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開發與利用英語課程資源的方法探尋

2023-01-20 18:51孫小艷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課本利用

孫小艷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雙語實驗學校,江蘇 泗陽 223700)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1)》中就明確指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要能夠有效開發與利用好現有的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符合實際、貼近生活與順應時代發展的,且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英語課程資源。這也充分體現了延伸與發展英語課程資源對于現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小學英語教師承擔了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任務,不僅僅是開發者與利用者,同時更應該是設計者,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新時代課程改革的要求與學生的未來發展需要,通過多元化途徑的資料搜尋、創新英語課程資源,積極地對這些資源開展科學、合理的整合與利用?;诖?,筆者以譯林牛津版小學英語課程教材為中心,探尋信息化教育時代的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方法。

一、當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現存問題

在英語課程教學的深入改革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式有了鮮明的變化,由單一講解式教學走向了多元互動式教學,由課本教材資源為中心的探究走向了課外英語教學資源的自主探尋。雖然,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是依舊還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

(一)對英語課程教學的環境資源優化不夠

對于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來說,不僅僅缺乏了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更缺乏了物質資源環境。而且許多學校與英語教師注重的是對英語課本知識的課堂教學,往往缺乏了對學生所處學習環境的資源配置與氛圍營造。經過調查發現,許多學校的校園文化長廊缺乏與英語相關的文化資源,教室板報與墻體文化內容也往往是一些行為規范或古典文化,找不到一絲與英語相關的資源。這樣的環境氛圍,就起不到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滲透式教育。

(二)對于英語教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足

經過調查發現,許多教師注重的是英語課本知識的課堂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培養,常常將“讀”放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首位。

而針對英語課本教材中的插圖資源常常是一帶而過地讓學生知道圖上畫了什么,沒有帶領學生認真觀察英語插圖,也就起不到將鮮明畫面與抽象文字進行有機結合起來,學生也就難以與英語文本之間產生積極的共鳴。針對英語課文后的練習資源也皆是走流程式地教學,旨在于讓學生知道答案,卻很少讓學生舉一反三地應用知識,導致了練習只是機械地完成,卻不是充分理解與靈活運用。當然,對于英語課本教材中的英文歌曲,教師也常常是帶領學生學唱歌曲就作罷了,也未能深入其中讓學生感受到和諧、輕快的體驗,缺乏了對英語歌曲的改編與創新。簡而言之,當下的英語教師針對英語教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皆是不到位的,是缺失的。

(三)對于學生本體潛力資源的激勵不足

筆者聽了學校中許多英語教師的課,也發現許多教師依舊是注重英語新知識的理解與講授,缺乏了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空,更未對學生創設英語活動的情境。這皆是源于教師依舊把自己看作是課堂教學的主人,沒有將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其實,學生的已有知識、學習經驗、學習習慣等皆可以成為他們的一種客觀存在的個體資源。然而要發揮出這些資源的優勢特征,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深入把握,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化、能力發展規律,做好教學引領與激勵評價,從而讓學生的本體潛力資源能夠得以充分激發與利用。

(四)對于網絡化英語資源的挖掘不足

現如今,我國學習教育也逐漸走向了信息化、網絡化與數字化時代,針對當下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們也積極運用好信息網絡化資源平臺,時常為學生補充一些英語教學資源。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不會上網搜尋與學習相關的資源,更缺乏了從學習平臺上進行相關的英語知識學習。原因就在于,教師很少向學生推薦英語學習平臺,未能對好的平臺進行詳細地講解推薦,學生也不會了解網絡學習平臺的各個資源板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范圍。然而,經過嘗試應用,教師發現網絡平臺上還是有許多優秀的學習資源值得借鑒的,這還需要廣大英語教師能夠帶領學生走進那浩如煙海的網絡世界中,不斷汲取有益的知識營養。

三、解決當下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問題的相關方法

(一)積極開發與利用好教學環境資源

是否有良好的氛圍環境也是影響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學生的英語起步學習階段,教師要能依據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教學預設,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形成濃濃的學習氛圍,逐漸讓學生沉浸于靈動的英語活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與此同時,教師要能夠為學生積極創設好英語課程學習的環境,加強英語教學環境的氛圍營造,挖掘能夠給予學生潛移默化影響的英語知識資源,助推學生積極、主動探索英語知識的興趣。

例如,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夠漸進生成積極的學習興趣,筆者在班級教室的文化墻上布置一些英文小故事、學生熟知的英文小諺語等內容,如Seeing is believing/Love me,love my dog…將學生熟知的諺語知識與西方英語語言之間建立了聯系,不僅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增強了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知識的更好積累。同時,為了讓低年級的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英語詞匯與嘗試運用詞匯進行語言交流活動,筆者還在班級中帶領學生開展“每周一寫”的手抄板報任務活動,讓學生能夠將一周里學習的英語單詞、短語用歸類的方式與對應的圖片搭配起來,并制作成板報,或者在班級的文化墻上進行呈現出來。以這種簡單的、學生熟知的方法開發英語學習的環境資源,就為小學生營造了非常濃厚的學習氛圍情境,有效地提升了小學生對于英語單詞與短語的記憶效果。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英語詞匯知識、語法知識與語言建構能力等。此時,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英語活動角”“英語漂流站”等活動,為學生添置一些英語學習資源。在“英語活動角”的任務布置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英語課文的主題進行互動活動的創設,積極鼓勵學生能夠踴躍地抒寫自己的學習觀點,并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內容粘貼到“英語活動角”的欄目中去,以便其他學生在課余活動時間進行閱讀分享與交流探討。教師還可以將“英語漂流站”布置成學生課文閱讀的圖書資源區域,鼓勵學生能夠自己帶來一些有閱讀價值的英語讀物放到書架上,以供班級中所有學生進行選擇性閱讀,每個月給予更新一次。這樣就能在最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資源,為學生構筑了更有效的英語環境資源陣地。

