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責任擔當

2022-12-28 02:37
青年學報 2022年2期

劉 祎 劉 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盵1]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成長環境,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黨的幾代領導人高度關注青年,對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時期的任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代代中國青年不負眾望,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在黨的指引下奮勇前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不同歷史時期肩負起了自己的責任擔當。

一、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青年的責任擔當

鴉片戰爭以后的近代中國災難深重、社會動蕩,救亡圖存成為時代的召喚,而青年則是救亡圖存的中堅力量。李大釗是闡發中華民族復興思想的先驅者,他指出:“今后之問題,非新民族崛起之問題,乃舊民族復活之問題也。而是等舊民族之復活,非其民族中老輩之責任,乃其民族中青年之責任也?!盵2]他認為中國后續的問題是中華民族復活的問題,也就是復興的問題,并且將這一問題的責任寄托于青年一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承擔著“救國”重任的中國青年通過組織學生運動、開展學術研究、投身抗戰等活動擔起了屬于自己的歷史使命,在中國革命史乃至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學運救國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青年學生運動的典型,它讓國人看到了中國青年在“救國”中的熱血擔當,也為后續青年學子提供了學運救國的方法借鑒。青年學生在五四運動中展現出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鄧中夏、高君宇、瞿秋白等優秀青年在這場運動中嶄露頭角,為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1922年,在黨的醞釀籌備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此后,中國先進青年追隨黨的步伐,不斷追尋真理與希望,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進行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在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學生運動中切實履行“救國”的責任。

大革命時期的五卅運動繼承了五四運動的方式和策略,廣大青年學生通過演講、發傳單、貼標語等方式將顧正紅被害的慘狀與工人面臨的困境公之于眾,以此喚醒國人的愛國熱情。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這場運動中承擔了大量的組織引導工作,“一方面,青年團探索出的‘學總—學聯—學生團體’的聯動機制與‘共產黨—青年團—國民黨’的合作方式,為運動的發起和深入提供了機制保障;另一方面,團員承擔了繁重的組織和宣傳工作,甚至犧牲了生命,才使運動擴展開去”[3]??谷諔馉帟r期的“一二·九”運動也是青年通過學生運動救國的典型。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蠶食,華北地區危在旦夕,國民黨政府卻頑固堅持“不準言抗日”的政策,青年學生救國心切、憤意難平,“一二·九”運動在北平青年學生的政治結社、抗日集會、示威游行中爆發。這場聲勢浩大的學生抗日救亡運動“準備了抗戰的思想,準備了抗戰的人心,準備了抗戰的干部”[4],掀起了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二·一”運動是由昆明青年學生發起的反內戰、爭民主的愛國運動??谷諔馉巹倮?,國民黨一意孤行,奉行內戰政策,處在國統區內的西南聯大、云南大學等校學生積極反內戰、爭民主,在國民黨特務的追捕毆打之下不為所懼,仍高呼“保衛民主堡壘”,于再、潘琰、李魯連、張華昌四人在這場運動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耙欢ひ弧边\動“把整個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運動推到新的高潮,揭開了解放戰爭時期第二條戰線的序幕,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5]。

(二)思想救國

在云譎波詭的近代中國,仁人志士們一直致力于改變國人的精神面貌、提升國人的思想品格,以期達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但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他們方才尋到從思想上喚醒中國人民的良藥。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李大釗等人將“救國”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身上,希望廣大青年可以掙脫陳腐學說的束縛,擺脫舊思想的囹圄。他們主張以馬克思主義武裝青年一代,同時希望優秀青年在中國大地廣泛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中國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許多愛國青年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和研究工作,積極創辦刊物、成立研究會,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誕生前后,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付出了巨大努力。1920年,時年29歲的陳望道翻譯了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并以單行本形式由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發行,這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首次以獨立完整的單行本形式在中國出版。單行本《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便成為暢銷品,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具有超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在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皳煌耆y計,從1919年到黨誕生的1921年止,僅在上海一地。李漢俊就以李溯石、李人杰、人杰、漢俊、汗、海鏡、海晶、先進、廠晶等筆名,在《新青年》《星期評論》《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和《婦女評論》《建設》《勞動界》《共產黨》《小說月報》等報刊上,發表了90余篇譯文和文章?!盵6]先進青年知識分子除了翻譯、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十月革命勝利的經驗,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探討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方法外,還積極拓展馬克思主宣傳傳播的渠道和陣地。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新民學會、《曙光》雜志、《星期評論》等在他們的推動下相繼成立,這些新建立的研究會和新創辦的刊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革命青年毅然選擇了這一科學真理,他們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勛,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思想基礎。

