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引起牛繁殖障礙傳染病的鑒別診斷及防控

2023-01-05 11:40韓慶彥張登基胡彥龍
甘肅畜牧獸醫 2022年8期
關鍵詞:特征性病理變化犢牛

張 輝,韓慶彥*,張登基,胡彥龍

(1.甘肅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46;2.甘肅省平涼市動物衛生服務中心,甘肅 平涼 744000)

1 牛布魯氏菌病

1.1 病原及流行特點

布魯氏菌?。╞rucellosis)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獸共患病。布魯氏菌為革蘭氏陰性小球桿菌,無芽孢和鞭毛,在條件不利時能形成莢膜,不產生外毒素,但有毒性較強的內毒素,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對濕熱較敏感,對消毒劑抵抗力不強。該病在家畜牛、羊、豬中最常發生,成年孕牛的易感性高,傳染源是患病動物和帶菌者,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皮膚、結膜以及交配感染。

1.2 主要臨診癥狀和特征性病理變化

妊娠母牛最明顯的臨診癥狀是流產,常發生于懷孕7個月左右,可見生殖道發炎以及流產后胎衣滯留,伴有惡臭分泌液排出;公牛臨診可見陰莖潮紅腫脹,睪丸和附睪發生炎癥,還可能伴有關節炎和滑膜囊炎。特征性病理變化主要有胎衣呈黃色膠凍樣浸潤,絨毛葉部分或全部貧血而呈蒼黃色;胎兒真胃中有淡黃色或白色黏液絮狀物,漿膜腔有紅色液體,臍帶常呈漿液性浸潤、肥厚;公牛生殖器官有出血點和壞死灶,睪丸和附睪有壞死灶。

1.3 診斷及防制措施

牛布魯氏菌病的診斷主要有血清凝集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還可以通過流行病學及胎兒胎衣的特征性病理變化作出判斷。該病以預防為主,主要采取檢疫、免疫、淘汰感染病畜等綜合防制措施。應定期對牛群檢疫檢測,一經發現帶菌者立即撲殺淘汰,并做好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在引進種畜和增欄補欄時要做好隔離觀察,加強檢疫檢測,嚴防引進帶病動物。

2 牛沙門氏菌病

2.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沙門氏菌?。╯almonellosis)是由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的疾病。沙門氏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不產生芽孢,也沒有莢膜,是一種人獸共患病原體。該菌對干燥、腐敗、日光等具有抵抗力,在外界條件下可存活數周至數月,對多種抗菌藥物敏感,但對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較弱,常用消毒劑和消毒方法都對其有消殺作用。沙門氏菌屬中有多種類型的細菌會致使人和動物在各種年齡段感染患病,幼年者比成年者更易感,2~6周齡犢牛易感,無季節性。懷孕母畜感染后多數發生流產。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患病者和帶菌者,病原可通過消化道感染健康牛只,還可通過帶菌精液以及病畜交配感染。

2.2 主要臨診癥狀和特征性病理變化

妊娠母牛多數發生流產,可從流產胎兒中檢出病原菌;成年牛起初表現為高熱昏迷、食欲廢絕、呼吸困難和體力衰竭,不久后可見下痢帶血、糞便惡臭,多數在一周內死亡,有時可見關節腫大;犢牛在2周齡以后發病,體溫升高,排出混有黏液和血絲的黃色惡臭糞便,病狀出現后在一周內死亡。成年牛和犢牛的特征性病理變化有所不同,成年牛常見急性出血性腸炎,犢牛的急性病例常見在心壁、腺胃以及黏膜廣泛出血;成年牛和犢牛均可見肝脂肪變性或有灶性壞死,脾臟充血腫大。

2.3 診斷及防制措施

根據病牛的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只能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要做該菌的分離鑒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聚合酶鏈反應試驗可用于診斷該病。應加強對犢牛及母牛的飼養管理,保持飼料和飲水的清潔衛生,飼料要營養均衡并定時定量飼喂;加強衛生防疫措施,及時將圈舍的糞便及污物清除干凈,并定期對圈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使外部條件不利于滋生細菌進而消除發病誘因;對于容易發病的地區,要定期給牛群免疫接種。

