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路徑探析

2022-12-17 10:07包家官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紅船精神紅船班集體

卞 輝 包家官

(江蘇海洋大學,江蘇 連云港 222005)

班集體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載體,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平臺,是弘揚集體文化、培育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依托。當前高校班集體存在著集體主義趨于淡化、班級模式受到沖擊、班級組織活動較少、班集體建設缺乏規劃等問題[1],新時期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學生個體發展的多維需要,推動高校創新班集體建設的工作理念,創新班集體建設的工作方式?!凹t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是引領共產黨人不斷改革創新、堅持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而奉獻一切的精神底色?!伴_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盵2]高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班集體的建設工作,努力打造奮斗型、創新型、服務型的班集體,引導大學生學習“紅船精神”的主要內容,理解“紅船精神”的內涵,培養有擔當、有理想、艱苦奮斗、敢于創新、積極奉獻的新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紅船精神”的歷史淵源和思想內涵

(一)“紅船精神”的歷史發展

1921年8月初,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發生了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件,那就是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為處在黑暗的中國帶來了一絲曙光,使中國革命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是一條普通的游船,我們將它稱為“紅船”,這條普通的游船所見證的建黨精神即“紅船精神”,代表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為國為民、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這種革命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一樣,幫助共產黨人突破重重困難,激勵他們艱苦奮斗,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首先,“紅船精神”使中國革命有了新面貌。中國共產黨將中國人民從壓迫中解放出來。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曾深刻指出,我們在現世界所具有的自覺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來的,也不是從現在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而是本質上原來就有的遺產[3]。追本溯源,“紅船精神”所蘊含的創新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繼承與發展,同時借鑒馬克思列寧主義,探索出的一條嶄新的道路和新的思想武器。一群有志之士,憑借著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和救亡圖存的獻身精神,開創了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險、刻苦奮斗的精神,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最終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其次,“紅船精神”指導了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創造性地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中國步入新的發展軌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的建立,為中國市場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國市場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克服萬難、不懈拼搏,對社會主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是中國共產黨不懈奮斗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為國為民、引領國家富強、促進民族繁榮的必要途徑,改革開放的偉大舉措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轉變。

最后,“紅船精神”將引領新時代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夢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新時代的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繼續深化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實踐。展望新時代,我國已經站在強起來的起點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繼承和發揚“紅船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二)“紅船精神”的思想內涵

“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領導中國革命、發展經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力量?!凹t船精神”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其內涵包括創新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

一是創新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靈魂,是新時代國家、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江澤民同志曾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庇纱丝梢?,創新是一個國家增強綜合國力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必要條件。在新時代,我們黨和人民面臨許多新的考驗,我們要始終秉著不斷創新的精神,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

二是奮斗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紅船精神”的基石,是取得成功的根本。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所特有的不怕艱苦、團結拼搏、奮斗不止的超強信念。我們黨在長期的艱苦奮斗中,歷經千險而不畏懼,屢遭困難而不后退,追求夢想而不放棄,以打垮一切敵人、戰勝一切困難的豪氣,始終不懈奮斗,勇往直前。

三是奉獻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奉獻精神一直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奉獻即助人,為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盡一份力,是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必然要求。

二、“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的時代價值

高校的班集體可以定義為:在國家教育目的和學校教育目標的規范下,具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健全的組織機構、積極向上的領導核心以及良好的紀律和輿論,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促進集體進步和大學生個性充分發展、自我完善,有凝聚力的教育組織載體[4]。班集體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建設班級文化,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文化素養,培養出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班集體是學校進行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和基本單位,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織載體[5]。在新時代,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高校班集體建設面臨許多新的挑戰,而“紅船精神”作為黨的先進文化思想,將其融入高校班集體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奮斗為帆,為班集體建設樹立理念

“紅船精神”蘊含著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我國人民團結一致的精神之源,是增強大學生能力素質、錘煉大學生意志品質的重要來源,也是奮發向上的集體建設的理念源泉。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所有成員或大多數成員在長期教育實踐中所共同具有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6]。將奮斗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可以使班級形成一種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優良班級文化,從而使班集體確立更加堅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行為規范;使班級同學之間更加奮進、團結,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創新為槳,為班集體建設提供動力

