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研究

2023-01-09 04:00張靖爽
智庫時代 2022年7期
關鍵詞:財經類育人思政

張靖爽

(吉林財經大學)

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是高校在完成人才培養目標過程中所需要解決好的根本問題。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在高等教育界形成共識,課程思政已經進入全新的推進階段,探究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推進路徑和建設體系規律是應對新形勢的積極響應,對推進財經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財經類高校落實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現實意義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證

立德樹人作為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校持續發展、提升育人質量的基本保證。而“課程思政”的提出是立德樹人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最好體現,也是人才培養的應有要義。學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開展,僅僅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遠遠不夠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思想政治教學的主渠道,而其他教學也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渠道,二者通力合作、協同配合,做好供需對接,從而形成育人合力。財經類高校應謹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其真正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鼓勵教師深入挖掘各類專業課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形成課課能育人的良性互動,讓學生有獲得感。財經類高校要注重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關注學生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培養,樹立遠大理想,不能奉行經濟利益至上,而是以愛黨愛國為前提,堅定為國為民作貢獻的信念,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我們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接好新時代的接力棒。在推進開展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過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立足實踐,落實社會主義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體現價值。

(二)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統一的必然選擇

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兩個基本維度。高校既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也是道德培養與價值觀塑造的主陣地,大學生將在這里初步建立起穩定的價值觀系統,完成向社會人的轉變。從思政教育的學科屬性、現實問題出發,推動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協同發展,有助于推進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的步伐。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必須要跟教學的根本任務、引領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增進德行修養中的理論力量,確立知識傳遞與價值引導并重的教學理念,以學科特點發展為出發點進行知識傳遞與價值引導協調發展,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促進知識傳遞與價值引導的同頻共振發展,把價值導向寓于知識傳遞、能力培養等各個過程中,以知識為載體傳播正確價值觀念,引導學生樹立“三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與說服力。同時財經類高校應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在專業知識傳授中,發揮優勢,注重挖掘國家經濟政策和經濟改革成果中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結合我國經濟發展變化積極引導學生理解我國經濟體制變化的過程、改革成果和黨的創新理論,增強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結合金融熱點闡述我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責任與使命,引導學生投身于國家經濟建設,讓原理及實施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財經類高校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頻共振的新格局。

(三)滿足財經類人才培養的內在需要

財經類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應用創新型技術人才的重要使命,新時代背景下,財經類人才培育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更需要高水平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我們在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要重新審視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從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出發,從學生職業行為和工作方向的特點思考,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比如:財經類高校畢業生較多在銀行、各大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及企業從事財務管理等相關工作,因此,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責任擔當意識極為關鍵。鑒于此,財經類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并不能僅僅依賴于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被獨立統一的教學體系、教材框架及師資隊伍等條件所禁錮,而忽視了財經類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推進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能夠強化教育教學中的思政引領,順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趨勢。使得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專業課匯聚力量,將家國情懷、誠實守信、擔當奉獻等優秀精神品質滲透進財經類專業課程,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

二、財經類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教學實踐現狀

(一)教師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邏輯關聯缺乏認知

把大學生培育成為國家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中國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根本任務。高校教師們應充分理解思政課程在內的各個學科的育人功能與意義,理清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之間的邏輯關系。但近年來,個別高校還存在著將價值觀教學和專業知識傳授相互剝離的錯誤傾向,這導致個別高校教師對課程思政內涵及邏輯關聯關系認識不足。所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瓶頸。但實際上,思政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在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問題上并不存在所謂的“分工”問題,因為二者不僅存在著嚴密的邏輯關系,反而要求二者同向并進、通力合作、共同突破,從而達到更有效的教育目的。

由于教師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邏輯關系理解不夠深入、認識不到位,對各課堂的思政教學功能理解也不夠,因此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專業輕思政的現象,導致思政教學課程“縮水”、思政教師“靠邊”、思政效果“衰減”的現狀,思政課、專業課“兩張皮”,大大阻礙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效果的發揮。

(二)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全面發掘,教師能否有效完成教學占據關鍵地位,也決定了教師實現的教學思政目標是否正確、合理。但在教學思政教育的實踐中,除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老師已掌握馬克思主義相關的基礎理論、掌握了較多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之外,其余課程老師缺乏發掘教育資源的意識,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往往僅浮于理論表層,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認識不足、了解也不多,單從自身的感受,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功能更加狹隘化。部分老師往往只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有關理論知識套用到了課堂中,扣上一頂“大帽子”后就敷衍了事,自以為進行了課堂思政教學。其實,各學科優點都沒有被突出,對價值目標也沒有完成定位,只完成簡單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內容都沒有探究,從不鉆研所授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間的有機結合點,所挖掘內容不夠準確。而實際上,教學資源要緊緊圍繞課程內容體系,但事實上,思政元素的探索和經典的引用都是為課程思政本質要求而服務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更需要深刻理解思政元素的含義和背景,并尋找與課程內容契合點深入挖掘下去,而生硬的“張冠李戴”則根本達不到預想效果。

(三)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制度機制不完善

高校的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目標從課堂改革入手,但并不是通過課程調整就可以完成,而是更需要組織的推動和制度機制的保障。當前部分高校課程思政工作的實際情況,存在交叉及邊際不清的問題及互相推諉的現象,專業課教師只在教學內容和科研成果上下功夫,只注重自身進步。歸根結底就是相關機制不健全、激勵機制不完善、質量保證措施未能落到實處,以及教職員工之間的無法協調與配套,這都制約著教師思政教學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目標的實現。

