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夢華錄》“慢享”古風茶飲美食

2023-01-03 01:07
中外文摘 2022年24期
關鍵詞:茶坊夢華飲子

□ 六 月

近期,隨著電視劇《夢華錄》的熱播,一幕幕活色生香的汴京(今開封)的繁華生活躍然熒幕,讓網友直呼:“好想穿越回宋朝!”處處茶肆酒樓、勾欄瓦舍,夜市通宵達旦;文人墨客們斗茶賞畫、吟詩撫琴;街頭百姓們品嘗果子茶飲、蹴鞠、買花、逛園林……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p>

點茶:喝的是意境品位,拼的是文化審美

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徽宗這個愛畫愛茶愛琴愛書法的皇帝,更是以一國之力將茶文化發展到一個高峰。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記載了東京茶坊的盛景:“朱雀門外除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甚?!蹦纤螀亲阅痢秹袅讳洝芬灿涗?“臨安,處處各有茶坊?!痹谒纬?,茶樓、茶坊、茶肆、茶館遍布大街小巷,“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而茶坊則是夜夜美麗,北宋時期夜市繁華,茶樓通宵營業,游客熙熙攘攘。還有專門供女士喝茶的北山子茶坊,里面有仙洞、仙橋,出門游玩的女人們夜間就去那里喝茶娛樂,風氣十分開放。

在宋朝,飲茶飲的是藝術和文化。北宋商業街的茶坊內不但供應茶果,還掛畫、焚香、插時令鮮花,將茶與生活美學完美統一,是會友閑談、吟詩作賦的清雅之地。

茶百戲

宋代初年,煎茶藝與點茶藝并存,點茶藝之所以能取代煎茶藝成為主流飲茶方式,與斗茶的興起有很大關系。因為宋人愛茶,既有獨自小憩,也風行聚會斗茶。比起鬧哄哄的酒局,宋代的斗茶風氣十分風雅有趣。點茶藝也與北宋著名書法家蔡襄關系密切,他曾寫過上下兩篇《茶錄》,論茶及茶藝、茶器,他認為“茶色貴白”“茶有真香”“茶味主于甘滑”。在蔡襄看來,飲茶要尊重茶的原味,反對在茶中添加香料而奪去茶的本味。至于茶味之甘滑,仍是如今評判茶好壞的標準。

宋人點茶時,需先燙盞,盞熱而湯花不容易浮。宋人喝的不是茶葉而是茶餅,先要把茶餅碾成茶末,然后將茶粉置于建盞內,一手執壺注入少量開水,另一只手以茶筅迅速擊拂茶湯,將盞內茶末擊打如膏狀,繼續加水,再次擊拂,點水7 道為最佳。點水時,要有節制,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面。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也可稱為運筅,湯花就是最后的效果。點茶的茶湯是乳白色的,越純白越為上品,要以黑盞相配,極簡的黑與白組合,正是宋代的審美。

斗茶的結果評判,是大家一起品評茶的優劣、水質如何、湯花是否鮮白、咬盞是否持久,是對茶葉、用水、技藝、香氣等全方位的考驗。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中寫道:“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水平高的點茶能手被稱為“三昧手”。

宋徽宗評說最高妙的點茶是:“調如融膠,環注盞畔?!辈坏铚ПK持久,茶水清香幽漫,還能用清水在乳白茶湯上點畫出圖案,這叫茶百戲,也叫水丹青。茶百戲既見功力又見審美,能在茶湯上以清水點出各種花鳥魚蟲、山川樹木,甚至是書寫詩句。宋徽宗本人也是水丹青的高手,他點茶湯的時候,可使茶面上浮出朗月疏星,意境高妙。

從審美角度看,宋人的點茶藝體現的是一種寧靜、自然的優美意境。通過點茶,內在的心境與外在的環境合二為一,心靈得以自省、升華。

果子

果子:宋代開創了中式點心的“高光時刻”

除了點茶外,果子也是《夢華錄》中茶食的主角兒。梨條桃圈、蜜餞雕花、碧澗豆兒糕、鹿鳴餅、梨肉好郎君……如此“文藝”的茶果,不僅吸引了廣大“吃貨”們的強烈興趣,更引發了近期電商平臺上果子等傳統中式糕點的熱賣。據了解,在各大電商平臺,古風、新中式、傳統派……各類“果子”形態典雅、造型別致,有的還專門搭配仿古禮盒、茶碟碗盞,一款國風食盒銷量已超過3000 +。

果子,全稱“茶果子”,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1400 多年。唐朝飲茶之風盛行,出現了一邊飲茶一邊吃茶點(糕點)的習慣,果子就是茶宴中配茶食用的點心,所以也稱茶果、菓子、唐果子等。

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烹飪方法、制糖工藝的發展,絕大部分人宋朝人對飲食的需求不再是充饑,而有了更加精細和豐富多樣的需求。因此,一類統稱為“果子”的甜食,便成為人們在茶余飯后、飲酒會友時的舌尖美味,或配做茶點,或當下酒小吃,或單獨享用。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果子有:水晶皂兒、荔枝膏、廣芥瓜兒、梅子姜、間道糖荔枝、越梅、離刀紫蘇膏等。電視劇《夢華錄》中三娘做的果子,就是《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品種最繁雜的一類食物,包含了生果、干果、涼果、蜜餞、餅食等一系列點心小吃。這些果子出現在宋代飲食的各個方面,尤其作為節日點心和宴席點心頗受歡迎。

