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視域下的城鄉融合發展內在邏輯及其影響因素探究

2023-01-10 12:33潘妍妍劉文
關鍵詞:共同富裕城鄉農民

○ 潘妍妍,劉文

(青島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061)

一、引言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就被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2021年8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 并強調指出,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盵1]將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作為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六項重點任務之一,明確了只有實現農村富強、農民富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實現。然而反觀現實,城鄉發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約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影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癥結所在。由此,破解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在于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近年來,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鄉融合發展邏輯、實踐困境及對應策略三個方面。從生成邏輯看,城鄉融合發展是基于城鄉社會治理的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互相融合的 “獨立產物” ;從運行邏輯看,城鄉融合發展是源于改變城鄉發展弱均衡、城鄉關系低關聯的城鄉不融合狀態,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空間的多結構、全方面融合的發展方式[2]。而從實踐看,城鄉發展仍存在困境?,F階段,城鄉雖開始步入協調發展時期,但依然面臨城鄉收入差距較大、戶籍制度改革滯后、農村 “病” 等問題[3],存在著鄉村人才與資金缺乏、公共資源與基礎設施短缺、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等困境[4]。針對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困境,現有研究認為要準確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培育城鄉融合的物質基礎[5];要堅持人的自由遷徙與社會融合、工農部門 “效率收斂” 和要素市場化配置三個導向,理順 “人地權錢” 關系,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6]。

學者們對于城鄉融合發展的相關研究為進一步探索推動城鄉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論基礎。城鄉融合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其關鍵點不僅在于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更在于回應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城鄉均衡發展是破解城鄉發展壁壘、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诖?,本文以揭示城鄉融合發展與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關系為基礎,以探索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期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探尋實踐路徑,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提供參考建議。

二、共同富裕視域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內在邏輯

(一)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關鍵環節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指通過全體人民共同勞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紅利為全體人民共同享有。共同富裕就其實現主體而言,是包含城鄉居民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就其實現內容而言,是全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富裕;就其實現范圍而言,是包括城鄉在內的全空間的共同富裕。因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

在促進農民增收和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不斷提升。但據統計,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741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931元,城鄉收入差距比值為2.5[7],這說明城鄉居民收入分配仍存在較大差距,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1]。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陸續提出 “鄉村振興” “城鄉融合” 等重要戰略和舉措,打破了以往 “城市反哺農村” 的單向思路,著力打造 “城鄉融合” 的雙向互動格局。黨的十九大以來,更是將共同富裕的關注點同時聚焦到城市與農村,從而為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發展契機。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農村常住人口為5099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36.1%,若能實現如此龐大的農村人口的共同富裕,那么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將得以攻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指日可待。

(二)城鄉融合發展是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敗。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現實情況看,城鄉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是表現最為突出的不平衡。這是因為,在過去的城鄉二元結構下,城鄉戶籍制度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人為地制約了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在城鄉間的自由流通,進而引發了城鄉在空間、市場、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機會享有差異和市場分割,導致城鄉發展難以平衡,共同富裕社會難以構建。而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聯系觀點出發,自然界與人類社會都是有機的聯系整體,且整體內的各個部分也都是彼此關聯的。城市與鄉村作為人類生產生活的空間載體,兩者聯系密切,因此,唯有將兩者 “生活方式的優點結合起來,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點”[8],才能消除城鄉二元分割,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進而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故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著力點與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第一,推進城鄉空間融合發展,打通共同富裕社會建設的地域阻隔。美國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曾指出: “從生態學角度來說,城鎮和鄉村是互相聯系的整體,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盵9]因此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空間,可以充分發揮城鄉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合理的生產力布局,有助于實現城鄉空間利用價值最大化,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空間載體。一方面,鄉村獲得同城市平等的建設用地權是實現城鄉發展空間平等的前提,因為這不但可以消除城市中心用地與農村腹地對立的關系,建立統一的土地利用空間與建設用地權,還能增加農民的非農化收益;另一方面,縣域作為城鄉空間融合的著力點與切入點,能夠發揮作為增長極的輻射作用,促進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推動農業農村的轉型升級,從而提升農業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實現農村的自我發展,進而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現。