當前,各高校內已經產生了“學術科研”與“學生工作”兩部分內容的劃分體系,但思想政治教學仍被劃分在學生工作的范圍內,除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團委辦公室、學工部以外,其他部門從不參與。高校教學思政協同教育政策并不是相對的,而是相對完整的體系匹配,很多院校都只學習教育部發布的有關教學思政文件的通知,不重視學校后期教學情況,也沒有真正把課程要求融入到學校教學建設、教學評估及教師職稱晉升等工作體系中去,而對于教學成果和教師科研卻大費周章。導致其內在動力不足,導致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構建后,教師積極性不高,大大影響后期的落實與完善。

三、財經類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對策分析

(一)落實課程思政相關理論培養 全面提升教師認識水平

要實現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全面落實,教師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全體教師都能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并認識到這項工作開展的重要性,才能夠有意識去尋找所授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點,在平時授課過程中將課程思政相關資源融入到課堂中去,使得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落到實處。因此,財經類高校需重視對全體教師課程思政認識水平與思政教學能力的培養,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以課程思政為主題的培訓,對課程思政相關政策背景和理論內涵進行解讀;定期開展課程思政系列化的培訓講座,邀請本校、省內高校相關領域專家、領導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容及方法進行詳細闡述,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認識水平;同時建立思政專業課教師與其他專業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對于開展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互相探討,向優秀示范科目學習,逐漸形成教師有意識的課程思政形態,提升教師認識,幫助教師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多學科交叉的學習環境,促進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推進與完善。

基于財經類高校專業課程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密切聯系的現實需要,高??梢越M建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共同參加的課程思政建設團隊,共同提升理論認識水平、更新觀念、增強對課程思政的價值認同,同時加強從思政育人高度設計課程的能力。財經類高校對于教師課程思政的理論培養,能夠使教師授課時避免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做到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優化協同育人體系構建

各類學科教師在熟悉課程內容的前提下,要進一步探索理論知識背后蘊含的內容,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與精神內涵。教育部于2020年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圍繞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民主、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祖國情感、人文涵養、憲法法治意識、社會主義道德修養等重點內涵優化課程思政教學內涵供給,并確定課程思政教學五大方面的重點內涵為:推進習近平法治思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三進”、培養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思想法制教育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由此可見,各學科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需只要承載以上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念,符合實現教育功能即可,并不局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需要緊緊抓住專業優勢,防止一刀切,同時要保持專業教育課原有的專業屬性,確立課程教育中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

財經類院校的特色專業課中,一方面遵循傳統專業課特點挖掘政治思政元素,讓學生在未來工作中自覺地堅守會計職業精神與職業操守,養成良好的抉擇能力,從而培養學員經世濟民、誠實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質。而另一方面則從實踐教學入手,除了課本以外,跟緊國家大事、財經動態、企業新聞、社會熱點,只要能啟發學生思考,能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傳遞正確價值觀念,任何新聞時事教師都可以拿到課堂上作為例子大家一起思考,增強學生的接受度和獲得感。因此有效深入挖掘專業課的資源,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達給學生,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追尋,更好地致力于構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三)完善課程思政落地保障機制 提升科學化教學水平

制度是為了規范,規范是為了發展。制度的保證,是對高校課程思政和教育教學能夠高效落到實處的保障,因為學校思政工作是一個整體,在這種前提下,財經類院校黨組織和教育教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協調配套,有效組織,以完善、貫通的規章制度建設來保證“課程思政”工作的推進。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有條件保障,包括教材保障、集體備課制度保障、部門討論制度保障等。一是保證書籍、期刊資料,網絡資源等教學資料的充足。學習參考資料是教師學習和提升協同育人能力的重要保障。二是組織有效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制度是由系科或教研室共同開展,通過不同主體的備課,教師進行先期準備,再在備課組中研討對課程思政的解讀、設計,其他教師進行觀課議課,最終形成較為優秀的課例,供大家學習借鑒。三是推進系科座談制度建設,是對公開課和其他重點建設課程進行經驗總結、交流和座談,教師將備課過程所遇到的難點問題提出,有助于優化教師間協作機制,幫助教師進步,提升課程思政的實施效率。

其次,探索切實可行的評估考核制度也是課程思政保障機制的重點所在,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到:“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評價體系,研究制定內容全面、指標合理、方法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睘榇?,學校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研究建立健全科學多維度的課程思政教育建設效果考核評估系統和督導檢查制度,研究建立科學多元的教學思政教育評估標準體系,將課程思政教育建設效果作為高校課程績效考核制度的關鍵指標,在教學思政教育的具體實施中,對教學效果較好、科研成果較多的教師進行嘉獎,以科學評估制度為帶動激勵,以科學激勵機制推動思政教學成果和課程思政協同的教育效果更好地實現。

最后,建立并健全工作機制,形成學校黨委統一領導、教務主管部門負責抓總、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各院系落實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時還要明確經費支持路徑,強化教學思政經費保障。將教職工參加的課程思政工作建設狀況及教學效果納入教師綜合素質考核評價、教師績效評估、職務聘任、評優獲獎、人才選拔與培養等內容中。在課程成果獎、教學課件獎勵以及對各項研究成果的表彰獎勵等工作中,突出教師教學思政特點及要求,強化了對教師教學思政工作建設優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猜你喜歡
財經類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數學(文史財經類)(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數學(文史財經類)(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試模擬試題數學(文史財經類)(三)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