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部地區殘健體育融合活動實效與不足

2022-12-19 11:25張韜磊
關鍵詞:特奧中西部伙伴

張韜磊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福建福州 350114)

1 問題的提出

新時代以來,隨著我國的主要矛盾的轉移,我們需要將目光更多聚焦在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人群身上.我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大部分中重度的殘疾兒童和青少年將會在特殊學校進行學習和生活,特殊學校一方面保護了殘疾兒童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們的社會融合,尤其是社會大眾對殘疾孩子的認識.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以及教育部“特奧運動進校園”的政策指導下,融合活動的概念被引入中國,在國際特殊奧林匹克東亞區的牽頭下,我國也開始了殘健融合體育活動的探索和實踐,以特奧融合學校為活動形式的殘健體育融合活動已經在中國有了近十年的歷史,并收獲了一定的成功經驗和社會影響[1-2].特奧融合活動(Special Olympics Unified Sports)是國際特奧會向全球推廣的,由智力障礙或多重殘疾與智力健全群體共同參與的運動,旨在促進團隊合作的同儕關系,進而促使其適應社會且擁有更多融入社會的機會.特奧融合運動具有競技型、休閑型和發展型三種形式,參與者包括智力障礙(mental retardation,MR)運動員和智力健全運動員的混合團體[3-5].

然而,在2019年之前,我國以特奧融合活動為代表的殘健體育融合活動幾乎都開展在東南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特點是經濟較為發達,總體社會意識形態也相對開放和西化.“融合活動”是一個外來概念,很多“水土不服”的問題在東南沿海城市殘健融合體育活動中都被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相對開放的意識形態所掩蓋.從2019 年開始,國際特奧會開啟了新的一輪特奧融合學校計劃活動,此次活動為期兩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主要開展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希臘、肯尼亞和印度的部分地區.本輪在中西部開展的殘健融合活動是否會遇到新的問題或機遇?這些問題背后的原因分別是什么?這兩點成為探討我國更好地推廣殘健體育融合活動時不可回避的問題.

2 研究對象與主要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中西部殘健融合體育活動實效,調查對象為2019 年至2021 年在我國中西部舉行的13場大型特奧融合活動.調查中選取特奧運動員、融合伙伴和教師作為具體對象,通過活動的參與主體考察融合活動在特奧運動員社交態度、融合伙伴情義表現以及校園包容性氛圍方面的實效與不足.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調查法

1)問卷調查與統計

研究使用3份問卷(問卷及其信效度檢驗來源于美國華盛頓AIR研究機構,將在中國、印度、肯尼亞、希臘四國發放,本研究針對中國進行問卷的漢化和本土化改編),分別針對負責特奧項目的教師,融合伙伴以及特奧運動員.教師問卷重點分析開展特奧融合學校計劃存在的問題、希望獲得的支持以及學校的變化;融合伙伴問卷重點了解普校青少年對智力障礙學生的態度轉變、活動意愿以及自我發展;特奧運動員的問卷重點咨詢智力障礙青少年對活動的滿意度、對伙伴的滿意度以及對學校的滿意度.研究共發放和回收問卷1 650份,其中有效問卷1 532份(有效率92.8%),隨后使用數理統計法對有效問卷進行了描述性統計.

2)訪談法

針對活動中其他參與者做個別訪談或焦點團體訪談.首先針對校長進行個別訪談,了解開展大型體育融合活動的期待,管理層的認識以及今后發展的思路;在活動現場、領導論壇以及電話訪談進行;其次針對特奧運動員家長進行個別訪談或焦點團體訪談,了解家長對融合體育活動的評價,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希望獲得的支持;最后針對特奧運動員做個別訪談(無法做問卷施測的部分智力障礙運動員).

2.2.2 實地觀察法

結合融合活動技術團隊的指導方案和現場流程,觀察普校與特校的互動情況,活動方案設計以及對融合的理解.采集現場照片、視頻,搜集三方對活動的總結報告、財務報告等書面材料,從側面審視學校各方對大型體育融合活動的定位和活動效果.

2.2.3 文獻研究法

查閱文獻并分析歸納既往研究成果,作為研究中重要概念和部分觀點的支撐依據.

