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分析

2023-01-20 18:51林愛星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科學知識科學素養

林愛星

(福建省福鼎市實驗小學,福建 福鼎 355200)

隨著當前核心素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在各個學科的教育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在進行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當中,相關的教師必須要重視,使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培養。小學科學對于義務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開展整個義務教育的基礎,所以當前大部分小學科學教師都十分重視研究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怎樣開展小學科學的教學。

一、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存在著這種現象: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小學科學教師往往會拿著科學書,采用灌輸的方式讓學生們學習科學知識,并且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們大都很端正地坐在座位上,看起來好像聽得非常認真,但實際上掌握了多少內容,恐怕連學生自己都不清楚。往往在學生們需要應用這些科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問題的時候,卻發現之前學過的那些知識,學生們都不會應用。這就讓人不禁疑惑,這個問題發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教得不夠認真?還是學生們學習得不夠努力?其實在這一過程當中,往往有很多教師忽視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問題。小學科學其實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但是大多數的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就使得這堂課程十分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們不愿意學習科學知識。而這時候的學生們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沒有抱有一種積極的態度,僅僅是當作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最終導致學生沒有辦法將這些知識很好地掌握和應用。當然出現這種問題并不僅僅是學生的責任,當前傳統的教育方式,也必須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因此,教師應努力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改變這種科學課堂,從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科學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科學課堂的學習。

科學這門學科要求學生們必須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才可以使學生們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動手能力的鍛煉并不是只靠死記硬背科學知識點內容就能鍛煉出來的,需要學生們主動地對相關的知識點內容的理解,然后進行探索實踐。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對于科學有著非常大的興趣和好奇心,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重視選擇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將這些活動穿插在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們原本很陌生的科學知識能夠與他們熟悉的生活進行有效的連接,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科學與自己的生活這么近。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針對性地對學生們量身打造學習方式。而這個時候的學生也應該抱有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從而使師生能夠共同進步。

二、改變當前傳統的評價機制

在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當中,對于課程評價提出了相關的目的要求,認為課程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不是選拔學生。當前進行的各種各樣的課程評價并不是為了使成績最高的那個學生能夠被選拔出來,而是為了能夠促進所有學生共同全面地發展。因此,課程評價應該發揮其激勵作用。這就要求相關的科學教師在進行學生評判的時候,不應該只以分數為基礎,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們對于科學技能實踐的效果以及自身科學思維的發展效果。教師對學生們進行評價之后,應該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評價了解到自身仍然存在的問題,并且讓學生們明確下一步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進行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們受到激勵而進步,而不是讓學生們受到打擊,反而更加抵制科學知識的學習。同時這一評價過程還應該有效地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當中,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實際狀況進行相關的內容調整,從而保證評價方式可以多樣化地進行,得到一個科學的評價結果。其實這一評價過程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評價,家長也可以參與進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與教師、家長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進行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重視建立一個良好的科學情境,一個良好的情境可以使學生們能夠更快速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但是當前大多數教師往往只會以教科書上的內容為基礎進行情境創設。這就會導致這類的教學情境沒有創新性,同時也較枯燥乏味。所以這就要求當前的科學教師必須要重視以學生的生活為出發點,在學生的生活當中尋找素材,通過在科學情境當中創設學生們熟悉的事物會使學生與科學的距離進一步拉近。要知道,當前的科學課堂的主體并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所以教師在進行情境構建的過程當中,不僅要讓學生們自己動腦動手,還要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參與到每一個活動當中。

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些特殊的作業。當前的語文、數學、英語科目的作業大多都是以書面形式為主,如果科學作業也以書面形式為主,就會導致學生們的作業量增加,而且也不會培養學生們動手動腦能力。所以科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布置的時候,可以將學科特色進行有效地結合,從而布置出一些較靈活的作業內容。比如可以讓家長陪同學生們一起完成一些課外拓展實驗或者是讓學生們平均分成幾個小組進行一些社區調查,在調查完成之后寫一些關鍵日記。通過開辦這種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親子之間的互動頻率,使科學教學能夠更加靈活、有趣。

四、使用趣味導入的方式

由于小學科學課程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特點,所以在進行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們往往會很難理解一些抽象性的內容,這就會導致學生們沒有辦法提高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趣味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科學知識,從而進一步理解掌握科學知識內容,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課堂導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所以科學教師必須要重視這一環節,通過在進行趣味性的課堂提問當中,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能夠使教學環境更加輕松愉悅,讓學生們能夠更加關注當堂課程的知識講解,并且還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們自主探究的欲望。

