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陽化氣,陰成形”論扶陽活血法在冠心病的運用?

2022-12-28 08:21譚雨晴陳恒文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扶陽補陽陽虛

譚雨晴,李 軍,陳恒文

(1.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2.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 100053)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續上升,死亡率居于首位,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負擔。據推算,目前我國冠心病患病人數已逾千萬,基數眾大,防治冠心病迫在眉睫[1]。根據冠心病發病的癥狀和特點,屬于中醫學“胸痹”“心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疇?,F代醫學研究從臨床實踐、理論探討、實驗研究、機制研究等多方面驗證了中醫藥防治冠心病的顯著療效。中醫藥可以延緩疾病進程,改善癥狀及預后[2]?!饵S帝內經》有陰陽為生之本之論,又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之言[3]5。然陰陽互生互化,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權衡陰陽則形與神俱。冠心病發病機制復雜多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提出了“陽化氣,陰成形”的理論,基于此本文擬立足臨床,分析冠心病發病的機制,提出扶陽活血法干預冠心病的思路并闡述其內涵。

1 基于“陽化氣,陰成形”理論對冠心病病機的認知

“陽化氣,陰成形”簡要說明了陰陽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特點?!额惤洝吩疲骸瓣杽佣?,故化氣,陰靜而凝,故成形”[4],說明陰陽動靜不同的屬性。王充[5]有云:“氣之生人,猶水之為冰也。水凝為冰,氣凝為人”,認為氣是形態的本原,是無形之體,可以構成人體有形的結構,氣聚為形,形散為氣,是自然界物質不同狀態的體現。氣的運動形式乃升降出入,然“升降出入,無器不有”[3]138,形是氣的依托,氣是形的流變表現。陽主動具有溫散的特點,溫潤四末,行氣而不滯;陰主靜具有凝聚的特點,濡養周身,氣行而不散?!痘茨献印ぴ烙枴吩疲骸靶握呱嵋?,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6]”以氣充形,以形居氣,以神制之,行氣神兼備,人之為人。陰陽共生,互助互用,密不可分,“陰平陽秘”達到平衡?!毒霸廊珪ば路桨岁嚒ば路桨寺砸崧浴吩唬骸皻庥杏啾闶腔稹瓪獠蛔惚闶呛盵18]1245,“陽化氣”過盛煎熬陰津,導致“陰成形”不足,陽亢陰衰,水不濟火;“陽化氣”不及,陽氣運化不暢,陰邪內生,聚而凝痰生濕,“陰成形”太過甚至產生形變。

《金匱要略》總結胸痹的病機為“陽微陰弦”,《金匱懸解》曰:“胸痹、心痛之病,濁陰逆犯清陽,責在肝腎之陰盛,心肺之陽虛,而其原,總由于中氣之敗。[7]”機體正氣虛衰,上焦不充,中焦不足,下焦不固,胸陽不振,溫煦無力,氣血不行,陰乘陽位,出現喘息咳唾、氣短難續、胸悶背痛、心下脹滿等癥。君不守,陽不衛,陰橫逆?!鹅`樞·百病始生》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8],寒邪外犯,痰飲、水濕等陰邪阻滯、痰瘀等病理產物積聚,導致氣血不暢,通行不利[9]。胸痹病其本虛標實的特點與“陽化氣,陰成形”的理論契合,可以認為胸陽不振,陽化氣不足,陰邪上乘,成形有余。有形物質聚于脈內,阻塞脈道,瘀阻不通;聚于胸中,肺氣不利,咳吐痰涎;聚于皮腠,水津不布,腫脹不行。

2 扶陽活血法治療冠心病的內涵

《道德經·以為教父》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10]”陰陽二氣交感激蕩,相匯相融,達到“和”的狀態?!吨芤住芬郧瑸榱呢灾?,乾為天,剛健,向上;坤為地,柔順,沉斂?!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撈芬蕴栴惐汝枤?,以“生氣通天”為名,從生理病理、養生防病等角度論述了陽氣于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張景岳[11]認為“陽常不足,陰常有余”,更有鄭欽安[12]認為“陽主陰從,陽統乎陰”,陰陽二氣有主次關系,以元陽為主導,突出了陽的地位。

