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相關因素與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2022-12-21 12:26方敏
中國當代醫藥 2022年32期
關鍵詞:復發率針對性精神分裂癥

方敏

江西省上饒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江西上饒 334000

精神分裂癥往往表現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可引起患者知覺、行為、思維等多方面障礙,盡管無智力缺損或意識障礙,但大都具有病程遷延和復發率高的特點[1]。臨床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1 年內復發率可達到50%以上,據此,查找出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相關因素,并予以相應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最大限度避免病情復發,是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痊愈的重要手段[2]。但截至目前,省內尚未發現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相關因素研究與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探析的報道與研究,而通過對本研究調查并將其逐步向臨床推廣能讓社會公眾對精神分裂癥有更為清醒的認識,可帶動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相關因素的進一步研究與護理干預措施的持續改進,從而促進整個醫護產業的發展,為人類的健康造福[3]。本研究選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再復發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其相關影響因素,并對其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饒市第三人民醫院2016 年1 月至2021年1 月收治的12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為復發者分為再復發(60 例)和未復發(60例),分析精神分裂癥患者再復發的影響因素。再復發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 例。觀察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54~76 歲,平均(66.23±3.14)歲;病程2~11 年,平均(5.65±0.79)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或大專11例,本科及以上7 例。對照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齡50~76歲,平均(66.44±3.27)歲;病程2~11 年,平均(5.46±0.5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或大專11例、本科及以上7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在獲取批準后開展(倫理批號2016-01)。

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病學基礎》[4]有關精神分裂癥的描述;②年齡50~76 歲;③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和意義,且愿意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排除標準:①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存在器質性障礙;②對本次治療或護理所應用的藥物或手段存在禁忌證;③嚴重自殺傾向或伴隨其他類型精神障礙;④患有癌癥且預計生存期短。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同時對患者相應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精神行為監測,并對其日常生活及安全行為給予關注,避免其激越行為引起的一系列不良事件,主要在患者再復發時院內治療期間采取護理,時間為3 個月。

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對患者相應臨床癥狀給予關注,并制訂針對性護理方式,具體如下。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對其基本情況做到知根知底,全面了解精神分裂癥出現復發的因素,對于各種因素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①針對服藥依從性因素,護理人員采取計劃指導、書面宣教、播放視頻、個別咨詢和小組談論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癥的病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等,熟悉可能出現的藥物副反應及處理方法,特別是長時間堅持遵照醫囑用藥的必要性,另外每個月進行一次對患者的上門送藥和巡診,查看患者這段時間的病情變化和用藥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并向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簡單的聯系方式,由此確?;颊呒捌浼覍僭谟龅接盟幚Щ髸r可以隨時咨詢。②針對家庭因素,護理人員要強化家庭干預,向患者家屬介紹家庭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重要性,讓患者家屬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癥患者發病后精神狀態的薄弱性,鼓勵患者家屬幫助患者安排好日常生活,經常與患者交流,多給予關愛,使患者在沒有心理壓力和精神困擾的家庭環境中生活。③針對社會因素,護理人員完善社會支持系統,落實社區健康促進工作,定期在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提高社會對精神分裂癥的認識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所承受的社會壓力,還要加強患者的生活技能訓練、社會能力訓練等康復訓練,另外根據患者的不同個性特征,安排適宜的文娛活動,例如文藝節目、球類比賽、繪畫、編織、制作手工藝品等,加強患者與他人的合作關系,以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④故事理論干預。在開展故事理論干預時首先需要通過有目的溝通對患者在面對挑戰時的應對方式進行了解,努力傾聽和感受患者患病以來的情緒體驗,等充分總結患者心理病情并感受其內心訴求后開始引導患者對病前故事進行講述,審視過去的價值觀,引導患者對過往生活中美好、難忘的故事進行講述,使得自身負性情緒得到舒緩,并仔細回憶過往生活中的美好,分析其在遇到困難時的應對措施,并回憶相關應對措施的積極性質和引發的良好后果,使其逐漸形成積極應對思維,增強抗病信心。主要在患者再復發時院內治療期間采取護理,時間為3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再復發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護理干預后復發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①再復發影響因素:收集再復發患者及未復發患者的相關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病程、婚姻狀況、合并癥、服藥依從性、社會支持度、不良嗜好等,并通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探討復發的影響因素。②復發再入院率: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完成干預并出院后6、9、12 個月的復發再入院率。③滿意度評價:采用自制問卷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面對面調查,包括護患溝通、病房環境、健康教育、護理技術等4 個維度,25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取1~5 級評分,得分≥100 分為非常滿意,88~99 分為滿意,75~87 分為一般,<75 分則為不滿意,經信效度檢驗,該量表Cronbach'sα 系數為0.984,共發放問卷60 份,均完成回收,回收率為100%[5]。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單因素分析

