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學圖書館應急服務資源建設初探

2023-01-10 21:02柴榮葛紅梅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科普醫學

柴榮,葛紅梅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圖書館,北京 100020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1]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的定義,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其中,重大傳染病疫情因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以及致病能力強的特點給人們造成巨大的生命與財產損失,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s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埃博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都對人們的健康和國際交流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2019-2020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更是成為影響全球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圖書館(以下簡稱“醫科院圖書館”)作為醫學文獻情報中心,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提供應急醫學信息服務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本文通過總結疫情期間醫科院圖書館的應對措施,探討醫學圖書館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應急服務的資源和方案。

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學圖書館提供應急服務的方式

1.1 對臨床醫學人員、科研人員提供醫學信息服務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為避免人員聚集,醫科院圖書館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采取封閉管理,暫停讀者到館服務(含24 小時還書服務),并免除外借文獻逾期費用。同時,利用圖書館先進的設備、網絡化設施和現代化信息技術,多措并舉,保證線上服務及原文傳遞工作正常開展。

為及時提供疫情防控信息,醫科院圖書館第一時間構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知識服務平臺”(http://2019ncov.imicams.ac.cn/index.html),整合了國內外權威機構發布的關于新冠肺炎的資訊報道、學術論文、專業指南、政策法規、研究報告、科普知識、專題情報等信息,并定時從國家各省市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疾病控制中心網站采集每日疫情變化最新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技術,多維度展示疫情發展變化趨勢,根據疫情變化及時更新平臺的數據及信息,為臨床、科研人員研究疫情提供文獻支持。撰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報告》,內容涵蓋國內疫情態勢、國內防控部署、國際疫情態勢、最新科技進展(包含公共衛生、基礎研究及疫苗研發)等內容,截止到2021年1月29日,已更新到第173 期。

醫科院圖書館通過公共賬號免費開通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http://www.sinomed.ac.cn/)。SinoMed 于2008年首次上線服務,是集文獻檢索、引文檢索、開放獲取、原文傳遞及個性化服務于一體的生物醫學中外文整合文獻服務系統[4],全面覆蓋中西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源,截至2019年6月,包含1978年以來國內出版的生物醫學學術期刊2900 余種、文獻題錄總量1080 余萬篇;收錄世界各國出版的重要生物醫學期刊文獻題錄2900 余萬篇,其中協和館藏期刊6300 余種,免費期刊2600 余種;收錄1981年以來北京協和醫學院培養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涉及醫學、藥學各專業領域及其他相關專業;收錄1989年以來近百種國內出版的醫學科普期刊,文獻總量達43 萬余篇[5]。

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資源遠程登錄訪問服務,全面支持院校臨床、科研人員隨時隨地通過各種網絡終端訪問圖書館豐富的電子資源。登錄方式主要有以下3 種:基于商業軟件搭建的遠程訪問系統“醫信通”,以個人郵箱為賬號(須為單位官方郵箱賬號)的協和移動身份認證系統,以及教師通過工號、學生通過學號(與校園網賬號一致)登錄的院校WebVPN 系統。特別是WebVPN 系統無需安裝客戶端和VPN 插件,支持電腦和手機直接使用,即使在校園外也可訪問校園內網資源和圖書館資源,極大地方便了院校師生。同時,通過線上和微信群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用戶提供圖情信息咨詢服務,包括委托查新查引、原文傳遞服務等。

另外,醫科院圖書館聯合美國ProQuest 出版社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用戶開通以下數據庫:公共衛生期刊全文數據庫(Public Health Database)、護理與聯合健康期刊全文數據庫(Nursing & Allied Health Database)和美國國家創傷后應激障礙中心數據庫(PTSDpubs)。還有護理學教育視頻(第二版)(Nursing Education in Video, Second Edition)、護理與心理健康視頻(癥狀合集)(Nurs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Video: A Symptom Media Collection),內容涵蓋公共衛生、護理和心理學相關文獻,滿足臨床醫生、護士及心理輔導者應對疫情的需要。

1.2 對網絡醫學教學提供教學參考信息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發布《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6],鼓勵各地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7],各地、各學校紛紛開展在線教學。醫科院圖書館有經典醫學教科書(如Gray’s Anatomy,Harrison’s Internal Medicine)、開放課件、循證醫學數據庫、文獻分析和評價數據庫等,涵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公共衛生等各科及化學、心理學等醫學交叉學科[8]。圖書館發揮豐富教學資源優勢,為各院所及學系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信息及教學參考資源支持:教師拓寬了專業視野和認知,節省時間,優化教研思路;學生學習和掌握學科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梳理脈絡,打好專業基礎。通過網絡會議的形式繼續開展“2020 讀書周系列活動”和數據庫用法培訓系列講座,如科研與教學信息的獲取、探索Access Medical 的奧秘、人衛臨床知識庫之于臨床的價值、新版PubMed 檢索與利用、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學位論文等,幫助學生系統性地把握學術脈絡、前沿及方法論,為科研選題、提高科研效率及交叉學科研究提供洞見和啟發。

