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兒童音樂劇的本土化實踐探析

2022-12-29 08:01
輕音樂 2022年2期
關鍵詞:本土化音樂劇兒童

楊 婷

一、中國兒童音樂劇的特點

中國兒童音樂劇的包容性:它將音樂、舞蹈、戲劇表演、歷史、文學、美學、社會現實等元素有機地結融為一體,是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雖然中國兒童音樂劇由外國引入發展時間不長,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中國兒童劇在中國戲劇舞臺也逐漸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來許多優秀的兒童音樂劇作品不斷在各大劇院上演,音樂劇演員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被大眾所喜愛和關注。兒童音樂劇相關的各種訊息開始涌現在各大主流媒體的平臺。

兒童音樂劇的故事性:通過演唱和表演并融合舞美和音響效果,能給觀眾帶來直觀的震撼,讓觀眾對藝術的欣賞更有代入感,觀賞價值很高。一部優秀而完整的兒童音樂劇通過旋律和臺詞梳理故事脈絡,建立人物形象,推動故事發展,加深故事矛盾,靠音樂將故事情節串聯起來。

中國兒童音樂劇的教育性:兒童音樂劇是一種集娛樂與教育為一體的教育方式,將戲劇融入教學這一理念最早起源于法國思想家盧梭的“在戲劇實踐中學習”。1930年美國戲劇教育家溫尼弗瑞德-瓦爾德編寫出版《創作性戲劇技術》一書,提出了“創作性戲劇教學方法”,正式將這一理念推至教育舞臺,雖然中國的兒童音樂劇發展歷程較短,但是中國的學者、專家也在極其重視兒童教育的基礎上對中國兒童音樂劇走進校園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與其他學科教育不同,音樂劇教育會提升兒童的綜合性藝術修養,作為一種結合了唱歌、舞蹈、表演以及對白的舞臺表演形式[1],音樂劇帶給兒童的也不僅是娛樂和休閑,更重要的是能夠影響兒童一生的觀念和全方位能力的培養。

1.提升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大多數低齡兒童在觀演兒童音樂劇時,自身的理解能力還不夠,不能直觀地理解到更深刻的故事內容,他們僅是從動作、語言等方面對兒童音樂劇中的人物或臺詞進行模仿和扮演,通過長期的模仿和學習,兒童音樂劇可以提高兒童的表達能力,進而去培養兒童的思維邏輯。

2.提升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中齡兒童通過兒童音樂劇中的情節和故事往往可以聯想到自身的現實生活,并嘗試去深入地想象劇中場景與片段加以思考,豐富兒童的課外生活、解壓,培養開拓兒童對于激發創造性思維的聯想功能。

3.能夠培養兒童的表演天賦,兒童音樂劇能夠提升兒童的主觀能動性,也能夠給兒童提供滿足表演欲望的舞臺,培養兒童的表演天賦。兒童通過觀看臺上演員的演出,能夠培養對于表演的興趣愛好。

現在中國教育環境依然嚴峻,應試教育仍是每個家庭需要面對的難題,孩子需要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拔得頭籌,這就更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全面發展。當下一線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一部分私立學校已經開始將戲劇帶入校園,以興趣班的形式開展戲劇教育課程,這樣的嘗試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愛。

綜上所述,兒童音樂劇是一門新興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應用效果顯著,音樂劇融入教育存在必然性和必要性,我們更應該從實際出發,將兒童音樂劇的理論依據同現實需求相結合,尋求共同發展。

二、兒童音樂劇的國內現狀

(一)受眾少

直到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我國各界才開始關注到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此時國外的音樂劇發展已較為成熟,有較為悠久的發展史,同時有了系統的理論基礎。[2]在中國,兒童音樂劇作為朝陽產業勢頭正熱,但整體來說兒童音樂劇在國內發展的步伐卻十分緩慢,大部分國人還沒有深刻的機會去了解和欣賞兒童音樂劇這種演出形式。

一方面由于電視、電腦、短視頻等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普通居民通過網絡在家就能欣賞各種演出,而目前大部分兒童音樂劇的巡演主要活動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二線城市,西安2021年大麥網兒童劇的票價《灰姑娘》120—580元,《你是演奏家2·超級金貝鼓》80—380元,《米小圈之李白白不白》80—480元,時長均在70分鐘左右(根據現場情況而定)。比較劇場來說,兒童電影的票價在30—50元左右,時長均90—120分鐘。很大一部分觀眾都選擇帶孩子去看一些兒童電影來完成對孩子課外興趣的培養。

(二)劇目荒

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電子游戲,VR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正在逐步迭代傳統劇場的演繹方式,不只是80后父母,90后父母,更早的70后,乃至60后對于現場觀看劇場演出的熱情也逐漸降低,不再將其視為娛樂文化發展的主流代表。就廣州深圳劇院19年的演出數據來看,南山文體中心劇院演出的音樂劇僅有5個;深圳保利劇院音樂劇6個;深圳市兒童少年宮劇場演出兒童音樂劇5個,兒童劇9個;深圳大劇院演出兒童音樂劇3個。由此可見大眾對于現場看商業演出的興趣普遍低迷,兒童音樂劇存在演出團隊規模較小、專業性人才稀缺、團隊建設不完善等問題。目前比較活躍的民營兒童劇團有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國木偶劇院、丑小鴨藝術劇團等,不僅數量少,而且質量低,這些劇院每年創作表演的劇目也十分有限,“劇目荒”問題尤為顯著。