3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

3.1 病原及流行特點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BR)是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該病毒又稱牛(α)皰疹病毒1型(BHV-1),可潛伏在三叉神經節和腰、薦神經節內,只有一種血清型。病毒本身對乙醚和酸敏感,在pH 7.0的溶液中很穩定,在22 ℃可保存5 d,4 ℃可保存30 d左右,-70 ℃可保存數年。該病多發生于秋季和寒冷的冬季,主要感染牛,肉牛的感染率高于奶牛,其中又以犢牛最為易感,病牛和帶毒牛是主要的傳染源,可通過呼吸道或生殖道傳播。

3.2 主要臨診癥狀和特征性病理變化

呼吸道型表現為發燒、沉郁、拒食,鼻黏膜高度充血,因炎性滲出物阻塞使呼吸困難,并伴有結膜炎;生殖道型可見尿頻、有痛感,陰道有黏性分泌物,陰門出現白色病灶或膿包;腦膜炎型主要見于犢牛,發病后表現出共濟失調、興奮驚厥、口吐白沫、四肢劃動等神經癥狀;流產型主要導致妊娠母牛生殖道感染,引發流產。特征性病理變化有呼吸道黏膜發炎、潰瘍,并有膿性滲出物,上皮組織細胞中有核內包涵體,真胃黏膜發生潰瘍,犢牛解剖后可見非化膿性腦炎變化,流產胎兒肝脾有壞死。

3.3 診斷及防制措施

可根據病史以及臨床癥狀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時可采集病畜鼻腔洗滌物、流產胎兒胸腔液做病毒的分離鑒定,再用中和試驗和熒光抗體試驗來檢測鑒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也可診斷該病。該病能夠導致持續性感染,在經常發病的地區或者本病潛在的地方,要有計劃地給牛群進行免疫接種,及時保護易感動物,同時強化檢疫監管,對調運牛只進行嚴格檢疫,防止引入傳染源和帶入病毒。

4 牛病毒性腹瀉

4.1 病原及流行特點

牛病毒性腹瀉(BVD)是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該病毒又稱黏膜病病毒(MDV),是黃病毒科瘟病毒屬具有囊膜的單股RNA病毒。根據病毒在細胞培養中的變化可分為致細胞病理變化型和非致細胞病理變化型,病毒能夠感染牛、羊、豬、鹿以及袋鼠,傳染源主要是患病者和帶毒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動物的血液、骨髓、精液、懷孕母牛的胎盤以及眼、鼻、呼吸道的分泌物中,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過胎盤感染。

4.2 主要臨診癥狀和特征性病理變化

主要臨診癥狀是黏膜發炎、糜爛、壞死和腹瀉,懷孕母牛感染該病時常發生流產,或產下先天性缺陷的犢牛,患病犢??赡鼙憩F為輕度共濟失調或者盲目。病牛除體溫升高、精神萎靡之外,主要表現為眼、鼻有漿液性分泌物,鼻鏡和口腔黏膜表面出現糜爛。特征性病理變化主要體現在消化道和淋巴組織,食道黏膜糜爛,腸淋巴結腫大,淋巴組織發生中心壞死,成熟的淋巴細胞消失,組織學檢查可見鱗狀上皮細胞空泡變性。

4.3 診斷及防制措施

在日常診斷中可根據流行病學、臨診癥狀以及特征性病理變化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還要依靠病毒的分離鑒定、血清學檢查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病毒分離鑒定時應采集患病動物的血液、骨髓、流產母牛的胎盤以及眼、鼻分泌物。平時要加強引進活牛的檢疫,防止引入帶毒牛,也可采取免疫接種、檢疫檢測和淘汰持續感染牛的綜合防制措施。

5 牛胎毛滴蟲病

5.1 病原及流行特點

牛胎毛滴蟲?。═ritrichomonas fetus)是毛滴蟲科、毛滴蟲屬的牛胎毛滴蟲寄生于牛的生殖器官而引起的。胎毛滴蟲的形狀可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常呈瓜子形、紡錘形、梨形、圓形等,蟲體的細胞核近似圓形,位于蟲體前半部,簇毛基體位于細胞核的前方,有一條縱走的軸柱,始于蟲體前端,末端突出于蟲體后端。牛胎毛滴蟲在20 ℃室溫中的病例材料內可存活3~8 d,在糞尿中可存活18 d,在0 ℃可存活2~18 d,對高溫和消毒藥的抵抗力很弱。該病常發生于配種季節,主要通過交配感染,也可通過病畜生殖器官分泌物污染的墊料和護理用具以及家蠅搬運而散播。