(二)積極開發與利用好英語課本教材資源

在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課本教材資源永遠是英語學習活動的核心內容。師生開展的教學活動都要能夠圍繞課本教材展開,緊扣培養學生素養的目標進行延伸。在過往的英語課本教材資源的利用中,發現有許多教師僅僅關注的是英語課本中的閱讀素材與課后練習資源,常常忽視了教材中插圖資源的價值,沒有將鮮明的圖畫與文本內容進行有效對接。因而,在多感官體驗式英語教學理念下,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觀念,樹立好正確的課本教材觀,充分利用好英語教材中的各個板塊資源,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教學價值。當然,英語課本中除了英語課文之外,還有附錄、附文與配圖的圖畫等等。在開展豐富的英語活動時,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培養好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例如,在教學牛津譯林版小學四年級上冊中的英語“Unit 5 Our new home”這一主題的學習時,首先,教師要能讓學生了解課文文本的基本內容——課文故事講述了小主人公在搬家過程中尋找自己物品的過程。接著,再為學生呈現本節課涉及的重點句型“Where is ...?/ Where are ...?”讓學生明白以運用上述句型進行問答訓練為對話中心。但是,也有很多教師在教學完課文中的故事板塊內容之后,就認為教學任務完成了,常常忽視對單元中的 Fun time 板塊資源的創新利用。其實,有趣的時間板塊資源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口語交流,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對話能力有著重要的價值。因而,筆者對教材中的Fun time 板塊進行合理地開發與利用,并據此設計了如下一些環節:①組織學生在左右兩個人之間進行對話互動,熟知基本句型的用法;②創設學生熟知的生活化場景,如為學生呈現了客廳、臥室、廚房等畫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畫面添加,豐厚內容,并展開英語語言對話訓練:

A:Where is my pencil-box?

B:Is it in your bag?

A:No,it isn’t.

B:Come here.Look,you pencil-box is your bedroom.

除此而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插圖資源,對學生加強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訓練,創新解決好其他課本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

(三)積極開發與利用好學生本體潛能資源

每一個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環境皆存在著巨大差異,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學習習慣、學習個性與學習愛好等方面存在著不同,學生潛能差異也就由此而生,這些皆成為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資源。學生成為本體化課程資源,不僅體現在他們的已有學習能力、學習規律與特征層面,還存在于活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英語學習生成。教師若想要充分開發與利用好學生這一本體學習資源,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提升,就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規律,創新教學環節。

例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時常安排具有唱歌特長的學生進行表演,以引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凝聚學生的積極學習注意力;常常讓繪畫能力好的學生展示自己的精美畫作,與英語學習內容相契合,以供學生進行欣賞,喚醒學生的學習學習熱情;時常將英語故事內容制作成連環畫,作為學生進行英語對話的背景畫面,給學生提供了可以進行英語對話的語言場景。以牛津譯林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英語中的“Unit 4 Where’s the bird?”這一主題的教學為例,單元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oninunder…”方位介詞的基本用法。課本教材中給出了“小鳥”這一主題化活動元素,在語言對話中就要能夠以這一元素展開對話。在課后練習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對話活動,筆者就讓擅長繪畫的學生制作出以“mouse”為主題的連環畫場景,引發學生的對話活動,展開以下語言交流:

A:Where is a mouse?

B:It is under your bed.

A:Where is the cat?

B:It’s behind the door.

當然,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皆能成為英語教學活動的課程化資源。除此之外,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呈現出了錯誤往往也可以成為教師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只要英語教師能夠開動腦筋,就可以創新利用好豐富的生成性課程資源。

(四)積極開發與利用好網絡化英語學習資源

隨著新時代教育的發展,網絡信息化也助推了當下的學校教育發展,給學科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學習時空與可利用學習資源,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延伸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路徑。當然,網絡化英語學習資源具有生動性、豐富性與互動性等優勢特征,可以有效延伸學生的英語學習視域,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因而,在常態化的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教師要能依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將課本資源與課外資源進行合理地開發、整合與利用,通過網絡平臺搜尋一些具有借鑒價值的英語教學設計、教學課例與音視頻等,將其積極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來。

例如,在教學牛津譯林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英語中的“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主題教學時,課本教材中關于 Chinese festivals 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是很匱乏的。為了讓小學生能夠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傳統節日文化更加廣泛地了解,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學會更多英語詞匯表述中國傳統節日,通過網絡平臺搜尋相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英語詞匯與圖片、短視頻等等。同時,教師還能通過互聯網尋找更多豐富的文字內容,向學生介紹不同的中國傳統節日,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展現了生動活潑、有趣靈動的文化。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教育改革大潮中,開發與利用好課程教學資源已經成為助推英語課堂教學發展的重要內容。教師要能夠積極轉變教育思想,廣開教育路徑,積極探尋開發與利用好課本與課外資源的有效途徑,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開展豐富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以不斷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課本利用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針對崗位需求的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研究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