3 結果與分析

在被調研的13場大型融合活動中,涉及到的主要參與人群包括智力障礙學生、融合伙伴(普通學生)和教師.活動的設計是由特殊學校體育教師和領導在特殊奧林匹克東亞區技術團隊的指導下完成活動設計,融合活動包含破冰游戲、普特融合的體育游戲、融合體育競賽以及MATP組(中重度智力障礙基本動作技能融合闖關挑戰).活動中,教師帶領智力障礙學生與普通學生結成融合伙伴一起完成體育游戲挑戰或競賽,智力障礙學生家長與融合伙伴家長受邀請觀看活動過程.由于參與活動的角色分工不同,他們在活動中的收獲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結果分析中,本研究將從三個活動主體的角度展開研究結果的描述和討論.

3.1 特奧運動員

特奧運動員是殘健融合活動中的主角,融合活動最初的立意便是在于幫助這些特殊學生提高運動能力、共情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中國的教育環境下,目前輕度智力障礙的學生安置方式大部分在九年義務教育的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小部分進入特殊學校就讀,而中重度的智力障礙學生則普遍在特殊學校就讀.[1]本輪融合活動的形式是1 所特殊學校與2 所普通學校結成對子,特殊學校的智力障礙學生作為特奧運動員參與活動,普通學校的學生作為融合伙伴與特奧運動員一起完成體育比賽和游戲.在所有的13場活動中,幾乎所有智力障礙學生均表現出對活動的喜愛,交流和溝通愿望也在活動中得到提升.在情意表現方面,大型體育融合活動對智力障礙的促進作用相對明顯.問卷數據也支持這一觀點(見表1).

表1 特奧運動員對殘健融合體育活動的態度Tab.1 Attitude of special Olympics mobiliza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disabled and healthy sports activities

由表1 數據可知,由于這些學生都來自中西部,因此他們參與融合活動的次數都很少(均值1.55),大多數學生都是首次接觸和參與該類活動.對于“你喜歡你的學校嗎?”、“你喜歡參加特奧融合學校的活動嗎?”和“以后這類活動還愿意參加嗎?”這三個問題,智力障礙學生表現出非??隙ǖ膽B度,這表明他們對該類活動總體上還是持肯定態度的,說明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實效性.然而,根據研究團隊的現場觀察,活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

1)中西部學生在融合活動中表現出能力不足

中西部學生參與殘健體育融合活動的次數平均為1.55次,大部分都是在2019—2021年間首次接觸融合體育活動.相比而言,國外以及東部沿海地區已經開展了很多年的融合活動,在上海、北京、福州等地,已經培養出長期的融合伙伴關系甚至定期訓練并參加一些特奧融合運動的比賽,體育以及社交能力相對較強.在受調查的智力障礙學生家長中,有些表示“我們這些娃娃只會在家看電視,哪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中西部的智力障礙學生相對經常參加活動的沿海地區的智力障礙學生顯得更加膽怯和不善交流,這一方面源于經濟相對落后,智力障礙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訪談可以判斷在內陸地區相對保守的意識形態下,家長和孩子相比于沿海地區更傾向于不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以至于中西部殘疾學生能力發展的機會相對較少,能力有待提高.

2)教育體制帶來的融合隔離

在“融合活動”的發起國美國,目前已經很少設置專門的特殊學校,幾乎所有的智力障礙學生都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兩國教育體系的不同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下會對融合活動產生一些影響,比如關于“學校中其他人跟你玩嗎?”這一問題,我國智力障礙學生都在特殊學校,同學之間很少有歧視現象,而在普校中,隨班就讀的學生可能受到的待遇會完全不同.融合體育活動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在于消除普通學生對智力障礙學生的歧視,創造包容性的學校氛圍,培養智力障礙與普通學生之間的伙伴關系.在這一點上,特殊學校的廣泛存在成為融合活動最大的“水土不服”.表2的數據提供了有效的證據.

