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深度協同的實訓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以光環境設計工作室為例

2023-01-08 20:51張蘭李文東
智庫時代 2022年21期
關鍵詞:校企協同實訓

張蘭 李文東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一、光環境設計行業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交叉融合學科下的光環境設計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夜游經濟的飛速發展,如今的光已不再是簡單的為了照亮物體而存在,經過精心設計后的光不僅能讓人們感受到除卻光以外更為豐富的空間層次,還能營造健康舒適、絢爛多姿的生活環境,從生理和心理上滿足人們的需求。因而在時代的催生下誕生了“光環境設計”這門專業,其主要是研究光與人、空間和自然的關系,以便營造更好的環境造福人民。

所謂光環境設計就其概念來講,是在專業人士對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綜合運用下,以功能應用、文化構建和信息傳達等為最初目的,對人們所生活的室內外空間,如住宅、建筑、景觀及自然空間等各類私人和公共空間進行照明規劃和視覺設計的學科。由此可知,光環境設計并不是單一存在的,它涉及到了原本各自獨立的室內、建筑、景觀及園林設計和城市規劃等幾大領域,因此,從概念上講,光環境設計是一個交叉融合的學科。此外,光環境設計的誕生更是離不開許多傳統基礎學科的滋養和支撐,其在以傳統照明設計為核心的基礎上,通過與文學戲劇、數字媒體、信息技術等的交叉融合下,逐步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核心系統、呈現形式、實現方法和創新來源,讓光環境設計無論是作為學科專業還是行業,都具有更為充足的底蘊和深厚的根基,從而在未來發展擁有更為廣闊的契機前景和創新空間。

由上可知,光環境設計專業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不僅體現在學科理論構建上,更是體現在運用相關理論指導實踐上,交叉融合多學科知識是光環境設計的立足之本,更是其發展之源,而集各家所長的光環境設計也是時代發展所需的優勢學科,所培養的更是多方發展的綜合人才。

(二)從課堂走向實踐的光環境設計

任何行業發展都離不開綜合實踐能力強勁的人才,光環境設計行業亦如此,交叉融合的光環境設計本身便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專業,若學生只是在課堂上紙上談兵而不能具體操作應用是沒有發展前景的。因而一個連接課堂和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的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很好地整合校內外多種資源,以實際項目為依托,大力開展校校、校企深度合作,以理論支撐實踐、以融合促進創新,協同培養學生,使其綜合能力有效提升,從而為光環境設計行業輸送優質人才。

(三)光環境設計發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分析

當前中國城市化進程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人們對具有個性化、高水平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光環境需求愈發強烈,近年來國內最為火熱的文旅夜游印證了這一點?,F下是城市夜經濟發展的重要時刻,而以功能實現、文化構建和信息傳達為主要任務的光環境設計走進了大眾視野并得到關注和重視,隨之而來的便是光環境設計行業迎來了大力發展的重要契機。如何更好地發掘、設計和塑造城市空間、文化場所的夜形象是吸引人們駐足停留、產生消費,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專業的事情還需專業的人做,突然擴大的光環境市場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來支撐其正常運行,因而專業的光環境設計人才是目前市場甚至是未來市場所緊缺的,由此可見,光環境設計行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無論何種行業需要的都是有獨立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當前市場需要光環境設計師不僅要做好傳統的亮化設計,同時還需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設計出讓人置身其中能產生共鳴、感受光之意韻的交互環境,這就需要設計師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進行創意設計,還需設計師擁有超強的實踐能力將項目落地。而目前的光環境行業不僅缺乏專業人才,更缺乏實踐性能力強的優質人才,由此可見,光環境設計專業優質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校企深度協同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勢在必行。

二、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根據地,在行業市場發展的需求下,為其培養合適的人才是必要且必需的,然而在高校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和企業的反饋中得知,大部分學生雖然有著不錯的理論知識,但實踐能力卻非常一般,例如在設計真實項目時,很多學生想法天馬行空與現實脫節,無法真正落地,究其原因是由于實踐經驗的缺乏而導致的。因而,如何讓學生將校內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社會的真實場景聯系起來,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是高校師生亟待解決的問題[1]。

