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古董

2022-12-22 02:20凌鼎年
福建文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印譜陸家販子

凌鼎年

春節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婁城來了個收古董的販子。此人六十開外,禿頂,憨厚中透著點狡黠。他自稱姓劉,說退休前是中學教師,叫他劉老師即可。但似乎沒有人愿叫他劉老師,客氣點的叫他劉古董,隨便點的叫他劉販子,刻薄點的叫他劉禿子。他倒也不計較,依然開口一臉笑。

姓劉的到婁城后,只往翰林弄、大學士弄、南園弄、弇山園弄、石皮弄、剪刀弄、鐵錨弄、武陵街等八條老街、老弄堂轉,只要是老房子,越是破舊的越往里頭去,去了后,就與那些老頭、老太太拉呱說古閑磕牙。

或許以前他確是做過老師的,蠻會說的,一點不比鎮里的那些書記、鎮長次。至少他不打官腔,透著股實話實說的味道。這位古董販子說來說去無非是勸說那些老頭、老太太在家里旮旮旯旯翻翻看,找找看,說不定有啥祖上留下來的、放著擱著沒有用、不起眼的破爛玩意兒,興許能值幾個錢呢。有些舊畫舊書舊碗舊罐,放著也是放著,再放個十年八年仍是放著,倒不如找出來讓他過過眼、估估價,換個300 元、500 元的,也勝過扔在床底櫥頂的;如果真有好東西,換個電視機或電冰箱之類的,豈不變廢為寶,發揮點作用……

老頭、老太太們見這位姓劉的說得還實在,不免有人心動。最先是毛家老太翻抽斗找到了一方印章,劉販子一見那印石血塊似的顏色,心中一陣驚喜,但他不露聲色地取過一看,乃“憲清藏書”四個字。他激動得幾乎失態,且不說這塊質量上乘的雞血石已很值錢了,更主要的是這“憲清”乃明代弘治年間狀元毛澄的字,如此說來,這印章至少有500 多年的歷史了。劉販子對毛老太說:“這印章原來值不了幾個錢,但這是我來婁城的第一筆生意,求個吉兆,給你360 元錢吧,權當你幫我宣傳宣傳的辛苦費?!?/p>

毛老太憑一只扔在家中沒有用的破舊印章,換了360 元錢,自然滿心歡喜,甚至覺得欠了劉販子的情,也就當起了劉販子的義務宣傳員。

口碑的廣告效應實在是最廉價、最實效的,在毛老太不厭其煩地逢人訴說下,好些老頭、老太太都回家翻箱倒柜去找了,結果,張家老太拿來了一把折扇;李家老頭找到了一軸山水;唐家阿婆尋到了一袋清代的錢幣……

劉販子一一鑒定后,或300 元或500 元,幾乎沒讓拿東西來的白跑、失望的。

劉販子這樣住了幾日后,似乎感到收獲還不大,他開始有目的地串門,因為通過這幾天與這些老頭、老太太閑聊瞎吹,他已基本摸清了王家、陸家、錢家、俞家等幾家婁城大戶人家的底了。

他先是去了武陵街的陸家,陸家好婆一個人住,那老房子少說有200 年了,那屋子里實在看不出有一樣值錢的東西。劉販子一邊與陸家好婆說毛老太的事,一邊用眼睛掃著這屋內的擺設?;蛟S賊有賊眼,伯樂有伯樂的慧眼,這劉販子這么一掃一瞄,竟然被他發現了墊在老式梳妝臺下的那塊與眾不同的磚。他說服陸家好婆把那塊長條形的老磚取了出來,待他撣去灰塵,仔細一看,幾乎失聲叫起來,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這就是史書有載的漢磚硯呀。劉販子在來古廟鎮前,已認認真真研究過婁城的歷史,對婁城歷史名人也一一排了隊,能收集的史料他都收集了。其中對漢磚硯的傳說他大感興趣,可說是爛熟于胸。據地方志記載,清道光三十年(1850),婁城出了位狀元陸增祥,曾為翰林院編修等,在任順天主考時,因不肯為顯貴權要的子女錄取開綠燈,得罪了朝中的好些權貴,后處處受到排擠,有感于官場太黑暗,索性辭官歸故里。陸增祥回婁城的渡船過黃河時,盜賊見船吃水甚深,心想必是在任時搜刮的金銀財寶,“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嘛,貪官之贓銀,劫之也可算盜亦有道吧。發財了,這下發大財了,盜賊們掩飾不住滿心歡喜,一哄上船,準備爭搶金銀財寶,誰知開箱一看,竟然是數十箱磚頭,盜賊們大呼霉氣、晦氣,一哄而散。