5.2 主要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

主要臨床特征是引起母牛早期流產、不孕和生殖系統炎癥,牛胎毛滴蟲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陰道和子宮內,寄生在公牛的包皮腔、陰莖黏膜和輸精管內,母牛懷孕后在胎兒的胃、體腔內、胎盤和胎液中均有大量蟲體。母牛感染后主要表現為陰道發紅腫脹,有帶絮狀物的灰白色分泌物流出,同時陰道黏膜有小疹樣的毛滴蟲性結節,懷孕母牛孕后不久出現胎兒流產和死亡現象。感染的公牛主要表現為包皮腫脹,分泌大量膿性物,陰莖黏膜有紅色小結節。侵入母牛生殖器的毛滴蟲主要會引起子宮炎癥,影響發情周期并造成繁殖障礙,侵入公牛生殖器的蟲體主要引起陰莖炎,進而侵入輸精管、前列腺和睪丸,影響性機能。

5.3 診斷及防制措施

在日常診斷中可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調查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時可采集病畜陰道排出物、包皮分泌物、胎液以及胎兒的胸腔液做病原檢查。開展人工授精是較為有效的預防措施,但要確保公牛精液無毛滴蟲感染,同時嚴防母牛與來歷不明的公牛自然交配,對于引進的新牛,要做好隔離觀察和毛滴蟲檢查工作。要加強病牛群的監管,不得輸出調運病牛,做好飼養管理,加強日常消毒。

6 牛新孢子蟲病

6.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新孢子蟲?。∟eosporosis)是由球蟲目新孢子蟲屬的犬新孢子蟲寄生于牛細胞內引起的一種原蟲病。牛是新孢子蟲的中間宿主,對牛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妊娠母牛流產、產死胎,還會造成神經系統疾病。新孢子蟲生活史主要包括組織包囊、卵囊和速殖子三個階段,終末宿主犬吞食含有組織包囊的動物組織后,在體內腸上皮細胞進行發育,并隨糞便排出卵囊,牛作為中間宿主吞食含有卵囊的飼草,卵囊會隨血液流動侵入有核細胞寄生,在細胞內慢慢繁殖分裂形成速殖子,速殖子經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造成流產、死胎或弱胎。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均會造成牛感染新孢子蟲,組織包囊4 ℃可存活2周左右,-20 ℃很容易失去感染力。該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末至秋初易發,且多發于5~6個月的妊娠期母牛。

6.2 主要臨診癥狀及病理變化

成年牛感染新孢子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產下死胎或流產,經常發生在妊娠中后期;犢牛感染后生長緩慢,體質較差,還伴有神經系統疾病,表現出肢體持續性麻痹、四肢僵直、肌肉無力、運動失調、吞咽困難,甚至心力衰竭。病理變化與新孢子蟲寄生的部位有關,組織包囊寄生于脊髓和大腦中,可見小腦發育不全、脊髓區發生非化膿性炎癥;速殖子寄生在神經、血管內皮、室管膜等其他細胞中,主要表現出肌炎、肝炎和持續性肺炎病變,也可引起嚴重的神經肌肉損傷,全身肌肉如喉肌、食道肌以及骨骼肌都會出現炎癥反應。

6.3 診斷及防制措施

牛新孢子蟲病僅僅通過臨診癥狀及病原學難以診斷,該病與弓形蟲病臨床癥狀相似,確診要進行間接免疫熒光試驗、免疫組織化學法、組織包囊檢查以及超微結構檢查。目前還沒有針對牛新孢子蟲病的特效藥物和疫苗,早期感染的病畜可用甲氧芐啶和乙胺嘧啶對癥治療,用藥1月左右麻痹癥狀可消失。最有效的防制手段是淘汰病牛和血清抗體陽性牛只,杜絕牛與終末宿主犬類動物混養或接觸。

7 結語

在規?;图s化養殖趨勢下,牛繁殖障礙傳染病不僅給養牛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嚴重影響著牛產業的發展,養殖場(戶)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好日常飼養管理,采取綜合防制措施,提高牛群的抵抗力,進而控制和杜絕傳染病的傳播蔓延,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保障牛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特征性病理變化犢牛
犢牛腹瀉病原因分析與防治措施
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臨床因素分析及宮腔鏡下特征性差異
犢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犢牛病死率的飼養與管理措施
犢牛疾病的預防保健措施
生豬定點屠宰檢疫中各器官病變鑒別實踐思考
結節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現
鵝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肺尤文肉瘤1例報告
新藥:舒心降酯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