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影響及異質性分析

2023-01-14 04:54蔡樹勛
對外經貿 2022年12期
關鍵詞:倡議異質性一帶

蔡樹勛

(河北經貿大學 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一、引言

“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沿線國家與中國的共同發展,從而實現共同繁榮。從2019 年4 月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來看,“一帶一路”倡議已經獲得了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近三十個國際組織的共建支持。目前,對“一帶一路”的主要研究更多地聚焦于該倡議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因此,客觀分析“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經濟增長的凈影響是必要的。

通過對2005—2018 年150 個國家的面板數據研究,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準自然實驗,采用雙重差分模型,剔除了其他經濟發展動力的影響,從而分析出“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經濟增長的凈影響。更進一步地,從是否為鄰近國家、是否為發達國家、是否為“海上絲綢之路”國家三個維度進行了異質性分析,回答了哪些國家能夠更多地從“一帶一路”中獲益,為“一帶一路互利共贏”提供了實證依據。

二、文獻回顧和理論基礎

(一)文獻回顧

目前,對“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從進出口貿易、投資與債務、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經濟增長四個方面展開。首先是進出口貿易方面,孫楚仁等[1]發現“一帶一路”倡議顯著提高了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二是投資與債務方面,呂越等[2]研究發現“一帶一路”倡議顯著促進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徐思等[3]研究發現“一帶一路”倡議部分解決了企業的融資問題,邱煜和潘攀[4]研究發現“一帶一路”倡議降低了中國的國際債務風險;其三是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方面,倪中新等[5]研究發現“一帶一路”推動了中國的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最后是經濟增長方面,張良悅和劉東[6]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從而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

張艷艷[7]等主要考察了來自中國的貿易對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影響。一些文獻關注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不同沿線國家經濟影響的差異,Herrero 等[8]研究了基于三種情景(交通成本降低、中國自由貿易區這兩種情景以及兩種情景結合)下各主要經濟體的受益程度。除此之外,曹翔和李慎婷[9]研究了該倡議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時間動態效應,研究發現該倡議的影響是正向的,且該正面影響隨時間增加而逐漸增大。

(二)理論基礎

1.“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經濟增長

“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這種增長主要源自交通和就業兩方面。在交通方面,“一帶一路”一頭連接著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另一頭連接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推動了兩個經濟圈之間的國際貿易及鐵路和航空的貨物周轉量大幅增加?!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處于這一貿易鏈條上,更容易獲得國際投資,也能夠非常便利地將本國優勢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實現經濟的增長。而在就業方面,“一帶一路”提高了沿線國家的貨物周轉量,帶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無論是裝卸物資,還是外來人口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更多的服務人員,這就為這些國家創造了大量的服務業就業崗位。除此之外,中國投資的基礎設施等大型項目在落地時,也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

2.“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影響的異質性。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以從空間距離、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帶類型三個維度分類。

從空間距離角度,可以將陸地上與中國接壤與否作為劃分鄰近國家和非鄰近國家的標準(陸地上與中國接壤的國家屬于鄰近國家,不接壤的國家屬于非鄰近國家)?!耙粠б宦贰睂︵徑鼑医洕鲩L的促進作用更大。一方面,除了少數交通樞紐外,中國對鄰近國家的總體投資比對非鄰近國家更多;另一方面,鄰近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一帶一路”對鄰近國家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大。

3.經濟發展水平

從經濟發展水平角度,可以將沿線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根據后發優勢理論,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著后發優勢:一方面,發達國家由于勞動力規模使得其經濟發展依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科學發展速度一般不會太快;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沿線的發展中國家承接了中國的產業轉移和技術溢出,將農業勞動力轉移到效率更高的工業和服務業上,從而得到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相對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作用更大。

4.經濟帶類型

從經濟帶類型角度,“一帶一路”分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因此沿線國家可以分為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陸上絲綢之路國家。相對于陸上絲綢之路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經濟發展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作用更大。這種差異產生是由于受基礎設施和文化兩方面的因素影響。一方面,陸上絲綢之路國家要承載“一帶一路”的貨物吞吐量,往往需要建設更多的鐵路、打通更多的隧道,相對而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港口建設更加完備。根據從2017 年起發布的《“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多為海洋文化或島國文化,歷史上長期進行對外貿易,國際合作的經驗也更加充足,因此能夠更好地利用“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使本國的經濟迅猛發展。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4:相對于陸上絲綢之路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經濟發展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作用更大。

三、計量模型和指標數據

(一)計量模型

雙重差分法被廣泛運用于評估各種政策的效果,其優點是能排除個體固有的差異,從而估計出政策的凈效應。以“一帶一路”倡議為準自然實驗,該倡議的提出時間(即2013 年)為政策實施時點。

借鑒曹翔和李慎婷[9]的研究,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數據可得性,將GDP 對數值對政策變量進行回歸,同時引入資本、勞動力、土地三大生產要素變量作為控制變量(分別以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勞動力總數、土地面積來衡量),構造DID 模型如方程式(1)所示。

(二)指標數據

各變量選取的指標如下:1.被解釋變量為經濟增長,采用國內生產總值來表示;2.解釋變量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交互項,當個體屬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時否則為0;當否則為0;3.控制變量包括資本、勞動力、土地三大生產要素,分別以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勞動力總數、土地面積來衡量。

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WDI 數據庫,涵蓋2005—2018 年150 個國家的平衡面板數據。選取的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

