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班主任的愛心教育

2023-01-20 18:51蘇麗敏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愛心班級班主任

蘇麗敏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小南溝九年制學校,甘肅 環縣 745716)

對于教育工作來說愛心是起點,也是偉大、神圣師愛的最好表現,其作用在于給予學生更多鼓勵、激勵,讓學生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心態。所以班主任應時刻保持愛心,為學生增添更多學習動力。小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而教師的愛如同催化劑,通過發自心靈的關心與呵護,彼此之間相互信任、尊重、理解,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班主任對待學生應表現出耐心、細心、信心。只要有心才會獲得學生愛的回饋,如果無法進入學生心靈,那么任何教育都很難達到預期,因此愛心教育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

一、小學班主任落實愛心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愛心教育是做好班級管理的前提

班主任除了要負責知識傳遞,做好班級管理同樣至關重要,而愛心教育是提高班級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條件。在小學教育中,愛心猶如滋養學生的水源,如果缺乏愛心教育便難以得到保障。相反班主任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學生自然也會得到感動,并且給予班主任諸多反饋,這一點從信任、尊敬以及仰慕的心理上就能看出,在落實愛心教育的條件下,學生會積極聽從班主任的話。通過愛心教育師生之間的關系愈發融洽,學生無論從思想還是情感等方面都受到顯著影響,對于班主任的任何安排都能嚴格執行,確保班級管理井井有條,因此愛心教育對于班級管理的作用較大。

(二)愛心教育對學生成長有深遠影響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的態度會對其產生顯著影響,甚至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比如教師傾注更多愛心,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也會懷揣愛心,并貢獻給社會與其他人,由此可見愛心教育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明燈。當然愛心教育并不是寵愛、溺愛,應該要有具體原則,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到幫助,喚起學習信心、提高積極性等,時刻保持著熱愛生活的態度。相反寬松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學生失去自我,無法明確自身的不足與錯誤,因此愛心教育能夠約束學生思想、行為,并達到自覺糾正的目標,從而獲得全面發展。

(三)愛心教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愛心教育主要是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展開引導。班主任借助愛心、關心,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有些學生雖然很努力,但成績上并沒有得到顯著提高,最終導致學習壓力、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自己也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多溝通、多談話,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原因,并借助激勵話語讓其重拾信心,通過堅持成績自然有所提高。班主任只要時刻充滿愛心,對學生展開有效的鼓勵和鞭策,通過談心等方式認清形勢、轉變思想,加上努力改進會有明顯成效,所以愛心是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跨過難關。

二、小學班主任落實愛心教育的基礎原則

(一)從心理角度入手

在以往的小學教育中,班主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引導,這也是難以落實愛心教育的重要因素。簡單來說,愛心教育是通過語言、行為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讓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塑造出健全人格,同時靜下心聆聽班主任的教導,因此愛心教育必須基于心理入手。例如班主任通過課后作業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部分學生作業內容錯誤較多,很明顯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缺乏理解和掌握,在寫評語時如果運用嚴厲的語言,就會促使學生心理逐漸厭學、抵觸。正確的方式應給予適當鼓勵和引導,即使學生基礎比較差,班主任仍然不能放棄培養,可以利用積極的評價方式以及相對溫柔的手段解決問題,切實貫徹小學愛心教育。

(二)從行為角度入手

學生個體存在差異無法避免,比如學生的基礎條件、學習能力等,都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傳統教育無非開展嚴厲管理,甚至通過強迫等形式讓學生掌握知識,這種行為并不利于學生成長。愛心教育確實需要從行為角度入手,但是嚴格監管只會適得其反,雖然學生會產生畏懼心理,卻很容易導致學生喪失主體性。愛心教育的方法強調溫和,簡單來說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原則上開展,并利用溝通交流等行為解決問題,并且班主任要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不同的管理方法,確保能夠滿足每位學生的發展需求,而傳統嚴格強制性管理存在諸多缺陷,并不符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小學班主任落實愛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寬容理解,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師愛是世界上最偉大且神圣的情感,在教育過程中傾注愛心能夠給予學生最大鼓舞,從而保證學生積極進取,所以即使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繁忙,仍然要充滿愛心地對待學生,這樣才能在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對于學生來說寬容與理解也是一種愛,由于學生的性格特點、思想觀念不同,在日常學習中可能存在調皮搗蛋的行為,班主任應細心觀察,避免苛責學生,可以嘗試給予適當寬容與引導,或表揚、鼓勵,讓學生對班主任逐漸信任,從而認真遵循班主任的教導。嚴厲批評只會適得其反,不如通過愛心喚醒學生自尊心,激勵學生奮發向上,走向正軌。對于班主任的寬容與信任,學生也會出現親切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相反如果教師嚴厲批評學生,甚至在其他學生面前用語言刺激,只會失去學生的認可。當然,寬容與理解并不是過度放縱,最主要的表現為關心關懷,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給予呵護,學生在感受班主任的關心后,也會自覺形成體諒他人、寬容他人的思想觀念。簡單來說愛心教育就是基于溝通、建立信任,真正做到以生為本,發自內心相信每位學生都是天性善良、優秀的,只要用心培養加以塑造,必然能夠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而寬容與理解也是愛心教育的開始。

