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趣味識字法的實踐探究

2023-01-09 03:57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會意字識字漢字

盧 燕

(張家港市白鹿小學,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生字的掌握是學生讀書與作文的基石,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的根本。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以及認字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內容。以往的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常使用單一的授課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單一的抄寫以及背誦,這樣是無法提高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因此,教師需開展趣味識字法,以此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根據造字規律,追本溯源

識字方法的類型較多,包括字理識字、韻語識字等,充分體現出教材對于識字的重視。教師通過構字結構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識字教學,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培育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形聲字歸類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漢字中大約有80%文字屬于形聲字。形聲字主要是指部首表意,聲旁表音。教師能根據漢字的這一個特點指導學生識字,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記憶程度,以此提高識字效率。這樣學生不僅能猜出字的讀音,還知道字的意思,以后自主學習字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以“蜻蜓”“蝴蝶”“蚯蚓”“蜘蛛”為例,它們都是用“蟲”字旁來表達字的含義,而右半部分為字的讀音。又如,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認識“清”“情”“請”“睛”“晴”“青”字時,把它們放在一起對比學習,如圖1:

教師運用形聲字進行對比講解,學生不僅更好地明白這些字的意思,而且還掌握了學習文字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字的能力和興趣。

(二)對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進行歸類對比學習

很多漢字都有一定的構字規律,如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在識字的過程中,相同的構字方法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對比識字。這樣,學生掌握的字詞帶有一定的統籌性、規律性和對比性,不僅掌握得快,而且非常牢固。小學部編版教材非常重視這一點,如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是象形字,“明”是會意字,針對《語文園地四識字加油站》中的“脖”“肚”“腿”“腳”讓學生認真觀察,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說出這些字都有“月”字旁,表示身體的一部分。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 識字加油站”也把一些會意字放在一起讓學生識記,如“鋒”“峰”“蜂”等字。比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我的發現》內容時,筆者讓學生認真觀察每組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做相關動作識字,并啟發他們:“在做動作的過程中,每一組都用到了什么?”從而認識每組字的讀音和理解字義。如:

(三)結構組合法講解會意字

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組合法展開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趣味教學,還能將文字分解后,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分解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將其分解為有意義的部件。比如,“溯源”是追溯各個部件分解后的含義,而“組合”則是將分解之后的部件結合到一起,理解漢字的含義。整體而言,教師可以將“符號”與“語義”相結合,通過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可以知道學生分解生字的部件,隨后將其與對應的內容相結合,促使靜止的漢字可以在學生的腦海內生動起來,加強學生的識字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須”時,常會出現學生將二者的位置弄亂。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簡筆畫勾勒出面朝左邊的人像,隨后在人像左右側分別畫上三條胡須,且兩幅畫胡須的位置不同,隨后詢問學生:“哪幅畫正確?”教師對學生提問之后,可以讓學生牢記“須”的左右內容,并活躍識字課堂的氛圍,顯著降低學生寫錯的可能性。此外,會意字內的結構在造字之初較清晰,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后,部分會意字的結構較難辨認。比如,“一束花”內的“束”字,其字形主要為獨體字,但從字義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束”屬于會意字,其是使用繩索捆住木頭,且“口”表示繞木頭一周的意思。針對這一類漢字,教師需要對其進行謹慎的處理。教師可以選擇兩種形式:第一種為講清字的源頭、圖形索義。第二種,教師可以采用其他的識字形式進行教學。由于這兩種漢字的會意部位不太顯著,故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充分的分解。

二、把握學生特點,有的放矢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其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故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常對學生實施單純的講解,無法讓學生長時間維持注意力以及興趣。而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各類電子游戲活動,以創設生動、活潑、好玩而又實際的情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電子游戲活動中采用獨立、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從而引發學生自主識字興趣,并培養獨立識字習慣,最后達到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教育目的。

(一)“編兒歌”游戲識字法

編兒歌就屬于這種印象記憶的方式,也是低段學生最喜愛的游戲方法之一。它可以以兒童歌曲的形式,使原來單調、機械的識字學習流程變得生動活潑、趣味性、通俗易懂,既可以迅速打消學生對識字流程的畏難情緒,又能朗朗上口、易于記住,還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而且教師還可以抓住童謠的這個特點,把即將認識的新生字串聯為童謠,并讓學生識記。而且學生可以通過不斷歌唱的方法對所學生詞印記逐漸深入,從而防止了一遍又一遍地單調、反反復復念記,并且學生在識詞流程中還可以突出重點,攻破難點。當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生詞之后,教師還可教學生自編順口溜,對所學生詞加以學習復習強化。借助兒歌的“外衣”讓對陌生而繁雜的漢字更加親切、了解,兒童識字的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動作表演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肢體動作展示字的形義聯系。比如教學“跑”字,教師先引導學生想一想跑是什么動作,之后再請同桌示范幾下,透過示范的表現形式學生就能知道“跑”的時候因為要使用雙腳(足),所以是“足”字旁。又如學習“掰”字時,先請一名學生將二個手掌心相對地合攏,然后左右由另一名同學向兩側依次作相互拉扯的動作。再如“看”字,很多教師往往將“看”字下面的“目”字寫成“日”字。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辨別,教師在教學之前啟發學生思考:“孫悟空怎樣看的?”學生會刻意模仿孫悟空的動作,然后教師再進行適當點撥:“孫悟空是把手放在眼睛前面眺望遠方的,所以‘看’字下面是‘目’字,也就是眼,所以人們都是借助眼睛看事物的?!辈捎眠@種形式的教育,可以降低學生識字的錯誤率。通過這種動畫講解的形式,結合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不僅記清了字,還明白了詞義,學習起來既省時又省事。

