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教學模式下職業院校數字資源建設的困境及對策

2022-12-17 10:07于萬清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研討教學資源職業院校

于萬清 張 峰

(1.宿遷市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教研室,江蘇 宿遷 223800;2.宿遷開放大學,江蘇 宿遷 223808)

近年來,各職業院校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響應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7〕4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全面普及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自主、泛在、個性化的學習。

所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是一種線上(網絡教學)+線下(傳統實體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它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依托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網絡教學平臺,將實體課堂教學相關內容延伸到網絡平臺空間,為學生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資源,可供學生課前學、課中(傳統實體課堂)學習互動、課后拓展學。它通過線上與線下教學組織形式將課程標準與崗位能力要求、教學內容與“1+X”證書內容的深度融會貫通,形成教學優勢互補,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1]。

因此,配備網絡教學平臺和智能終端成為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硬件標配。職業院??梢宰灾鞔罱ɑ蛞再徺I服務等方式配備網絡教學平臺,如MOOC、超星泛雅、SPOC等在線教學平臺,在實體課堂上需要為學生配PAD電腦,學生在課前、課后使用電腦或智能手機即可。目前,在職業院校的數字校園或智慧校園建設中,均已配備網絡教學平臺及一定數量的PAD電腦,也就是說職業院校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硬件是成熟的。其是否有效實施取決于師生的信息化素養水平,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教師在線課程數字資源建設的質量,這已成為職業院校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新困惑。

一、課程數字資源建設質量不高

眾所周知,開展混合式教學的關鍵是課程數字資源建設,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混合式教學效果。然而,筆者在參與相關職業院校教學視導、檢查過程中發現,不同的學?;蛲粚W校在課程數字資源建設方面水平參差不齊,線上教學課程資源質量不高、規范性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界面缺乏美觀性

美觀、大方的課程數字資源設計界面令人心情愉悅,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但在檢查中發現,相當部分學校存在資源格式不統一、不規范,整體界面設計不合理、不美觀,有的甚至出現字體大小不一、畫面不清晰的情況。這樣的課程數字資源只會給學生留下任課教師不認真、不負責任或水平不高等不良印象,影響學生線上學習的興趣。

(二)內容缺乏完整性

線上的課程資源應包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整體設計、任務書、課前預習、課中探究、課后拓展、職業資格技能證書等內容,具有系統性、邏輯性,充分滿足線上線下優勢互補?,F實中,很多學校的線上資源只重視課中資源,課前與課后資源不足,甚至有的學校線上資源完整率不足40%,體現“1+X”證書職業資格技能考試的相關資源幾乎為零。課程數字資源內容很不完整,嚴重影響學生課前預習、課后拓展的學習效果。

(三)形式缺乏多樣性

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課程數字資源形式應包含文本、圖像、PPT、視頻、動畫、微課等多種形式,就像豐富多樣的“自助餐式美食”供學生自由選擇,可以多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習效率[2]。但在檢查中發現,90%以上的職業院校的課程數字資源以WORD文檔形式為主,“WORD文檔+PPT課件”兩種形式的線上資源占比達95%以上,整個課程數字資源庫中的視頻、動畫形式的資源嚴重不足。

(四)資源缺乏針對性

開展線上教學主要目的是突破教學時間限制,便于學生通過瀏覽資源實現自學、通過交流互動提高認知、通過拓展學習提升自我。這就需要教師精準掌握學情,精心設計資源,確保精準施教。檢查發現,很多學校線上教學資源缺乏針對性,有的PPT課件資源與教學內容匹配度不高,甚至有的視頻、動畫等形式的資源與本次課的教學問題對不上,出現了“線上的課程資源建設純粹是為應付學校檢查,而不是為教學服務”的現象。

(五)設計缺乏探究性

教學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引領學生探究學習,尤其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更要體現這一特點,以便學生自主學習。檢查中發現,很多職業院校的線上教學資源內容雖多,但缺乏邏輯性,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內容多為簡單堆積、充數,整體設計缺乏探究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二、影響線上教學資源質量的原因

通過深入相關職業院校調研,單獨訪談相關教師,分析發現影響線上教學資源建設質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院校層面的激勵機制不強