這些在盜賊眼里分文不值的陳年爛磚,在陸增祥眼中卻被視為稀世之寶。原來這些磚都是當年曹操筑銅雀臺時的舊物。陸增祥一生愛好金石文字,對這些銅雀臺的孑遺自然寶之、愛之。他回婁城后,精選出300 塊品相尚好的古磚,琢為古磚硯,還逐一編號,并撰寫了《三百磚錄》,他的書房,也更名為“三百硯齋”。遺憾的是在1937 年日本飛機轟炸婁城時,有一枚炸彈正好落在陸家老宅,那些古磚硯不知是毀于炸彈了,還是就此散失了,反正再沒人提起。不過劉販子相信這古磚硯多多少少還存世幾塊,只是不知流落在誰家子孫手里罷了?;侍觳回撚行娜?,果然讓自己撞見了。他不知陸家好婆是否知道這塊古磚硯的價值,在考慮著如何開口把這古磚硯弄到手。

陸家好婆見劉販子端詳了一番古磚硯不再多言,以為他不識貨,就介紹說:“別小瞧了這塊其貌不揚的磚頭,少說也有一千六七百年歷史,就算祖上傳下來,也有100 多年歷史了,好東西啊,可惜識貨人太少了……”

劉販子沒想到陸家好婆貌似老糊涂,其實心里一本賬清清楚楚。陸家好婆這樣一說,劉販子意識到再裝傻,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了,連忙說:“我尋覓陸狀元的漢磚硯已很久了,今天能見到實物,一飽眼福,已不虛此行了。陸家好婆,你開個價,可能我手頭錢不湊數,我下次攢足了錢再來。我是真歡喜,只求你千萬、千萬別賣給別人,鬧不好褻瀆了這高雅之物?!?/p>

劉販子的這一席話看似不經意的流露,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番話句句打動陸家好婆的心。陸家好婆說:“常言道駿馬配良將,寶劍贈俠士,磚硯有幸得遇知音,一個賣字,顯得俗了,你拿去吧。唯一的要求是好好保存,若日后撰文記之,莫忘了它的主人狀元公?!?/p>

劉販子喜出望外,在一迭聲的言謝聲中,他摸出500 元錢,無論如何都要留給陸家好婆。他說:“君子不奪人所愛,好婆相贈,受之有愧,區區500 元,不足表萬分之一的謝意,若好婆不收這500 元,在下就不敢拿走這古磚硯了?!?/p>

就這樣,一方古磚硯不費吹灰之力,輕而易舉到了劉販子手中。劉販子情不自禁哼起了京劇來。他覺得不打無準備之仗實在是太對了。

劉販子根據自己對婁城歷史的研究、資料的掌握,信心十足地開始在婁城尋訪起王家后人來了。

劉販子如今是半個婁城通了,說句毫不夸張的話,即使是婁城的宣傳部部長、文化局局長,也絕不會比劉販子對婁城的歷史、婁城的文化更了解。

劉販子了解清楚了,婁城第一大姓乃王姓,一為山西太原王,一為山東瑯琊王,一為河南黎陽王,三家同姓不同宗,但都是婁城的名門望族。太原王那一族,明清兩代出過兩位宰相,世稱“兩世鼎甲,四代一品”,其他如畫家、書法家、古琴家等都代有傳人,可以說是書香不絕;黎陽王一族,明代天啟年間出過兵部尚書王在晉,在婁城建造過有名的蕃園;那瑯琊王一族,明代時出過文壇后七子領袖王世貞,以后歷朝有人為官或有人為文。如今,王家雖說衰敗了,但爛船還有三千釘嘛,王家后裔手里有幾件祖上傳下來的文物古玩,應該是平常而又合理的事。難的是如何讓他們把家傳的寶貝心甘情愿拿出來換錢、換汽車、換冰箱。

經好事者的義務宣傳,陸家老太的一塊磚頭經劉販子一甩手就給了500 元的事,已傳得婁城老小皆知,這比請電影、電視明星、笑星做廣告效果還好呢。好些人悄悄地在家翻箱倒柜,寄希望于找到扔在壁角落里的貓食盆狗食盆,說不定是真家伙,能換個3000 元、5000 元的。

劉販子像個私人偵探似的,七拐彎八拐彎地打聽,終于被他打聽清了阿胡子王是王世貞嫡系子孫。阿胡子王的父親早年喜收藏,后來跑到臺灣再沒回來,這阿胡子王早年時被打成右派,生活艱難起來,家中能變賣的都陸續變賣了。人生在世,到底是飽肚御寒要比收藏來得重要。阿胡子王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已愈看愈淡了。