表1 變量描述性統計表

四、實證分析

(一)基準回歸和平行趨勢檢驗

方程式(1)屬于雙向固定效應模型(two-way fixed effect model),采用最小二乘虛擬變量法(LSDV)進行估計,用國家編碼虛擬變量控制個體固定效應,用年份虛擬變量控制時間固定效應。

首先,表2 的第(1)列列舉了方程式(1)的回歸結果,也就是在引入資本、勞動、土地等經濟增長影響因素作為控制變量的前提下,將經濟產出對政策變量(DID)進行回歸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總效應為0.0389,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表明,“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這種增長主要源自交通和就業兩方面。在交通方面,“一帶一路”一頭連接著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另一頭連接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推動了兩個經濟圈之間的國際貿易,鐵路和航空的貨物周轉量大幅增加?!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處于這一貿易鏈條上,更容易獲得國際投資,也能夠非常便利地將本國優勢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實現經濟的增長。而在就業方面,“一帶一路”提高了沿線國家的貨物周轉量,帶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偟膩碚f,加入控制變量后的結果顯示,“一帶一路”倡議能夠使得沿線國家的經濟產出顯著增長3.89%。

其次,表2 的第(2)列列舉了平行趨勢檢驗的回歸結果。雙重差分模型有效運用的前提是平行趨勢假設成立。借鑒Dyreng 等[10]的方法,用“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前4 年(即2009—2012 年)處理組虛擬變量與各年份虛擬變量的交互項替換方程式(1)中的政策變量(DID)進行平行趨勢檢驗,結果如表2 的第(2)列所示。加入控制變量后的結果顯示,“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前4 年交互項的系數均不顯著異于0,這表明“一帶一路”建設前沿線國家和非沿線國家經濟產出的變動趨勢是相同的,故而雙重差分模型設定通過了平行趨勢檢驗,運用雙重差分模型進行估計具備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2 基準回歸與平行趨勢檢驗

(二)穩健性檢驗

1.刪除試點當年觀測值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于2013 年9 月,將試點當年的觀測值刪除,再根據方程式(1)進行回歸,得到的結果如表3 的第(1)列所示。加入控制變量后的結果顯示,政策變量(DID)的系數仍然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顯著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水平,與基準回歸得出的結論一致。

表3 穩健性檢驗

2.控制變量滯后一期

將方程式(1)中的控制變量滯后一期后再進行回歸,得到的結果如表3 的第(2)列所示。加入控制變量后的結果顯示,政策變量(DID)的系數雖然并不顯著,但仍然為正,這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沿線國家經濟產出的影響仍然是正向的,與基準回歸得出的結論一致。

(三)異質性檢驗

1.鄰近國家和非鄰近國家

空間上的距離對類似“一帶一路”這樣的國際合作,往往會產生影響。因此,借鑒呂越等(2019)的思路,將陸地上與中國接壤與否作為劃分鄰近國家和非鄰近國家的標準(陸地上與中國接壤的國家屬于鄰近國家,不接壤的國家屬于非鄰近國家)?;诳臻g距離的異質性回歸結果如表4 的第(1)列和第(2)列所示。表明“一帶一路”對鄰近國家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大。這種差異主要來源于中國投資金額的差異和參與建設積極性的差異:除了少數交通樞紐外,中國對鄰近國家的總體投資比對非鄰近國家更多;鄰近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更高,從而獲益也更多。

表4 異質性檢驗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考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所處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對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分別對沿線國家中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方程式(1)的回歸?;诮洕l達與否的異質性檢驗結果如表4 的第(3)列和第(4)列所示。發展中國家的政策變量系數比發達國家的政策變量系數更大、更顯著,這表明相對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作用更大。根據后發優勢理論,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著后發優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沿線的發展中國家承接了中國的產業轉移和技術溢出,將農業勞動力轉移到效率更高的工業和服務業上,從而得到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因此,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更多。

3.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陸上絲綢之路國家

“一帶一路”分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因此沿線國家可以分為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陸上絲綢之路國家,劃分兩類國家并進行分組回歸,異質性檢驗結果如表4 的第(5)列和第(6)列所示。首先,這兩列中DID 的系數均顯著為正,這表明“一帶一路”對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陸上絲綢之路國家的經濟增長都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其次,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政策變量系數比陸上絲綢之路國家更大,這表明相對于陸上絲綢之路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經濟發展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作用更大。這種差異是由基礎設施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陸上絲綢之路國家要承載“一帶一路”的貨物吞吐量,往往需要建設更多的鐵路、打通更多的隧道,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港口建設更加完備。

五、結論與啟示

基于2005—2018 年150 個國家的面板數據,首先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準自然實驗,采用雙重差分模型,評估了“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經濟增長的凈影響,然后檢驗了該倡議對不同類型沿線國家經濟增長影響的異質性。研究結果表明:第一,“一帶一路”倡議顯著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該結論在一系列穩健性檢驗中得到了充分證明。第二,該倡議對鄰近國家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更強。第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更多,這可以用后發優勢理論予以解釋。第四,該倡議對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經濟增長的推動更大。中國應提高對沿線國家中非鄰近國家的投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存在更高的潛力,可以采用更多元的合作模式。

猜你喜歡
倡議異質性一帶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異質性債務治理與制度完善
“一帶一路”我的夢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發起攜手共贏合作倡議
現代社區異質性的變遷與啟示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帶一路”這趟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