(三)題材遠離本土化

從題材方面來說,中國兒童音樂劇的現有劇目題材絕大部分都是完全搬運國外音樂劇作品或者西方經典童話故事,尚且無法結合國情形成自身本土化特色IP,現在劇場演出的兒童音樂劇劇目《丑小鴨》《白雪公主》《汪汪大隊立大功》等完全依賴迪士尼熱門IP,對西方音樂劇作品盲目搬抄也造成了本土化原創作品極度缺乏。類似于白雪公主、小紅帽等童話故事,從兒童聽得懂文字開始就有圖畫書、動畫片、電影等多種形式對同樣題材的多次表達,在視覺和聽覺上已經產生疲態,兒童音樂劇依然照搬故事原型進行舞臺表演,從根源上既喪失了吸引力。然而從表現形式來說,不管是燈光、舞美、表現形式的呈現都還是在模仿外國兒童音樂劇,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表現手法,更別提在此基礎上融入中國本土化元素進行二次創作。

中國兒童音樂劇的題材大部分為童話題材,無深刻教育意義,缺少關注現實的作品??梢哉f一部分的兒童音樂劇劇本創作以偏概全,一味的童話化其實是在抹殺大齡兒童對于現實問題的思考和解讀。當下社會,兒童往往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個性更強,這類的作品并不能贏得他們的喜愛。真正優秀的兒童音樂劇不是在講幼稚的通話故事,而是兒童大人都能看并且從中有所感悟的更深層次的題材。

(四)商業化侵蝕

縱觀目前兒童音樂劇市場現狀,還是此前提出的搬運國外原版制作的中文版劇目占絕大多數的問題。隨著商業化發展商業氣息不斷提升,留給原創性劇目的扶持機制尚不成熟,發展空間狹小,這就給劇本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大量的搬運和搬演使得商業化市場迅速膨脹,真正用三五年去磨礪一部作品的內心在商業化市場的侵蝕下浮躁不安,雖然商業化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在團隊建設來說缺少的是有職業、標準、經驗的音樂劇產業運作團隊,人才的稀缺無法供應巨大的市場需求,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為了滿足巨大的劇本需求,團隊只能去搬運國外熱門IP來進行中文版創作。浮夸、粗糙、單純為了模仿的舞臺特效,實在也難以形成真正的兒童音樂劇粉絲團隊。

三、《搖滾學?!返某晒?/h2>

《搖滾學?!肥菍а堇聿榈隆ち挚巳R特在2003年推出的一部電影,兒童音樂劇對于電影劇情的改編并沒有很大,劇中主人公杜威·費恩在生活中屢屢碰壁,在遭受了被樂隊辭退丟了工作、無法支付房租等窘況,飽受失敗后,得到了一個去學校做代課老師的機會。這座學校以紀律嚴明而聞名,校長平日里主張孩子們用功讀書且只能讀書。杜威老師到來之后,意外發現了這群孩子身上所具備的音樂天賦,于是他大膽嘗試,打破了學校的紀律束縛,將孩子們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搖滾世界。

正如《搖滾學?!冯娪爸械膿u滾精神[3],這篇文章闡述的搖滾精神以及背后更深層次的教育意義,這部兒童音樂劇詮釋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和劇中校長的主張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所以同樣的劇情對于中國的孩子來說可能比國外的兒童有更深的感觸,他們同樣都經歷著應試教育的殘酷,學習的枯燥,越來越少的課外活動,家長的期盼和操控。毫無疑問,在現實中杜威這樣的老師少之又少,更多的還是時時刻刻提醒著不學習排名就會落后的嚴師。所以這樣的日子大家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對這部劇都有著自己的解讀?!稉u滾學?!愤@部劇可以說是真正地切中了中國應試教育的痛點,讓中國觀眾從精神內核上與之產生共鳴。所以一部成功的兒童音樂劇,不管是題材還是演出形式,都需要真正和觀眾進行心靈的交流。題材深入現實、讓觀眾與之共情、演出形式精致且結合恰到好處的舞美、特效,最重要的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這些因素缺一不可。作為當代戲劇人,我們更要肩負起責任,為中國兒童音樂劇的發展承擔義務。