很多職業院校主張通過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借助“1+X”證書制度試點來增強學生技能水平,同時也出臺與之配套的考核、激勵措施。但是,這些激勵機制和措施不夠有力,執行也是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政策含義、精神掌握不準。部分職業院校對混合式教學與“1+X”證書制度的含義、要求沒有宣傳到位,各職業院校教師可能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所了解,但由于它對信息化要求較高,而教學場所信息化配備不達標,加之部分職業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課堂,嚴重制約了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作用發揮。而“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仍處在試點階段,對“1+X”證書不了解的教師較多。調研的10所院校和100名教師中,實施“1+X”證書試點的院校8所,能準確表達出“1+X”中的“1”是指學歷證書,“X”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教師僅占訪談總數的33%,認為“1+X”證書就是中級工或高級工證書的占67%。二是職業院校領導關注度不高。教學質量是職業院校的生命線,學生的知識素養與職業能力更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但部分職業院校領導對教育教學的關注度相對于人事、財務略低,甚至將其完全交給分管教學的領導,缺乏足夠重視。三是激勵措施制定者經驗不足。相關政策、考核辦法的制定者忽略了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工作量是遠高于單一、傳統的線下教學,尤其是高質量的課程數字資源建設需要大量的精力。同樣,將“1+X”證書標準、內容科學、合理融入混合式教學中,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很多教師需要參加“1+X”證書評價方舉辦的各類培訓,甚至直接參與“1+X”職業技能等級考試。由于激勵措施制定者缺乏經驗,對問題預估不準,從而導致院校賦予教師的薪酬待遇與教師開展高質量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工作量不匹配,也就是院校的激勵機制較弱,教師對課程數字資源建設不積極。

(二)教師信息化處理能力不高

建設高質量的線上課程教學資源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還需要教師具有過硬的信息化素養。一是要具備較強的資料搜集、整理能力,特別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資料查找與下載;二是要具備數字資源的設計處理能力,尤其是頁面排版、圖形圖像處理、動畫視頻設計等,這些能力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年輕教師有一定的困難,對于年齡較大的教師更是困難重重。

(三)教師個人工作任務量繁重

調研發現,被調研的職業院校普通教師的滿工作量要求不少于12課時/周,普通教師的平均工作量約16.2課時/周,而且承擔2-3門學科的教學任務,有的甚至還要承擔班級管理或系部的其他工作。近年來,職業院校的生源數量持續增長,尤其是有的中等職業學校新教師招聘滯后,一線教師的教學任務持續過重,導致建設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的力量不足。

(四)院校的教學團隊力量不足

開展混合式教學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跨學科的教學團隊[3],通常要由德育教師1名、專業學科教師若干名、信息化處理能力較強的教師1名組成。事實上,被調研的學校教學團隊成員個人工作量較重,每位專業教師所任教的學科往往不同,各自相對獨立,難以形成合力。盡管各職業院校每周按時開展教科研活動,但因教科研活動參與人員任教的專業學科不同,很難開展有針對性的集體備課研討活動,整個系部專業的教研活動往往是泛泛而談、流于形式,學科(課程)教學團隊整體共建力量薄弱。

三、提高線上資源建設質量的對策

針對當前職業院校學科(課程)教師工作任務重、信息素養參差不齊、學校激勵機制不強等原因,筆者提出以下四點對策。

(一)組建融合型的團隊

混合式教學以線上、線下教學相融合的方式,課堂教學前、中、后都運用信息化手段,尤其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信息化處理要求較高,僅憑學科教師一人之力難以完成,因此需要組建一支融合型的教學團隊,通過立項的方式進行建設。這里的融合型是指團隊成員要體現跨學科,也就是有若干名同一課程的專業教師、課程改革專家、德育教師、“1+X”證書評價組織成員、信息技術教師等組成;當院校同一專業同一學科(課程)教師較少時,建議采取跨校融合組建教學團隊,實現區域線上課程教學資源共研、共建、共享、共贏的目的。當然,這樣的團隊必須得到各參與院校校級層面的認同與支持,各參與院校共同制定建設方案、統一標準、統一平臺,在彼此認同的區域統籌機制下進行規劃、建設。

(二)開展集體研討活動

高質量的課程數字資源離不開教學團隊的集體智慧與團隊成員的分工協作,通過學科(課程)教學團隊集體共同規劃、分工協作,反復研討修訂后逐步建成,并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反思和完善。因此,學科(課程)教學團隊要按照“設計(初方案)→研討→完善→再研討→完善……→定稿”的工作思路定期開展線下或線上集體研討交流活動,每周至少要開展1次,重點圍繞教學內容進行以下四個環節的研討交流。

首先是整體規劃。整體規劃又稱總體規劃、頂層設計,規劃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課程資源庫建設的質量,尤其是課程數字資源的整體建設框架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調整,否則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整體規劃由課程改革專家或教研組長牽頭負責,在學期開學前,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組織團隊成員進行學情分析研究;二是反復研討、遴選內容重構教材;三是將重構的教學內容以“項目任務單元”的形式指派給學科(課程)教師作為該任務單元的主設計教師進行提前備課,同時制定備課、研討交流及上課序時進度計劃,督促責任教師如期完成備課設計任務;四是設計、研討并形成統一的線上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基本框架,同時統一規定數字化文本的字體字號、圖片的大小尺寸、PPT及微課視頻等規格要求。