表2 特奧運動員對融合伙伴的關系態度Tab.2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attitudes towards the integration partnership

特奧運動員對“在融合活動中你的伙伴會幫助你嗎?”“你喜歡你的融合伙伴嗎?”“活動結束后你還會和你的伙伴做朋友嗎?”表現出非??隙ǖ膽B度,說明伙伴關系對于智力障礙學生來說,在活動過程中是能夠體現出相應的支持和作用的.然而活動后“你會邀請伙伴一起出去玩嗎?”“會與伙伴保持聯系嗎?”和“伙伴會邀請你出去玩嗎?”呈現出逐步遞減的態勢,說明伙伴關系的持續性受到了相當大的挑戰.這一方面源于智力障礙學生本身特點中許多不利于促進社交的行為表現.另一方面還是要歸結于普特分離的教育制度:特奧運動員和伙伴分別在不同的學校就讀,有些甚至分別位于城市的兩端,對于社會行為能力欠缺的殘疾少年,很難在不同的校園間維持伙伴關系.

3.2 融合伙伴

融合不是單方面的行為,是智力障礙者和伙伴雙方的共同行為,因此融合伙伴一定是融合活動中的另一位主角,重要程度不亞于特奧運動員[7].本次調研所涉及到的融合伙伴來自26 所不同的學校,受活動當地的條件影響,伙伴的來源有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年齡層次跨度較大,融合的場面與效果也不盡相同.因為融合體育活動的難度和強度更多考慮智力障礙學生,這些活動對于普校學生來說大部分都不構成身體運動能力上的挑戰,而更多的是對于協同合作,相互促進方面的挑戰,最終鍛煉的也是融合伙伴在對待弱者、對待自身以及對待社會的情意表現方面的能力.因此本研究重點考察了融合伙伴的情意表現,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融合伙伴情意表現Tab.3 Emotional performance of integration partners

數據顯示,參加了特奧融合活動后,融合伙伴的情意表現普遍得到提升,其中“學會了如何耐心對待他人”“了解我的情緒和行為如何影響他人”“認識到他人有各自的優點”和“從與我不同的人那里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四各方的提升較為顯著.這得益于大部分融合伙伴都是家中獨子,在學校和家庭環境中都是處于被照顧的一方,而在承擔融合伙伴的時候,融合伙伴必須承擔起照顧幫扶的角色,責任意識得到激發.伙伴家長的訪談也佐證了這一點,部分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在活動之前非常叛逆,不理解甚至忤逆家長,而參加過融合活動后,明顯變得更加聽話,家庭親子關系有了非常大的改善.這些改變對于中西部地區首次接觸融合活動的普通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說明活動在融合伙伴情意表現提升方面具有一定實效.然而以下兩點問題仍然存在,導致活動實效部分未能達到其理論預期.

1)融合伙伴角色理解錯位

融合體育活動設立伙伴這一角色的初衷是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讓普通人和智力障礙者共同成長,合作完成體育比賽或游戲.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尤其是對于中西部首次接觸融合體育活動的青少年來說,伙伴很容易變成志愿者的角色.據觀察,本輪活動很多伙伴并沒有充分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發生了兩極化的角色錯位:伙伴要么完全處于一個“服務者”的角色,要么完全處于“代勞者”的角色.前者主要是因為中西部首次接觸融合活動,伙伴關系的概念甚至連活動組織者都不明確,在活動前的培訓中也只是強調要“幫助”智力障礙者完成體育游戲.而后者則主要源于現場體育活動的競爭氛圍,在智力障礙者反應較為遲鈍的情況下,伙伴急于贏得游戲,于是對活動內容“完全代勞”,使得與其配對的智力障礙者雖然獲得了贏得比賽的喜悅,但這種“躺贏”并不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自信和能力.伙伴的關系錯位不利于伙伴關系的長久發展,這是目前中西部融合體育活動中尤其需要改善的環節之一.