第二,推進城鄉生產要素市場一體化,突破共同富裕社會建設的經濟阻礙。突破城鄉市場分割、淡化城鄉經濟融合的邊界和構建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市場是防止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化滯后、縮小城鄉交易成本與生產效率差距、促進城鄉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推進城鄉生產要素市場一體化能夠驅動城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加速資金、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集聚,進而推動過剩生產要素向農村的擴散轉移,提升農業生產率,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另一方面,能夠消除制度的城市化傾斜與人為阻礙,通過供求關系、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滿足城鄉居民日益提升的生產、生活需求,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此外,構建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市場能夠順應市場需求變化,推動農村產業調整升級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的提質增效,從而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奠定物質基礎。

第三,推進城鄉文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共同富裕社會建設的社會阻隔。城鄉文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是滿足城鄉居民的教育、文化娛樂等精神需求,平衡城鄉發展能力差異,推動城鄉發展機會均等的重要舉措。首先,城鄉文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能夠打破城鄉教育分割,培育職業化農民,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農村發展培育專業人才隊伍,推動農業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從而確保農民就業率水平的穩定與提升,增加農民收入,逐漸破除制約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障礙。其次,能夠有效避免農村人口流出與農村空心化問題。城鄉基本教育資源均等化后,城鄉居民能力的提高就只受個人能力與勞動程度的影響,進而能有效緩解因地域差異、政策差異而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問題。因此,重視農村教育的實際需要,提升農村教育供給質量,改革農村教育供給結構能有效避免農村人口的流失,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勞動力支持。再次,能夠打破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建設的社會阻隔。城鄉文化均等化可以有效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城市現代文化的結合,為鄉村文化注入更多的現代化元素,使鄉村文化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從而提高鄉村的社會文明程度,改善農民的精神風貌,促進農民農村的精神生活富裕。

三、城鄉發展現狀及其對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影響

依據國際標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城鎮化水平達到50%、農業的國內生產總值占比降至10%,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最佳時機[10]。截至2021年,我國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發達國家的差距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降至2.5[7],城鄉居民收支結構不斷優化。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在2021年城鎮化率已超過60%,表明城市已有能力以其發展成果實現對農村地區的反哺[11]。另外,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加速發展,農村經濟有所發展,農民收入有所增加,為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依據馬克思、恩格斯的城鄉融合思想,城鄉融合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然而,我國當前仍處于社會主義發展初級階段,尚未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城鄉融合發展存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結構性矛盾。從當前城鄉互動現狀及其對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影響來看,城市 “以城帶鄉” 的功能以及農村的發展活力仍未能充分發揮出來,城鄉發展仍面臨城鄉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城鄉公共服務不均等、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通不暢、現代農業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這些問題從不同程度抑制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推進。

(一)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較大,城鄉居民發展機會不均等

第一,城鄉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城鄉收入分配差距是城鄉差距中最為基礎且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也是影響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首要因素。受我國分配制度、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政府產業偏向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收入分配關系長期存在城鄉居民差距大的問題。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雖然呈縮小趨勢且收支結構不斷優化,但城鄉收入差距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成為制約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實現的關鍵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不斷變化。如圖1所示,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直至2009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整體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并在2009年達到峰值。其中,2002—2009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比一直以3倍以上的速度增長,高于城鄉收入差距合理比值1.5倍。此后,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于2021年達最低值2.5,但較城鄉收入差距的合理比值2仍有差距。因此,農民農村仍缺乏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支撐。

第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既是城鄉居民機會均等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發展成果城鄉居民共享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總體規模持續增長,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性公共服務普及性顯著提升。但由于我國農村發展基礎薄弱,農村居民較之城鎮居民擁有的基礎設施條件與社會性公共服務水平仍較低(見表1、表2)。從農業農村部2022年12月印發的《關于擴大當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工作方案》來看,當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短板弱項,不利于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12]。政府作為基礎設施的出資者與代建者,在政治績效激勵以及農業投資的風險高、回報周期長等特點的影響下,其投資選擇往往具有非農傾向,對農村的投資相對較少,從而導致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落后,造成農產品流通市場分割,這不但阻礙了農產品在區域間的順暢流轉,使農業比較利益受損,還對增加農民收入形成了顯著的負面影響[13]。