為了解決教學與社會生產相脫離的嚴峻現象,高校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工作室”應運而生,當前各高校建立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原有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發展提供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活力和源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學校的教學質量。工作室的建立一方面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另一方面課程安排實用,教學方法靈活,溝通協作頻繁,不僅能改善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現象,還能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此外,工作室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自身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由此也促使了教師的不斷更新發展,提高了教學水平,從而形成師生共同發展的良性景象[2-4]。

然而,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建立起來的高校工作室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室建設水平較低,一些工作室只是懸掛了標志,并沒有體現工作室教學的優勢,也沒有特殊之處;而一些工作室更為奇特,掛著工作室的牌子卻上著普通教學的課,工作室特殊教學模式的專業性和優越性完全沒有體現出來;更有甚者,僅僅掛了個牌子而已,日常關門閉鎖,沒有老師和學生在里面工作學習,或是有學生無老師等?,F有高校工作室為何會出現類似問題,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工作室”定位不清且缺乏實踐平臺

首先,工作室在建立之初為誰服務、怎樣服務便定位不清,這就導致工作室在后續一系列運行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缺乏針對性的有效管理機制;缺乏與社會和行業市場的緊密銜接;缺乏有力的實踐平臺和真實的設計項目等。而這些問題都會為工作室的建設和發展帶來顯著的弊端,如沒有具有針對性且有效的管理機制,在與企業進行項目合作時,就會導致合作內容無法明確具體,相關責任無法追根溯源和有效管理等;而沒有與社會和行業企業緊密銜接,則會導致學生無法及時了解社會發展狀況和行業最新資訊,也無法和企業建立合作,從而導致學生缺乏適合自己的實踐平臺和設計項目,無法將理論知識有效應用于實踐,得不到相應的操作反饋,也就無法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更無法積累相關的實踐經驗[3-4]。

其次,在工作室管理教學中教師對自我角色定位不清,一是無法有效區分課堂教學和工作室教學的不同,在授課過程中容易理論化和片面化,從而忽視對學生全方位的管理;二是教學內容側重和分布不合理,無法精準摸住行業需求的命脈,導致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不匹配,從而嚴重制約了工作室和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二)“工作室”管理參差且形式化

當前校企協同共建的工作室在管理和教學理念上存在著一些偏差,各有各的側重點,高校希望能通過這一新型模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而企業則更為側重于自己社會知名度的提高和收益的增加,校企雙方一開始在管理上便沒有建立起雙方都滿意的有效且有力的運營機制和協調機構,因而管理機制的發展自然會參差不齊[4]。此外,一些高校和企業在合作中著眼于當下,而忽視未來的長遠利益,各自對合作都不曾在意,導致校企間無法形成統一的戰線和一致的目標,從而使工作室實訓教學形同虛設。

(三)“工作室“教師踐行能力不足且隨意化

設計作為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當前各高校具備“雙師”能力的教師并不多,這也就導致了絕大部分教師的實踐指導水平一般,這對于工作室實訓教學模式下的人才培養來說是極其不利的,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實戰能力的鍛煉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更會讓實訓教學形而上且隨意化[3]。

三、校企深度協同開展工作室實訓教學的策略

(一)精準定位,提供優質實踐平臺

工作室在建立之初無論是其本身還是授課教師都應定位清晰明確,后續才能有目的、有章程地進行有效發展。工學結合是工作室實訓教學模式的最好體現,一方面,高校應在政府的監督和行業的調配下根據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最新技術以及對哪類人才最為需求等來精準定位,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與企業協同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并將其落到實處;另一方面,企業應配合高校做好前期定位規劃,在工作室正式運營后投入符合規劃定位的真實項目,與高校一起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平臺,使學生的實踐能力、業務能力、職業素養等都能得到大幅提升,提前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實現雙贏局面[4]。

(二)建立多元協同管理機制

工作室的管理機制一定要在最初創建時便制定好,在運行過程中隨時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更改,以便更好地促進工作室和學生的良性發展。首先,高校-企業-行業應統一發展目標,在多方協同下找到校-企-行的利益平衡點,從而建立并制定好長效協同管理的相關章程和運行保障機制,合力打造一支團結、專業又互補的高素質教學團隊。其次,企業可將業界先進的運行模式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計劃和實訓方式,讓企業和高校以工作室為橋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相互促進、互相監督,共同建立起高效發展的工作室實訓教學體系,為工作室的有效管理和長效發展保駕護航。