1.3 對公眾提供健康信息服務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直接關系公眾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公眾一度陷入恐慌、茫然的境地,及時有效的健康科普信息能夠引導公眾對疫情的正確認識,緩解公眾的焦慮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疫情的蔓延[9]。由于用視頻做科普更容易提高公眾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因此,醫科院圖書館通過整理館藏醫學視頻資源,在微信公眾號推出“醫科院信息所科普”系列內容,如《有關消毒的那些“不知道”》《史說中醫防治傳染病》和《傳染病簡史》等,同時推出“同心抗疫共讀好書”活動,推薦傳染病學專題期刊和圖書,為讀者提供專業知識。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知識服務平臺”專門設立“科普知識”專欄,內容涉及“防護知識”“科普視頻”及“專業術語”模塊,從專業醫學角度,滿足公眾了解和學習疫情相關知識的急切需求,幫助公眾科學認識和應對疫情。醫科院圖書館還從各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采集1800 余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及500 余家發熱門診機構信息,并聯合高德地圖對機構進行位置標注[10],根據疫情防控變化隨時更新,用戶可以通過地圖或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查看距離自己最近的救治定點醫院及發熱門診位置。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知識服務平臺”增加“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鏈接,方便用戶查詢并做好自身防護。

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學圖書館提供應急服務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專業、權威的醫學信息和知識對臨床醫生、科研人員及公眾極為重要。醫科院圖書館是專業性較強的醫學院校圖書館,也是國家科技文獻中心(NSTL)醫學分中心,在醫學信息的權威性、專業性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同時匯集了圖書館學、情報學、醫學、藥學等多方面的專業人才,可以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對文獻資源進行檢索、分類、分析、轉化、整合,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專屬的高質量信息服務[11]。因此,更需要思考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如何建設應急服務資源。

2.1 醫學信息資源整合

快速、及時、有效的醫學信息服務除了可以為衛生主管部門正確處置和決策提供堅實保障外,也能為廣大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研究疾病、控制疫情和救治患者贏得寶貴時間。因此,醫學圖書館應通過積極收集各類相關信息和最新研究動態,建立健全專題信息資源庫,同時招募相關學科專業人員全方位挖掘、分析、整合信息,盡可能為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及決策機構提供高質量的資源推薦和跟蹤服務。當面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將專題信息庫整合入防控綜合知識服務平臺予以發布,并持續追蹤整合最新研究進展,更新完善數據庫。同時鼓勵和協助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人員將最新研究進展整合入平臺資料庫中,使其數據成果迅速廣泛地被世界各國研究人員參考和利用,為臨床及公共衛生研究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撐。

2.2 數字教學參考資源建設

醫科院圖書館在疫情防控期間迅速響應,推出了一系列應急服務措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師生在線教學提供了專業、及時的保障。但是,數字教學資源體系不完善是影響在線教學效果的主要問題之一[7]。醫科院圖書館的服務重心是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醫學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信息資源支持和服務,未能精確獲取課程相關的教學參考信息需求,沒有對相關教學參考資源(包括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開放課件等)進行學科化的組織集成并與課程和教學信息深度融合。并且受版權問題所限,許多現有資源不能進行數字化處理,只能以紙質資源的形式進行推薦,限制了資源的傳播和利用。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參考資源建設經驗[12],引進相關圖書資源的同時考慮版權問題,通過學科化、數字化,從多方面入手將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融入課程平臺,助力遠程在線教學,建立“課程為中心、師生需求為導向”的圖書館教學參考資源遴選、組織集成方法[8],將極大地促進資源的利用效率。

2.3 健康科普信息資源建設

在大數據和云數據時代,公眾獲得健康信息的數量并不匱乏,但質量卻良莠不齊,因此,科學準確、專業及時的健康信息是疫情下科普服務的重中之重[13]。醫學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科學性和專業性毋庸置疑,但如果將抽象深奧的醫學概念和理論直接提供給不具備醫學專業知識的公眾,其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醫學圖書館應充分利用醫學與人才資源的雙重優勢,建立涵蓋多種學科的科普專家人才庫,積極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科普工作者與公眾進行溝通,檢索、收集和整理醫學信息資源,并將其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醫學科普知識,也可以是音視頻資料,建立健康科普信息資源庫。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針對公眾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及當前衛生防疫政策,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發布相關科普知識,邀請專家舉辦在線科普講座,充分利用互聯網、無線通信網及計算機、手機、數字電視等網絡化、移動化信息平臺傳播疫情科普信息,提高防疫和治疫效果。

3 小結

醫學圖書館是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的應急醫學信息服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圖書館館藏資源是開展服務的基礎,館藏資源的儲備和更新是常態化過程,因此,應加大對優質數字資源的采集和整合,特別是對專題資源的挖掘和整理,構建可復用的專題數據庫,提高資源利用率和使用率,提供創新知識服務,實現資源的增值。從資源與技術兩方面完善數字教學參考服務系統,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網絡教學助力。結合公眾迫切需要了解的醫學問題進行檢索,整合相關醫學信息,將其編譯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識,通過多種手段進行傳播,做好防疫、治疫等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同時,要加強圖書館員應急服務能力,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迅速應對,準確收集前沿信息,及時進行分析并開展專題研究,主動提供應急信息服務,向精準化信息服務轉變,為讀者提供科學、有效的專屬應急服務。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科普醫學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醫學縮略語(二)
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供暖系統整改方案
醫學的進步
科普達人養成記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科普漫畫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醫學、生命科學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