宋朝的果子豐富多樣,如用糯米、豆粉、混合精煉動物脂肪,加入飴糖(麥芽糖)或茶湯制作的鹿鳴餅、豆兒果、碧澗豆兒糕、鮮花團子等點心,或用糖腌、蜜煮晾干的方法制作的茶點如桃花果子、櫻桃煎、越梅蜜餞、梨條桃圈、蜜餞雕花旋、炒銀杏、召白藕、芭蕉干等蜜餞或干果。

從蜜餞果脯、麻花、炸麻球等各類油炸面食,再到酥皮點心、饅頭蒸點等,無論是從形狀還是制作手法,《夢華錄》劇中的果子與日本和菓子頗為相似。事實上,這些茶點確實是從中國傳到日本,日本人將其統稱為“唐果子”并流傳至今,現在稱其為“和菓子”。我們如今常見的麻薯、大福、羊羹、銅鑼燒等,都是和菓子。

宋代可謂是中式點心發展的頂峰時期,我們現在吃的很多點心,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比如,重陽糕、鏡面糕、糖蜜糕、豆兒糕、蜜糕等,葷素都有,咸甜皆可;還有豆團、麻團、糍團等各種團子;裹蒸粽子、栗粽、金鋌裹蒸茭粽、巧粽等各類粽子等。此外,現代人鐘愛的驢打滾、棗糕、綠豆山藥糕和話梅、山楂糕等,都與宋朝果子的制作技藝和成分基本接近。

飲子:草藥熬制的宋代“國民流行飲品”

《夢華錄》中趙盼兒一出場就秀出行云流水的“紫蘇飲子”,艷驚四座?!帮嬜印?,原意是指不規定時間、劑量飲服的中藥湯劑,后來才逐漸演變為用果品、香料、藥材等熬制而成的草藥茶飲。至唐宋時期,已發展成一種“國民流行飲品”。

飲子

唐朝后期,出現了飲子“專賣店”。至宋朝,商業經濟發達,城市茶坊酒肆林立,飲子行業更是“百花齊放”。在《清明上河圖》中就可找到多處“飲子身影”:比如,“久住王員外家”旅店門前支著兩把遮陽傘,廣告牌上寫有“飲子”“香飲子”。

而《夢華錄》中的“紫蘇飲子”在宋代茶飲圈有著很高地位,宋仁宗曾專門組織御廚、御醫對各種口味和功效的湯飲進行品評、排名,南宋陳元靚所著的《事林廣記》記載,“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蘇為上,沉香次之,麥門冬又次之?!边@里的“熟水”,也是“飲子”?!白咸K飲子”的做法十分簡單,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寫道:“取葉,火上隔紙烘焙,不可翻動,修香收起。每用,以滾湯洗泡一次,傾去,將泡過紫蘇入壺,傾入滾水。服之,能寬胸導滯?!?/p>

《東京夢華錄》中也記載了開封府州橋夜市的熱鬧場面,夜市的“香飲子攤”到夏天特別受歡迎,經常要營業到半夜三更才結束。宋朝也出現了史上最多的“飲子”方,紫蘇飲、沉香飲、二陳飲、香薷飲、薄荷飲、桂花飲、烏梅飲等,這些飲子多選用花葉、香料、藥材烹煮,不但口味獨特,還有祛病健身之效果。

冰茶:花樣繁多的宋代解暑冰品

而不斷求新求變的宋人,在夏日避暑方面也敢于探索,當時的朝廷專門成立“冰井務”研制降溫解暑的冷食品?!氨琛本褪撬未囊环N夏季飲品,專家推測冰茶可能有兩種制作方式:一種是用散茶和冰混合而制;另一種是將散茶研磨成茶粉,再加冰融合,泡制成“冰茶”。

《夢華錄》中孫三娘研制的清熱散火的新品“蓮子豆沙”廣受歡迎,而周密的《武林舊事》、吳自牧的《夢粱錄》及西湖老人的《西湖老人繁盛錄》也記載了宋朝的許多解暑冷飲料,有雪泡豆兒水、漉梨漿、姜蜜水、木瓜汁、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團、雪泡縮啤飲、白醪涼水、皂兒水、甘豆糖、綠豆水、縮啤飲、鹵梅水、江茶水、五苓散、大順散、雪泡梅花酒、富家散暑藥冰水等。當時的冰品種類花樣繁多,比起今天冷飲店的菜單毫不遜色。

北宋詞人秦觀寫道:“風定池蓮自在香?!苯衲晗奶?,很多人最愜意的事就是看著《夢華錄》,流連在風亭水榭,清聽一曲琵琶,賞玩一池荷香,在宋人優雅精致豐富的“慢生活”里,既品美食,又覓清涼,兼得風雅。

猜你喜歡
茶坊夢華飲子
Evolution of Subkilometer-scale Impact Craters on the Lunar Maria as Constrained from Mini-RF Data and Topographic Degradation Model
論宋元話本中的“茶坊”公共空間
基于16S rDNA測序探討地黃飲子對帕金森病腎虛證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
領略宋朝極致生活美學——讀《大宋夢華》
無題(1)
似淡卻濃
游篁嶺
《清明上河圖》中的醫藥圖像
《東京夢華錄》中呈現的北宋時期的游戲活動
當歸飲子聯合貼棉灸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