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應用分析

2023-01-09 21:34楊三敏
婚育與健康 2022年22期
關鍵詞:內科護理臨床應用糖尿病

楊三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應用。方法:選擇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診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兩組,課題組與參照組,課題組患者50例采用內科護理,參照組患者50例采用基礎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血糖情況,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和依從情況。結果:課題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好于參照組,組間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課題組患者依從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課題組患者滿意程度優于參照組,組間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進行內科護理能有效控制血糖,讓患者更加信任護理,并且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糖尿??;內科護理;臨床應用;分析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YANG Sanmin

Hongxu Township Hospital, Tengzhou, Shandong province, Tengzhou, Shandong 2775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diabet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dical nursing, and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nursing.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compli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 Conclusion: medical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make patients trust nursing mor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ing.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糖尿病屬于臨床醫學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由本身胰腺代謝功能異常導致,臨床表現主要為飲水增多,飲食增多,排尿增多,體重降低和血糖指標上升。臨床醫學對糖尿病的治療的關鍵為刺激胰腺、降血糖為主導,雖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但因為血糖指標的改變還會受飲食搭配、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影響,需要在常規治療外重視對病人的護理干預。據此,此次實驗將對糖尿病病人的內科護理措施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將選擇醫院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入組后必須依據護理措施的不同開展隨機分組,一組為參照組,一組為課題組,每一組病人樣本數均50例。參照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53.62±1.35)歲;課題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53.52±1.31)歲。對比兩組病人的基本信息,信息差別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開展數據處理。

1.2 一般方法

對于參照組病人進行基礎護理;課題組病人則進行內科護理措施,詳細如下:(1)日常護理維持病房條件的衛生,依據病人的身體情況來調整房間內的溫度濕度,保證病人身體舒服,并每日按時檢測病人的空腹血糖和飯后2h血糖指標,檢查其病況控制效果。(2)健身運動指導:醫護人員具體指導病人開展適度的運動鍛煉,如步行、網球、太極等。那樣即可以鍛煉病人的身體,提升其體質,還有利于身體的循環,有利于減少血糖指標。(3)心理指導,大部分病人受病癥的影響,會有焦慮情緒、消極等情緒,醫護人員必須對病人開展心理指導,指導其恰當的對待病癥,塑造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對待病癥。(4)飲食搭配干預:糖尿病的飲食搭配干預是至關重要的,必須嚴控糖分的攝取,并降低對人體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避免出現因飲食不當而產生的血糖升高。同時,醫護人員必須依據病人的健康狀況和營養要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飲食計劃,保證營養攝入的充分,并合理的調節和平穩血糖指標。(5)用藥護理:糖尿病人必須嚴控血糖指標,才能夠預防病情加重,引起其他并發癥,因此醫護人員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病人的用藥咨詢,囑咐病人準時按量服用降糖藥物,并按時監測血糖值,保證血糖的穩定。

1.3 觀察指標

將不同護理措施下的兩組病人在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飯后2h血糖指標轉變狀況作為此次實驗的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血糖水平情況

與護理前對比,兩組病人的血糖指標均有改進,但執行內科護理的課題組病人,其血糖指標控制效果更好(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依從情況

課題組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情況高達100%,護理期間患者均能按照護士要求進行護理,課題組護理依從情況高于參照組,組間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滿意程度

課題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參照組,組間存在較大差異性(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屬于慢性疾病,絕大多數病人必須長期口服藥品,對個人生活也有一定的局限,從而會讓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1]。糖尿病患者由多種多樣原因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功能缺陷,以慢性高血糖為基本特征的代謝病,同時伴隨人體各個代謝功能的紊亂,典型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尿多、多食、渴不欲、消瘦。因為患者缺乏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服藥不規范,對糖尿病患者的控制不理想,非常容易造成病情加重及并發癥的發生,造成消極崩潰。臨床中整體護理能夠協助病人塑造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增強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減輕病況,減少并發癥的出現[2]。

糖尿病屬于內分泌系統代謝類疾病,多是由于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患者血糖過高,進而影響患者的脂肪和蛋白質的正常代謝。臨床上發生多尿、多飲、多食,暴瘦等病癥,情況加劇時患者很有可能發生血管、神經系統等或急慢性并發癥及感染性休克等急性病發癥。近些年,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持續升高,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據大多數[3]。 這多是由于日常的飲食習慣及經濟發展,生活的變化導致,患者的增加促使必須高度重視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食療是治療高血壓的常見護理方法,被稱作糖尿病護理的基礎,需要長期堅持。日常生活容易出現病人對飲食方面了解不全面,應用不合理,不堅持,控制不住飲食搭配,或是控制過度苛刻,造成血糖低,需要進行低血糖的治療。這樣重復,促使人體常處于一種欠佳的狀態,造成了巨大的損傷。飲食控制不好,胰島素加強治療時,胰島素的使用量控制也不穩定,不容易精準測量和掌握,對治療十分不利。經常會降低功效,甚至會讓糖尿病加劇。病人控制日常飲食是糖尿病病人的一項重要措施[4]。護理人員要具體指導病人掌握血糖值、尿糖、做好自我監測來控制飲食,教病人對食材進行了解,學好營養搭配,堅持少吃多餐,主動控制飲食。留意用餐要慢嚼,不暴食暴飲,維持日常生活的周期,多吃蔬菜,盡量少吃含果糖,白糖的食物,避免血糖值在短時間內升高??傮w原則是低脂肪、少糖、低鹽、粗細糧搭配高纖維飲食。一定要制訂合理的菜譜進餐,主要以蔬菜水果為重。不但要控制正餐,還需要控制魚、肉、蛋、油等食品的攝取,病人如有饑餓感時,可吃少許南瓜,提升蔬菜水果攝取量,選用低脂飲食。需要注意具體指導病人適度運動,進行適合的有氧運動。運動量不能太大,時間不能太長,每日活動的具體時間為40~60min,并且堅持不懈,由淺入深。防止活動時負傷,需要注意活動時的環境?;顒訒r最好是隨身帶病況卡,以便應急[5]。