(三)抗戰救國

“現在的抗日戰爭,是中國革命的一個新階段,而且是最偉大、最活躍、最生動的一個新階段。青年們在這個階段里,是負擔了重大的責任的”[7]。1939年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中清晰明了地指出了青年在抗日戰爭中的重大責任??谷諔馉幤陂g,各地各界青年奔赴國難,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中的許多人投筆從戎、浴血沙場,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出色的救國答卷。

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八路軍、新四軍從抗戰之初的不足六萬人發展到1940年的五十余萬人,大部分是來自根據地的青年。未能參軍的青年也參加了民兵和其他抗日救國組織,以不同形式參加部隊的作戰”[8]??谷崭鶕氐那嗄暝邳h的領導下除了參加部隊直接對日寇作戰外,還發揚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積極投入生產活動,為前線部隊做好糧食和其他物資的供應工作,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抗日宣傳教育活動,幫助根據地群眾提高知識水平和政治素養。與此同時,國統區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抗戰募捐、慰問抗戰將士及其家屬等服務活動。

二、建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青年的責任擔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對青年團發出了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指示。廣大青年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在青年團的引導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鞍亚啻韩I給祖國”“一切為了社會主義”“到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當時青年的心聲和呼聲?!盁o論工廠、農村、軍隊、學校的革命事業,沒有青年就不能勝利。中國青年是很有紀律的,他們完成了黨所交給的各項任務”[9]。廣大青年在黨的團結帶領下,堅持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滿懷豪情地擔負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建國”重任。

(一)體育建國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以強健的體魄和昂揚的姿態投入到“建國”事業中,用優異的體育成績甩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在國際上展現新中國的形象。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體育管理機構陸續設立,一系列體育工作方針出臺,各類體育競賽活動相繼開展。1957年,23歲的戚烈云在國內一場游泳表演賽中以1分11秒6的成績一舉打破男子百米蛙泳世界紀錄,成為中國創造游泳世界紀錄第一人。1956年,年僅21歲的舉重運動員陳鏡開創造了中國第一個世界紀錄。1959年,年僅22歲的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體育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從競技水平低下到在國際賽事中取得傲人成績,甚至多次打破世界紀錄,新中國的青年一代以優異的體育賽事成績為中國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1954年國際奧委會第49屆會議承認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奧委會的合法席位。

另外,青年運動員在體育活動中與他國運動員的交流有效地促進了新中國的外交事業發展?!靶轮袊闪⒅?,黨和國家重視借助體育的民間交往為我國對外交流破局,改善同世界各國關系,讓世界了解、認識新中國,尤其恢復同西方世界的正常外交關系,獲得國際社會認可與承認,并加強與第三世界的友誼與團結”[10]。如1971年,中國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對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恩的友好舉動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交往的大門。青年一代在體育活動中推進對外交往,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知識建國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著力提高國民文化素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掃盲運動,廣大青年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積極參加識字小組、記工學習班等各類掃盲活動,努力提升自身科學文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投身于祖國建設事業。許多青年在掃盲運動中脫穎而出,不僅甩掉了文盲帽子,而且成為掃盲的主力軍。這些擺脫了文盲和半文盲狀態的青年滿懷熱情地加入到農村掃盲,為掃盲運動做出了積極貢獻?!皳綎|、河北、陜西、江蘇、安徽、山西、遼寧、北京等地的不完全統計,已有二百八十余萬農村知識青年成為掃盲隊員,山東威海市郊區農村中95%的知識青年都加入了掃盲隊”[11]。掃盲后的青年加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掀起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潮,很多有知識、有熱情的青年活躍在科技和生產一線,擔負起建設新中國的重任。

新中國成立后,身處國外的中國留學生掀起了回國熱潮。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初期歸國的留學生在2000人以上,錢學森、梁思禮、鄧稼先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梁思禮說:“新中國成立了,苦難的歲月結束了。內心深處暗暗發誓,要把我們的一生奉獻給祖國,要把所學到的知識報效深受苦難的祖國母親,改變她貧窮落后的面貌,為她的獨立、強盛、繁榮而奮斗?!盵12]1949年,年僅25歲的梁思禮學成歸國,為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制做出了卓越貢獻。這一時期,一批批像梁思禮這樣身處異鄉的優秀青年知識分子克服重重困難,學成歸國,奮斗在新中國建設事業的前線,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三)勞動建國

毛澤東同志指出:“要使全體青年們懂得,我們的國家現在還是一個很窮的國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根本改變這種狀態,全靠青年和全體人民在幾十年時間內,團結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富強的國家?!盵13]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廣大青年積極投身新中國的生產實踐,成千上萬的青年生產者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在經濟建設、墾荒運動中創造出驕人的成績,承擔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建國”重任。

