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臺羅漢音樂會的考察與研究

2022-12-29 08:01盧秋名
輕音樂 2022年2期
關鍵詞:套曲曲牌羅漢

盧秋名

蘆臺鎮今隸屬于天津市寧河區(原寧河縣),位于華北地區北部(東經117°48′,北緯39°17′)。瀕臨渤海,東部、北部與唐山市豐南區、豐潤區、玉田縣相連;西部與天津市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接壤;南部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東麗區相鄰。鎮內面積33.12平方公里,高速(濱保、長深)、公路(津榆公路、七里海大道、濱玉路)、鐵路(津秦高速鐵路、京山鐵路)穿梭于轄區內,是溝通東北地區與華北地區的交通扼要。

蘆臺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戰國時期屬幽燕;西漢時期稱“盧鄉”;三國時期,成為軍需轉運碼頭;唐太宗時期,因東征高麗需要,在此地設立存儲軍糧之鎮,因此又被稱為“??阪?、將臺”;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盧龍節度使趙德鈞坐鎮將臺時,始有“盧臺”之稱。

蘆臺鎮的文化內涵豐富,歷來商賈云集,市井旺盛。在戰國時期,居住于此的多是少數民族;在五代時期及遼金時期,大規模胡漢雜居歷史也對寧河地區的文化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至今遺存和沉淀了運河文化、民間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種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鎮內建有三閣八廟,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均曾在這里廣泛傳播,并留下多處遺跡。其中,以寶塔寺[1]最為聞名。明清以迄民國期間,該寺香火鼎盛,聲名遠播,堪稱京東盛剎。蘆臺羅漢音樂會的形成,與寶塔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一、羅漢音樂會的歷史發展與傳承現狀

(一)羅漢音樂會的形成歷史

目前,關于研究蘆臺羅漢音樂會的文章并不多見,因此缺乏其形成歷史系統的研究和論述。筆者通過梳理文獻,在《寧河縣志》《寶坻縣志》以及《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天津卷》三本書中,分別發現了有關音樂會歷史的內容,《寧河縣志》載:“羅漢會為寧河縣蘆臺鎮流行較久的民間花會,又是一項民間體育活動……。明清時,因蘆臺漕運業發達,而出現‘腳行’組織。裝卸工人則成為羅漢會的主要演員,而后,代代相沿……。伴奏樂器:文場有一管三笙,以笙為主;武場有一大鼓、雙鈸、雙鐃,以鼓為主?!庇帧皩幒涌h清及民國時期,無專門音樂機構,多為民間樂班,演奏民間音樂。樂器有:管、笙、簫、笛、嗩吶、二胡及打擊樂器,主要曲目有四扇佛[2]、大三寶、八條龍、琵琶令、祭腔、翠珠簾[3]等數十種。演奏多用在喪、婚、祭儀上,有時逢年過節,亦有樂手演出小段……”。通過這兩條名錄記載,可以看到明清時期蘆臺就有用笙管樂為羅漢花會伴奏的形式。再通過與考察中所收集的曲牌比對,發現重合曲牌居多。說明至晚從明代開始,這里就已經存在了羅漢音樂會的前身。

《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天津卷》載:“寧河縣蘆臺鎮新生村(原為“東園子”)吹奏樂班”。該樂班成立于1917年,班主原為陳振有,其子陳煥章接替班主?!庇州d:陳煥章:(1938— ),吹管樂師。農民,天津市寧河縣蘆臺鎮新生街人(原東園子)。曾任本村吹奏樂班班主。15歲起隨父親陳振有學習笙、管子以及打擊樂……,他演奏的傳統樂曲主要有《羅漢曲》《天下同》《四圣佛》……在寧河、唐山、豐南、豐潤、玉田等地頗有影響[4]??梢钥吹?,當今的蘆臺羅漢音樂會與寧河縣蘆臺鎮新生村吹奏樂班的地理位置、發展歷史、社會功能、使用樂器及演奏曲目基本一致,且通過對音樂會成員的采訪和內部資料的整理得知周百順、閆建華、陳柏樹等多位樂師均師承陳煥章。因此,羅漢音樂會無疑是“東園子吹奏樂班”的延續和發展。