創新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首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立與發展的靈魂所在。在新時代,由于科技文化的飛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代先進文化不斷碰撞交融,班集體的建設處于文化融合發展的階段。秉著創新精神,探索班集體建設的有效途徑,為傳統的班集體增添新的活力,將班集體的建設與新時代的理念相融合,從而開創新的班集體建設機制。同時,將“紅船精神”開創性地融入班集體建設中,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新時代是科學技術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競爭。因此,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班集體建設的根本所在,是契合我國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動力之源。

(三)奉獻為舵,為班集體建設指明方向

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精神信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全國廣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歷程,堅定不移跟著中國共產黨走,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氨V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歸根到底,高校班集體建設是為了給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以服務社會、奉獻他人作為班集體的目標,以集體意識的發展帶動個人意識的發展,從而可以培養高校大學生為社會服務的責任意識,讓他們不僅有能力,而且有擔當。在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應主動承擔起奉獻社會的責任,將服務社會、奉獻他人作為目標而努力奮斗。

總之,“紅船精神”融入班集體建設,能夠進一步完善班集體,從而使班集體擁有更加豐富的教育功能,形成更加優良的班級學風?;诖?,可以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文化素養,促使大學生樹立更加積極向上的奮斗目標,更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的路徑選擇

班集體作為學生成長的主要載體,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面對新時代的各種挑戰,將“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刻不容緩。怎樣用“紅船精神”指導班集體建設,要遵循什么邏輯?要采取什么路徑?這都是將“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所要面對的課題。

(一)弘揚“紅船精神”,奠定信念基石,建設奮斗型班集體

第一個階段,宣傳“紅船精神”,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紅船精神”。在這個階段,高??梢杂羞x擇地將“紅船精神”融入日常教學中來。例如當我們講述“紅船精神”的發展史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就是一個絕佳的切入口;在教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時,要將“紅船精神”的內涵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聯系起來進行解讀,專業基礎課的老師在引導大學生深入研究、敢于創新時,可以運用“紅船精神”,鼓勵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時培養奮斗理念、參與勞動實踐。同時,還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活動,如開展主題班會、學術沙龍、讀書會、朗誦比賽、演講活動、趣味運動會等,還可以參觀“紅船精神”革命紀念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多元化、常態化地宣揚“紅船精神”,努力將“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的日常教育中。

第二個階段,明確發展目標,確定班集體的奮斗方向?!凹t船精神”有十分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斷奮斗。高校的教育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高質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作為高?;締挝坏陌嗉w,其終極目標就是讓大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為學校、為社會輸送更加優秀的人才?!凹t船精神”指導我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最終到強起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將“紅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體建設也不能操之過急,要穩扎穩打,一步一步來。先弘揚“紅船精神”,引導大學生了解其內涵和價值,然后可以通過知識競賽、辯論賽等方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讓學生走出校園,到社會上去實踐、求職、實習,幫助學生將“紅船精神”融入具體的現實生活中。

第三個階段,將“紅船精神”融入班風與學風的建設中。團結文明、積極向上的班風和嚴謹刻苦、勤思善問的學風是高校優秀校風形成的基礎,是一個班集體在新時代富有競爭力的必要條件。首先在班集體建設中,需要一個優秀的人選來引領全班,班主任這一角色尤為重要。班主任需要有創新、奮斗、奉獻的精神,以身作則,選拔并帶領好班級學生干部,將班級全體同學擰成一股繩,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樹立樂觀學習、積極上進的精神,打造一個奮進、樂學、有愛的優秀集體。要完善班級的規章制度,規范班級秩序。沒有制度與紀律約束的集體將是松散的、渙散的,健全的集體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紀律[7]。班集體的紀律和秩序,一旦被班級成員所認可,會慢慢深入他們的思想,逐漸由外在強制向內在自覺轉變,使規則內化為自己的習慣,從而提高了自身素質,進入不斷進步、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從學習了解“紅船精神”,到確定班集體的奮斗方向,最終建設優秀的班風與學風,“紅船精神”對班集體建設的影響在不斷深化,為高校大學生奮發拼搏奠定了堅實的信念基礎。