青年富有激情,在工廠、企業廣泛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和“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幫后進”等各類勞動競賽,在各行各業奮勇爭先?!扒嗄晖粨絷?,這種形式始見于1954年北京蘇聯展覽館的建筑工地上,是為適應冬季緊張施工而出現的。后來在團中央‘重點建設、逐步推廣’方針的指引下,先后在各地建立和發展了各種青年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從生產需要出發,組織青年在急、難、險、重、新的任務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14]。青年富有創造性,他們勇于鉆研、善于革新,在生產實踐中發明推廣新技術,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為新中國創造了大量寶貴財富。

“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最響亮的口號之一。1955年,共青團中央號召青年向荒山孤嶺進軍,開展墾荒運動。同年,全國第一支青年志愿墾荒隊——北京青年志愿墾荒隊正式創建。1956年,溫州市青年志愿墾荒隊成立,奔赴大陳島開展墾荒。短短一年內,全國各地青年團組織動員共計20萬青年投入墾荒運動,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青年墾荒隊員們的努力奮斗下,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座座共青城拔地而起,廣大青年墾荒隊員在艱苦的墾荒工作中創造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和“大陳島墾荒精神”,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興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青年的責任擔當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由此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扒嗄暌淮某砷L,正是我們事業必定要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15]。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和我國的發展需要,鄧小平同志開創出全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并將這一事業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鼓勵青年不斷提高自我要求,爭做“四有”新人①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同志則分別以“四個統一”②四個統一: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和“四個新一代”③四個新一代: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為目標教育引導青年,為青年指明了前進方向。這一時期,青年在理想樹立、科技研究和實踐鍛煉中的作為,充分證明他們可以完成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屬于他們的“興國”任務。

(一)理想興國

改革開放初期各類社會思潮碰撞激烈,中國青年受到諸多腐朽落后思想的影響,但廣大青年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胸懷崇高理想,誓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面對“如何看待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應當做些什么”等問題,1979年清華大學學生喊出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時代強音,簡短有力的回答昭示了新一代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事業的自覺意識和堅定信念。1981年3月20日,中國男子排球隊以3比2艱難戰勝南朝鮮隊拿到了世界杯排球賽“門票”。消息一出,北大校園一片沸騰,“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未名湖畔。無論是清華學子的“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還是北大學子的“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都表達了改革開放初期青年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投身改革開放建設事業的決心。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創,“社會主義究竟能不能戰勝資本主義”等系列問題縈繞在中國人民心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廣大青年依舊保有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一項對全國萬余名大學生的調查反映,60%的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長期共存,相互競爭”“社會主義雖然遭到暫時的挫折,但最終可以戰勝資本主義”。另一項調查顯示,有64.9%的青年知識分子對“21世紀的中國仍將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堅信不移[16]。在強有力的理想信念支撐下,廣大青年以更為堅定的步伐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

(二)科技興國

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十分注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以及出國留學人員的派遣,為廣大青年實現科技報國提供了有力支撐。1995年,黨中央提出“科教興國”戰略,鼓勵青年一代刻苦鉆研科技知識,勇攀科技高峰。這一時期,理、工、農、醫等各個學科領域和科研、生產各條戰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1991年,23歲的李彥宏從北大畢業,隨后赴美國完成了碩士學業,成為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17]。他創立百度公司,積極推進中國互聯網事業的發展。又如,集“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于一身的楊本新,2002年調任重慶船舶工業公司總經理后,“以‘科研攻關,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及‘產學研’兩個三結合為主線,高起點超前開發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技術產品”[18],使重慶船舶工業公司經濟指標連續保持高增長,多次受到國家嘉獎。再如,浙江農村青年依靠科技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益,帶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浙江效益農業的帶頭人,推動了浙江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實干興國

胡錦濤同志指出:“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學生,要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第一線,積累經驗,經受鍛煉,增長才干,汲取從書本中無法得到的豐富營養,真正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盵19]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廣大青年響應黨的號召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到基層和生產一線接受鍛煉。

20世紀80年代初起,高校青年學生在暑期廣泛參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他們走農村、下基層,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村群眾提升科學文化素養,將科學知識有效轉化為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1999年,來自22所西部目標學校的101名高校研究生前往五省七縣支教,開啟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服務品牌活動[20]。一屆又一屆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除了擔任中小學任課教師外,還積極幫助當地行政機關和基層團組織開展工作,用愛心和赤忱給西部貧困地區送去了知識和溫暖。2003年,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的實施為西部貧困地區帶去了一批優秀人才,為貧困地區人民提供了急需的教育、醫療等服務,有力地推動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盵21]作為最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新時代青年在黨的領導下,從文化、創新和奮斗等層面履行自己的“強國”責任。

