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與實施路徑研究

2023-01-05 10:05朱麗萍張伊麗
時代經貿 2022年12期
關鍵詞:普惠金融服務金融

朱麗萍 張伊麗 李 程

(1.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運輸學院;2.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 上海 201620)

引言

自2005年普惠金融被聯合國提出以來,建立有效的、全面的、為社會所有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服務的普惠金融體系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農村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人口居住相對分散。由于我國經濟二元化結構特征,農村是經濟與金融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經濟尚不富裕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也是普惠金融服務的重點領域。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國在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農村建設”的深化發展,有助于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進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普惠金融作為扶持弱勢群體的重要機制,可以為農村小微企業及低收入群體提供金融服務,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

在經歷了小額信貸、微型金融、傳統普惠金融之后,普惠金融與數字技術相結合,被賦予了新的載體與內容,目前數字普惠金融已成為普惠金融發展的新趨勢。2016年,G20峰會首次提出了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將其界定為“一切通過數字金融服務以促進普惠金融的行動,它包括運用數字技術為無法獲得金融服務或缺乏金融服務的群體提供一系列正規金融服務,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并且是以負責任的、成本可負擔的方式提供,同時對服務提供商而言是可持續的”。數字普惠金融就是通過數字技術促進普惠金融,以解決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問題。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提出,要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大力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即運用數字技術更好地為農村地區的企業和居民,尤其是為小微企業和尚不富裕人口提供與其他地區、其他群體相均等的金融服務。從農村普惠金融的實踐來看,成本高、效率低導致的難題始終難以化解。與傳統普惠金融相比,數字普惠金融可以利用數字技術突破時空限制,具有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門檻等優勢。首先,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加速農村金融產品的創新,精準對接農業和農戶的金融需求,緩解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其次,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可以顯著提升農村居民的金融可獲得性,利用金融服務降低家庭財務風險,支持農戶的創業活動。再次,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改善農村小微企業的營商環境,促進農村產業創新與升級,實現產業興旺,帶動農村的全面振興。最后,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改善農村的投融資環境,實現農民增收,推動農村居民的消費升級,實現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戰略下我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

從各國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經驗來看,主要有三種渠道推廣金融服務:一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通過手機完成支付、匯兌等基本金融活動。二是利用數字技術提供信貸、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擴大信貸規模,降低融資風險。三是加速構建基礎數據庫,提高金融服務能力。我國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加速發展,業務模式和服務品種日益增多,多元化、創新化的特征明顯。

從供給主體來看,傳統金融機構、電子商務平臺、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是目前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主要提供者。傳統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載體,向農村地區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大多數商業銀行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和平臺,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如建設銀行“裕農通”、農業銀行“惠農e通”、郵政儲蓄銀行“E捷貸”等。脫胎于電商平臺金融業務部門的金融科技公司是農村普惠金融的另一大推動力量。2014年以來,淘寶、京東等國內重要的電子商務平臺開始進入農村市場,借助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農村網購市場快速發展。與此同時,這也為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提供了重要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持。眾多商業銀行與大型電商平臺展開合作,構建了農村普惠金融體系,如中國農業銀行與淘寶合作的“惠農e商”,西京銀行與京東合作的“西銀京農貸”等。此外,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如微信理財通、陸金所等)借助于移動通信技術,將金融服務從城市拓展到鄉村,普及了數字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P2P等網絡信貸公司開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業務,面向農戶、小微農業企業提供貸款,并進行業務創新,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經濟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

從服務內容來看,目前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業務既包括支付、信貸、儲蓄等傳統金融業務的數字化,也包括新興的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理財、P2P等金融業務,此外,還出現了基于農業產業鏈的金融服務模式,即由農業核心企業或金融機構來搭建數字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游的小農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種基于數字技術的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具體操作模式不盡相同,最常見的是由商業銀行、農業核心企業構筑農村電商平臺,形成“龍頭企業+金融機構+農戶+互聯網”模式,如重慶農商行建立的柑橘、核桃電商平臺及供應鏈金融服務。除此以外,還有保險企業、互聯網金融平臺主導的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如中國人保、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等參與的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這些業務模式不僅為當地特色農業提供了金融支持,也進一步推動了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

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蔽鍌€方面的全面振興,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無論哪個方面的發展都離不開對金融的需求。數字普惠金融以數字信息技術為載體,為農村、農業、農民提供金融支持,將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從鄉村振興的五大目標來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個層面。直接層面主要體現在對“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狈矫娴挠绊?;間接層面主要體現在對“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方面的影響。農村數字普惠金融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如圖1所示,具體包括:

圖1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促進鄉村振興的影響機制

(一)直接影響機制

1.緩解農村企業的融資約束,規避農村產業發展風險,實現產業興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目標和重要基礎,既包括實現農業現代化,也包括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實現產業興旺過程中,需要眾多主體參與其中,包括農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返鄉創業和新農民等。傳統金融機構很難滿足這些主體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涉農貸款總體比例偏低。數字普惠金融利用低成本、低門檻、便捷等優勢,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可以提高農村地區融資的針對性和普遍性。此外,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還可以通過推廣保險產品和金融衍生品,為農村產業的發展提供規避風險的渠道,確保農村產業的穩定發展。

2.結合綠色金融理念,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促進鄉村產業可持續興旺,創造宜居的生態環境。綠色金融是通過金融創新實現環境保護的活動。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綠色金融可以在貸款政策、種類、對象、條件等方面,發行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產品,優先支持農業綠色化、低碳化,促進鄉村環境保護。我國農村地區環境治理亟待加強,并且缺乏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特別是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要進一步加強。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結合綠色金融理念,積極推進鄉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治理農業污染,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在促進鄉村產業可持續興旺的同時,也有利于創造宜居的生態環境。

3.提供更便利、更豐富的投資理財渠道,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縮減城鄉收入差距,促進農村居民消費升級,實現生活富裕。數字普惠金融通過微信客戶端、各商務與政務合作App等渠道,提供了更便利、更豐富的投資、理財、保險、信貸等業務,可以幫助農村居民突破僅有儲蓄存款的單一理財方式。目前的研究成果顯示,數字普惠金融有利于提高農民的財富水平,減少城鄉收入差距,并能促進農村消費升級。

(二)間接影響機制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對“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方面存在間接的影響。一方面,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深化發展離不開金融基礎知識的普及,通過金融知識宣傳活動,農村居民的金融素養會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會促進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和征信體系的建設。這些發展不僅有助于開展金融業務,也會引導農戶的誠信守約意識,有助于改善鄉村的文明風貌,提高鄉村的治理能力。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的不足與制約因素

(一)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農村普惠金融的推進,農村金融服務覆蓋范圍持續擴大,農民享有的金融服務有了顯著改善。但是,我國農村普惠金融在推進過程中也暴露了許多不足,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異質性明顯,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顯著。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依賴于當地信息化水平、金融市場發展程度、經濟發展水平等基礎條件。由于我國經濟仍具有二元化結構特征,城鄉、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仍然明顯,這也導致我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參差不齊,差距顯著。上海、北京、浙江等發達省市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遠高于青海、甘肅、新疆等西部省區。即使同屬農村地區,東部地區農村的電商發展和金融發展水平也明顯高于中西部農村,尤其是偏遠農村。不同省份的農村在網絡征信、支付、小額貸款方面有明顯差距。

2.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供需矛盾仍舊突出。一方面,金融機構提供的數字金融服務具有較高的同質性,競爭加劇,但服務的使用效率低。同時農村的金融人才缺乏,業務素質不高,導致金融機構的成本收益比不高。另一方面,農村普惠金融的需求受制于當地居民的金融素養與信息化普及程度。我國農村地區的留守人口較多,對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人均使用水平不高,并對投資、理財等金融產品知之甚少,帶有明顯的不信任感,從而造成了數字普惠金融需求上的不足。有效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還體現在農村地區征信系統的缺乏,農戶的信用狀況很難符合金融機構的審查條件,從而無法滿足農村企業和農戶的金融需求。

3.農村數字普惠金融風險逐步顯現,金融監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尚不完善。數字普惠金融在發展過程中為廣大農民帶來了便利,但金融安全問題也開始出現。金融欺詐、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金融風險也開始向農村地區滲透,一些打著金融創新的騙局層出不窮,如果沒有適當的監管、政策指導和保護機制,農戶很容易上當受騙,遭受財產損失。金融風險事件頻繁出現,容易讓農戶產生抵觸心理,加大了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推廣難度。

(二)制約因素

之所以存在以上幾個明顯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歸結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在數字技術、金融環境和金融素養方面仍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這些制約因素成為現階段我國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的主要障礙。

