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文化視域下高??蒲姓\信素養培育研究

2023-01-24 00:02葉芳芳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工作者誠信學術

葉芳芳

(紹興文理學院 人文社科處,浙江 紹興 312000)

我國科研誠信研究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先后經歷了研究的起步期、興盛期和穩定期。2007年我國科學技術部成立科研誠信辦公室,表明科研誠信問題已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相關文件政策陸續出臺。2018年和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1]等文件,強調要“切實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加強對科研人員、教師、青年學生等的科研誠信教育”“要把教育引導和制度約束結合起來”。筆者認為,科研誠信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對象科研誠信素養的提高,從而使誠信成為科研活動中自覺自發的行為。文化對個人和社會有著特殊的“教化”作用,那么,將高??蒲姓\信素養培育與大學文化建設相結合,從大學文化的視角探索構建匯集多種手段、要素和載體的系統科學、完善高效的科研誠信素養培育機制[2],創新科研誠信文化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推進科研誠信文化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必將對高校師生增強科研誠信意識和素養,提高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水平,豐富高校文化內涵,提升高??萍紕撔履芰Ξa生積極推動作用。

一、大學文化與高??蒲姓\信素養培育之間的辯證關系

科研誠信素養培育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學術研究規范和科研道德準則,對科研工作者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施加影響,以增強科研工作者的誠信素養,規范其科學研究行為的培養教育活動[3]14??蒲姓\信和良好學風的形成離不開優秀的大學文化引領,同時,求真務實的科研學風也是優秀大學文化的有力支持。

(一)良好的大學文化是高??蒲姓\信素養培育的重要保證

大學文化內化于大學的辦學理念、學術品位、價值追求,外顯于大學的物質條件、行為方式、制度規范??蒲姓\信文化立足大學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科研實力,結合學術積淀、學科特色、人才隊伍、服務社會等多種因素,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4]6。高校通過打造并形成符合自身特點且深度融入大學整體文化之中的科研誠信文化,將賦予大學自身獨特的氣質與生機,潛移默化影響著高??蒲腥藛T的學術理念、學術行為和高校學術制度體系及學術發展方向,也是高校內涵建設和社會服務的基石,是高校參與社會分工、展示整體形象的軟實力[4]6。構建真正秉承科學精神的大學文化,發揮大學文化對科學研究與科研環境的獨特影響力,是對高??蒲泄ぷ魅藛T、研究生、本科生等科研對象科研誠信素養最本質上的引導與培養,其立足于學術共同體當下的科研誠信建設,更著眼于未來從事學術研究人員的誠信行為塑造,可以說是高校師生科研誠信素養培育最長遠、最“治本”的路徑選擇。

(二)高??蒲姓\信素養培育是豐富大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高校承擔著思想道德建設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責任,樹立高校師生科研誠信觀念,提升高校師生科研誠信素養,是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盏闹匾画h,也是健康深厚的大學文化的應有之義??蒲惺歉咝5膹娦V?,科研工作對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科研工作者誠信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蒲酗L氣、科研水平和大學文化氛圍。高??蒲姓\信素養培育的過程必然伴隨著科研誠信體制機制的健全、宣傳教育的推動、信息共享的運用等,既是大學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5]。同時,促進大學文化建設的發展以及大學軟實力的提升也必然會反哺于高??蒲姓\信素養培育體系建設。

二、高??蒲姓\信素養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缺少對科研誠信素養培育的頂層設計與系統規劃

表面來看,高??蒲姓\信問題的出現是科研人員自身抵擋不了現實利益的誘惑,缺失基本的誠信道德;但是,深層來看,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科學不合理的科研評價機制,致使科研單位缺少誠信文化教育,科研主體忽視對自身科研誠信素養的修煉,誘發科研誠信問題頻頻出現。近年來,部分高校對科研誠信問題日漸重視,出臺《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等文件制度,成立學術道德工作委員會等相關組織,開展科研誠信教育活動等,相關文件制度主要從受理調查、認定處理、申訴復核等方面對于科研活動中發生的違反公認的學術準則、學術誠信的行為進行了程序化的設計和規約,宣傳教育主要采取講座、警示案例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沒有把師生科研誠信素養的培育上升到學??蒲性u價體系的科學重建,納入到學校整體校園文化的建設規劃,致使科研誠信教育缺少主體內生力、系統規劃性和日常針對性,難以真正提升師生的科研誠信素養,從而避免各種科研誠信問題的發生。

