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案探討

2022-12-26 19:52金奐亨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科技人才視域京津冀

金奐亨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北京 101601)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核心是調整經濟結構與空間結構,促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茖W技術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其動能和效能依靠科技人才的驅動。因此,京津冀地區的領導者應當探討促進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工作,優化和完善相應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機制,堅持從京津冀系統發展的戰略定位要求出發,探索科技人才交流政策,充分提升三地的科技創新能力。

一、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面臨的機遇

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在聯合發布的《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中指出,京津冀地區應當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為出發點,以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重大任務、重點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人才一體化發展?!毒┙蚣饺瞬乓惑w化發展規劃(2017—2030)》是我國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也是首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專項規劃。

2016年,《中共北京市委關于深化首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從強化人才一體化發展頂層設計,協同推進區域人才管理改革,建立區域人才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相關措施。

2018年,天津市出臺《天津市進一步加快引育高端人才若干措施》,堅持形成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國內外的優秀人才集聚到天津來,為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為“五個現代化天津”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

2016年,河北省頒布《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合理順暢的人才流動機制,建立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機制,健全服務人才發展保障機制,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

為了推動京津冀人才一體化快速發展,三地緊緊圍繞著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冬奧會籌辦、協同創新、脫貧攻堅等中心工作,大力推動各類人才交流合作項目落實。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從各自的職能出發,加強各地區之間的對接溝通,積極推進落實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2019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部際協調小組第四次會議中要求,以落實《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為主線,統籌區域人才資源,加強協調聯動,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落實人才交流合作項目,加強區域人才一體化發展品牌宣傳,形成工作合力。

二、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面臨的挑戰

京津冀三地在共同推動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出臺了許多相關工作機制和參考意見,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全國其他地區對人才的需求量逐漸提升,京津冀地區文化及人才政策存在差異,缺乏完善的創新發展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原因,導致目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一些地區、部門以及企業陸續出現科技人才過剩、才非所用的現象。因此,京津冀地區應當深入分析當前存在的諸多挑戰,從而為后續的工作總結充足的經驗教訓。

(一)全國各地人才需求量提升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上升階段,各地區對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斷提高。因此近年來,有50余座城市陸續出臺百余次政策,希望能夠從多個維度來吸引優秀的人才資源。出臺人才新政策的城市從一線到縣級城市逐漸發力,2017年的人才新政主要以二線城市為主,難以在政策中看到一線及其他三四級以下城市的身影。2018年,北京等地區開始實施高端人才布局調整和引進政策,相關縣級城市也逐漸隨之出臺人才政策。正是由于全國各級城市都意識到人才交流引進的重要性,因此逐漸開啟了人才競爭模式。

自2019年以來,整個京津冀地區的人口增長總量達到1334.1萬人,其中北京和天津人口各上漲383.3和383.6萬人,而三地在三次產業的就業人數、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上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就業情況較好,但是仍然存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二)文化、人才政策的差異

京津冀地區文化與人才政策還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1)地區文化的差異性導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存在較大的形式感,對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機制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由于京津冀地區政治格局以及經濟發展方向有所不同,雖然地區相鄰,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的文化特點。在這種差異性的文化影響下,三地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面臨一定的挑戰。(2)地區功能不同造成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由于財政體制和行政區域劃分的制約,京津冀之間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基本上保持著自成體系的情況。同時,產業層次存在錯位現象,北京市處于產業結構的最高層,天津市以現代物流業和現代制造業為主,河北省產業層次最低,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只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導致河北省的科技人才相對其他兩地欠缺平等的市場競爭平臺。(3)京津冀地區存在行政分割差異。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集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于一身;天津、河北兩地與之合作,其協調難度自然較大。因此,如何跨越分割的行政權力,已經成為當前推動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一大挑戰。行政分割差異導致人才一體化的目標仍然受到各種各樣條件的局限,抑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動。(4)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在京津冀三地的科技人才資源配置方面,河北省的教育資源相對薄弱,導致科技人才數量較少,使京津冀地區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處于瓶頸期。

(三)缺乏創新發展保障機制

在實現京津冀科技人才一體化的過程中,河北省通常是最熱心的一方,需要借助京津冀的合作來謀求自身的發展。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合作仍然面臨著科技人才創新發展保障機制欠缺的挑戰。在京津冀地區,科技人才引進的相關保障機制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沒有制定好相應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激勵政策,使得京、津兩地區的優秀人才不愿意到河北地區進行工作交流。同時,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存在差異,導致在科研項目研究平臺以及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三地應改善科技人才的科技研究環境,確保三地的水平能夠相一致。

(四)北京地區“虹吸效應”

京津冀地區具備全國大部分的科技人才,然而北京在科技人才的水平以及數量方面存在巨大的優勢,是津、冀兩地無法平齊的,具有巨大的科技人才“虹吸效應”?!毒┙蚣絽f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將北京打造成原始創新人才發展極,把天津打造成高端制造人才發展極,把河北打造成創新轉化人才發展極。在這個過程中,三個地區都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持,因此在科技創新與人才發展方面,三個地區會形成一定程度的競爭關系。

三、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指導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推動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應當始終貫徹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將培養與推動科技人才作為各地區的首要工作,將推動地區之間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作為根本任務。此外,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小組應具備長遠的眼光,在相關政策與保障機制的制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戰略規劃,結合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功能劃分,秉承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最大限度地確保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此外,河北應當重視自身與北京、天津兩地在科技人才能力水平及數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內在問題出發,深入分析資源配置不足的原因,在政策機制、方法途徑、項目建設等方面,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從而為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發揮自身的力量。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小組應當強化自身的職責意識,嚴格要求京津冀地區落實《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不斷構建良好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環境,加強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加大對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扶持力度,共同推動京津冀的協同發展。