音樂會以陳振有為第一代計算傳承輩分。關于音樂會的歷史考證,除上述傳承表外,還依據采風時見到的從清代留存下來的樂器。

(二)傳承現狀

蘆臺羅漢音樂會現有成員約17人,會員大多是蘆臺和周邊地區的人,分布在1948—1988年出生之間。老一輩藝人因年老體弱不再參加活動,當今主要活動成員集中在1970—1988年出生的第四代傳人中,主要成員有馬小剛、孫彥猛、崔春悅、尹立軍、胡玉濤、劉健等。

羅漢音樂會一般在節日祈福(如每年的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花會(如羅漢花會、游西湖、碌碡花會等)、神靈朝拜、民間喪事等場合表演,為活動伴奏。此外,每年的9月6日(羅漢會成立的日子),各地的羅漢會也匯集于蘆臺,舉行盛大的集會。

二、現存樂譜及曲目

(一)現存譜本及曲目

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古老的譜本已經遺失,音樂會現存4本工尺譜本,分別是1995年的崔玉龍抄本,2019年的周百順、馬小剛等人抄記整理的譜本和套曲本,以及周百順現正在重新抄寫的譜本。

在這些抄本中,只曲共計25首,套曲共計5組。其中能夠完整韻唱的只曲24首,套曲2組;能夠完整演奏的只曲17首,整套5組;既可演唱又可演奏的只曲16首,整套2組;譜、奏、唱三者皆備的只曲19首,整套2組。只可演奏,無譜無韻唱的只曲1首(翠竹簾)。

除上述譜本外,還有樂師們提到的失傳曲目,如[琵琶令][句句雙][玉太平]等。

(二)譜字與譜式

音樂會曲本采用工尺譜記譜,使用的譜字有:六、五、乙、上、尺、工、凡(反)。譜字形態為明清以來流行的工尺譜式,有板無眼的標記。部分曲牌譜字中還出現了簡譜的反復記號記譜法,可見譜本的時代性特征和與當代記譜法的融合特性。

三、樂器與宮調

羅漢音樂會的使用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包括管子、笙、笛子。打擊樂器包括鼓、云鑼、小镲、鐃、鈸、鐺子。音樂會以管子為主奏,其他樂器伴奏。依據使用樂器分文場或武場,文場為吹管樂,武場加入打擊樂器。

音樂會以“六”字為調首,常用調有bD、bE、bA和bG。

(一)吹奏樂器

1.笙:使用數量靈活,一般為2—6件。17管14簧(1、16、17管無簧)。笙的定調有bD、bA等,一笙可以吹多調。周百順會長留存了幾個有百年歷史的老笙,老笙本身有bD、bG、bA、bE調。

2.管:小管,開8孔(前7后1),演奏時一般只用1個管子,紫檀木制,兩頭鑲鉛和錫??纱礲A、bD、bG、bE四個調。上三孔做1是bD,下三孔做1是bA。音域跨度一般在兩個八度零一個音。蘆臺音樂會有一句老話叫“抄管別吹笙”,意為管子演奏時,笙不演奏。但現代作出了改變,可同時演奏。

3.笛:音樂會無笛,活動時外邀1—2位笛子樂手,樂手依據曲目要求與音樂會成員相互配合。一般情況是笛子跟著笙的旋律走,與旋律樂器(笙、管子)相互調節,在笙或管子換氣時補充上來。方言稱此為“堵縫兒”。

(二)打擊樂器

1.云鑼(1個):2018年新增,bA調,河北懷來地區制作。在演奏時敲擊樂曲的骨干音。

2.鼓:大鼓、小鼓各1個。

3.小镲:1個。

4.大鐃:1個。

5.大鈸:1個。

6.鐺子:1個。

7.梆子:1個。

四、音樂分析

(一)曲牌溯源

通過與《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北卷、北京卷、天津卷中的曲牌名稱比對,發現羅漢音樂會曲牌來源主要可分為四個方面:其一,宗教音樂。[四圣佛][小桃紅][一江風][朝天子]。其二,傳統曲牌。[柳青娘][朝天子][蘇武牧羊][對口][鵝浪]。其三,器樂曲牌。[打新春][一池水](又名八條龍)、[天下同][文祭腔][武祭腔][墻頭][抹泥][游西湖][八譜][鴛鴦扣][八仙慶壽](又名慶壽)。其四,民間俗曲?!洞騽僬獭贰洞蛐麓骸贰囤s子》《悲秋》《文大鼓》《無名曲》《鬼扯腿》《四大拜》《九蓮燈》《小祭腔》。