2)融合伙伴自我效能感提升受限

由于融合活動中伙伴角色的理解不充分,進而引發了更深層次的伙伴自我提升的片面性,這從問卷結果中可以直接看出.在“發現了自己的優點或優勢”和“我覺得我可以讓我的學校變得更好”這兩個題項上,融合伙伴持中立態度的偏多.這說明在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方面,融合體育活動并不能很好地幫助到融合伙伴.這說明在設計組織融合體育活動時,對融合伙伴的自我效能提升缺乏關注,活動培訓和活動中可能都更加注重對智力障礙參與者的幫助和支持,而忽略了對融合伙伴在活動中個人表現的褒獎和肯定.須知在融合體育活動中,雖然活動項目都是以集體的形式來呈現,但在集體活動中,個人的能力展現與閃光表現恰恰是體育的魅力所在,也是體育活動能夠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關鍵所在.而目前中西部初試融合體育活動的實操中,這一點是被忽略的,從而導致了伙伴自我提升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3 教師

教師作為融合體育活動的指導者和監督者,比參與融合體育活動的特殊學生和普通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體會融合體育活動的價值以及對學生以及校園氛圍的變化.并且參與活動的智力障礙學生存在認知障礙,融合伙伴也由于部分未成年導致心智發育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如果要從大局觀上了解融合體育活動的影響,這些普特校老師的觀點將是最全面有效的依據,見表4.

表4 教師對學校融合情況的評價Tab.4 Teachers'evaluation of school integration

從教師對學校融合的情況評價中可以看出,中西部學校對于智力障礙的包容性氛圍處于一個相對中庸的水平.普通學生在與智力障礙學生對話、相處(獨處)、共進午餐和出行時,平均水平上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的不自在.但在“學生不知道如何與智障學生相處”和“學生愿意與智障學生交換他們的聯系方式”等題項上,不同教師認知之間的差異相對較大,說明雖然普遍情況相對較好,但一定存在著很多融合方面的障礙,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這也正是中西部學校需要引進融合體育活動的原因之一.數據(見表5)也證實了在開展融合體育活動后,學生對智障學生的認識、態度以及行為均有所改善,學校的社群意識也有所加強.而其中最顯著的改善在于“創造更具包容性的校園氛圍”和“減少欺凌,戲弄或使用冒犯性語言”.

表5 融合活動對學校的影響Tab.5 Impact of integration activities on schools

教師對融合活動的評價相對理性,進一步說明了融合活動在中西部開展的實效.但據研究觀察發現,對于初次舉辦該類活動的中西部教師,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問題,首先是經驗方面,中西部教師缺乏殘健融合體育活動組織經驗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情況,這一情況必須依賴將來大量活動的舉辦來改善.除了經驗缺乏,實地觀察中還發現部分教師的特殊教師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設計并組織活動的特校體育教師一部分來源于特殊教育專業,另一部分來源于體育教育專業.這就導致在活動過程中,部分教師缺乏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發展規律的相關知識,設置出一些難度不符的活動項目;部分教師雖然能設計出運動層面相對合理的活動項目,但對融合協作、特殊兒童心理以及安全方面缺乏考慮.相對于經驗缺乏,特殊教師的專業化提升是地方和學校能夠并且急需獨立解決的問題.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中西部殘健體育融合活動的開展處于初級階段,活動在改善殘健融合狀況以及社會包容性氛圍方面具有一定的實效.

2)中西部殘健融合活動效果受限的原因主要包含我國的特殊教育普特分離的體制、中西部殘疾學生相對較弱綿能力水平、活動參與主體對伙伴關系的認識不足和活動組織專業化程度較低.

4.2 建議

在新時代,發展中西部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但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和照顧到弱勢群體.殘健體育融合活動不僅僅是對殘疾人的幫扶,它能夠對每一個參與其中的每個主體都起到各個方面積極的改變,尤其能夠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西部體育融合活動的開展有足夠的硬件設施作為基礎,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在特奧東亞區或地方殘聯的支持下將融合活動廣泛常態化開展,同時加強特殊學校體育教師的人才引進和職后培訓,幫助普特校的教師積累開展融合活動的技術和經驗,深化各活動主體對融合的理解,進而通過活動幫助普特學校打破教育體制上的隔離,從青少年開始積極推進殘健融合,營造包容性校園和社會氛圍,讓殘疾人有尊嚴地共享社會發展的新成果.

猜你喜歡
特奧中西部伙伴
讓航天夢想在中西部地區揚帆啟航
伙伴
新伙伴
多措并舉促進學?!疤貖W”工作穩步開展
我的好伙伴“蒼蒼”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場人才保衛戰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積體系魏縣組的建立
我國特奧運動25年研究評述*
社區特奧運動發展現狀與分析
——以浙江省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