(一)文化強國

文化自信是文化強國的基礎,青年一代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強國的基本前提,也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上下五千年積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帶來了底氣;黨和人民在偉大的革命斗爭中創造和培育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等革命文化為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夯實了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給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礎。新時代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創新將文化強國落到了實處。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方面,近些年來,一批青年導演執導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歸來》等取材于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電影陸續搬上銀幕,這些電影擁有恢宏的場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向觀眾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品質。此外,中國傳統服飾“漢服”近些年在青年的演繹下再一次重歸國人視野,仙鶴、如意、祥云等極具中國特色的元素也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了國際服裝品牌設計之中。大批新時代青年積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國人和世界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在革命文化傳承弘揚方面,以近來熱播的主旋律電視劇《覺醒年代》為代表的紅色影視劇,受到青年觀眾的熱烈歡迎?!队X醒年代》以歷史再現的方式向人們展現了革命先驅的艱難求索和思想覺醒,自開播起就受到青年群體的追捧?!八燥L雨和苦難中而來,如光般耀眼”“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等發自肺腑的評論強勢出圈。該劇播出后,很多青年人自發來到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等烈士墓前祭奠,墓前的書信很多落款都是:來自新中國的一名新青年。對革命歷史的了解、銘記、紀念體現了新時代青年對革命文化的敬仰與傳承。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研究與傳播方面,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博報考人數明顯增長,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認同馬克思主義理論,愿意加入到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行列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馬克思主義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有利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造。此外,一些國內高校組織青年師生等組建社會實踐隊赴其他國家講述中國故事,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帶到世界各個角落,向世界展示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魅力。

(二)創新強國

青年一代思維活躍,對事物保持著較高的好奇心,有較強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作為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作為創新型人才隊伍的生力軍,青年一代在創新領域有著自己天然的優勢。緊跟時代步伐,敢于突破陳規,在黨的號召下他們勇擔創新強國的重擔。

青年在科學研究領域挑起了大梁。資料顯示,清華大學施一公院士解構生物學實驗室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院士量子力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獲得2020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紫丁香學生微納衛星團隊平均年齡僅24歲……深化創新驅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新時代我國的發展目標,青年科創人才在國家的支持培養下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方面破解科技難題,以創新思維助力“強國”事業。

青年在幫助國家解決社會生活實際問題中挑起了重擔。例如,2021年7月,河南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天氣,通信中斷、群眾被困等險情在省內各地相繼出現,救援工作面臨著極大困難。上海財經大學一名女大學生與同學一起建立了“救命文檔”,文檔數據的整理給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幫助了許多受災者順利擺脫險境?!熬让臋n”是救災工作的一種創新方式,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熱愛生活、敢想敢干的優良品質。他們在困難面前敢于沖上前,以專業的舉措助力社會問題的解決。

(三)奮斗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盵22]數代人的艱苦奮斗成就了如今繁盛的中國,新的歷史方位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離不開每一個中國人的參與,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努力?!罢堻h放心,強國有我”絕不能僅僅成為一句口號,它需要每一位青年人牢記于心,并為之付出實際行動。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底氣來自于每一個努力的年輕人,中國的進步和發展要靠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廣泛參與和矢志奮斗。在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戰場上努力奮斗的中國青年,用實干支撐起“強國”的理想志向。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我國消除了絕對貧困,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喜悅的背后是黨的堅強領導,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廣大扶貧干部的艱苦奮斗。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有20萬第一書記、70萬駐村干部和幾百萬基層干部沖鋒在第一線,其中的‘85后’‘90后’是突擊隊,他們胸中裝著家國情懷,牢記責任使命”[23]。黃文秀就是其中的一員?!懊刻於己苄量?,但心里很快樂”這句看似普通的話語出自黃文秀的駐村筆記。名校畢業,毅然返鄉,傾力扶貧,年輕的黃文秀堅守著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扶貧戰場上舍身忘我,為扶貧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甚至生命。她用生命踐行著自己的錚錚誓言,用生命詮釋著青年一代的責任擔當。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了整個中國,在疫情中,大家發現,在父輩口中“垮掉”的“90后”甚至“95后”一夜之間長大了?!耙郧澳銈儽Wo我,現在換我們來保護你”。疫情防控一線,他們以醫生、護士、警察、外賣小哥、志愿者的身份沖鋒在前,在馳援湖北的4.2萬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后”乃至“00后”。疫情防控后方,青年們發揮自己的專長,以視頻、漫畫等形式為抗疫做宣傳,給人們帶去了無盡的溫暖和安慰?!扒嗄暌淮慌驴?、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24]對青年一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高度評價。

“自五四運動開始,中國的青年群體就以愛國救亡的先鋒隊、思想啟蒙的主力軍、追求真理的奮斗者的身份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25]。從那時起,中國青年擔負起時代賦予他們的“救國”“建國”“興國”“強國”重任,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砥礪前行。一代代中國青年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能堪大任、能成大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青年一代的努力奮斗下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