劉販子去他家時,阿胡子王剛好去上海朋友處了,他老伴聽說是收古董的,心想陸狀元家一塊磚換500 元,咱王家一本書說不定能換1000 元呢。她翻呀翻的,翻到一本《歷代印鑒圖譜》,全是蓋的圖章,那圖章上的字全古里古怪,字認得她,她認不得字,也吃不準值不值錢。

劉販子稍稍翻了翻,眼睛頓時直了,心里暗暗說:“無價之寶,無價之寶啊!”

原來這是本皇室藏印圖譜。以漢印為主,也有部分南北朝與隋唐時的印鑒,宋以后就斷了。照此推算,這印譜是宋代的,最晚不會晚于明代。劉販子估計這是一位在皇室掌管印璽的大臣或太監,利用職權偷蓋的,可能是心虛,偷蓋者既不敢留下姓名也未能留下時間,至于此圖譜是如何到阿胡子王手里的,可能另有故事,須慢慢考證。眼下要緊的是這本東西如何給它開價。開高了,引起轟動,未必是好事;開低了,物無所值,近乎巧取豪奪,萬一打起官司來也不好辦。想來想去,劉販子想還是讓王家婆開價吧,開高了,可殺價,開低了,是她愿意,怨不得別人。

王家婆實在也掂不出這本舊書的分量,心想索性來個獅子大開口,所謂“頭戴三尺帽,任你砍一刀”,她壯壯膽,喊出了:“1 萬!”

劉販子的心頓時一松,說實在的,王家婆就是喊10 萬,他也不好意思還價的。

劉販子故意大吃一驚地說:“1 萬?你當這是唐僧西天取來的經書啊?!?/p>

這話說得王家婆臉也紅了。

劉販子看看火候已到,像下了大決心似的說:“好,1 萬就1 萬,我也不還你價了,誰叫我喜歡篆刻呢。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與你銀貨兩訖,兩不相欠?!?/p>

劉販子愈想愈開心,真正有撿了金娃娃的感覺。劉販子前腳剛走,阿胡子王后腳就回來了。老伴像立了大功似的告訴他,家中一本破印譜被她換了1 萬元。

阿胡子王一聽就跳了起來,一跺腳說:“你呀你呀,因小失大。那是咱祖宗傳下的傳家寶,給我一輛寶馬汽車我也不肯換的呀?!?/p>

老伴一聽也發了急,自知禍闖大了。

走,立即找這劉販子去。

好在婁城不大,劉販子剛收拾好行李想滑腳時,被阿胡子王堵住了。劉販子一看王家婆與阿胡子王的臉色,就明白了。他抹抹頭上滲出的汗說:“我可沒強賣強買,說到天邊我也理不虧?!?/p>

阿胡子王說:“啥話別說了,我出1.2 萬再把它買回來,這總可以吧?”

劉販子知道今天不吐出這印譜是脫不了身的,最后極不情愿地把印譜還給了阿胡子王。劉販子心想買賣不成,博個名聲也好,就只肯收1 萬元,誰知阿胡子王執意要給1.2 萬,他扔下錢,拿起印譜,說聲謝謝,轉身就走。

阿胡子王1.2 萬贖回印譜的事,被市報記者知道后,寫了篇報道。市博物館龔館長讀了報道后,來找阿胡子王,動員他捐給博物館.阿胡子王一口拒絕,說祖傳之物輕易捐贈,是對不起祖宗。龔館長雖無可奈何,但撂下一句話也有幾分骨頭,他說:“這印譜你若出手,千萬事先打個招呼,我們市博物館參與競買。若流失到市外,我這個館長,對不起全市人民?!?/p>

阿胡子王沒有接話。

一年后,一本由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歷代印鑒圖譜》正式發行了,阿胡子王寫了一篇長跋,記錄了這本印譜的來龍去脈。出版社編輯一眼就看出了這本印譜的價值,說即使賠本也要出。

阿胡子王自己掏兜買了幾十本,分別贈送給了市博物館、市圖書館等,還不忘給劉販子也寄了一本。

猜你喜歡
印譜陸家販子
陸家樂:我最喜愛的玩具
古意盎然說印譜
特殊的“古籍”
號販子怕群防群控
宣戰號販子
我喜歡螞蟻
印譜:古籍中的另類收藏
我家有個“開心果”
爺爺的小菜園
讓號販子失去生存土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