(二)發揚民主,創設寬松學習環境

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十名學生,而每位學生都屬于獨立個體,由于成長環境不同,在思想與行為習慣上必然有顯著差異。為了促進學生良好成長,班主任應該發揚民主,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由此可見民主也是一種愛,無論教學還是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都要發揮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很多事情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去做,從而實現公平、民主的目標。其次,班級內每位學生都需要關愛,而不是過度注重弱勢群體、優秀群體。雖然學生在成績上可能會存在高低差異,但本質上絕沒有好壞之分,只要班主任用愛心加以引導,每位學生都能獲得成長。除此之外,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打造和諧氛圍,只有處于這種環境下學生才能健康發展。目前來看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容易忽視處于中游的學生,很少給予這些學生關注。想要打造民主的氛圍,必須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甚至在某些事件、活動中實施民主投票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自己被重視、被關注。

(三)賞識與鼓勵,提高學生自信心

賞識不僅能夠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同時也是愛心教育的有效體現。對于學生來說,賞識、鼓勵有利于提高自身信心,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積極、勇敢。這也需要班主任能夠挖掘學生閃光點,并針對性提出表揚與鼓勵,而學生也會始終堅持嚴于律己。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懷揣愛心,針對學生點滴進步給予贊賞,往往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即使學生存在錯誤都不應該嚴格批評,應采取鼓勵的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因此賞識是愛心教育中最不能缺少的部分,具有非常顯著的教育作用。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其他人的贊賞與表揚,喜愛表現的小學生也一樣。如果班主任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必然會打擊學生自信心,如果把學生比喻成花朵,那么賞識與鼓勵就是陽光和水分,無時無刻不在促進學生成長。在日常教育管理過程中,總是受到班主任批評、挑毛病,長久之下就會垂頭喪氣,很難獲得成就感、自信心,相反班主任給予贊賞、表揚,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學生也會充滿自信面對學習。目前來看班級內中的學困生往往最需要賞識、鼓勵,畢竟優秀的學生經常受到班主任夸贊,而學困生受到成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難以獲得班主任的認可。如果在愛心教育中能夠給予其更多信賴的眼神、和藹的微笑,都會成為這些學困生努力的源泉,因此班主任必須時刻謹記,尊重學生每個閃光點。

(四)尊重真誠,促進學生共同成長

尊重和真誠對學生來說就是無形的鞭策,只要班主任在教育中能夠付出真實情感,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必然會將愛心教育落到實處,發揮出師生之間情感效應,促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雖然小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但其仍然渴望受到尊重,所以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自身語言態度,必須將尊重作為前提條件,運用良好的美德感化學生。例如班級內有位小男生總是注意力不集中,這種情況下教師應避免過度苛責,而是攜帶耐心詢問是否有什么原因,通過交流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交流過后學生才道出實情,原來是家長沒收了玩具,怕會影響學習成績,所以才產生負面心理。班主任可以先展開引導教育,同時聯系家長獲取配合,改變家長的教育方式,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而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班主任更加信任,并且感受到尊重真誠。對于班主任來說走進學生內心是教育的開端,而真誠就是打開學生內心深處大門的鑰匙,無論學生出現哪種錯誤,都要帶著真誠的態度與學生溝通,并讓學生產生信任、安全心理,這樣才會說出自己的心聲,有利于班主任解決最終消除誤解等問題。