四、中國兒童音樂劇本土化策略

(一)選題本土化

從選題來說,首先要與我國兒童性格和年齡的特點相結合,對兒童實際心理需求進行分析,讓兒童能夠在經典音樂劇的欣賞中接受潛移默化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影響。[4]所以要從內容題材上進行本土化改革,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數不清的偉人將自己的見解與認知,自身的體驗和感受記錄下來,才成就了我們這經得住考驗的幾千年。中華文化的張力和柔和性、吸收性,也足夠支撐本土化兒童音樂劇的內容創作。中國兒童音樂劇十分有必要將中國的發展歷史,偉人的豐功偉績,優秀的歷史作品與之結合進行原創創作,例如古典文學作品《詩經》《山海經》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創作中國特色兒童音樂劇來彌補中國兒童音樂劇原創性不足、劇目荒的問題,可以避免西化題材大量占領中國兒童音樂劇市場的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將中華文化的精華傳承給下一代兒童,增加他們的課外知識儲備,幫助他們更深入地了解歷史知識與民間傳說。除此之外,鮮明的中國形象,深入人心的中國故事,才能得到中國觀眾的認可。在提倡文化自信的當下,我們不能一味引進西方的童話,而是要將這種文化自信傳播出去,讓更多國外的觀眾了解最真實的中國,來喜愛中國本土音樂劇文化。

兒童音樂劇不可或缺的是劇中的音樂,部分專家和音樂劇創作者在音樂劇本土化探索的過程中,運用了戲曲元素來呈現。兒童音樂劇作為音樂劇的一個分支,它的觀眾不僅是兒童,還有成人,所以在兒童音樂劇的本土化實踐改革上,也可以嘗試在唱詞中有機融入戲曲元素。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歷史源遠流長,劇種繁多。與中國戲曲相比,中國兒童音樂劇還是一門很年輕的藝術。如何合理地將戲曲元素有機的融入兒童音樂劇中或許是中國兒童音樂劇本土化嘗試中最特別的一筆。而今,戲曲藝術已慢慢淡出主流藝術,逐漸喪失了觀眾的關注度,在不對戲曲藝術造成傷害的前提下,將這一元素融入到中國兒童音樂劇的創作中來,雖然發展前景未知,但我始終相信中國兒童音樂劇的發展依然未來可期。

(二)臺詞本土化

兒童音樂劇在劇本創作中,要符合兒童對于世界的感受,在兒童眼中身邊萬物都具有生命,可以自由交流與對話。[5]在面對不同的題材創作臺詞時,就需要設置相對應的臺詞內容。演員在表演時只憑動作和表情很難直觀地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所以臺詞就成了演員表達自身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每句臺詞的設置都存在一定的目的性——為觀眾傳達訊息。通過臺詞能夠直觀地展現故事背景、人物性格、矛盾沖突直至推動整個事件發展。

對于兒童音樂劇文本創作本土化的實踐中,不可忽視的是臺詞本土化。此前一些直接改編西方IP的西化兒童音樂劇不管是臺詞創作還是唱詞方面都蘊含濃烈的西方文化風格,和中國人日常說話習慣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題材內容選擇本土化的同時,也要注重臺詞創作的本土化,使得劇中人物更加接地氣符合中國審美,讓觀眾在觀看兒童音樂劇時更有代入感。

(三)審美形態本土化

舞臺美術是通過對舞臺的設置來表現故事發生的環境和地點,能夠從側面塑造人物形象,深入地揭示戲劇思想。在觀看大量的兒童音樂劇后我們不難發現,當下兒童音樂劇的舞美設計中,演員的服飾風格、人物形象、舞臺設計等也存在著西化的影子。針對于審美形態本土化的探究,基于兒童音樂劇的文本本土化嘗試,在舞臺服裝等方面進行調整。

首先,從劇情的需要去設置符合中國形態的服裝,顯示出劇中的特定時代、民族、國情、地區和特定情境的特點。根據劇本提供的時代背景、社會情況、地理位置、環境特點、故事情節創造出符合劇本內容需要的舞臺服裝。這不僅可以真實地再現劇中年代,增加劇情可信度,使觀眾更加相信劇情,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劇情,也可以通過服裝的外貌來改編演員的外貌,刻畫演員的民族特征,賦予演員本土化特點。我們在進行舞臺服裝設計的時候可以運用國風漢服、少數民族服飾等特點鮮明的服裝來包裝,表現本土化的戲劇內容。

結 語

我們要勇于嘗試對于中國兒童音樂劇的本土化探究,在認識和了解兒童音樂劇的核心后,有機融入本土特色,借鑒和吸收更多優秀的文化作品,才能使中國兒童音樂劇的發展擺脫制約,縮短發展差距,適應當代社會高速發展。

注釋:

[1]李夢瑩.兒童音樂劇在兒童教育中的運用探析——評《尋找失落的藝術精神——兒童藝術教育的人文化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9(10):137.

[2]成一舟,李 嵐.《搖滾學?!冯娪爸械膿u滾精神詮釋[J].大眾文藝,2019(22):193—194.

[3]劉冠男.大班兒童音樂劇教育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4]杜嘉儉.探討中國經典兒童音樂劇的傳承與創新[J].戲劇之家,2019(23):29.

[5]魯云斐.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兒童音樂劇發展趨向分析[J].藝術評鑒,2016(05):45—47.

猜你喜歡
本土化音樂劇兒童
“新格義”闡釋:西方文學語言學闡釋的本土化問題
論中國音樂劇的本土化發展
近期國內歌劇/音樂劇演出預告
音樂劇新聞
音樂劇新聞
近期國內歌劇/ 音樂劇演出預告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深化本土化戰略亞太仍是博世的主要增長區
許冠文喜劇與香港電影本土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