(二)弘揚“紅船精神”,尋找動力源泉,建設創新型班集體

“紅船精神”的靈魂是創新精神。只有堅持創新,才能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合格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疤觳诺淖罨镜奶卣髦皇仟殑撔曰颡毩⑿?,其次是它具有的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度,最后是這思想與理想對當代歷史的影響,天才永遠以其創造開拓新的、未之前聞,或無人逆料的現實世界?!盵8]很少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一切都是自身努力的成果,天才是和人的努力直接掛鉤聯系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同時,還要肩負起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責任。我們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學生的發展,結合各種互動手段的改進,及時創新工作方法,做到寓教于學、寓學于教[5]。新時代班集體建設,要引領學生們不斷創新,敢為人先。

第一,開展學習“紅船精神”系列活動,建設創新型班集體,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觀看紅船主題的影視作品、聽關于紅船的學術報告、寫紅船的征文等活動,讓大學生了解什么是“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同時,可以在入黨積極分子的黨課里安排一些與“紅船精神”有關的內容,為黨課增加特色;還可以通過引導班級的黨員以身作則、身正為范,帶領身邊的同學發揚和實踐“紅船精神”,從而為黨和人民培養高素質的接班人。

第二,弘揚“紅船精神”,建設創新型班集體,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創業的最主要人選是大學生,為了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新,高校要注重對創新型班集體的建設,通過開展社會志愿者活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創新杯”“挑戰杯”等活動,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同時,還要開展以整個班級成員共同參與的創新創業項目比賽。例如,在保護環境、信息領域的一些發明創新,對社會現狀的一些深入探討等,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團結意識。

第三,弘揚“紅船精神”,貫徹奮斗精神,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技能。以各種技能為基礎,通過開展各種競賽,如軟件開發大賽、財會職業能力大賽、護理技能大賽、建筑建模大賽等涉及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競賽,鍛煉、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培養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鼓勵大學生刻苦鉆研、精益求精,更加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善于思考,敢于開拓,最終推陳出新,在已有的知識體系和實踐里形成自己的看法、方法和做法。

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因素,以“紅船精神”為主導,建設創新型班集體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途徑。

(三)弘揚“紅船精神”,傳承奉獻理念,建設服務型班集體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2]。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承擔著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使命。在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能否實現主要取決于年輕人的能力與擔當。當今不少大學生責任擔當意識差,思想過于功利化,缺乏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發揚“紅船精神”,建設服務型班集體,逐步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和價值觀,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第一,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型班集體。高校對學生的教育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現實需要和發展實際出發,“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做到教育、管理和服務相協調、相統一。在高校班集體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關注和熱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現實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制定不同的發展規劃,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其次要樹立育人成才的觀念,不僅要關注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要注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從多個角度、多項內容全方位地引導、培育和服務學生,把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當作班集體建設的首要任務。班集體建設要引導大學生涵養優秀的道德品質,齊心協力建設一個為學生著想、為學生服務的新時代班集體。

第二,以“紅船精神”為本,培養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在這個信息化和網絡化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信息共享和信息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大學生也會受各種不良因素影響,導致不少大學生缺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擔當意識。弘揚“紅船精神”,建設服務型班集體,引導學生把個人發展同服務社會相結合,培養大學生的服務奉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一方面,將“紅船精神”作為班級文化,通過思想理論課和QQ、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宣傳,將服務奉獻精神常態化地融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班級成員參加各種公益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不管是做公益勞動、文化宣講還是志愿服務,都能夠增進班集體的團結、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大學生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

奉獻精神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體現大學生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奉獻精神是每一個大學生重要而又光榮的使命,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忠誠維護公平正義,將奉獻銘記于心,以志存高遠的豪情、百折不撓的堅韌、奉獻為榮的情懷,勤奮學習,立足本職,做弘揚奉獻精神的標兵[9]。

猜你喜歡
紅船精神紅船班集體
紅船
雕紅船
紅船向未來
一葉紅船
人心齊,泰山移
溫暖的班集體
紅色尋寶 感悟“紅船精神”
紅船精神如何推進文化校園建設
紅船精神融入創業教育的理論邏輯與實施策略
立足班集體建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