表1 2021年全國城鄉公共設施水平

一是城鄉公共設施水平差異明顯。如表1所示,2021年我國城鄉公共設施各項指標均由城市向農村依次遞減。城鎮的水、氣、路、綠化等基礎性生活公共設施覆蓋率高于鄉村;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等生態環境建設更是遠高于鄉村,而農村生活性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建設則呈現一種水平低、總體規模不足的狀態。此外,農村地區生產性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尤其體現在信息化、數字化領域。例如,農村流通設施建設較為落后,目前只有41.7%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有冷庫[14]。

二是城鄉社會性公共服務配置不均衡。首先,由表2可知,城鄉居民享受到的醫療資源差距較大。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農村醫療資源不斷優化,具體體現在農村醫療衛生人員數量以及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量的增加。但是,城鄉醫療衛生發展狀況仍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20年,農村平均每千人醫師數為1.56,僅占全國平均每千人醫師數的53.8%;農村每千人享有的醫療機構床位數為6.46,占城市每千人享有醫療機構床位數的73.4%。其次,農村地區醫療衛生資源的發展速度也不及城鎮。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城市醫療床位較2019年增加15.1萬張,同比增長3.47%;而我國農村醫療床位同比增長僅為3.21%[15]。再次,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一方面,城鄉師資力量存在差距,農村高學歷教師隊伍人才緊缺,鄉村教育質量的提升受到限制。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城市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與初中階段的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分別為70.30%、90.05%;而鄉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僅為60.4%。城鄉高學歷師資隊伍存在差距[16]。另一方面,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差距較大,農村教學儀器設備配置與建立校園網學校比例目前仍落后于城市,農村教育相對缺乏充足的硬件基礎支撐。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農村小學生人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為1652元,僅占城市小學的80.4%;農村小學建網學校比例為67.3%,比城市學校低17.2個百分點[17]。

表2 2010—2021年全國城鄉醫療衛生發展與差異

(二)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通不暢,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動力不足

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與自由流通是城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構建城鄉統一大市場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前提。我國通過財政減稅、建立城市人才下鄉激勵機制等措施推動人力資本要素下鄉,使城鄉生產要素與資源的交換、互動增多,但是長期受制于城鄉分割的制度障礙,使得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通仍存在壁壘,城市支持農村發展的進程受到阻礙。

第一,農村土地資源流轉不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實行城鄉分治的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土地歸國家所有、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也就是說,農民農村集體用地的非農建設使用權利屬于村集體,因此,農地只能通過國家征地的形式轉化為非農用地,這就使得土地價格無法得到合理的市場價格表達,農民只能得到土地原有用途的補償,喪失了土地所有權以及土地所能帶來的增值收益。也正因為如此而使得大部分鄉村的非農經濟建設萎縮,農村產業單一,農民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機會減少,進一步導致農村的衰落以及城鄉差距的擴大。因而土地資源的城市偏向更加劇了勞動力和資本往城市的單向配置[18]。

第二,城鄉人口流動受限。一方面,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壁壘是城鄉勞動力和人才難以融合的根本因素,城市的大門基本對農民關閉,城鄉成為兩個隔絕的空間載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結果顯示,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相差18.49%,表明我國有近2.6億人口不具備城市戶口,因而與戶籍相關聯的基本公共服務難以得到有效落實。例如,約20%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不能進入公立學校就讀[19]。另一方面,在農村封閉的集體經濟以及相關政策支持不充分的制約下,城市人口流向鄉村也存在障礙,難以為農村發展注入人才支持。例如尚未建立好的農民職業化保障體系,返鄉下鄉創業就業缺乏具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等等,都阻擋了人才和技術要素向農村流動的步伐[20]。