(二)音樂分析

1.只曲分析

由于蘆臺羅漢會的套曲亦由只曲構成。因此文章本部分對音樂會的只曲進行音樂形態的分析和總結。

(1)調式調性:蘆臺羅漢音樂會主要使用bD、bG、bA調的五聲音階或六聲音階調式。使用正調(bD)時,“合”字為宮音,下徵音階;使用背調(bA)時,“尺”字為宮音,清樂音階;使用反調(bG)時,“上”字為宮音,正聲調雅樂音階。符合黃翔鵬“同韻三宮”的理論。

(2)節拍節奏:曲牌和樂曲均使用2/4、4/4節拍,節奏型較多使用二八、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等,節拍變化少,節奏較為平穩。在韻唱中,對附點節奏型使用廣泛。在演奏中,使用比曲譜和韻唱更為密集的加花,使樂曲的呈現活潑華麗,更有光彩。

(3)旋律發展:從旋律的橫向發展來看,音樂的進行較為平穩,音與音之間一般為二度至四度的級進關系,其次是五度至六度之間的跳躍。以樂譜、韻唱、演奏之間的縱向對比來看,加花具有更為豐富的發展趨勢。韻唱中除了大量使用附點節奏外,個別音加入二度或三度的上下滑音進行裝飾,如[趕子]韻唱部分第6小節的fa,上滑音唱到了sol。演奏中則加入大量的波浪型旋律作為加花,對長音或旋律進行裝飾和補充,這種加花手法使樂曲聽起來更加華麗多彩。部分樂曲的最后一句旋律習慣用突然的高八度作為尾聲。

(4)配器特色:蘆臺音樂會音樂的配器主要依據旋律進行時橫向的關系配合。在演奏過程中,笙用來補充和襯托旋律中管子的長音,如[蘇武牧羊]。

(5)曲式結構類型:從大量的曲牌演奏研究中可見,曲牌的結構形態基本上皆是由若干樂句組合而成的單段體,其中包括單段體本身略帶變化的重復。樂句組合較為規整,以上下句、多樂句或“起承轉合”原則構成。如曲牌[四圣佛][朝天子];民間俗曲《文大鼓》《趕子》。

(6)韻唱:曲譜中出現了“的”“哇”“啊”字,在韻唱中,“的”字用前一個單音的下三度音唱出,“哇”字用同音級唱出,類似于“京音樂”的“阿口”。

通過比對韻唱、演奏與樂譜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層層遞進,愈加豐富的關系特征。工尺譜記錄樂曲骨干音。韻唱部分的附點節奏型使用較多,與地方方言和語速有著一定的關系。就音程關系來說,較多使用下三度音作為韻唱潤腔。演奏部分,對于長音(兩拍及以上)的加花尤為豐富明顯。

2.套曲分析

1999年,華樂出版社出版的《樂種學》一書中,袁靜芳先生將中國傳統音樂曲式的基本類型主要劃分為四種,分別是單牌(一支曲牌構成的樂曲)及其變體、雙牌(兩支曲牌構成的樂曲)及其變體、聯牌(三支以上曲牌構成的樂曲)及其變體和套曲體。在聯牌及其變體中,袁先生將曲牌無固定連綴程序的樂曲稱“散套”,認為其變體多為其中一支或幾支曲牌不規則地反復或變奏,具有一定的即興性。將曲牌有固定連綴程序的樂曲稱“整套”。[5]

依據上述結構劃分來看,羅漢音樂會的套曲主要有雙牌體和聯牌體兩種曲式結構。在這兩種曲式結構中,以“整套”形式的構成較為常見。

羅漢音樂會的套曲形式分為兩種類別,第一種,是傳承固定下來的套曲。如《游西湖》,其中包含曲牌[游西湖][八譜][鴛鴦扣];《小祭腔》,其中包含曲牌[小祭腔][柳青娘];《文武祭腔》,其中包含曲牌[文祭腔][武祭腔];《墻頭》,其中包含曲牌[墻頭][抹泥]。第二種,是按照固定連綴程序組成的套曲。固定連綴程序要求包括:(1)曲牌之間須以魚咬尾的形式連接,即后一曲牌的首音要與前一曲牌的尾音相同。(2)選擇曲牌時需要考慮它正常的演奏速度。曲牌連綴須以“慢—快”形式交替進行,如果選擇的第一支為慢板曲牌,第二支則必須是快板曲牌,以此類推。

