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天邊》的演唱風格與情感分析

2022-12-29 08:01王嘉偉
輕音樂 2022年2期
關鍵詞:副歌美聲唱法唱法

王嘉偉

歌曲《天邊》是由吉爾格愣作詞,烏蘭托嘎作曲的一首典型民族音樂作品,該作品把自然景物與人物心理交織在一起,動靜結合,刻畫了一段崇尚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它來自草原的天籟,深情感動天與地,深切地表達出對戀人的思念,對自然的眷戀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音樂本體與意境風格

歌曲的音樂結構規整,先敘事后抒情,音樂線條流暢、靈動,音樂語言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歌曲把主人公內心情感與大自然的景物相融合,體現主人公心靈的寄托,對忠貞不渝愛情的向往。曲中運用一系列的動詞,如:“登、跨、追”層層遞進,與大自然的景物交相輝映,使歌曲呈現出一幅動態的畫卷。曲中歌詞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雙星、晨霧、大樹、高山”與“眼睛、柔情、綠蔭、胸襟”交相輝映,充分體現主人公內心感受,寓情于景,并為歌曲副歌抒情做鋪墊。[1]該部分共有兩個樂句,每個樂句包含八個小節,采用了一問一答式的結構,前后呼應,與對話相似,具備中國民歌的一上一下式的特點。抒情部分動詞如“登上、跨上、樹下、山下”均都出現兩次,著重強調動詞,與作者迫切的心情形成對照,反映作者內心對愛情的向往與憧憬。經過歌曲間奏后,最后部分“與你策馬同行,草原的深處;與你展翅飛翔,藍天的穹古”,直接將感情轉變為“與你”,表達上更為直接,達到歌曲的高潮,并從“穹古”中結束,聲音越來越弱,越傳越遠,消失在遠處,宛如遠處的山巒沒入迷霧。

曲調與歌詞相輔相成,好詞與好曲相襯托,美妙的旋律是它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歌曲曲式結構屬于單二部曲式,主歌部分音樂柔和、平緩,由平行樂段構成,包含著兩個樂句,音樂結構規整,副歌部分運用了主歌的動機旋律進行展開,并擴大音區。其中主歌部分音樂平緩,大自然景物與人物心理相對應,側重敘事,最后落到旋律主和弦上結束。副歌部分側重抒情,音域較寬,跨度較大,主要運用了六度的音程跳進,使得歌曲旋律極具張力,旋律線起伏較大,音樂連貫,悠長遼闊。并加入了許多波音的修飾,充分體現蒙古音樂的特點,對應歌詞、深化主旨。

歌曲《天邊》的美不只是歌詞美、曲調美,還具有意境美、風格美。意境是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熔鑄的產物,它既有來自作家主觀的情,又有來自客觀現實的境,它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2]歌曲《天邊》將情和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作者把心中所想與現實景物聯系在一起,給予聽者一個自我升華的過程,使聽者欣賞歌曲中自然景色的同時,又能感受到主人公對忠貞不渝愛情的追求。馬頭琴是整個歌曲的點睛之筆,它也是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之一,馬頭琴在歌曲的引子部分有段獨奏的片段,引入歌曲,烘托歌曲意境,那沁人心脾的聲音,純凈、透明的音色與一望無垠的草原相和諧,與草原之上的藍天和朵朵云彩相契合,高亢奔放、蒼涼悲壯、似訴衷腸。

歌曲不但歌詞美,曲調美,而且在伴奏的編配上十分考究,伴奏對歌曲情感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為了充分靠近作者的本意,烘托歌曲情感,全曲基本以運用全分解的織體為主,音樂從沉靜、安謐的氛圍中逐漸發展起來,層層深入,并穿插進不同功能的和弦,給予樂句不同的結束感,抒情部分加入了七連音等密集的音樂織體,速度與力度上分別作出了漸快、漸強的處理,顯示出要迸發巨大的能量,推動感情的抒發,以達到全曲高潮,完全契合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歌唱者演唱與鋼琴伴奏相輔相成,情感交融,呈現給觀眾最佳的視聽效果。[3]

二、歌曲《天邊》的演唱風格分析

(一)《天邊》不同的唱法風格分析對比

歌曲《天邊》的旋律優美,音樂風格凸顯,雖是民族歌曲,但在傳唱和發展中形成了眾多不同的音樂演唱方式和表演形式,其歌曲融入到美聲、流行等不同唱法之中,也擁有小合唱、器樂合奏等眾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將歌曲推上新的藝術高度,給予聽者不同的視聽享受。