《醫學實在易·心說》曰:“蓋心,火也,不欲炎上,故顛倒之,以見調燮之妙也。[13]”心是一個倒的火字。心為“火”臟,主血脈,出神明。心正常的生理功能賴于心陽溫煦,心氣行血,主宰人體思維活動和精神意識。血行脈內有來于心氣的推助和固攝,《仁齋直指方》曰:“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14]”心陽助心行血,心氣運行通暢又可激發心陽。心陽和心氣相互為用,密不可分,影響化赤為血這一功能。

多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冠心病證候要素中血瘀、氣虛、陽虛、寒凝等較為多見[15-17],氣虛為陽虛之漸,陽虛為氣虛之甚,陽虛、血瘀為冠心病的主要病機,針對陽虛血瘀證這一常見證型,提出扶陽活血之法。振奮心陽,補益心氣,通行血脈之瘀滯,恢復陰陽化氣與成形的平衡。

3 “陽化氣,陰成形”理論下扶陽活血對冠心病的臨床指導

張景岳云:“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18]4”審查陰陽,明辨過之與不及,權衡“陽化氣”不及與“陰成形”有余,提出扶陽活血的治法。扶陽可分為補陽、通陽、固陽,而補陽又可以分為補氣和補陽,正所謂氣虛為陽虛之漸,在疾病發展階段,早期予以補氣,后期甚則補陽,然陽氣以通為用,可外通皮腠,內達臟腑,通行四末,暢達血脈。陽氣行散溫通,補陽不可不固陽,以免臟腑開泄,陽氣不藏。陰陽平衡不可分割,故扶陽不可忘陰。本文將扶陽活血分為扶陽化氣及活血化瘀兩個方面,并試從5個角度即補氣、補陽、通陽、固陽、顧陰,闡述扶陽化氣的內涵及具體運用,為進一步認識“陽虛血瘀”提供一定的參考。

3.1 扶陽化氣

3.1.1 補氣 王冰曰:“氣行乃血流”[19],心氣充沛血行暢達,不生瘀痹。氣虛為陽虛之漸,補氣常常針對陽氣衰少的早期階段,此時主要是采用補氣助陽的方法,患者常出現神疲乏力、面白少氣、聲低倦言等癥狀。肺主氣,脾益氣,腎納氣,脾為中焦之樞紐,納水谷以化氣血?!镀⑽刚摗吩疲骸捌⑽柑撊?,陽氣不能生長”[20]6,調理中焦對于受納水谷精微以生陽氣至關重要?!瓣枤馍闲小炗诜?,充實皮毛,散于百脈”[20]11,陽氣具有蒸騰向上的作用,肺為人體與外界之氣交接的樞機,腎為氣之根,納天地之氣養人體,使陰陽相交,呼吸乃和,以利氣血布散周身?!吧倩鹕鷼?,壯火食氣”[3]9,在陽氣虛少早期階段,不可投以峻補之劑,甘溫益氣,微微助火即可補氣助陽,可選用黃芪、黃精、人參、黨參、太子參、沙參、白術、茯苓、甘草等藥物。

3.1.2 補陽 陽氣是生命的動力,御病的能力[21]。陽虛出現在氣虛益甚之后的階段,補陽多選以陽補陽,藥物之性多選用溫熱類,味多辛甘以化陽。陽虛于內,陰寒乃生,水液不行,痰濕凝滯,瘀阻血脈。助心陽,溫脾陽,益腎陽,三焦兼顧,正所謂《難經·六十六難》曰:“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于五臟六腑”[22],助陽化氣以通利三焦?!督饏T要略》曰:“大氣一轉,其氣乃散”[23],氣道通暢,水道疏利,陽氣布散周身,痰飲可化,可選用如附子、干姜、肉桂、桂枝、淫羊藿、甘草等藥物,或給予桂枝湯、四逆湯、真武湯等。