此外,值得注意的還有《羅漢套曲》,此曲須以一首羅漢曲開頭,后面按照上述的規定連接曲牌,連接的曲牌可以是羅漢曲,也可以是其他曲牌。

在套曲演奏中,結束以管子為主,吹管子的樂手向鼓手示意(一般是點個頭),鼓手和管樂手眼神溝通后,根據情況敲通用的結束鼓點(結束鼓點比較固定),其他樂手聽到結束句后終止演奏。

(三)演奏風格與形式

民國時期,寧河區隸屬于河北省管轄,通過對比分析,發現羅漢音樂會與北樂會皆以“小管”為主奏樂器,樂隊編制、演奏方式、音樂風格相似,曲目來源和宗教性質如出一轍[6]。因此,歷史上的羅漢音樂會與北樂會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聯系。蘆臺音樂會與南樂會主奏樂器的調名指法相同,南樂會是在北樂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上可見,蘆臺音樂會與河北音樂會緊密關聯。

羅漢音樂會作為僧傳民間樂社,其音樂旋律既有佛樂的穩重深沉,又有民間音樂曲調的活潑熱烈。藝人們之間經常相互交流切磋,除了比拼演奏技藝外,還經常比拼對音樂的處理能力。他們有一句老話叫做“緊要字兒,慢要味兒”?!熬o要字兒”,意為在樂曲快板時,每一個音符都要演奏得又快又清楚?!奥秲骸本褪窃谘葑嗦寤蛴崎L的旋律時,音樂的韻味要表現得非常細膩明顯。由此可見,樂師們對演奏技藝的重視以及對樂曲的沉淀和積累。這也使樂師們的演奏一直處于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中,潛力無窮。

結 語

通過考察研究,發現音樂會曲牌的留存情況較為豐厚,可以留下較珍貴的影音資料供廣大學者欣賞和分析,但對傳統音樂理論的丟失嚴重。首先,該樂種的傳承現狀反映著傳統音樂在民間的傳承以倒金字塔為發展趨勢,這種發展現象對民間音樂文化的存留屬于致命打擊。其次,后學者的寥寥無幾導致音樂會傳承青黃不接,真正的羅漢音樂會的形式難以再現。再次,政府部門的相關條例限制了樂會的生存空間[7]。最后,雖然張西村支部委員會為樂會撥出一間辦公室作為傳承基地,但依靠單方面的幫助和“局內人”的自身努力顯然遠遠不夠。

解決傳承困境需要多種方法,筆者認為目前較為可行的方式之一,是對當地傳統音樂文化進行綜合開發和大力宣傳,可以從內外的兩個方面,線上線下兩個角度進行。就線下來說,蘆臺地區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為蘆臺地區與外界溝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交通工具本身和交通自媒體的傳播,可以作為宣傳載體溝通內外。線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宣傳途徑亦可豐富多樣。地方宣傳部門除加強與主流媒體聯系外,還可加深與網絡經紀公司的聯系與合作。豐富宣傳方式,提高宣傳力度,從而提高地區知名度,打造旅游勝地。此舉既能拉動地方經濟,又可緩解音樂文化的傳承壓力。

傳統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傳承蘆臺羅漢音樂,不僅對民俗傳承有重要價值,也對天津東部及冀東地區的笙管樂研究有重要意義。

注釋:

[1]寶塔寺又稱東大寺,始建年代已無可考。從寺內塔爐上的鑄字可知,其重修日為明熹宗天啟七年,即1627年,這是可查到的最早的重修年代;大雄寶殿脊檀上的重修牌記為清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第二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蘆臺人崔竹亭為首的諸信士弟子募捐完成,時間為1942年。建國初期被毀。

[2][四扇佛]實為現存曲譜中的[四圣佛]。

[3][翠珠簾]現名為[翠竹簾],可以演奏,但無譜。

[4]《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天津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天津卷(上)[M].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8:1355.

[5]《樂種學》第三章第三節。

[6]《寧河縣志》中還曾提及過去的羅漢花會有使用二胡的情況,而在當今實地考察中發現二胡已經消失。

[7]當今羅漢音樂會主要為喪事活動服務,但《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天津市殯葬管理條例》中的有限制規定。

猜你喜歡
套曲曲牌羅漢
曲牌的傳播與傳承
北曲套曲體式研究述評
曲牌性視角下的器樂曲《海青》
清宮慶典承應戲中的【醉花陰】套曲
顧繡羅漢朝觀音圖軸
“《常用曲牌新譜》出版座談會”在本社舉行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過海鬧羅漢”
昆曲曲牌與昆笛演奏
李宏禹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