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治理實現路徑

2023-01-08 07:07李順紅
智庫時代 2022年32期
關鍵詞:輿情網民信息

李順紅

(中共普安縣委黨校)

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善于運用網絡傳播規律,改進創新網上宣傳,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大力推進傳統媒體的新興媒體整合發展,增加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管理,推進網絡依法有序規范運行,確?;ヂ摼W可管可控,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突發事件發生后,民眾通過網絡這一媒介在互聯網上對此事發表不同的看法,從而形成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會給網絡空間治理和現實社會治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健全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機制迫在眉睫。

一、抓牢協同治理,切實形成應對突發事件強大合力

針對于突發性網絡輿情對于社會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需要政府更加全面了解輿論環境,獲取主動權,及時發布更加客觀與全局性的災情信息,有效增強對網絡輿情不良影響的管控力,為此要求多方協同發力,強化治理。協同治理中既要注重治理技術方面的協同,也要加強對各治理部門的相互協調,方能形成應對突出事件的強大合力。

(一)加強治理技術協同

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發生后,從以往的治理實踐看,為了阻止因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產生“刪帖、技術屏蔽”等常規手段,但對網絡輿情傳播的控制效果差強人意。原因在于,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行業專業人士對技術的推動作用突出,技術的壟斷性和可控性較弱;并且,網絡技術在探索中實現發展,技術環境瞬息萬變,相應的網絡控制技術在應用中難免存在漏洞,常規技術控制手段并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因此,需要在原有治理技術的基礎上做出創新,強化技術攻關與技術協同,為應對輿情打牢技術基礎。

(二)加強政府部門協同

公安、工信、文化等政府各職能部門均是網絡輿情信息管理的重要參與主體,但這些部門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往往缺乏有效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統一合作的局面。對于具有網絡信息收集、分析、引導、處置能力的相關部門,在明確責任的前提下,通過政府統一組織起來,成立有效的專班,各負其責、互通信息、統一口徑,避免在處理輿情事情中互相推諉扯皮以及信息掌握不全面的情況。比如,政府牽頭召開聯席會議,最大化進行網絡輿情信息的溝通和信息資源共享,深入分析輿情產生因素、發展階段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適時掌握輿情變化動態,并進行科學研判,從而制定出輿情應對策略。

(三)加強新興媒體協同

為有效增強政府對披露信息的有效控制,增強突發性網絡事件回應與處理能力,需要政府從實際情況出發,強化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加強對網絡輿情的重視與積極回應,最大限度保障公眾權益充分實現;同時,積極開設專門的網絡輿情處理窗口,建立網絡輿情處理網絡平臺,通過各種新興媒體,最大限度的保證政務信息的及時有效公開,為全面實現對政務信息的公平、公正、透明化公開做足準備工作。

二、加快法制步伐,逐步夯實應對突發事件法律根基

政府部門提高輿情治理能力的關鍵策略在于善用法制思維,在網絡輿情治理全流程中踐行法制化治理方式?!盎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在中國特有的國家治理現代化邏輯中,需要高度強調法治化的主導原則,結合現狀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工作后,有利于優化治理環境,彰顯出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特色。網絡輿情治理作為法治現代化的重要部分,也必須遵循法制化的原則,以此為準繩,竭力優化網絡法治秩序。

(一)健全網絡空間治理的法律體系

隨著各職能部門乃至社會各界對網絡輿情治理重視程度的提升,互聯網管理獲取更多的契機,互聯網信息傳播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頒布,對政府部門、互聯網服務商、網民在網絡信息傳播時的責任和義務做出明確規定,各網絡參與者能夠清晰地在特定的“范圍”進行網絡操作。但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網絡立法工作的推進并非一蹴而就,相較于網絡的快速發展而言具有滯后性,遇到各類以往未曾出現的網絡治理問題時,政府主管部門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引導,網絡治理束手無策,或是由于盲目采取網絡治理方法而影響工作成效。因此,在網絡法治化治理中,需要提高配套法規的制定水平,首要前提是以網絡基本法為核心,在此基礎上補充相關的法律法規,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持續推進網絡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根據網絡環境動態優化,強化對網絡信息傳播行為的規范化管理,同時心系網民在網絡環境中的信息安全,做好隱私信息的保護工作。