其次是具體設計。學科項目任務單元的主設計教師根據整體規劃分配的項目任務,提前進行學情分析研究,針對其具體負責的教學項目任務進行教學資源查找、教學設計。根據序時進度安排(提前2周),在教學團隊的集體研討會上進行設計思路的匯報,并呈現教學相關資料(資源),主要由學科(課程)教學團隊中同一學科的其他教師提出不同見解并補充相關資料,當然也包括思政教師及其他專家意見,經團隊集體研討后,給出進一步完善意見。學科項目任務單元的主設計教師要根據建議再完善,負責信息技術設計的老師協助完成課程數字資源的設計處理。

再次是審核把關。本環節主要是幫助學科項目任務單元的主設計教師把關審核教學設計及課程數字資源建設,同時也起到督促的作用。為了便于資源完善,修訂后的教學設計及課程數字資源應在正式上課前幾天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科(課程)教學團隊其他成員公開,方便大家及時給出評價及建議,方便再修訂、再完善。為方便學生提前進行線上學習,學科項目任務單元的主設計教師必須確保完善后的課程數字資源至少提前1天向學生公開。

最后是集體反思。該項目教學任務完成后,所有參與該學科課程教學的教師要進行課后集體反思,特別是要將學生參與混合式教學的真實效果通過網絡平臺收集起來,通過線上集中研討、反思,以便該項目教學單元任務的主設計教師及時進行完善。

經過以上四個環節進行線上線下多次研討、完善,線上課程教學資源的質量必將得到有效提升,學科教學團隊中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必將進一步提高。當然,這種反復研討、修訂和完善必須在同一學科(課程)教師多人參與且任務分配適中的前提下進行。若職業院校同一學科(課程)教師人數較少時,就需要為其適當減負或組建跨區域多校融合型教學團隊??鐓^域多校融合型教學團隊的集體研討、備課可以統一約定時間、采用騰訊會議視頻的方式進行。無論如何,集體研討、備課一定要扎實有效落地。否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質量及線上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質量將難以保證。

(三)暢通學習交流渠道

要建設高質量的線上教學資源,必須暢通學習交流渠道,及時解決建設團隊遇到的各種困難。

一是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層應定期主動調研各系部,了解“1+X”證書標準、內容研究情況及混合式教學開展真實情況,獲取各教學團隊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商討、協助解決,必要時由校方聯系“1+X”證書評價組織開展培訓或安排教師入企掛職鍛煉。二是提供校內校外混合式教學學習交流平臺。面向校內遴選出混合式教學團隊展示線上課程教學資源、開設混合式教學公開課及經驗交流;聘請校外混合式教學優秀課程團隊成員或專家開設專題講座,或派遣課程教學團隊深入兄弟院校學習交流、擴大視野、汲取經驗做法。三是搭建信息化交流平臺。職業院校成立混合式教學業務管理協調部門,建立混合式教學工作微信群或QQ群,及時共享各團隊線上教學資源鏈接,通過共享、對比,促進各課程團隊成員及時查找不足并不斷優化完善;同時,通過該信息平臺還可以分享成功經驗、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團隊成員成長。

(四)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混合式教學線上資源建設質量的重要保障。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校長對信息化重視程度直接關系職業院校信息化應用的整體水平,混合式教學線上資源建設必須得到校長的支持。只有在校長的關心、支持下,各種激勵機制才能高效出臺,特別是跨校融合組建教學團隊更需要校際溝通協商。二是承擔立項要減負。職業院??煞峙鷮嵤┗旌鲜浇虒W課程線上資源建設,先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線上資源建設立項,院校要對承擔立項的團隊成員進行適當減負,以便其有足夠精力從事課程線上資源建設,同時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三是定期評比納入考核。對立項的課程,定期檢查評比,通報完成進度以及學生參與線上活動情況,根據評比結果予以獎罰,獲評優秀的團隊績效考核加分,優先考慮評優評先等。四是鼓勵全員參與混合式教學。在教學檢查評比中,向主動參與混合式教學的老師傾斜,針對其線上資源建設的水平給酌情加分。

總之,課程數字資源是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基礎,只有建設高質量的課程數字資源才能保證線上線下教學真正實現優勢互補,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真正得以實現。在建設高質量的課程數字資源過程中,職業院校的領導高度重視是關鍵,組建目標一致、融合型的教學團隊是基礎,激勵機制科學、舉措得力是保障,同時要在職業院校普遍認同、達成共識,教學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分工協作共同推動課程數字資源建設。

猜你喜歡
研討教學資源職業院校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豐富歷史教學資源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水運發展與專業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民用飛機航電系統虛擬教學資源建設
健康中國背景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