(五)嚴中有愛凈化學生心靈

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相對復雜,往往需要承擔起知識傳授、紀律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這也需要教師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切實凈化學生的心靈。如果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過于嚴厲、缺乏愛心,學生只會感到教師難以相處,并逐漸放棄為班級共同榮譽而為之努力,因此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用愛感化,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而不是懲罰。要求學生記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無法改正。另外過度嚴厲可能會形成師生間的對立關系,所以嚴寬相濟、嚴愛結合才是正確的愛心教育,最終打造和諧溫馨的班級氛圍。在學生出現錯誤后應該借助身邊的小事引導,例如在班級大掃除過程中,部分學生躲避勞動存在懶散心理,這時可以要求學生從愛護花草、家務等小事做起,通過深入了解生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形成自覺性,相比嚴厲教育效果更顯著,學生也會在實際行動中受到教育。

(六)一視同仁挖掘學生內在潛力

每位學生都有無窮的潛力等待班主任挖掘,不過教育過程中難免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有的學生嚴以律己遵守課堂規則,而其他學生調皮搗蛋,總是違反班級的制度,而教師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性格就存在偏愛的情況。小學生的內心世界較豐富,對于班主任是否存在偏袒,往往可以清晰感覺到。如果教師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學生,并不利于打造和諧友善的班集體。其實學生個體差異難以避免,只要班主任堅持不放棄都能獲得進步和提高,例如有些學困生成績不理想,班主任更要傾注愛心發掘其內在潛力,這才是愛心教育的本質。

(七)樹立榜樣,激勵學生積極進取

小學生天性喜愛模仿其他人,基于這一點教師應采取榜樣激勵法,改變學生懶散懈怠的思想,從而養成積極進取的態度。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展現出良好的心態,利用自身形象感染學生。由于小學生的思想仍然處在發展階段,會效仿教師的語言行為,在實施愛心教育時,班主任讓學生對自己產生敬仰之情,運用舉止、儀態、作風等,為學生起到示范作用,促使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成長。除此之外,學生之間也可以作為榜樣,同時會協助班主任推進愛心教育,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較繁忙,需要備課、管理精力有限,無法長時間待在學生身邊。因此教師可以考慮設置班級干部,讓學生成為班級內的榜樣,小學生的性格與思維方式相對類似,班級干部能夠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并給予其他同學幫助,讓愛心教育得以保持。

(八)關心愛護,積極推進愛心教育

愛心是連接師生的橋梁,只要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就會在心理產生親切、尊敬以及崇拜感,這也是推進愛心教育的基礎方法。關心與愛護很容易散發出人性光輝,同時打動年齡較小的學生。即使班主任不嚴厲批評,學生仍然可以自主反思,針對錯誤行為進行改進,最終成為優秀的“三好少年”。當下班主任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應多傾聽、多溝通,例如有些學生總是難以融入集體,性格相對內向、怯弱,這時教師應與其溝通交流,積極鼓勵與其他同學談話,并告知交流過程中慢慢來,不要急,或在課堂提問時鼓勵性格容易害羞的學生回答,對其交際能力加以鍛煉,從而有效融入班集體中。除此之外,有些學生缺乏信心,班主任在課后時間加強談心,并對其進行肯定、表揚,如“你最近有很多進步,要繼續保持下去!雖然課堂問題沒有回答上來,但是只要努力下次肯定會表現得更好!”通過關心、愛護促使學生完成蛻變。

四、結語

教書育人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責任,為了呵護好祖國未來的花朵,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充滿愛心,用愛幫助學生打造自由自在的成長空間。愛心教育不僅僅是給予學生關愛,應關注每個學生的想法和行為,并學會通過贊賞的眼光看待、寬容之心去對待,在學生人生成長過程中傾注愛心,與之形成平等、友愛的關系。其次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班主任應加強交流撫慰學生的心靈。由于小學生往往較脆弱,如同含苞待放花骨朵,班主任需要時刻用愛心感染學生,讓其能夠充滿自信展開學習,借助愛心教育創造和諧氣氛,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獲得美好未來,像花朵一樣絢爛綻放。

猜你喜歡
愛心班級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班級“四小怪”
班級英雄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夸夸我的班主任
愛心樹(下)
為愛奔跑 愛心滿滿
愛心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班級被扣分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