(二)完善網絡空間治理的執法手段

聯動線上、線下兩條路徑,協同建立網絡執法機制,評估網絡輿情傳播行為,識別構成違法犯罪的部分,依據法律法規予以懲處;強化網絡執法力度,避免信息傳播對國家安全、個人因素等方面造成威脅。政府執法部門需密切關注現行制度的適用性問題,及時予以優化,同時共享執政信息,提高信息流動效率,降低執政成本。

(三)構建專業化的網絡空間治理隊伍

切實提高網絡輿情治理的科學性、增強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的互動性、強化網絡輿情發展生態環境的優化均是提高執政黨執政能力、增強社會公眾政治認同感的重要策略,亦是維護國家政權安全的必由之路。加強對高素質、精技能的網絡輿情監管人才的培養,有效構建一支專業技能強、思想素質能力高的青年干部積極投身于網絡輿情的監管隊伍中來,為進一步完善與優化輿情隱患監督與聯動機制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

三、構建多元共治的網絡輿情治理新局面

在當下,網絡輿情治理如果只是通過網絡空間互動或者是政府部門的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過去由政府主導的網絡輿情管理模式必須進行變革,需要多方共同參與進行網絡輿情治理,構建起多元共治的局面。

(一)充分發揮“意見領袖”在網絡輿情治理中的作用

當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意見領袖”的發言就如同“一只蝴蝶抖動翅膀,就能煽動空氣”。網絡輿情治理的相關部門怎樣發揮“意見領袖”在網絡輿論中平息民憤的作用,在網絡輿情的發展過程中怎樣去化解矛盾,引導事件發展,避免出現錯誤、偏激的現象,從而使社會朝著和諧、穩定的局面發展。從以往的經驗所見,負面信息通過網絡這一載體可以飛快的傳播、擴散,立刻成為輿論焦點,非理性的發言更加劇了傳播速度,讓網絡輿情向更深層次的發展,最終形成網絡輿論的“蝴蝶效應”,使整個事件惡化。此刻,關于突發事件的相關情況,發布信息的時間越早越有利于事件的解決,特別是通過大眾認可的“意見領袖”及時指出真相,對解決問題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積極倡導網民參與網絡輿情治理

當今世界信息化空前發達,網民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了解到海量的信息。突發公共事件后,網民為對整個事件的真相進行還原,通常會多處收集信息,但網民對該事件不能輕易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做出相關的評價,不能被情緒化的信息影響自己的判斷。部分網民經過一些機構的培訓后為達到某些目的寫出很多煽動情緒的信息時,我們要客觀正確的看待事件緣由,保證自己不被帶入傳播陷阱。其次,網民參與網絡謠言治理中的作用要充分調動起來,倡導網民積極參與網絡輿情治理。例如:全國辟謠平臺、謠言粉碎機等誕生后,為網民發現有害虛假信息注入“強心劑”,引導網民參與網絡輿情治理,營造出清朗的網絡環境。

(三)充分發揮社區組織在網絡輿情治理中的作用

社區組織在網絡輿情治理中起著關鍵作用,首先在第一時間獲知信息、召開決策及部署會議,回應網民所提出的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期,如果在最佳時期錯過回應網民所需,利益訴求者會加深對社會的不滿情緒,會延伸出負面網絡輿情信息。其次是社區組織在處理輿情相關問題時,相關人員必須有客觀公正的態度,還要具有相應的判斷力,對待民眾的利益訴求要公正的對待,必要時還應為民眾提供幫助。最后是社區組織與民眾溝通交流時可采取協商對話形式,通過社區組織與民眾協商達成一致,防止信息在網絡上傳播。

四、充分發揮黨委在網絡輿情治理中的作用

在信息化的今天,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節點,為維護網絡社會的安全、穩定,發揮好政府在網絡社會中的作用,必須進一步明確政府部門在網絡社會治理中的職責,轉變網絡輿情治理的思想觀念增強輿情意識,注重培訓,推進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優化,培養網絡輿情的應對能力,從而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

(一)成立領導小組并明確職責

當突發事件發生后,網絡輿情會隨即而來,各級黨委政府首要任務是成立網絡輿情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網絡輿情工作宣傳報道有關事宜的統籌、調度。領導小組下應設應急管理、廣播播出管理、新聞宣傳報道、信息收集、輿情管控5個工作組。其次是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突發事件網絡輿情,不管是在管理的范圍,還是事件影響的范圍,影響到的是多個部門,所以各政府部門職責必須進行明確。