三、小學語文識字類微課資源的設計

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時候,需要從多個方面收集教學的資源,創建趣味性的識字方案,最終實現語文教學的目的性。

(一)提高識字教學趣味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并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設置合理的微課教學識字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實際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比如,在講解部編版《識字四》的時候,由于教材內包含著一首兒歌,教師可以根據兒歌的內容,使用微課設計出合理的內容,并引導學生朗讀兒歌。當學生反復朗讀兒歌的時候,常會出現一些學生不認識的生僻字,但學生對此反復朗讀,也會對生僻字產生基本的認知。因此,教師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并將學生朗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最終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

(二)使用微課資源提高學生識字效率

通常教師對學生展開的實際教學內容,其常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展開的,促使教師可以展開符合學生需求的識字教學內容。由于小學生常對故事內容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微課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設計出以故事為主的微課教學內容,從而展開高質量的微課教學活動。

(三)使用微課具體化識字教學

小學識字教學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教師結合微課設計出合理的教學內容,可以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識字教學氛圍,并通過圖像、聲音以及視頻等方法實現識字教學的具體化目的。比如,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為學生演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會意字、形聲字,促使學生通過微課識字教學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生聯系,從而激起學生對識字的學習興趣。

四、開展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提升識字教學效果

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可以在教學環節中設置趣味游戲,結合本節課的識字教學目標,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打造出生動、有趣的識字環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識字游戲競賽、表演識字、識字接龍等方式,豐富識字教學的內容,使課堂呈現出無限趣味。例如,在學習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把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幾個生字制作成卡片,采取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識字。當學生初步了解字的讀音后,教師先為學生講解識字比賽的規則,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教師拿出一張卡片,學生進行搶答,并記錄第一名回答出準確讀音的學生,看看哪一名學生回答正確的次數最多,便是獲勝者。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字數量,還可以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趣味識字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二)加強課外實踐活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因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教師可以把識字與課外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培養出小學生濃厚的識字興趣,讓其主動探尋文字的奧妙。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開展豐富多樣的識字游戲活動、文章朗讀以及課外閱讀等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并鞏固學生已經學習的生字。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為小學生推薦優秀書籍,讓學生自主閱讀,對于不認識的字詞可以查閱字典。這樣不僅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發展了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三)創新識字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生字

雖然小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識字學習后,能夠掌握一些漢字,但是由于學習時間過久,學生很容易將一些漢字遺忘掉。為了鞏固學生的記憶,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應創新識字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取接龍的方式帶領學生復習已學漢字,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例如,在學習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貝的故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接龍的游戲,讓第一名學生說出字形中帶有“貝”偏旁的漢字,以此類推,直到大家無法說出有關“貝”結構的漢字。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營造出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還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及識字能力,幫助學生記憶所學生字。

(四)強化師生交流活動,鞏固學生已學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可以將動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將復雜的漢字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的理解以及學習。動畫識字就是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有關漢字的動畫,將一些難以理解的生字變得擬人化、形象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例如,在學習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口耳目》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卡通古代人物畫像,并說:“這個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請同學們看看都少了什么?”學生通過觀察說出:“眼睛、嘴巴、耳朵?!苯酉聛?,教師在課件出示“口”“耳”“目”的古文字,并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和字,說一說自己的發現。當學生觀察過后,教師進行引導:“這些很像圖畫的符號,是古時候的一種文字,叫作象形字,同學們看看是哪些字?”當學生思考過后,教師出示“目”的動畫字理演變圖,讓學生了解目字是如何演變而成的,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生字的意思,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小學生實施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時候,雖然教師可以在識字過程中合理應用多種教學手段,但是,由于語文教師對于趣味教學的理解不足,在教學課堂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極易導致教學進入誤區。因此,教師需明確識字教學不能將課堂識字作為單一的教學目標,需將識字教學與趣味教學相結合,隨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高效的教學活動,領略到漢字的無窮魅力,充分享受識字教學的趣味,豐富學生的漢字庫。

猜你喜歡
會意字識字漢字
近四十年來會意字研究綜述
畫說漢字——擺(bai)
識字兒歌
識字故事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識字謎語
有趣和會意字
巧妙引導,快捷識字
品形漢字舉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