(三)創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工作室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僅要具備教學和科研能力,更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訓教學,因此,多渠道培養雙師型的教學團隊是必要且必需的。新型工作室的教學不應只是傳統的選用學校教師進行授課,更應邀請行業和企業的專家進行實時參與,無論是制定教材還是開發課程亦或是講課授課,都應該充分發揮校-企-行各自的優勢來進行協同規劃和發展,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保障工作室實訓教學的順利開展,最終實現三方共贏的局面。

四、光環境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成效

(一)光環境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

光環境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其工作室的建設與其他工作室有著一定的區別,因此我們在最初建立工作室時,一方面大量研究了其他專業工作室的教學模式,從中取其精華,挑選可用部分;另一方面積極與行業和企業進行深度溝通,根據專業本身特征和行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探討和探索,從而制定了現行的相關管理章程和運營保障機制,主要措施如下:

1.深度協同的教學模式

光環境設計工作室作為校企合作的實訓教學工作室,是通過深度協同校-企-行三方的優勢來進行項目實踐和項目研發的有效教學模式。在工作室的正常教學和日常管理中采用的是科學的分級管理運營模式,一方面統籌管理工作室校內外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協調校-企-行之間實際項目的推進工作;此外,還建立了強有力的勞動報酬機制,根據項目的具體完成效果,按企業的業務標準對應發放相應的酬勞,以此激發學生的工作激情和動力。通過多方位、多元化的內外搭配和深度協同運作,使光環境設計工作室的管理得以順利和高效的運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2.三創教育的創新模式

光環境設計工作室立足于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施培養學生的“創意”、“創新”和少數“創業”的三創改革模式。任何設計行業都離不開創意,因此對于學生三創能力的培養是有必要的,本工作室三創培養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通過課堂教學的任務模式來培養學生對創意方法的掌握和應用;二是通過實際項目和大賽項目的應用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三是通過進入設計公司、創意園等實戰模式來培養學生創業項目的能力[4]。

3.專創融合的競賽模式

光環境設計工作室充分發揮競賽運營模式,整合各界資源,積極升級課程和改革教學模式,攜手校-企-行共營賽事,構建螺旋式上升的競賽系統,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遷移,促使學生得以良性發展。每年工作室都會組織學生參與各類比賽,且多次獲得不同比賽的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等,成績顯著。通過競賽模式的培養,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促成學生的協作能力。且參賽隊伍由學生自行組建、協同并進,所獲獎勵由學生自得,且高級別賽事有相應獎勵,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促成了工作室的良性發展。

4.實習+就業的職場模式

光環境設計工作室充分依托校-企-行創建強有力的實戰平臺,引進真實的企業項目,實現校企無縫銜接,產教緊密結合,師導生創,學訓一體的“實習+就業職場模式”[4],為學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場所。主要表現為:首先,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在工作室進行實際項目的實踐鍛煉,發展自身綜合能力。其次,光環境設計專業在校外有非常多的實訓基地,學生寒暑假和大三實習均可以進入企業進行實戰能力的提升,切身感受真實職場的魅力,為以后工作做好必要的前期準備。

(二)光環境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成效

就目前而言,光環境設計工作室所帶來的成效是肉眼可見的,基本上達到了我們前期預想的效果。首先,在校企合作方面,工作室和行業內眾多甲級設計公司有著長久的合作關系,建立了眾多校內外實訓基地,滿足學生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其次,光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一方面是行業缺乏相關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學生本身水平不低,能讓企業滿意;最后,工作室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皆取得較好的成績??傊?,光環境設計工作室目前的實訓教學模式成效令校-企-行-學都較為滿意。

五、結語

校企深度協同管理的工作室實訓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不僅能突破現有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弊端,還能更好地深化產教融合,培養行業和企業所需要的高技能設計人才,從而推進工作室的多元協同管理和教學改革,為校-企-行深度協同管理培養多層次人才提供新范式和新理念,以此促進各校-企-行-學的良性發展。

猜你喜歡
校企協同實訓
輸入受限下多無人機三維協同路徑跟蹤控制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BOPPPS教學模式在產科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項目驅動的啟發式程序設計實訓探索與實踐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一個平臺 四項合作 多方共贏——“政府搭臺、校企唱戲”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