比如進行《聲音的傳播》這一課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采用教學提問的方式,然后讓學生們回答自己聽到的聲音。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這一問題的回答,比如起床的鬧鐘鈴聲、說話的聲音等等。通過學生們踴躍地回答,可以使課堂氣氛充分地被調動起來,這個時候教師要抓住機會提出下一個問題。也就是引入正題,讓學生們想一想在大家用耳朵聽到聲音的時候,聲音是怎樣進行傳播的?這個問題大多數學生們都無從下手,不知道應該怎么樣回答。這個時候就會使學生們的探索欲與求知欲得到了有效地激發,學生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想要了解聲音到底是怎樣傳播的。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以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為基礎,將科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導入,使學生們能夠全神貫注地進行這一堂課的內容學習。因此在科學課堂當中進行趣味導入,可以使學生們能夠更加專注地進行課堂知識點內容的學習,也可以使學生們能夠對相關的問題有更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且教師在進行新的科學課堂內容教學的時候,也能夠使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課堂氛圍更加活躍,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良好的培養。

五、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新鮮的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并渴望得到解釋,因此也就會十分感興趣進行各種各樣的科學探究活動。這就要求科學教師在進行科學知識教學的時候必須明確這一點,然后充分地掌握學生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根據當前學生們的心理特點針對性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使學生們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科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茖W探究活動,可以說是小學科學教學當中的重要一環。要知道大多數的科學原理都必須要通過不斷地實踐探究證明,所以通過證明的方式也可以使學生們進一步掌握科學知識的內容,使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讓學生們認識到科學學科的有趣性。

比如在進行《校園樹木》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制定出一個良好的活動計劃,從而開展一個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們能夠走出課堂接觸到大自然當中的知識內容。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旁引導學生們對不同種類的樹木標本進行觀察和搜集,讓學生們對課程知識有了一個實踐性的理解。并且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小組,接著進行樣本的收集,收集之后再進行歸類和記錄,然后將學生們拿到的素材全部放到科學實驗室當中進行進一步的實踐研究,使學生們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在進行課堂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重視時刻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主導地位為基礎,進行各種各樣的有效學習引導。比如讓學生們使用放大鏡進行各種樹木的觀察,然后對樹木的不同外形特征進行有效的記錄。同時在即將要完成科學實驗的時候,還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制作植物標本這一過程當中。在制作完成之后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們的實踐成果進行展覽,然后讓其他學生見證自己的實驗成果,并且在這一實驗過程當中,也可以使學生們對科學知識深入了解,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加良好的科學實踐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

六、結合生活實際

目前在新課標當中明確要求了小學科學教育必須以不斷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發展水平為主要基礎目標,并且還要重視在進行各個教學環節的開展過程當中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所以這就要求了小學科學教師在開展科學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重視采用多種手段使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認識到科學課程的重要性。要知道科學課程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并且在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科學的元素存在。即便是在科學教材當中,也可以發現很多與生活非常貼近的科學知識。當前的小學生不僅是認知能力比較薄弱,其思維邏輯也相對較差,對于科學知識的內容沒有全面的理解。所以在進行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將日常生活當中的知識內容與科學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自然規律的魅力。

比如在教學《浮力》這一課程的內容時,教師應以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與教材內容為基礎設計出相關的問題,比如“如何讓物體在水中漂浮起來”。以這個問題為基礎,讓學生們可以開展相關的科學活動。學生們往往會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以及生活經驗進行這些問題的探究,而在這一探究過程當中,就可以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探究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是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要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必須要重視在事實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引導,使學生們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相關的生活常識,也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于教材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有效的完善。

七、結語

總之,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構建核心素養下的研究性學習支持框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多元文化結構。在未來幾十年里,傳統應試教育培養的應試教育人才將被淘汰?,F在教師需要培養的是創新型人才,使他們能夠適應社會,全面發展,也就是接受核心素養指向的教育。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來看,通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分析學生需求、充分利用資源等途徑實現小學理科課程的建設,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科學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必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猜你喜歡
科學知識科學素養
蝸??囱泪t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點擊科學
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滑雪運動研究可視化分析
科學大爆炸
飲料瓶中的云
夢想中的學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