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創新策略探析

2022-12-27 05:01姜德華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發展創新轉型發展廣播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們對于媒體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新媒體通過互聯網或移動應用平臺進行數據的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對傳播平臺的主導局面。在目前新媒體推出的內容中,生活服務類信息是其核心構成部分。而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能直接或者間接反映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文章從現有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的類型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同質化、商業化、娛樂化、播出形式單一化等問題?;诖?,文章對新媒體與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結合展開探討,并就其創新與結合過程及其方式等展開了論述,具體涉及傳播渠道多元化、節目定位精準化、本土節目特色化、創新播出方式、增強節目互動等內容,致力于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希望研究內容能夠給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新媒體融合;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發展創新;轉型發展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22-0179-03

一、前言

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注重公眾的實際生活需求,傳播信息、提供服務、答疑解惑。從節目的內容上來說,主要包括人們對衣、食、住、行、用等物質化的日常要求;對購買物品、時尚潮流等消費性需求;對心理困惑、情感糾紛等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對生命健康的安全性需求等[1]。因此它與受眾之間最親近,也最具人文關懷。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從大眾生活的需求出發,各種節目又有自己的導向性和功能性。

二、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分類

現階段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健康養生類節目

此類節目主要以醫學知識和疾病防治方法的普及、養生保健信息的咨詢為主導。在廣播節目中一般是以對話訪談的方式呈現。比如,山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節目《大醫生來了》《健康專題》等,這種節目提倡養生健康的發展理念,推廣生活中的一些小技巧,以互相幫助、陽光向上的生活態度為導向,給人們提供科學、好用又及時的幫助[2]。

(二)度假旅游主題的節目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成了人們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旅行能放松心情,還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尤其在疫情防控非常時期,人們的活動范圍縮小。旅游節目分享本地本省網紅打卡點,景點的趣聞軼事,為聽眾提供便宜實惠又充滿趣味的旅游線路,給人們外出提供了方便,實現“說走就走”的目標。好的廣播旅游節目,聽眾不僅僅是耳朵在旅行,也是心靈深處的遷徙和洗禮,溫州交通廣播《跟著耳朵去旅行》就將旅行視角放在溫州本地民俗風情,在打造新鮮、時尚的節目風格的同時與時俱進,將精彩部分以新媒體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節目的語言表達開朗風趣,營造出自由休閑的氛圍,讓人們在趕路時也能得到放松[3]。

(三)美食節目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我們國家的特色美食就不計其數。伴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飲食的搭配、口感、外形等,所以全國各地陸續設立美食頻道,傳播飲食文化。如青島廣電網的《滿漢全席》《千味坊》等節目,成都廣電網的《家常菜》《美食成都》《百味人生》等節目,主要包含互動咨詢、特色美食評定、食品文化等相關內容,專注于介紹人們青睞的味道,突顯當地人的風土人情,并敘述特色美食的發展經歷[4]。

(四)交通、氣象節目

這類節目在各大城市交警指揮中心都設有交通直播室,交警或專業路況播報員結合指揮中心大數據,進行全天滾動播報,為人們提供道路出行實時數據。這類節目多以全頻率節目連通的方式,每隔一小時滾動播出一次,并提供天氣變化、鍛煉指數、穿衣指南等和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氣候資訊。當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時,全頻率播報能夠突破節目時間的設限,根據動態變化實時播報。

(五)綜藝性節目

以往廣播綜藝性節目主要以講故事為主要內容,近年來流行的脫口秀節目,就是結合時下熱點對新聞或者社會問題進行評論,主持人語言幽默犀利,吸引了很多的受眾。一檔成功的娛樂節目通常在于主持人的基本功,許多節目都有其隸屬頻率的招牌節目主持人,這也是節目與受眾群體溝通的關鍵橋梁。

從上述節目類型來看,我國廣播電臺推出的生活服務類節目具有綜合性,既有與人們的工作學習、衣食住行、衛生健康等方面相關的服務為主的節目,又有傳達信息內容的新聞資訊類節目,涉及的領域眾多,受眾人群較廣。且近年來廣播電臺的生活服務類節目不斷創新,節目內容更加專業化,交互性得到提升,使之向著更為寬廣的方向發展,但在受眾的培養上依然需要一段時間[5]。