第三,資本流入農村的積極性低。農村缺乏吸引投資的營商環境,資本要素進入農村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面,國家加大支農投入力度以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問題,但當前農村經營主體仍以基本農戶為主,存在資金需求點多面廣、規模小、信息不足、信用考證等基本金融條件不健全、金融風險較高等問題;加之,農業生產與資金回收周期較長,且中間過程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等不確定性風險多[21],更是加劇了重城輕鄉的融資傾向而使得資金在城鄉的配置缺乏合理性。另一方面,因缺乏良好的發展環境,農村生產要素大量外流,不但加速了農村的空心化,而且這一惡性循環還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失去了活力,并因難以形成對資金及其他要素的吸引而加劇了要素流通的結構性矛盾。

(三)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健全,農民可持續增收基礎薄弱

以農業為根基,為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而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增強農村發展機會、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關鍵措施。但是當前,我國農業仍面臨經營規模小、產業融合深度不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構建與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一,農業部門內部發展落后。一方面,我國農業經營以家庭為單位,具有分散化、粗放化的特點,無法通過實現機器、技術、知識等要素的規模投入而實現機械化、規?;a,因而難以形成與工業相比擬的規模遞增收益。另一方面,經營規模小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突出短板。我國農戶平均經營規模為9.8畝,不到歐盟農場平均規模的5%、美國農場平均規模的0.4%[22],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60%以上與農業經營無關[23]。因而,這種小規模、分散化的經營導致農業本身不能滿足農民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性要求。

第二,農業產業融合程度不深。一方面,農業強國的突出標志之一就是農業產業鏈條健全高端。但因為與市場、技術等要素對接不深入,我國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低,無法實現農作物產業鏈向后延伸。據研究統計,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為86%左右,而我國僅有65%左右,相差近21個百分點[24]。此外,中高端與高附加值農產品不足和現有產品同質化嚴重,也導致第三產業持續發展受限,農業產業融合面變狹窄。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的多功能性未得到充分發揮,使得包括新形勢下新業態的多功能產業體系無法建立,因而難以創造充分的就業機會以帶動農民增收。

四、以共同富裕為目標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路徑探索

城市與鄉村在經濟發展、社會生活以及精神文化提升的差異是影響農民農村實現共同富裕的現實變量。其中,城鄉收入分配的相對差距、公共服務的非共享性、城鄉生產要素市場的封閉以及農村產業基礎的薄弱都對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構成了直接挑戰。因此,推動共同富裕必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以 “以城帶鄉、以工促農” 的方略,推動城鄉在經濟、社會、文化領域的全方位、高質量融合。具體包括推動城鄉經濟融合,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實現農民 “口袋” 富足;推動城鄉社會融合,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推動城鄉精神文化融合,實現農民 “腦袋” 與 “口袋” 的共同富裕。以全方位融合激活城鄉社會的內在活力,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可行性路徑。

(一)推動城鄉經濟的高質量融合,奠定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的基礎保障。推動城鄉經濟高質量融合是促進城鄉全面融合的中心任務與紐帶。因此必須立足于城鄉一體化的理念,體現 “以城帶鄉、以鄉促城” 的方略,為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一,推進城鄉市場融合、激發城鄉經濟融合發展的活力,以打造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市場條件。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盵25]城鄉市場作為鏈接城鄉經濟社會的載體,可以推動城鄉統一市場的構建,對于城鄉經濟社會的交流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城鄉市場融合的前提是城鄉間的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通,并擁有統一的要素市場。因此,一要健全城鄉生產要素市場的交易主體??赏ㄟ^賦予農村要素所有者對等的市場權利與地位,重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適應農戶分化的趨勢,提升從事農業經營農戶的職業技能;通過對分化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民給予鼓勵,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二要完善生產要素市場制度與機制??赏ㄟ^打破城鄉二元土地制度,賦予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平等權利;通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逐漸取消戶口的 “含金量” ,實現居民自主選擇居住地、勞動者自主擇業、人口自由流動、市場自動調節和政府自覺調控的人口流動模式;通過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使農村信用合作社回歸服務三農的本職,同時鼓勵鄉鎮銀行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通過改變政府干預導致的農村要素價格扭曲狀況,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構建公平合理的價格機制。其次,城鄉市場融合的難點是農村的市場化建設。因此必須提升農村市場的開放程度,持續推進農村的市場化改革,并通過城市市場的帶動作用以及信號機制,激發農村市場活力,保障城鄉市場的有效銜接與融合,推動公平有序的城鄉市場的形成。再次,城鄉市場融合的重要特征是城鄉市場統一規范。因此要加強城鄉市場的統一性,規劃城鄉市場的統一運行規則與方式,實現城鄉市場開放權利的對等,使兩者公平享有市場運用機會。