美聲唱法中的《天邊》聲音集中、明亮,具有穿透力,注重聲音的共鳴與統一,風格與技巧上也有獨到之處,音樂莊重典雅,把美聲唱法與民族歌曲相結合,別有一番感受。美聲唱法“Bel canto”,從字面上解釋為優美的歌唱,也會有歌曲優美之意。不得不說的是,真假混聲的變換在美聲中顯得更加從容,美聲唱法中的換聲區過渡自然,強調要把所有的音都唱在同一個平面上,使得聲音飽滿、清晰,《天邊》的音域跨度較大,特別是在副歌抒情部分中,多次出現六度的音程跳進,演唱中高音過渡自然,在低音區同樣保持高位置,加強聲音的流動性,使得聲音厚重、結實?!皻庀⑹歉璩闹е?,美聲唱法中對氣息尤為重視,好的音色、情緒以及音響效果歸根結底來源于良好的氣息控制,這方面在歌曲《天邊》中顯得十分重要,歌曲中樂句較長,音域跨度大,要擁有強大的氣息支持,聲音不虛且保持連貫,樂句保持完整。[4]美聲唱法中的咬字與吐字較為松弛,受到意大利語言的影響,美聲唱法更多的是注重元音的純正,連貫。歌曲《天邊》中的閉口音較多,如:星、睛、頂等,講究閉口音開著唱,聲音統一且具有很強的空間感,在美聲唱法中尤為明顯。通過聆聽廖昌永老師演唱的美聲版《天邊》能充分體會到,男中音寬厚的音色與歌曲曲調相融合,音色統一華麗、扣人心弦,契合音樂表達的內容。在美聲唱法的基礎上不失民族性,曲中各種修飾音清晰自然,給予聽眾美的享受。

《天邊》在民族唱法中與美聲唱法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咬字吐字和歌唱韻味這兩個方面。語言在歌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言承擔著傳遞歌曲情感的重要媒介。民族唱法是我國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慣創造與發展起來的唱法,它產生于人民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短爝叀繁旧韼в袧庥舻拿褡宓胤揭魳飞?,使用蒙古語演唱時更別有番滋味,再加入蒙古族特色的包裝與舞蹈,把歌曲的民族性放大到最大化。民族唱法注重歌曲的咬字吐字,受漢字的影響,講究要“咬準字頭,讀準字腹,收準字尾”,將這三者連起來,使得讀音更純正。單對民族唱法相對來說,音色清亮、圓潤,感情純樸自然,一方面,更加符合民族的審美特征,另一方面來說,人們也更容易傳唱。通過欣賞藏族歌手降央卓瑪演唱的《天邊》,降央卓瑪深情的女中音音色帶給人們聽覺的震撼,回腸蕩氣,她那純凈天籟般的音色,給予聽眾心靈上的觸動,唱出了草原的寬闊、美麗?!吧街谐快F、遠方高山、跨上駿馬、展翅飛翔”,在降央卓瑪的歌聲中顯得溫柔而具有力量,是真正血液里的情感。

《天邊》在通俗唱法中演唱比較自由,通俗唱法是人們最容易學習和接受的唱法,它是在我們自然說話的基礎上加以演唱技巧的演唱方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流行的唱法?!短爝叀吩谕ㄋ壮ㄖ懈鶕莩叩牟煌?,表達的方式給人的感受差別很大,辨識度較高,彰顯獨特的個性,聲音具有很強的張力。在演唱《天邊》主歌部分時通常運用柔美的音色加以氣聲,用訴說的方式演唱,突出大自然的生機、綠意,形成一種沉靜、安謐的場面,而轉到副歌抒情部分的時候,聲音變得粗獷、豪邁,再加以運用一些特殊的節奏織體和音樂合成設備,使得副歌與主歌在速度、力度、情感上差別較大,形成對比,感情表達更為強烈,在視聽感受上和美聲、民族唱法都有著較大的區別。通過感受蒙古族歌手云飛和韓磊演唱的版本,兩個人的音色差別較大,在音樂上都十分彰顯個性,副歌高音直沖云霄,極具震撼力,而且在演唱較為自由化,加以即興改編,并且穿插蒙語演唱的片段,獨唱與和聲渾然一體,有著很強的融合度。因為他們都是蒙古族,蒙古曲調是他們血液里的內容,唱出了草原的一望無垠,聲音豪邁、粗獷,唱出了作者的心聲。

(二)《天邊》的演唱風格總結、創新性發展

通過以上對不同唱法風格《天邊》的對比分析,各有千秋,唱法的不同只是對一首歌曲中表達方式上不同,演唱中的側重點不同,美聲唱法的《天邊》更側重于音響效果,聲音的通道,音色的華麗,而民族唱法的《天邊》就注重于歌曲的韻味,咬字與吐字等方面,而《天邊》在通俗唱法中注重的是“獨一無二”,彰顯聲音的張力以及舞臺效果。

