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分析

2023-01-20 18:55張凱奇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3期
關鍵詞:就業率用人單位畢業生

□張凱奇

為了解后疫情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狀況,本研究于2020年12月以洛陽某高職院校2020屆畢業生和2019~2020年度到學校進行招聘的用人單位相關領導或招聘負責人為調查對象,通過查閱畢業生就業數據庫與線上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共發放畢業生調查問卷2,630份,回收實際有效問卷1,441份,總體有效問卷回收率為54.79%。通過調查研究,掌握了應屆畢業生規模與結構、畢業去向與就業率、畢業去向、就業質量評價、就業趨勢等內容。為提高優質就業率、就業服務水平和教學質量提供可靠支持。

一、2020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問題分析

就就業情況而言,近三年總體年終就業率開始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6.65%,相比于2019屆(95.08%)上升1.57個百分點。2020屆71.37%已就業畢業生主要在河南省內就業,省外就業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寧夏、江蘇省、青海省等地;畢業生升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歷,占全部的76.06%;對于創業的畢業生來說“經驗”“項目或技術”“人脈”等因素對創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也有待就業問題,57.14%待就業畢業生的狀態是想就業卻沒找到合適的工作,15.04%待就業畢業生是“在準備職業資格考試”;在求職方面,畢業季來臨之時,68.98%的畢業生打算求職找工作;17.56%的畢業生期望在國內升學;畢業生期望從事的行業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衛生醫療和社會工作、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2020屆畢業生主要集中于300人以下規模的單位就業,其中46.50%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100人以下”規模的單位就業,24.34%的畢業生在“101~300人”規模的單位就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期望薪酬與實際用人單位愿意提供出入較大。88.32%的用人單位提供薪資主要位于4,000元以下。其中提供薪資在2,000元以下占32.12%,43.07%的用人單位提供薪資主要位于2,001~3,000元之間。2020屆畢業生在求職之初對起薪(稅后)的平均期望為5,168元/月,62.78%的畢業生希望薪酬位于3,001~6,000元之間。另有9.66%的畢業生表示期望薪酬在10,000元/月以上。畢業生期望薪資水平與企業提供有不小出入。

(二)學校內實踐動手機會少。數據顯示,36.22%的畢業生認為實踐與動手能力對其工作非常有幫助,43.51%的畢業生反饋學校鍛煉自己實踐與動手能力的機會較少或沒有。實踐動手能力的缺乏,間接導致了畢業生對工作的適應。

(三)就業專業對口度偏低。調研數據顯示:2020屆畢業生對于整體就業專業對口度略微偏低,占比為57.36%。專業對畢業就業選擇在就業階段并不一定占主要地位。

(四)畢業生對學校就業服務滿意度偏低。調查數據顯示,滿意度排名前三的是:“學校就業網站提供的就業需求信息”“學校對相關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效率”。處于滿意度較低位置的是:“就業幫扶政策和措施”“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場地設施”“企業精英(優秀畢業生)進校講座效果”。學校在就業指導、就業服務方面所做工作相對缺乏。

(五)畢業生創業初期阻力大。據調查顯示,2020屆畢業生創新創業能力不高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在創業初期所需資金較多,超過40%的創業學生反饋“資金籌備”“團隊組建”和“辦公場地”是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另一方面,相關知識儲備不足,缺乏經驗、技術和網絡也是限制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因素。創業初期畢業生面臨著巨大壓力。

二、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建議

通過結果數據分析,學校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持續穩定在較高水平,結合畢業生反饋對學校教育教學、就業創業服務指導工作等方面的評價情況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調查內容,對學校今后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就業工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一是學校進一步加大社會實踐活動教學工作條件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環境質量監控與評價指標體系,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通過政校企研合作等多種途徑,加強對于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二是以專業內涵建設為引領,建立以行業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專業文化建設中國模式,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從而實現學校與行業需求的深度對接、課程主要內容與職業道德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經營過程的對接。