3.1.3 通陽 《諸病源候論》云:“諸陽之經,宣行陽氣,通于身體。[24]”陽氣內通外達,四肢皮腠,經絡百骸,無陽不至?!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篇》[3]3云:“春三月,生發之氣;夏三月,通泄自如;秋三月,平定收斂;冬三月,嚴守密藏?!标枤獠歼_人體,和自然環境相通,與天人相應的觀點一致?!额愖C治裁》[25]論治胸痹有“胸中陽微不運……胸中陽氣不舒”,葉天士[26]謂之“中陽困頓”,指出“溫通陽氣,在所必施”,恢復氣的升降出入,以通為補,并效張仲景取瓜蔞薤白類以辛滑微通其陽。此外,還常用桂枝、蔥白、細辛、川芎、枳實等,有溫散、調樞、承氣法、利水法等多種治法[9]?!稖夭l辨》[27]云:“除針灸之外,莫如吐法通陽最速”??傊?,以疏經通絡、交通成和而萬物生。

3.1.4 固陽 固陽不外乎表里,于里從腎論治。腎主先天寓真陰真陽,為氣血之本源。心火衰微不能下制腎水,陽虛水犯,水氣凌心;腎水不足,無以上交于心,心神不安。君火在上,相火在下,君相相安,上下相濟,常用菟絲子、蓮子、益智仁、山芋肉、生龍牡、芡實等。于表,《金匱要略》中提及腠理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是血氣所注。衛氣可以肥腠理、司開合、藩籬疏、腠理開、陽氣泄。汗為心之液,汗出過多,心氣受損,陰陽失調,心液不固。固表陽,實衛氣。常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玉屏風散為主的方藥,以潛陽固表、調和營衛。

3.1.5 顧陰 《景岳全書》曰:“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18]1242”扶陽的本質是利用陰陽交感互生互用的特點,陽生陰長,達到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肮玛柌簧?,獨陰不長”[28],扶陽予以大量溫熱類藥物切忌溫燥灼傷陰津,君臣佐使搭配用藥,注重整體一元的觀念,不可求陽致陰陽俱失。臨證調整藥物比例,平衡藥性,適當加入地黃、玄參、石斛、麥冬、五味子、白芍、烏梅等。津液不傷,蒸騰氣化功能正常,陰陽和合,生生不息。

3.2 活血化瘀

活血類藥物較多,一般可以根據功效強弱分為和血、活血和破血[29]。瘀血可以貫穿冠心病整個病程?;矢χk認為“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30],也說明氣血的重要性。中醫以和為期,安和五臟、調和氣血、通和經脈、謹和五味,和血既補血又活血,常用的藥物有當歸、雞血藤、芍藥、丹參及四物湯等方劑。血屬陰,有形之物宜通,根據瘀滯的原因,又可分為理氣、溫陽、益氣、化濁等治法[31,32]。破血藥功效峻猛,可以破血散積,治療瘀血較重的病證。常用三棱、莪術、姜黃、血竭或虻蟲、水蛭等蟲類藥物?!夺t林改錯》[33]認為血瘀氣不達表,補氣破血,通開血道。破血亦為破氣,散氣滯以氣行血,氣血通和。

通過扶陽活血以恢復心主血脈、司神明的功能,去瘀生新,調和氣血陰陽的功能,調暢氣機升降,是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4 典型病案