三、新媒體環境下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存在的問題

(一)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同質化

當某種節目知名度較大時,很多城市會相繼創立相似的生活服務類節目,尤其是深受人們青睞的節目類型,而在這背后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即同質化問題。許多節目內容過于程序化,欠缺創新力和想象力,固定的節目內容和形式容易讓大眾產生聽覺疲勞,導致審美厭煩。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更為廣泛,了解生活類信息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取,這給廣播電臺節目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沖擊,如果不重視內容的創新和突破,聽眾很容易外流。

(二)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商業化

新媒體的興起給傳統廣播節目的宣傳市場帶來了沖擊,影響了廣告經營創收。新媒體給廣告傳播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方式,分流了廣告客戶的投放,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廣告經營形勢嚴峻。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在新媒體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部分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過多引入聯辦節目植入廣告,導致此類節目商業化氣息過濃。

(三)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娛樂化

現代社會,人們對生活品質和精神愉悅的追求日益增加,也期待著從文化消費中得到放松。大眾想要聽廣播娛樂,娛樂已經成為廣播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引起聽眾的極大關注。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涉及許多娛樂內容,但要保持適度,才能夠讓人們更好地了解節目所突顯的潛在性引導價值,并非局限在表面的娛樂化內容?,F階段,許多節目為博取關注得到流量過分依賴娛樂化的外衣,節目內容也越來越泛娛樂化,節目內容雖然豐富了起來,但是缺少核心思想與正確的價值引導,過分夸張、自娛自樂,讓人笑過以后沒有回味,聽過之后備感無聊,這對提高廣播生活類節目的格調是很不利的。

(四)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播出形式單一化

廣播電臺節目傳播途徑單一,無法緊跟自媒體時代的迅速發展。傳統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的播出方式主要是廣播,通過收音機或車載廣播及網絡收聽等方式進行傳輸,開播時間固定,每檔節目以小時為單位播出,缺乏靈活性、多元性、快節奏性的特征。而現在人們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能滿足對生活服務的大部分需求,這就導致傳統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受眾群體大量外流,不利于廣播節目的可持續發展。且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工作負擔重,大多數時候是抽出碎片化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和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傳統的節目播出形式很難滿足受眾的需求。

四、新媒體環境下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創新發展的策略

(一)傳播渠道多元化

廣播節目作為傳統媒體,是一種聽覺媒體,其既是傳播手段,也是輿論引導的手段。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移動APP和車載智能系統的崛起、更新,聽覺媒體呈現指數增長的態勢,廣播節目的受眾人群已不再是傳統的收音機聽眾,還包含通過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車載廣播移動接聽的人群。公眾的接聽環境悄然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現代化的廣播節目不再只是主持人的對白,更肩負著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傳播渠道的升級上也應當多樣化。

一檔有內涵的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要突顯自己的產品個性、提高影響力與傳播性、獲得更多的關注,單一的傳播渠道已經不能滿足節目發展需求。在傳播渠道上,需要不斷開發新路徑,如近些年比較火的抖音、視頻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傳播途徑,給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傳播空間。通過結合廣電網絡、電信網等新技術,提升地區和時間限制,讓大眾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應用移動智能終端與互聯網獲取自己喜歡的內容。而且,微博、微信、抖音等所特有的定位、智能推送等服務也方便節目進一步把握聽眾的需求和喜好,制作出更接近大眾生活、更能引發大眾共情的節目。此外,這些平臺強大的交互性能夠帶來“1+1>2”的效果,無論是站在資源整合以適應大眾需求視角,還是站在媒體經營者的視角,都可以獲得最大的效益。因而,要充分調動網絡媒體平臺的優勢,拓寬節目傳播渠道,最大限度地豐富節目的內涵。溫州廣電傳媒集團近年來就建立了強大的融媒矩陣:音視頻直播、VR直播、短視頻生產、5G技術應用等全面發展,多角度拓展了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傳播渠道。

(二)節目定位精準化

在信息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人都可能成為信息的記錄者、傳播者,“全民新聞”是現階段比較廣泛的節目形式,做好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定位精準至關重要。節目定位包含節目的服務理念、服務特性、目標群體、主持風格等相關內容,要根據以上內容做好事前規劃,以防出現主題風格不明、具體內容雜亂無章、可聽性較弱等諸多問題。對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而言,要從諸多新媒體節目中突圍,就需要遵照效果與實用兩個標準,即節目的合理性、可聽性,要傳播生活化的內容,讓生活服務更為精準、完善、快捷。