第二,推進城鄉產業融合、提升城鄉經濟融合的內在動力,以奠定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角度出發,指出生產力的發展是城鄉矛盾激化以及城鄉走向融合的根本源頭[26],因此推動城鄉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借助城市的先進生產力帶動農村的生產力發展,優化城鄉生產力的合理布局。首先, “以城帶鄉” 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城市要立足其資金、技術等優勢,發展高效、高質產業,發揮對城鄉經濟融合的帶動作用,助力農村健全產業鏈條,提升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先導作用,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推進城鄉產業結構優化重組,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業、現代化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通過推進城市產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密集型產業向農村的轉移或延伸,積極發展加工、制造、倉儲、運輸等產業,并深入農業生產全產業鏈,帶動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其次,城鄉產業結構差異縮小是城鄉融合的重要特征之一。為此,農村要立足土地、勞動力、生態等優勢資源,以農業為根基,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為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一方面,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尤其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并以其高附加值與對勞動力的吸引力,增加農業內部就業容量;通過培育符合農業產業布局的優勢主導產業,建設規?;漠a品生產基地,統籌農產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提升農業規?;找?;通過融合當地風土人情開發特色農產品,強化農產品品牌意識,擴大本土產品的宣傳與市場推廣,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農業的多重功能,通過發展森林康養、田園綜合體等休閑農業模式,打造鄉村旅游、循環農業、生物能源產業等發展模式,以滿足多元化、高質量的市場需求,增進農村經濟社會效益。同時,通過融合新技術、新理念,培育農業新形勢、新業態,構建現代農業支撐產業體系。例如,借助 “互聯網+” 構建農產品的數字化平臺,打造農產品生產流通的新業態,通過數據反饋及時分析農產品的市場供需關系,從而達成對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可控操作。

第三,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培育城鄉經濟融合的空間載體,以提供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首先,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賦予縣域更充分的資源整合權,發揮縣域其對城鄉融合的組織作用。對于城市群內的縣城,可以借助城市資源實現對縣城的支援,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而對于較為偏遠的縣城,可利用其獨有的區位優勢、文化、生態等因素吸引外界投資,強化其綜合發展能力,提升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還可通過提升縣城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滿足農民在縣城的安置工作以及永久居住的生產生活需要;通過完善公共交通線路建設,合理地配置教育和衛生資源,實現與農村功能的聯動互補。其次,挖掘特色小鎮,打造城鄉融合發展亮點。鄉鎮作為城鄉融合的重點內容,挖掘其特色優勢,盤活其資源資產,對于促進城鄉融合、帶動當地村鎮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以齊河縣為例,此縣地處德州市與濟南市交界處,地理位置絕佳,交通路線網發達,隸屬于濟南半小時經濟圈。因此憑借其區位優勢與政策扶持,齊河縣政府打造了泉城歐樂堡、泉城極地海洋世界、中國驛美食小鎮等旅游項目,更好地服務了城鄉居民生活,促進了當地經濟的提升,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為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①全國共有120個縣及縣級市獲得此殊榮,具體名單參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發改規劃〔2020〕831號)之附件2.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006/t20200603_1229778.html?code=&state=123.。