周某,男,66歲,2019年8月27日初診:主訴發作性胸悶氣短10余年加重半年。自訴10余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氣短未予重視診治,半年前無明顯誘因胸悶氣短加重,于當地醫院急診治療,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于左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術后規律服用常規西藥,癥狀反復??滔掳Y見發作性胸悶氣短,畏寒乏力,四肢不溫,偶反酸,納呆,噯氣頻頻,喜熱飲,眠差,大便可,小便量少,色黃。舌黯紅,苔薄白,脈弦滑。診斷胸痹心痛病(陽虛血瘀證),治以扶陽活血。處方:瓜蔞10 g,薤白15 g,半夏9 g,桂枝15 g,柴胡9 g,枳實9 g,白芍12 g,甘草10 g,細辛3 g,當歸12 g,丹參18 g,降香9 g,砂仁9 g,肉桂5 g,巴戟天18 g,淫羊藿18 g,酸棗仁40 g,百合15 g,14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019年10月12日復診:胸悶氣短緩解,四肢發涼減輕,耳鳴,納呆,眠淺易醒,二便調。舌黯淡少苔,脈弦滑。處方:黑順片30 g(先煎),干姜9 g,半夏9 g,黃連9 g,神曲15 g,蒼術15 g,茯苓15 g,當歸12 g,生地12 g,赤芍12 g,太子參15 g,麥冬12 g,五味子10 g,山藥30 g,山萸肉20 g,枸杞子20 g,女貞子20 g,菟絲子20 g,14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按:患者病程較長,長期反復發作,胸中之陽氣不足,溫煦無力,無以化氣,陰邪內生,氣不足無力行血,陰津布散不足,癥見胸悶氣短乏力、四肢不穩、納呆尿少等,給予瓜蔞薤白桂枝湯合四逆散加減。瓜蔞滌痰散結,寬胸行氣;薤白宣通胸陽,散寒化痰,二者散胸中凝滯陰寒,化上焦結聚痰濁,佐以半夏增其化痰之功;桂枝上以宣通心陽,下以溫散下焦陰邪。四逆散疏肝解郁,調和肝脾,宣郁達外,溫運周身。細辛、肉桂助陽化氣,當歸、丹參養血活血,降香、砂仁行氣化瘀止痛?!八跃汝?,護陽、溫陽、養陽、通陽,一刻不可忘”。求之于腎就是救陽,佐以巴戟天、淫羊藿溫腎助陽,加酸棗仁、百合養心安神。復診四末不溫較前緩解,納眠差,以四逆散為主方溫補先天,配伍黃連湯清熱和胃,除中焦痰濕,神曲、蒼術、茯苓健運脾氣,補益后天。

5 結語

“陽化氣,陰成形”理論是《黃帝內經》關于陰陽關系和陰陽功能的經典描述。朱熹曰:“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34]”而養生之道亦法于陰陽,順乎自然。生理狀態下,人之生氣秉承于天地,形氣平調,陰陽相生?!靶螝庀嗟谜呱?,參伍不調者病”,病理狀態下“陽化氣”和“陰成形”太過或不足。結合君主之官的生理功能和病因病機,認為“陽化氣”不足和“陰成形”太過為“陽微陰弦”的主要原因,應重視陽氣于機體的作用,針對血瘀這一貫穿疾病的證候,提出扶陽活血的治療理論。辨陰陽形氣的功能,察機體陰陽氣血的盛衰,明藥物性味質地的特點,扶陽以化氣,抑制成形太過,活血化瘀,清脈道,行氣血。益火以消陰,宜時時審查陰陽,過之不及,顧護陰津,以致陰平陽秘。

猜你喜歡
扶陽補陽陽虛
補陽還五湯通過NLRP3/caspase–1調控大鼠髓核細胞退變的機制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補陽還五湯治療老年股骨轉子周圍骨折的臨床研究
陽虛體質遇倒春寒易失眠
扶陽針灸在心臟康復中的應用
奚九一扶陽結合祛邪思想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臨床驗案舉隅
溫陽法治療陽虛失眠癥
從“扶陽”論治強直性脊柱炎
基于扶陽思想對胃脘痛中醫各證型分布的探討
中醫辨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