比如,溫州綜合廣播《健康導醫》欄目,該欄目是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十佳廣播電視”欄目,邀請的嘉賓均為溫州三甲醫院的主任、副主任醫師,除了為聽眾介紹醫學知識外,還開通專家預約電話,目前已邀請1000多位名醫做客直播室,為數萬名聽眾預約名醫就診。作為溫州廣播電臺一檔醫療服務類欄目從2007年開辦至今,憑借著獨特、精確的服務定位,溫州各大公立醫院數千名專家組成的名醫聯盟吸引了眾多受眾人群。還有定位精準的房產家居節目,溫州電臺的房產家居節目《家在溫州》,目標受眾就是溫州的開發商、建材商、購房群體及家裝客戶,節目日常內容就是圍繞買房、賣房和裝修房來做講述,因目標群體定位精準,每年能為電臺帶來幾百萬的經營收入,也能為聽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

此外,還需要重視目標群體的定位,廣播服務類節目自身具有一定的群體性,受眾與節目的黏合度強,但當前受眾群體中中老年人偏多,所以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擴大聽眾范圍,逐漸擴大到文化程度更高的青年群體。在面對這群素質較高的年輕群體時,要提高主持人基本素養,既要滿足青年人的需求,又要滿足當前中老年群體的需求。廣播節目要牢固樹立以聽眾為根本的發展理念,加設“意見反饋”功能,及時掌握人們對節目的反饋、市場表現及社會評價等。

(三)本土節目特色化

對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而言,立足本土,打造特色品牌是一種較好的發展策略。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節目所面臨的競爭者不僅僅是各種傳播平臺,也有多種形式的新主題、新內容。如前文講到溫州交通廣播的《跟著耳朵去旅行》及溫州綜合廣播的美食節目《八九不離食》,其主題和內容都是立足本土,分享溫州本地美食美景,凸顯溫州人溫州味,節目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聽眾互動性極高。因此,地區廣播節目若要得以生存發展,還是要從當地下手,發掘具備濃郁人文氣息與人情風俗的內容,提供符合當地受眾群體審美特征、生活需求的服務,加強用戶對當地廣播節目的黏性,提升節目滿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節目整合并非是照本宣科,而是需在選題、制作、傳播上下功夫,節目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呈現給大眾一定的神秘感。

(四)創新播出方式

依據上述分析可知,開播方式比較固定,播出時間比較固定是傳統廣播節目的一大缺點,是聽眾外流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能走出這一困境,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在開播時應該自主創新播出方法,靈活運用新媒體自主創新開播方法,借助人工智能的環境,實施廣播節目數字化發展。與此同時,也可以利用直播、視頻、云直播等方式開播,自主創新播出的靈活性,擴大影響力。

(五)增強節目互動性

傳統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除了播出時間固定、節目時長固定、播出形式單一外,缺少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硬粌H是指節目播出過程中的互動,還需要在節目外把聽眾關心的問題進行延展,從內容到形式都應該考慮引入更廣泛、更具有關聯性的互動?;觾热菁纫N近生活也要追憶生活,讓聽眾產生共鳴,針對這一問題,節目編采人員應當采用行之有效的辦法進行改進。通過線下見面會、節目視頻直播、公眾號評論以及直播電話互動等,使節目的影響不單單停留在節目中,還要能夠隨著受眾群體的自愿分享得到延伸拓展。除此之外,應當用心調研分析受眾群體真心喜歡什么,真正想要什么,讓節目的內容更接近受眾的生活,接近受眾群體所需要的生活。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既給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又是一個良好的機會,新媒體時代是百舸爭流的時代,廣播節目必須學會抓住機會,找到自身的缺點,學習他人的優點,找到融入大時代大環境的方法,爭取在內容和形式上開展自主創新、提升節目品質,提高節目的交互性,讓欄目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加有價值。

參考文獻:

[1] 許健.融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的突圍探究:以無錫廣播電視臺的內容生產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20):154-156.

[2] 馬江歌.新媒體環境下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4):83-85.

[3] 郭新卓.融媒體時代主持人話語樣態的多樣性分析:以生活服務類節目《文化印記》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4):212-214.

[4] 徐琳.廣播服務類節目應強化功能定位[J].新聞論壇,2021,35(2):93-94.

[5] 李華春.生活服務類節目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中突圍[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4):86-87.

作者簡介 姜德華,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媒體融合、廣播生活服務類節目創新。

猜你喜歡
發展創新轉型發展廣播
廣播發射設備中平衡輸入與不平衡輸入的轉換
市場發展趨勢下的電子商務運營教學研究
物流化背景下物流貨運險的發展與創新
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品牌打造與發展創新
加快農村文化發展 助力新農村建設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建議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網絡在現代廣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