(二)推動城鄉社會的高質量融合,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機會均等化

社會融合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城鄉社會融合發展,體現在包含水、電、路、氣等基礎性公共服務和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性公共服務在內的城鄉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及其共享程度的提升,是實現人民群眾從 “注重生存” 到 “注重生活” 的轉變。因而,必須推動城鄉社會的高質量融合,為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充分的發展空間。

第一,加快基礎性公共服務建設,推動城鄉互聯互通。首先,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是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對此政府作為主要出資者應該了解農民的真正需求,實現對農村政策與財政的精準傾斜。其次,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整合交通、物流等資源,構建高效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可以緩解因交運體系不健全而導致的農產品交易成本高等問題,從而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再次,提升農村數字化建設。在提升農村互聯網覆蓋率,實現網絡聯通城鄉的基礎上,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農村數字化建設;通過構建農業數字化平臺,實現對農業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等全過程的監測,在提升農業生產率的同時,保證農民把握市場信息的時效性與準確性,促進農產品更好地實現 “驚險跳躍” 。最后,搭建城鄉信息交流平臺。高效便利的城鄉信息交流平臺能夠實現城鄉各部門、各行業的資源信息實時共享,進而可借助城鄉統一的交通運輸網絡與物流倉儲系統,暢通城鄉資源要素的流通渠道。

第二,推進社會性公共服務均衡配置,促進城鄉發展機會均等。首先,完善城鄉社會性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在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增加公共服務供給質量與數量的同時,應適當發揮市場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同時還應著眼于城鄉居民的真實需求,提升供求匹配度。其次,完善城鄉社會性公共服務體系,讓農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務。一是通過改善農村教學環境、增加專任教師數量以及提升農村教學的信息化水平,補齊農村教育短板,減少農村生源的外流;通過以縣域為單位實行師資輪崗,打造城鄉教育聯合體,帶動農村教育發展。二是通過完善農村衛生室環境、提升農村醫師的待遇、升級農村醫療設施,優化農村公共衛生資源配置;通過打造縣域醫共體或城鄉醫院對口幫扶,實現醫療資源共享,提升農村醫務室的專業化程度。

(三)推動城鄉精神文化的高質量融合,促進農民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富足

推動城鄉精神文化融合是城鄉融合的深層次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城市文化代表了我國社會的主流文化,而鄉村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源,也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不可或缺。充分挖掘鄉土傳統文化,實現兩者的融合發展,發揮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的帶動作用,能夠為農村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民農村精神生活的富裕。

第一,強化城鄉文化交流互動是城鄉文化融合的前提條件。一方面,城市文化作為現代化文明的濃縮體現,較之鄉村文化更具有時代性與開放性;鄉村文化作為農業文明的產物,更加傳統、守舊。因而,城市文化要以其先進的理念與開放的態度帶動鄉村文化,使鄉村文化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發展,為農村居民實現精神富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例如,鄉村文化可以引入城市教育的多樣化理念,培育職業化農民以適應農業內部結構的分化趨勢,使農民能夠運用自然資源開展本土化的多元生產,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領路人。另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沖擊,城市文化呈現商業化、粗俗化的特征,因而需要與鄉村文明融合,從中挖掘我國傳統社會發展的精華,促進其內容沉淀,以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第二,充分挖掘利用傳統鄉土文化,提供農民精神生活富裕的介質。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盵27]鄉村文化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介質,能促使我國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因此應發揮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城鄉文化的互動。首先,農村中的建筑、傳統工藝、民間表演等鄉土文化載體是我國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充分挖掘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能夠激發城市居民對鄉村文化的認可,拉近城鄉文化之間的距離,有助于推動城鄉文化的雙向互動。其次,充分利用鄉土文化因素,并以之為載體豐富農村文化產業形式。傳統鄉村建筑、民風民俗等文化因素具備獨有的鄉土味道,通過保護利用這些文化元素而形成規?;奈膭摦a業,可以在推動農村文化自身發展的基礎上,豐富農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城鄉農民
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融合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饸饹面“貸”富農民
在城鄉互動融合中推進鄉村振興
讓城鄉學子同享一片藍天
品質提升 讓城鄉風貌各具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