(二)提出工作原則及要求

當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發生后,首選要提出工作原則,一是注重權威性。各級政府部門及輿情疫情應對部門應及時轉載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流媒體和國家衛健委等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及各項防控工作舉措,宣傳內容與上級部門保持一致。二是注重規范性。嚴格按照衛健部門發布的信息報道,不改標題,不采用道聽途說、來源不明、未經核實的信息??茖W宣傳疫情防護知識,講究時、效、度。最后是注重紀律性。加強采、編、播、發各個環節管理,嚴格執行“三審三核”機制,重要信息要向衛健部門核實,重要稿件要嚴格按程序送審。

其次要明確工作要求。首先,各級黨委部門注重政治站位,明確網絡輿情應對小組具體做好網絡輿情宣傳工作。其次網絡應對輿情相關部門不得在有關平臺擅自發布宣傳報道有關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情況和有關案例,必須由輿情應對宣傳小組統作宣傳報道,確保信息準確暢通,宣傳工作上下聯動,確實提高宣傳的準確性、針對性、時效性。第三,關于疫情網絡輿情的宣傳報道必須嚴謹、準確,按照“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嚴格審核把關;涉及專業性強稿件必須經衛健康部門審簽刊播;涉及數據方面的報道不得自行采寫刊發,必須得到黨委、政府分管領導的審核認定。

(三)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輿情意識

1.對網絡輿情的認知方式改變

網絡輿情主體多樣化、波及范圍廣泛性以及集中持續性等特點,決定了各級政府部門如果還沿用慣性思維顯然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2.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意識

在網絡輿情的治理中我們同樣也要做到為民服務,各級黨委在處理網絡輿情的時候,為正確有效的引導輿論,除堅持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外,還需培養包容的、理性的、開明的理念,敢于面對網民吐露的真實社會狀況,鼓勵網民“敢說話,說真話,會說話”,賦予網民真實言論的自由權,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為民服務意識。

3.摒棄封堵思想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網絡的信息傳播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在網絡輿情應對中,不能再采取過去封堵刪等方式來解決網絡輿情,而是需要立足實際,以正確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應對。在輿論控制的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需要匯聚信息,進行權威發布。

(四)加強學習培訓,提升應對能力

一是直接面對民眾、以便收集最真實的民意信息;二是積極主動與網民進行良性互動;三是加快網絡輿情信息的發布速度,避免信息滯后;四是實行網絡輿情處置干部問責機制,依托制度強化相關人員的工作。一方面使相關部門干部對網絡輿情的問題提高重視度,改變工作態度,在原有基礎上持續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實現對各級干部日常工作狀態的全效監督,發揮出網絡在反映干部廉潔程度方面的作用,此契機下,由于網絡受眾群體可觀,將取得社會公共監督的良好效果。

五、結語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普及與廣泛應用有效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社會不斷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網絡輿情也逐漸增多。尤其是突發性網絡輿情現象的不斷加劇,迫使社會公共秩序缺乏穩定性,產生了諸多的不穩定性因素,這對于政府來說無疑是其治理能力的一大全新挑戰。在課題的寫作過程中,筆者深感網絡輿情的有效治理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公共事件,更為深層次的是一個涉及公共心理、思想意識等更為微觀層次的問題,對于網絡輿情的研究永遠是一個進行時,也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不斷踐行與調研的過程,這也是筆者研究本課題的初衷所在。

【相關鏈接】

IT是信息技術的簡稱,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與信息相關的技術。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書上對此有不同解釋。但一個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觀點是,IT有以下三部分組成:傳感技術 這是人的感覺器官的延伸與拓展,最明顯的例子是條碼閱讀器;通信技術 這是人的神經系統的延伸與拓展,承擔傳遞信息的功能;計算機技術 這是人的大腦功能延伸與拓展,承擔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所謂信息化是用信息技術來改造其他產業與行業,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承擔了一個得力工具的角色。

猜你喜歡
輿情網民信息
數字輿情
訂閱信息
數字輿情
消費輿情
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網民心理與風險溝通
展會信息
有感“網民節”
2.9億
首屆網民節遭遇“尷尬”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