(二)大學文化建設缺乏科研誠信素養培育相關元素

大學文化建設是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路徑。學界普遍認為大學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形象文化等方面內容。有學者指出要立足大學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科研實力,結合學術積淀、學科優勢、師資隊伍、社會服務方向等多種因素,打造并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科研文化,融入到大學整體文化之中[4]6。在現有的大學文化中,科研誠信文化主要體現為穿插于相關報告會、講座、論壇、研討活動等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中,尚沒有從精神、制度、行為和形象文化等視角多維度系統性地融入師生科研誠信素養培育相關元素,比如,新教師入職儀式、教師榮休儀式、教師理論學習、新生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活動中鮮有將堅持科研誠信、提升科研誠信素養作為一以貫之的常規教育內容和文化傳承。

(三)高校師生提升個人科研誠信素養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生涯始于高校,很多人從大學時代便開始參與科研工作。各大高校在申報課題、出版著作、發表論文、科研成果運用等過程中雖然越來越強調要遵守科研誠信,做出誠信承諾,加強重復率檢測等,但對于是否真正遵守科研誠信的考量方式仍顯簡單,手段仍顯單一,效果仍不理想。目前,在主持或參與科研活動過程中,需要科研工作者做出的科研誠信承諾往往始于形式,終于自覺,并沒有從制度層面、程序過程、法律責任等方面對科研工作者產生有力震懾。相反,在升學就業、業績認定、職評崗聘等評價指標體系的引導下,科研工作者容易簡單地將立項課題和發表論文的數量、課題和期刊等級等作為主要關切點,沒有自覺將科研誠信作為從事科研工作必須遵守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準則,甚至在日益重視科研誠信問題的大背景下,仍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存在僥幸心理,為科研誠信問題的產生埋下隱患,不利于科技創新發展。

三、加強高??蒲姓\信素養培育的路徑探索

高??蒲姓\信素養培育對象既包括在高校中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促進理論和技術的產生、發展、傳播和應用的教師,也包括已經或將來可能參與課題組或科研團隊項目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潛在科研工作者[3]19。換言之,高校師生均應納入提升科研誠信素養的培育對象。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培育提升高??蒲姓\信素養。

(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科研誠信制度文化,為科研誠信素養培育提供合適的土壤

科技部、中宣部等20部委于2019年聯合發布了《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規則(試行)》,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概念、認定與處理等進行了制度化設計,但總的來說,當前我國的科研誠信制度體系,特別是高校內部相關規章制度尚不健全,失信行為多依賴他人舉報,且以失信懲戒居多,偏重事后管理,懲處力度較弱,警示教育作用不強,科研誠信問題預防和自律機制還有待建立和完善,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高校的學術不端行為??茖W的科研誠信制度體系是高??蒲姓\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力支撐和有效保障科研工作者自覺擁護科研價值理念,提高自身修養,規范科研行為。高校應從整體布局出發,加強制度設計,重點從改革科研評價機制著手,建立分層分類、系統多元的科研評價制度,科學制定科研業績考核周期,徹底改變量化指標化的科研評價體系,真正發揮評價機制對于學術風氣、科研誠信文化的導向作用和塑造作用。改革成果獎勵制度,更加強調“創新性”“貢獻度”在各類制度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科研誠信教育與培訓政策體系,將知識產權、科研基本規范、職業道德等科研誠信教育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始業教育、思政課、選修課等,對所有新入校的教職工進行科研誠信守則專題培訓的入職教育,完善執紀問責和師生監督機制,每年度開展教職工科研誠信自我評價,并納入教職工年終考核,形成以預防、警醒、自律為主旋律的科研誠信制度文化。

(二)濃厚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科研誠信環境文化,為科研誠信素養培育提供清新的空氣