首先,農村地區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服務質量、個人智能終端設備覆蓋率方面都落后于城市,成為制約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因素。由于按照先城市后農村的建設規劃,我國農村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一直落后于城市地區。例如,我國城市地區在2015年就已完成4G全覆蓋和光纖入戶,而農村地區從2016年才開始進行4G網絡的鋪設,時至今日,雖然農村大多數地區已經實現了4G和光纖覆蓋,但信號覆蓋效果較差,甚至還有部分地區并未實現4G信號的覆蓋。5G網絡也是類似的情況,從2019年開始在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40個大城市建設5G基站,但農村地區并未開始。與此同時,農村居民的手機覆蓋率也低于城市地區。

其次,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水平低,征信體系發展不完善。中國人民銀行運營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覆蓋了全國70%以上的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尚未覆蓋的不足30%人口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此外,我國金融機構和網絡金融平臺的信息也未實現共享。因此,金融機構很難判斷不在征信系統內農戶的信用狀況,從而加大了農村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的推廣難度和市場風險,也抑制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施效果。

最后,居民金融素養直接影響金融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居民金融素養已經成為我國乃至全球各國的共識。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國農村地區居民的金融素養明顯低于城市地區。由于農戶普遍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識,缺乏個人理財規劃的意識,不知道如何利用金融產品和服務來解決面臨的財務問題,不知道如何對家庭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規避家庭財務風險。相對于城市地區的居民金融教育,農村地區的金融教育發展更加滯后,只是通過簡單的發傳單、拉橫幅的方式進行宣傳,收效不佳。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促進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

(一)進一步完善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頂層設計

我國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應結合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等國家發展目標,促進數字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融合。改善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供需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完備的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政策。應完善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組織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由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牽頭,農業農村部、工信部、證監會、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多個部委部門統一規劃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生態改善和金融教育投入,促進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均衡發展。要進一步加快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活動,充分發揮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功能,加快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的構建。

(二)推進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創新

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和創新,離不開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的發展。隨著數字經濟在我國的深入發展,應鼓勵電商企業在農村地區進一步拓展服務網點,提升服務質量,與生產、物流、銷售、金融等環節進行整合優化。繼續探索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與數字化升級,推進數字化與農村各方面社會生活的融合,拓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服務范圍。

加快推進農村傳統金融機構的智能化改造,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農村保險機構利用數字技術提高農村保險服務的精準度。支持農村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圍繞農戶、農業企業的融資需求建設助農金融服務平臺,拓展信息采集和共享功能。支持涉農風險投資的數字化發展,解決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三)推進數字和金融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縮小城鄉差距

首先,在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應加快農村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由地方政府牽頭,各縣域主管,做好頂層設計,實行分層建設、分步實施策略。繼續支持偏遠農村地區的光纖建設和網絡覆蓋,確保網絡信號質量,盡快啟動5G 網絡建設。利用政府優惠政策推動“數字下鄉”,提高農村居民終端設備的使用廣度和深度,確保農村全體居民都能享受低成本、高質量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其次,進一步加強農村征信系統建設,完善征信數據標準。推動農村征信行業協會發展,發揮農村征信行業在數字普惠金融中的服務功能。搭建征信信息共享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和第三方互聯網企業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數字普惠金融業務的效率,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用風險。盡快建立相關法律法規,確?!墩餍殴芾項l例》可在農村數字征信體系中運行。

最后,加大農村師資力量投入,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監管部門、教育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加強合作,一方面盡快將金融基礎知識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多種媒體渠道進行宣傳,提升農民的金融素養和風險意識。避免流于形式的簡單宣傳活動,金融機構可以與農村黨政系統進行對接,建立常態的數字普惠金融知識培訓班。推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知識平臺的建設,加強宣傳力度。還可以針對返鄉農民工等特殊群體開展專項普惠金融培訓,增加“一對一”專項金融服務,培育相應的金融需求主體。

(四)加強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風險監管,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要針對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多樣化的業務模式建立多形式、多層次的監管體系,采用現場和非現場的金融監管手段,分清風險來源,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策略,并加強對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風險預警監測??紤]到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地區差異明顯,可以根據各地經濟、金融的實際發展情況,開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點。在“一行兩會”統一指導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差異化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監管措施,由地方金融監管機構負責執行。此外,要重視網絡金融詐騙、非法集資活動給農民帶來的財產損失,建立投申訴平臺,保障農民在數字普惠金融中的合法權益。

猜你喜歡
普惠金融服務金融
“三農”和普惠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
讓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協力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前海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日照銀行普惠金融的鄉村探索
農村普惠金融重在“為民所用”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