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歸童話之根

2023-01-09 11:21□文│曾
中國出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河蚌寶物母題

□文│曾 芳

《周靜原創童話叢書》(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扎根于民間故事土壤,營造了一個神奇又純美的童話世界。故事融幽默風趣與清新質樸于一體,呈現了鄉土家園中的至真至純至美至善,以素樸的民間生存智慧和輕盈靈動的詩性品格給予小讀者人格精神的價值引領和審美品味的濡養,是傳承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又一力作??梢钥闯?,周靜有意識地讓創作回到童話這一文體的根部,回歸到童話的本源。

這套叢書包括《雨娘子》《豆老爺》《河蚌小人》《聚寶盆》《魔芋湯》《木魚游》6本,一共講述了12個以湖湘為地域背景的童話故事。這套作品使用了民間故事常見的母題來構建情節,其中最關鍵、最常見的母題是“寶物”。作者以天馬行空的想象賦予了各種寶物以超凡的魔力,由此引發了故事中人物對寶物的使用和態度,于是“變形”“貪心”“懲罰”“報恩”“冒充”“巧婦”等其他母題圍繞“寶物”出現。

《河蚌小人》是這一系列中使用民間文學母題最具代表性的一篇。集上述母題于一體的“母題鏈”架構出了這篇童話的情節,傳達了中華民族最樸素的價值觀念。首先,萬物有靈,眾生平等。童話里的世界是一個“復魅”的世界,所有神仙、精怪的存在都合乎自然,他們與人類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和諧共生于自然之中,形象地演繹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其次,是非有別,善惡有報。書中故事告訴少年兒童,無論是精怪還是人類,都要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勿貪心、不凌弱,犯了錯誤要受懲罰,知錯就改須原諒。不只是《河蚌小人》,整套叢書里的人物面對寶物的誘惑最常見的反應是“起了貪心”,貪心既是人占有資源滿足欲望的本能,也是人性的弱點,即使是兒童也難以幸免。這些故事以童話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即便是爺爺也會貪心,這令孩子更敢于面對自己;貪心導致受罰,這讓孩子引以為戒;受罰后會獲得原諒,則帶給孩子安全感。

這套童話還運用了民間故事常用的敘事模式。首先是敘事的重復性,包括詞句和相似人物、情節的重復等。民間故事慣常的“三疊式”重復尤其突出,如《木魚游》中的3個老太婆、3件寶物,《聚寶盆》中的3次尋找、那首耐人尋味的童謠也重復了3次。此外,故事大多遵循了民間文學常見的大團圓結局,人物最終都擺脫了困境,回歸本心,矛盾得以化解,誤會得以解除,人類與精怪和諧相處。

童話源自民間文學,由民間童話到藝術童話,童話從口傳走向了作家的創作。正如兒童文學作家陳伯吹所言:“民間童話是童話的寶庫,有著無數的未加雕琢的璞玉……如果通過作家的手筆,把民間童話的精神實質,經過加工整理,這是兒童上好的精神糧食?!蔽鞣降耐挵l展曾經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收集、整理、改編民間童話的過程,這是其現代童話獲得豐厚養料的沃土。與之相比,中國文學史上雖不乏童話,但直至20世紀初期,作為一種文體的童話的自覺才得以發生。之后經歷了對各國民間童話的譯介和編撰,童話迅速轉向作家的藝術創作。因此,中國的童話發展更需要民間文學的藝術滋養。

《世界童話史》一書中這樣論述民間童話與創作之間的關系,“如果說,民間童話是從古代流淌到今天的‘河流’,那么,童話作家中那些離民間童話‘河流’近些的,民間童話成分就以‘涌泉’方式進入作家的童話創作;童話作家中那些離民間童話‘河流’遠些的,民間童話就以‘乳汁’方式進入他們的創作”。周靜正是一位努力靠近民間童話“河流”的作家,孜孜不懈地把中華民族根底里寶貴的東西呈現給孩子。

猜你喜歡
河蚌寶物母題
濟慈長詩《拉米婭》中的民間文學“母題”
端午節里的“避邪寶物”
河蚌
墨水瓶
圖案于社會之中——再析上古時代的“獸面”母題
蚌用殼把鷸的嘴夾住, 它們怎么對話?
小河蚌
冠軍誕生記
復仇母題的現代嬗變
淺析《西游記》的兩大母題及其象征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