(二)提高就業指導及服務質量。

1.提高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學校應針對如何提高學生與用人單位溝通效率、就業信息工作中人職匹配程度以及就業招聘的智能化水平等問題,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決策的算法,實現精準就業、精準幫扶、個性化生涯發展服務等,整合利用各類數據、內容與資源,打造學校就業互聯網生態系統。通過對學生進行基于專業、愛好、技能等維度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定義學生的個性特征,結合企業招聘信息,利用PC、手機移動端的一體化信息發布渠道向學生精準推送就業信息;學生也可自行通過就業網、就業微站等系統獲取與本人匹配的就業信息,避免陷入海量的就業信息中,提高求職效率和信息智能化水平。

2.推進就業—實習一體化建設。協調發展推進社會就業—實習一體化系統建設。以推動畢業生體面就業為目標,擴展校外實習就業基地規模,強化建立實習就業基地審核監督機制,部分專業推動形成“用人單位宣講,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就業單位新模式”,強化實習崗位與就業崗位的銜接,增加就業市場機會,提升就業環境質量。

3.加強就業服務工作。盡早著手,提前宣傳,從2月份開始,在“洛陽某高職院校招生就業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上更新文章篇,主要以文件政策、招聘信息、疫情防護為主,其中包含“三支一扶”、報名流程及注意事項。組織畢業生參加就業指導網絡直播課程;與洛陽市人力資源和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共同舉辦洛陽市大學生職業指導“云”課堂。加大“雙困”畢業生就業精準幫扶力度[1],及時幫助“雙困”畢業生就業[2]。積極組織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做好求職創業補貼申報工作,學院2020年畢業生創業求職補貼通過審核136人,每人2,000元,共發放272,000元;2021屆畢業生通過審核226人,每人發放2,000元,預計發放452,000元。

4.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促進高質量就業。加大國家有關畢業生就業項目的推進力度。一是實施好基層就業項目[3],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好“選調生”“西部計劃”“特崗教師”“三支一扶”[4]“志愿服務貧困縣”等基層就業項目,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到艱苦邊遠地區就業創業。二是做好大學生應征入伍征兵工作[5]。學校與當地兵役機關密切配合,做好征兵宣傳動員工作,嚴格落實有關政策,充分調動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的積極性。三是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和河南省“三區一群”建設需要,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為用人單位招聘學校畢業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6];探索開展畢業生境外就業,進一步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引進“工作吧”就業信息平臺,與省內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建立用人單位數據庫,促進學校就業信息化建設。舉辦線上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及時準確的就業推薦信息,方便畢業生在網上簽訂就業協議,在家找工作,努力實現就業信息的準確無誤。

(三)協同各二級學院一起做好應屆畢業生的各項就業工作。

1.制定相關就業制度。制訂對應年份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明確就業工作考核方式。堅持“立德樹人、服務企業發展、促進學生就業”的服務管理理念,修訂二級學院大學生就業人員工作進行考核辦法,調動二級學院參與社會就業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形成有效的激勵方式,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2.持續做好就業統計與核查工作。畢業季來臨前每周統計各二級學院就業率,按照省教育廳規定時間節點進行就業率周報和月報,并實時更新國家就業系統就業數據;安排第三方核查機構對學院已就業畢業生進行核查,并將核查出來的問題布置相關院系整改。

3.加強畢業生教育管理。幫助畢業生在就業前認清自己的能力,合理預期收入,先保證溫飽,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再謀求高新工作。

三、結語

高校應該做好應屆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通過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就業指導及服務質量、做好就業統計與核查工作、加強畢業生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推廣、就業監督、提高教學質量機制體制建設,提高應屆大學生就業率。

猜你喜歡
就業率用人單位畢業生
性騷擾的用人單位法律責任研究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餐廳經營模式多樣 事先分清用人單位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2017屆畢業生就業率高職高專超本科
集體合同糾紛,用人單位“三不能”
最“叛逆”的畢業生
本科新聞專業在京就業率較低
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