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市開展俄農產品回運及加工研究

2023-01-14 04:54
對外經貿 2022年12期
關鍵詞:進境黑河樞紐

代 欣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管理委員會,黑龍江 黑河 164300)

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友好鄰邦,兩國之間農產品及原料貿易往來不斷。2021 年,俄羅斯對我國出口農產品的總規模達35.5 億美元[1]。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進口玉米總量為2835 萬噸,其中從俄羅斯進口8.93 萬噸,占比0.31%;中國進口小麥總量為977 萬噸,其中從俄羅斯進口小麥10.36 萬噸,占比1.07%;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為9652 萬噸,其中從俄羅斯進口大豆54.68 萬噸,占比0.57%,雖然占比均不高,但未來中國和俄羅斯在農產品方面的合作有望進一步加深。

近年來,黑河市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越發緊密,并不斷加強農業領域合作。黑河市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機遇,在對俄進口農產品領域積極構建物流通道,并在建設跨境產業鏈方面加緊部署,實現新的突破,2020 年實現進口糧食共38.36 萬噸,探索和創新出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糧食落地加工新模式,并被列為黑龍江省級創新案例,向全國推廣。

一、俄羅斯農產品回運現狀

(一)俄羅斯土地資源豐富奠定農業合作基礎

俄羅斯土地資源豐富,根據2020 年俄羅斯聯邦農業部統計,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的農業用地面積為6456.7 萬公頃,占俄羅斯農業用地29.13%,其中耕地面積為2677 萬公頃,牧場2393 萬公頃,有230萬公頃適宜種植的土地閑置,俄羅斯遠東的農業資源主要分布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州,包括410 萬公頃耕地,可種植大豆、玉米、小麥、水稻、大麥和油菜[2]。俄羅斯遠東地區廣闊的土地及豐富的資源為中國企業及雙方農產品、糧食生產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二)黑河口岸進口俄糧規模不斷擴大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1 年中國進口農產品總共達2198.2 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口糧食總值為16454 萬噸,4834.5 億元人民幣,黑龍江省從俄羅斯進口糧食48.1 萬噸,91.06 億元人民幣,黑河從俄羅斯進口糧食14.8 萬噸,3.75 億元人民幣,黑河作為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主要口岸,進口俄羅斯糧食也占全省進口俄羅斯糧食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大豆的進口,2021 年黑龍江進自俄進口大豆44.4 萬噸,黑河全年對俄進口大豆14.4 萬噸,占全省對俄進口比重32%。

圖1 2021 年中國進口俄農產品占總值比重

圖2 2021 年黑河進口俄糧占黑龍江省總量比重

(三)“糧食返銷”模式形成有效補給

自2015 年以來我國鼓勵國內農產品企業跨國承包土地,新型的“糧食返銷”模式對我國的糧食缺口進行了有效補給[3]。黑河全市農產品經營的企業共有100 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3 家。如,黑河市豐泰進出口有限公司從2013 年開始在俄先后投資成立多家公司,通過幾年的發展,已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建立起了農業種植基地,開發土地近3.8 萬公頃,主要種植大豆,年產約8萬噸,2017 年成立布拉戈維申斯克大豆海外倉,倉儲在俄種植的大豆等,大部分回運到國內,用于落地加工和銷售。

(四)進境俄羅斯糧食審批流程有效簡化

海關總署為農產品和糧食進口提供政策支持和程序簡化,中國海關總署于2019 年7 月25 日發布第124 號公告,允許俄羅斯全境大豆進口,2022 年2 月24 日發布第21 號公告,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3 月1 號,海關總署將進境糧食檢疫審批終審權限下放到各地區直屬海關,被授權的直屬海關具有本關區轄區相關授權產品進境動植物檢疫審批終審權限。這表明中國正在放寬對俄糧食進口政策,逐步向俄羅斯開放糧食進口通道和簡化審批流程,彌補我國糧食結構性短缺現狀。

哈爾濱海關創新糧食進境監管流程,出臺“優化黑龍江邊境自貿片區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許可流程”和“跨境運輸車輛監管信息一站式備案”的政策,旨在縮短從俄羅斯進口糧食的通關時間,在保證進口俄羅斯糧食檢驗檢疫和運輸車輛風險可控的條件下,允許企業在糧食進境前可先不申報信息,在糧食實際進境環節,確定加工廠和運輸車輛后,通過黑龍江公路大橋口岸向海關報送有關信息,有效地降低通關成本,提升通關速度,緩解黑河海關口岸的監管壓力,該政策將極大地便利黑河外貿企業進口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農產品,在邊境地區構建中俄農工綜合體并實現中俄跨境農產品產業集群效應。

