要。評價可以將心理活動的內容與學習情緒評價結合?!吧潮P世界”讓學生在組建沙盤的過程中展現生活中的發現,同時也能夠將自己的喜好用沙具體現出來,通過沙具也讓教師看到了孩子們成長的足跡?!隘偪裢虏邸弊寣W生把語文學習過程中最想吐槽的事以文明的語言發泄出來,以最好、最陽光的心態迎接未來的學習?!拔倚娘w翔”讓學生將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想說又沒有機會說的話用簡單語言記錄于紙上,將其折成紙飛機,通過放飛紙飛機的方式發泄心中的情緒。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僅是組織者還是評價者,評估低年級學生心理成長的情況。

三、實施路徑:開展多元化、多層級、有效性的評價

《通知》強調:“要完善學習過程評價與考試結果評價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加強學生學習過程評價,鼓勵實踐性評價,可以采用課堂觀測、隨堂練習、實驗操作、課后作業等方式開展學生學習情況的即時性評價,通過定期交流、主題演講、成果展示、學生述評等方式開展階段性評價。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學習習慣與學習表現、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評價?!保?]根據《通知》的要求,非紙筆評價必須注重過程性評價與期末評價的有機結合,在實踐中開展多元化、多層級、有效性的評價。

(一)培養學習習慣,指向多元化評價

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日常學習生活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是教師,對于學生的日常表現,教師的評價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教師可及時使用積極鼓勵的語言,如“你的表達真的很準確!”“你上課坐姿端正,還能積極發言呢!”。這種評估語言將使學生建立學習語文的信心,并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應該更加理解、寬容和樂觀地看待學生的不足?!爸灰闩?,你每天都會進步!”“努力學習!你也可以成功!”在老師的真誠期望中,學生能夠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走向成功。評價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所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過語言表達對學生的欣賞,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這樣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了解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教師除了語言鼓勵評價之外,還要用實際行動在日常生活中作出表率,如:在訓練坐姿習慣時,同學生坐在一起,比一比看誰能堅持更久;利用實物展臺,同學生一起練字,展示規范的握筆姿勢;讀書時,用洪亮的聲音、標準的普通話、適當的語速進行范讀。只有這樣,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才更有標準,讓學生依照教師的標準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

2.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讓學生參與評價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先對自己有一定的自我認識并進行自我提問。日常生活中學生對自己的了解是最多的,讓學生評價自己,這樣的評價才更真實更直觀。學生自我評價可以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及自我發展能力。在學生自評之后應加入相應的互評環節,能讓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實現生生互評。在日常語文課上,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課堂表現,小組成員看得最清楚,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評價更加公正和有說服力。自評和互評既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客觀全面地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評價。

3.引入家長評價

除了教師評價、生生互評等評價方式,家長的評價也必不可少。對于學生在家的習慣表現,家長最有發言權,想讓學生在家也能延續學校養成的習慣,家長的評價至關重要。教師可利用家長會同家長一起設計一份居家習慣評價表,將校園日常學習習慣融入居家學習習慣養成之中,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習慣的養成。

(二)立足學習能力,開展多層級評價

1.以成長記錄袋的形式進行過程評價

成長記錄袋的內容是學生平常積累的優秀作品和收獲的獎狀。一個學期過后,學生通過成長記錄袋可以感受自己成長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進行總結和回顧,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成長記錄袋可以使學生將外在的學習壓力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可通過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內容對學生一階段的學習成長進行適當的評價,并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以日?;顒舆^程的生成進行及時評價

日常評價通過學生的活動或任務創造真實情境,它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知道的,還可以評價學生做到的[4],如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評價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能力。通過評價和激勵幫助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設計了“思考、探索、嘗試、討論”等課后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對于語文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更加需要思考的問題,讓他們探究,從而考驗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

3.以不同的標準進行分層評價

學??筛鶕鲗W科課程標準,制定一套“基于學科內容”的評價標準,以“等次+評價”的形式呈現?!暗却巍狈譃樗膫€等級:優秀、良好、合格、繼續努力,重點衡量“知識和能力”維度的成就,評價以定性描述的形式表達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過程和方法”,而每個維度的實現則側重于鼓勵和促進發展。在每個等次標準下,學校根據學科的三維目標分別預設3~5條評語,便于評價者自由組合匹配。如果預設的評價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評價者可以根據預設的評價進行修改,直到每個學生的評價都是個性化的、真正客觀全面的。

(三)關注心理建設,突出有效性評價

低年級學生處于心理轉型的重要階段,除了采取期末評價活動的方式為學生舒緩心理壓力,日常學習過程中還可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心理狀態進行摸底,調查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和解決方式,當發現學生出現學習心理障礙時教師可以及時干預,第一時間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教師也可采取聊天交談的方式,在交談間評價學生心理狀態,設置“我的心聲我來說”評價項目,適時詢問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多用鼓勵的語言當場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時以星級表現來呈現學生的心理狀態。

四、反思效果:低年級非紙筆評價有何作用

評價的目的不僅是檢查、識別、篩選和選擇學生的學業水平,還有診斷、分析和激勵學生,促進他們的后續學習。[5]因此,與傳統的紙筆終結性評價方法相比,非紙筆評價更注重評價結果的應用。它不僅是一種績效評價,也是一種發展性評價。及時收集、統計、分析評價信息,能夠診斷教學,改革課堂,使評價結果直觀、可用、普及。

(一)鞏固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非紙筆評價可以將語文課堂上原有的靜態知識儲備,如識字、語言理解和表達等,以動態的方式轉化為內在的能力儲備,也可以將學生語文課堂的習慣養成情況以行動展示。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從對知識的理解到能力的缺乏到習慣的不足都可以體現,并可以通過同伴及教師的幫助不斷改正和提高。

(二)改進教師教學

以學定教,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思考如何促進教師的課堂改進,其實質就是讓教師轉變觀念,從“我要教什么”轉變為“我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教師要根據評價標準來實施和改進課堂教學,注重實現在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和關鍵能力。

評價能夠促進教學,促進教師專業化,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開展低年級學生非紙筆評價的實踐研究,能夠推動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評價標準的確定能迫使教師了解自己、學生和班級。從制定到實施,需要團隊合作完成,充分發揮了評價促教的杠桿作用。

(三)提升心理素質

當前教育評價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的評價重視不夠。在非紙筆評價中加入心理健康評價可以提高教師和家長對學習心理狀況的新認識,改變傳統觀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評價可以幫助教師了解當前低年級學生最渴望、最需要得到解決的心理發展問題,讓教師及時發現少數學生的心理障礙,幫助心理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更關注此類學生,及時疏導、調整和糾正他們在學習、情感、個性、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陪伴他們度過這一特殊階段。

五、結語

語文學科非紙筆評價改變了傳統模式化的命題,改變了期末階段機械、被動的復習方式,改變了學生高負擔、高壓力的現實,將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內容、學習心理有效融入評價體系之中,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呈現,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同時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當然,非紙筆評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將更多學習內容落實于日常的過程性評價之中,如何做好低年級非紙筆評價與中高年級紙筆評價的過渡與銜接,都是需要教師繼續探究的問題。

猜你喜歡
紙筆雙減習慣
“無紙筆”闖關,樂翻天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上課好習慣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單寶塔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