2型糖尿病患者在行動前需要注意少許補充食物或降低胰島素的用量。對口服降糖藥物的病人,理應教育患者準時吃藥,不能隨便增量或減藥。觀察藥品效果及副作用。仔細觀察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等藥品效果[6]。

內服磺胺類藥品理應觀察病人是否存在低血糖反應[7]。對運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要注意觀察是不是發生副作用。胰島素治療的副作用包含低血糖、胰島素過敏和注射部位脂肪萎縮。胰島素過敏的表現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癢、蕁麻疹為主。為防止因注射部位脂肪改變造成的胰島素吸收不良,需要有準備地更換注射部位。留意預防感染。提升口腔保健,防止口腔、生殖系統的感染。開展皮內注射時,嚴苛無菌操作,避免傷口發炎。防止皮膚損傷和感染,避免出現糖尿病足病[8]。向患者詳細介紹內服血糖藥及胰島素的相關注意事項,并解讀如何預防鑒別血糖低的現象,高滲性昏迷和感染性休克的基本常識,囑其按時到醫院進行隨診,有異常情況馬上就醫。對病人開展積極的糖尿病防治專業知識主題教育,多開展專業知識宣傳教育,激勵病人心理狀態釋放壓力,積極治療,樂觀面對。對病人開展宣傳教育了解治療法就是我們對病人開展宣傳教育的理論基礎,對一些無臨床癥狀或臨床表現較輕、只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患者,讓他們把握慢性血糖高與糖尿病人病發癥的發生和發展趨勢有密切的關系。同時,讓其了解糖尿病人的可預防性和可治性,以及不治療的傷害,對臨床癥狀偏重或造成人體器官并發癥患者,讓他們搞清楚糖尿病并發癥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惡化導致的傷殘和死亡情況。協助病人調節好情緒進行心理療法,如交流、寬慰、激勵等方式,對病人的情況開展如實的表述,讓病人擺脫迷茫,調節病人的心理。幫助病人融入生活[9]。

糖尿病人住院治療后角色改變了,生活環境也發生變化,與此同時要進行糖尿病的治療,也就代表著規定病人改變多年來產生的生活方式,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項基本治療措施,無論病人的年紀和病況的輕重,也不管是不是使用藥物,病人都需要嚴格遵守長期堅持為飲食方案。胰島素治療的副作用包含低血糖反應、胰島素過敏和注射部位脂肪萎縮或增長。血糖低常見于1型糖尿病患者。產生血糖低時,病人發生頭暈目眩、心慌氣短、容易出汗甚至暈厥。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測血糖,并依據病況進餐糖原食物或靜脈注射葡萄糖;胰島素過敏主要是注射部位瘙癢、蕁麻疹為主。為防止因注射部位脂肪更改而造成胰島素吸收不良,應該有方案的更換注射部位[10]。

由此可見,內科護理措施在糖尿病人護理工作里的應用效果明顯,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對病人的臨床表現也有不錯的改進作用,非常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劉海舟,劉鴻雁.多樣性護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心內科護理上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5):58-59.

[2] 比里克孜·麥麥吐遜,布艾則孜·米吉提.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研究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3):132.

[3] 王曉梅,王靜杰,吳盛芬,等.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患者心內科護理上的治療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37.

[4] 高慧.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研究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63):129-130.

[5] 宋美銀.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研究分析[J].臨床醫學,2013,33(8):127-128.

[6] 王瑩瑩.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研究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63):98-99.

[7] 朱云鳳.糖尿病護理小組在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7):103-106.

[8] 李玉霞,查秀玲.糖尿病患者的內科護理臨床研究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7):64.

[9] 王照芹.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中運用人性化協同護理的效果觀察和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17): 166-167.

[10] 何秀珍,鄺麗萍,易翠萍,等.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85-187.

猜你喜歡
內科護理臨床應用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淺析基于工作過程的內科護理項目化課程改革
結核性腹膜炎的內科護理對策分析
基于思維導圖的PBL教學法在高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探究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淺析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