每所高校都在長期的科研管理與學術積淀中形成了特定的科研誠信環境文化,不同的科研誠信環境文化又直接影響和塑造高??蒲泄ぷ髡叩目蒲袃r值觀與行為取向。高校應進一步強化科研誠信系列主題的校園環境布置與氛圍營造,設立主題校園文化墻、命名主題樓幢建筑、設計主題雕塑、開展專題書法美術類展覽等,特別是科研誠信負面清單與典型案例的宣傳應高頻率地出現在高校文化櫥窗、海報、橫幅及各類科研立項評審驗收認定等準則與要求之中,讓師生長期浸潤在弘揚科研誠信的學習生活環境之中,從而助力形成科研誠信自覺。加強失信行為曝光力度,完善科研誠信信息化建設,論文剽竊、數據造假、署名虛構等失信行為一經查實,即納入科研工作者個人科研誠信檔案,并與其個人和所屬單位各類科研指標、評獎評優等直接掛鉤。以開學、畢業、入職、榮休、特定節日等時間為重點,注重發揮高校各類媒體、團體、學術組織等對科研誠信行為的宣傳監督作用,形成全覆蓋、多維度、立體式的科研誠信環境文化。

(三)豐富大學文化內涵,凝聚科研誠信精神文化,為科研誠信素養培育播下優良的種子

科學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在從事學術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滲透在學術研究的各個環節,是學術研究活動的靈魂所在,是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家的精神氣質和行為規范在人們精神層面的綜合體現,是指導科研工作者探求真理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3]41。高??蒲泄ぷ髡邞斃喂虡淞W術道德意識,努力提升個人科研誠信道德操守,摒棄學術浮躁和功利主義,修煉誠信人格,做到經濟訴求與道德價值追求的統一,將崇尚科研誠信內化為精神追求。通過成立“科研誠信宣講團”,開展“科研誠信辯論賽”“科研誠信小品文創作”等活動,設立“科研誠信”專項課題等,構建系統、完整的科研誠信宣講體系,強化科研道德典型人物的引領,提高研究人員特別是年輕科研工作者、在校生對科研誠信的認識。高校亟需面向大學生,特別是研究生普及科研誠信與科研倫理課,通過講座與案例討論等形式加強對高??蒲腥藛T負責任形象和科研誠信建設成效的正面宣傳,重視科研工作者的科學精神教育和價值觀引領,讓師生牢固樹立在科學共同體內開展誠信道德的科學研究活動的意識,培育形成以求實、創新、理性、合作為內涵的科研誠信精神文化。

(四)提升科研誠信自覺,打造科研誠信行為文化,讓科研誠信素養培育結出豐碩的果實

高??蒲姓\信行為包括師生在申報課題、開展實驗、查閱文獻、調查研究、評估反饋、查找錯誤、更正問題和推廣應用等科研活動過程中是否誠實守信、尊重事實、秉承科學精神的行為。高校教師在科研活動中的態度表征、行為方式直接影響和感染著學生的科研行為,學生時代的科研態度又直接影響將來從事科研活動的誠信行為,因此,高校師生的科研誠信行為將直接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科技創新能力。高校應當切實擔負起學術研究的責任與使命,完善失信行為防治機制,強化懲戒力度,避免替不端行為者開脫,強化著作論文和申報書查重,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有關職能部門以“科研誠信月”為載體,表彰科研誠信行為典型人物,開展科研誠信自查自糾與專項整治,高度明確維護科研誠信能做的是哪些,不能做的是哪些,遵守科研誠信的基本準則有哪些。發揮高校學術權威及其人才團隊在科研誠信行為上的表率作用,引導師生把良好的科研誠信行為變成一種習慣和第二天性。高??蒲泄ぷ髡咭獔猿挚蒲泄ぷ髀殬I準則,自覺推崇科研道德規范與學術誠信,主動維護科學的社會地位、尊嚴和聲譽,培育形成自然、自發、自覺的科研誠信行為文化。

猜你喜歡
工作者誠信學術
關愛工作者之歌
學術是公器,不是公地
致敬科技工作者
學術動態
我們
——致敬殯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經”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照片之爭,誠信之殤
創新需要學術爭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