(二)堅持以京津冀人才一體化作為導向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視域下推動科技人才的交流與合作,應堅持以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為導向,結合地區之間的優勢與差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案,將培養、發展、引進、集聚等人才工作作為確保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小組應當充分結合三地的不同之處,充分運用北京與天津的優勢,打造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高覺悟的科技人才隊伍,加大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創新,共同提升河北的科技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

在京津冀三個地區中,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具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雄厚的師資力量,以及適宜科技人才的生態環境和較大的發展空間;天津市常住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產業以制造業為主,具有較大的發展潛能,需要提升發展品質;河北省作為三個地區中發展速度最緩慢的地區,應當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因此,河北省應當借鑒北京和天津地區的發展經驗,不斷制定有效的發展方案,從而盡快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三)堅持以科技活動與平臺為主導地位

在推動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京津冀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小組應當堅持以科技活動與科技平臺為主導地位,將京津冀三地的科研項目及科技人才資源進行整合,加大北京、天津的科研成果向河北地區轉移的力度。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視域下,政府應當充分發揮科技企業的作用,提升企業對引進科技人才的能力。企業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科研環境及激勵政策的方式,來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進入企業,并且根據合理的獎勵機制來提高科技人才對企業的認同感。

京津冀地區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應當充分結合財務、科技、企業管理等多方面的力量,從根本上貫徹落實人才交流合作政策,開展各項科研交流研討工作,并且扶持相關科技項目。在中央部門的統一領導下,京津冀三地的政府部門要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加強地區之間的協調合作,加大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力度,同時推進京津冀地區高質量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構建以實現科技人才一體化為目的的生態環境,對人才市場中存在的惡意競爭行為進行嚴格管控,以科研項目與平臺共同促進京津冀人才的交流合作。

(四)堅持大數據與人才機制相互融合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視域下,各地區要加強大數據與人才機制之間的相互融合,提升地區之間的政府、科技企業、社會及科技人才之間的聯系,形成良性的交流合作機制。在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政府要適當采取一定的干預手段,積極引導和調控科研企業與社會共同參與到工作之中,實現科技人才資源的充分配置。同時,應當借助先進的人才流動管理經驗,運用大數據的手段來構建科技人才引入機制,鼓勵科技人才能夠下沉到河北地區,從而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與價值。

例如,北京和天津地區存在大量的科技人才,可以保留本地的優厚待遇,將一部分科技人才交流到河北地區,以實現科技人才的合理配置。利用大數據平臺來探索京津冀地區的區域特色產業,進行區域之間的優勢互補,以實現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搭建科技人才大數據平臺,能夠有效地改善科技人才合作交流中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避免或減少人才資源的浪費,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視域下,促進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

(五)堅持提升科技人才管理的水平

在有關科技人才管理的服務工作中,應當首先明確國家、人才市場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和地位。要強化國家及政府對科技人才的宏觀調控作用,圍繞市場對科技人才需求情況,對科技人才的工作能力、專業水平、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評估,從而確??萍既瞬潘侥軌驖M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求。同時,政府要不斷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以市場為導向,加快構建現代科技人才市場體系,構建規范化、系統化的科技人才服務平臺。

企業作為科技人才市場的主要需求者,應當保障企業在人才選擇方面的自主性,充分發揮企業的招聘活力。我國要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針對科技人才制定相應的個性化科技人才管理機制,確保企業不僅能夠吸引人才,還能夠留住人才。因此,京津冀地區特別是河北省,應當建立相應的科技人才留用政策,充分發揮地區特色,形成個性化的科技人才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改善京津冀地區的市場環境,政府加強對人才市場的規范化管理,并且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中的具體職能。

(六)堅持以優化政策框架體系作為基礎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京津冀地區為了確??萍既瞬拍軌蛴行Я鲃?,應當充分考慮到三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然而,河北省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其他兩地區一直處于落后位置,在人才引進方面一直存在較大的困境。因此,為了打破這一瓶頸,創新京津冀地區的人才引用路徑成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視域下,政府應大力推進北京、天津與河北之間高層次人才的交流共享活動,有效地減少科技人才引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三地不要單純地將工作任務放在人才引進方面,還需要考慮到科技人才的發展與培養,讓人才資源真正能夠被地區所用。因此,京津冀地區應當協同構建人才培養政策,為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協同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政府制度為支持,構建人才培養的平臺和載體。同時,政府應當明確政策群體導向,完善政策體系,解決因綜合性政策與專項人才政策的結構性不平衡帶來的人才供需不匹配問題,優先推進國家急需產業的相關科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充分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要求,三地應從推動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出發,充分發揮相關科技企業及科技人才的樞紐作用,帶動區域間科技企業的協同發展,最終促進三地經濟的協同發展。因此,京津冀地區的領導者應當充分發揮地區自身的優勢,不斷促進區域間的交流與發展,爭取早日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國家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猜你喜歡
科技人才視域京津冀
對戊戍維新派思想家心路歷程的思考——以“啟蒙自我循環”為視域
中芬科技產業園:科技人才與產業技術的“強強聯合”
“一帶一路”視域下我國冰球賽事提升與塑造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科技人才是發展的推動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向縱深推進
寧陜農業科技人才助產業脫貧
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維視域下的微電影透視
京津冀一體化如何實現1+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