(三)筆者自身演唱《天邊》的見解

《天邊》歸根結底是屬于民族歌曲,不管是什么唱法,什么舞臺藝術形式,始終要永葆“民族性”,歌譜中的音樂記號要突出,咬字吐字要圓潤。首先,本首歌前奏較長,這就要做到音樂一響,演唱者就要進入歌曲情緒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做到眼睛里有內容,身體上有律動。本首歌的速度屬于中速稍慢,主歌與副歌均樂句較長,經常在樂句的最后出現四拍延長,這就對于氣息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在一個樂句中氣息要均勻分配,把每個樂句都要唱得飽滿。主歌與副歌部分要形成鮮明對比,這主要體現在聲音音色方面,主歌寫景,音色要柔和,腔體不要開大,但聲音要集中;副歌側重抒情,音色稍作厚重,但要注意每句中的音高大跳,用氣息把音符連接起來,不要過度的強調某個高音,聲音保持統一,咬字吐字上多增加元音的時值,盡可能的晚些歸韻,聲音與咬字完美結合,把每個字都唱得飽滿。歌曲的結尾段再現了副歌部分的旋律,“相同旋律就要唱不同”,在演唱中這兩段要形成一個對比,結尾段聲音更要寬廣豪邁,感情深度推向本首歌曲的高潮,在最后一句漸漸變弱,越傳越遠,直至結束。

三、《天邊》的情感分析

(一)歌曲演唱的“聲情并茂”

歌唱是有聲的藝術,情感是歌曲的主線。情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但藝術中的情感是升華的、高貴的。音樂的意義就是在于給聽者一個想象的時空,使聽者產生特別的感受,并在心中烙下很深的印記,也可以說,音樂是想象的藝術。情感的變化決定語氣、強弱等聲音上的變化,這比在譜面上的標記更深一個層次,演唱者在拿過來一首歌之后,歌曲速度的快慢、聲音的強弱,說到底都是為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而服務的。[5]每一次的聲樂演唱中,歌唱者都會帶著高漲的演唱熱情,以達到最好的演唱效果,更好地為聽眾展現音樂作品,使聽眾的內心產生共鳴。

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時,首先基于作者的創作背景,了解創作意圖,從歌曲的整體感情色彩上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歌曲情感把握上有一個大致的方向。然后從譜面上對歌詞、旋律和音樂符號感受作者融入作品的情感,分析作品的情感變化,以達到對每段每句準確的情感把握,這樣才能使演唱者放下歌譜后,在演唱中收放自如,對歌曲的情感拿捏準確,使得作品深入人心,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天邊》的情感總結

《天邊》的演唱聲音是基礎,情感的流露是核心,歌唱者既要有好的音色,還要有準確的情感表達。[6]歌曲作為一首表達愛情的歌曲,愛情作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歌曲之中,曲中引用各種大自然景物烘托,擁有很強的畫面感,演唱者要有自我想象的空間,把自己本身帶入到歌曲中所提到的事物與景色中,使得事物盡入眼簾,才能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聽者產生更好的效果。歌詞把大自然景物與主人公內心情感相聯系,一問一答的句式,在演唱的情感表達中,語氣顯得尤為重要,要著重把人與景的聯系突出出來,通過語氣烘托感情。

結 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我國優秀音樂作品《天邊》為對象,在基于歌曲的音樂本體與意境風格之上,對歌曲不同的演唱風格及情感作出分析與總結,通過分析與比較歌曲《天邊》不同的演唱風格,并舉例說明,結合自己的實際演唱經驗闡述其演唱技法,通過“聲情并茂”對歌曲情感進行分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近年來民族音樂越來越深受大家關注,它們被各種不同的音樂形式所演繹,豐富了民族音樂的內涵,這更需要我們以嚴謹的態度、高度的熱情,不斷地發展與傳承我國的民族音樂作品。

注釋:

[1]徐悅宏.歌曲《天邊》賞析[J].北方音樂,2014(14):21—22.

[2]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210.

[3]成 莉.歌曲《天邊》鋼琴伴奏的意境創造與演奏分析[J].北方音樂,2015(14):23—24.

[4]王 巖.氣息是歌唱生命的支柱[J].黃河之聲,2000(06):22—23.

[5]韓 震.淺談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J].傳播力研究,2018(13):179.

[6]王炳心.“以情帶聲,聲情并茂”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闡述[J].黃河之聲,2018(24):32.

猜你喜歡
副歌美聲唱法唱法
“中國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淺談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融合
美聲唱法在我國藝術歌曲中的應用
Music for dying will
副歌:致愛米莉·狄金森
美聲唱法多元化發展的思考
高校聲樂教學中跨界唱法的應用探討
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Let Her Go
淺談流行唱法的演唱特點及特殊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