再復發人群中女性、婚姻狀況為其他(未婚、喪偶或離異)、服藥不依從、有不良嗜好患者比例及年齡高于未復發人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合并癥、社會支持及病程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單因素分析[n(%)]

2.2 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將患者精神分裂癥再復發作為因變量,將上述存在差異的單因素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 回歸分析模型,進行量化賦值(表2)。對患者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未婚喪偶或離異、服藥不依從、有不良嗜好、年齡高是引起患者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危險因素(P<0.05)(表3)。

表2 各因素賦值表

表3 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3 兩組患者復發再入院率的比較

觀察組6、9 個月內的復發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12 個月內復發再入院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組患者復發再入院率的比較[n(%)]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3 討論

有相關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再復發與患者服藥依從性差、自知力缺乏、負性生活事件影響、家庭干預不當或缺失、不能正確對待及處理相關的社會矛盾等因素相關[6-7]。本次臨床研究的目標是通過調查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相關因素,并觀察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后,對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率、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為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痊愈,改進精神科護理質量提供依據與方法[8]。

本研究結果顯示,再復發人群中女性、婚姻狀況為其他(未婚、喪偶或離異)、服藥不依從、有不良嗜好患者比例及年齡水平高于未復發人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上述因素可能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再復發產生影響。有關性別引起當前精神分裂癥的影響當前臨床仍存在爭議,但普遍上認為女性復發率更高的原因在于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生理上女性腦結構中海馬體活性較強,從而使得其記憶維持時間優于男性,對于創傷事件更為敏感,另外女性大腦對于5-羥色胺的合成速率遠低于男性,使得女性更容易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增加思覺失調概率[9-10]。年齡的增加可能增加患者腦萎縮概率,使得神經元受到影響,增加精神分裂癥復發概率[11]。沒有配偶的人缺少家庭成員的關心,對于應激事件表現出的反應更為嚴重,因為可能會再次因為相應事件導致復發的發生[12]。服藥不依從會影響患者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效果,而不良嗜好如抽煙、飲酒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腦神經,導致相應癥狀的發生[13]。同時本研究也對患者進行logistic 回歸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女性、未婚喪偶或離異、服藥不依從、有不良嗜好、年齡水平高是引起患者精神分裂癥再復發的危險因素。

觀察組6、9 個月內復發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12 個月內復發再入院率均高于本組6 個月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性護理有利于幫助患者改善復發狀況。針對性護理不僅在生活方面給予患者幫助,更是加強了對患者的安全管理和用藥引導,使得患者能夠積極服用藥物,增強依從性,而故事理論干預作為一種心理干預方法,能明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降低復發率[14-16]。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0.00%,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性護理可獲取更高的滿意度。針對性護理基于患者需求制定措施,根據可能導致的相關復發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制定,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獲取患者滿意,而患者再復發率相應減少,滿意度評價也會明顯增高[17-18]。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再復發相關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服藥依從性、不良嗜好,故而應當采取恰當的針對性護理以對其再復發率進行改善,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15]。

猜你喜歡
復發率針對性精神分裂癥
腎結石圍術期針對性護理應用
桂枝茯苓湯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應用療效和復發率分析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甲硝唑配合紅外光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性及對復發率的影響
奧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成效分析
加州鱸爛身病因復雜,準確診斷,針對性用藥十分重要
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聯合ALA-PDT治療尖銳濕疣的療效及復發率分析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癥大鼠模型中的藥學研究
撥開精神分裂癥的迷霧
消化道潰瘍能否預防復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