(五)物流通關標準逐漸接軌

2021 年10 月,中糧集團成功對接中俄兩國檢驗檢疫標準,利用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界江黑龍江天然的航道和水運優勢,打通了小麥進口的物流通道,從俄羅斯進口的667 噸小麥,在黑河口岸脫箱卸貨到海關監管庫,這是中國第一次成規模地從俄羅斯進口小麥運到黑河口岸,為進口俄羅斯糧食開辟了新思路[6]。黑河加強與布市物流合作,參與俄方物流樞紐基礎設施建設及管理,實現在公鐵聯運、信息共享、標準互認上達成一致。與境外沿線樞紐的口岸通關系統對接,統一貨物通關標準,加快樞紐通關效率。

二、俄羅斯農產品回運及加工存在的問題

黑河企業回運農產品主要運輸方式是通過裝入集裝箱運送到口岸通過水路和浮橋運到國內。黑河是黑龍江省4 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之一,多數企業進口糧食后,沒有進一步在黑河落地加工,直接以原糧形式銷往外省市,俄羅斯農產品加工產業在黑河沒有進一步發展。

目前黑河進境農產品主要是大豆,小麥、玉米、燕麥、大麥、蕎麥、油菜籽、亞麻籽等進境農產品占比較小,對于水生動物、冰鮮肉類等,農產品進口種類單一,俄羅斯農產品資源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俄羅斯農產品回運及加工發展措施

(一)加強國家級跨境口岸物流樞紐建設

黑河國家級跨境口岸物流樞紐選址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內,毗鄰黑龍江公路大橋口岸,采用功能互補、業務協同的“一樞紐、兩片區”模式。兩個片區分別為公鐵聯運物流區和跨境國際物流區,圍繞大豆、小麥等大宗商品以黑龍江公路大橋開通為契機,暢通對俄經貿合作物流大通道,提升黑河對俄合作北部門戶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公路、鐵路運輸滿足產業發展需要,完成特色大宗商品鐵路分撥、公路分撥,促進黑河口岸樞紐與相關生產企業倉儲資源合理配置,進一步降低倉儲成本。

通過黑龍江省內各條高速公路等形成以黑河為中心輻射周邊200 公里范圍內的,涉及裝各類農產品及精深加工產品、生活用品等適俄商品等的分撥調配業務,發揮黑河水運口岸及黑龍江公路大橋口岸跨境運輸功能,依托多式聯運功能區,延伸鐵路專用線至港區后方,實現水轉鐵、公轉鐵等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建成“公鐵水”多式聯運區,提升跨境運輸效率,為進出口貨物運輸提供最優的運輸方式。

(二)發揮園區作用打通加工產業鏈

黑河市政府與自貿區黑河片區應積極發揮導向作用,依托黑龍江公路大橋620 萬噸通行能力,建設國家級跨境口岸物流樞紐,同時發揮阿穆爾綜合園區、農業示范園區、境外基地的作用,打造境內外聯動項目,境外種植農產品和糧食,境內回運農產品和糧食進行加工,積極探索一條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綠色農業,收獲后通過水路運回國內深加工的多元化、全產業鏈。依托境外農業產業園,進行大豆、小麥、玉米等種植,通過黑河樞紐進行統一地集中采購、集中倉儲、集中回運、統一結算,通過互市貿易、公路口岸、水運口岸進行報關報檢,并進行落地加工,并將產成品運送至哈爾濱、山東、河北、廣州、鄭州等地。爭取通過發揮樞紐低成本、廣覆蓋、高效率優勢,推進產業合作向產業集聚、集群、集約方向發展,提升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和價值鏈重組的動能,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三)深挖特色綠色農業資源

自貿區黑河片區應緊緊圍繞進口境外小麥和大豆等農產品的綠色農業資源,利用保稅優勢,引進一流加工企業,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業。依托俄羅斯進口優質大豆、小麥等農產品,及中方在俄種植糧食回運等境外綠色農產品資源開展落地加工,形成大豆、小麥等系列產品加工體系。

四、小結

暢通黑河樞紐“干支配”業務聯通國際國內物流大通道,發揮毗鄰俄羅斯遠東腹地的地理區位條件和深耕俄羅斯市場優勢,提升對國內大市場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市場的需求捕捉力,形成國際農產品進出口及加工等資源要素地集中采購平臺與國內市場進口平臺,在黑河國際物流樞紐片區內發展邊境回運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打造農產品交易基地。

猜你喜歡
進境黑河樞紐
前5 月查獲進境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7 800 余件
樞紐的力量
淮安的高鐵樞紐夢
到張掖看黑河
樞紐經濟的“三維構建”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東青島口岸首批韓國冰鮮水產品順利進境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說)
黑龍江·黑河·璦琿歷史陳列館
善于抓樞紐的指揮藝術——析直羅鎮戰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