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社協同育人護航青少年成長

2023-01-24 09:21
晨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協同育人青少年

楊 雄

教育事業是我國進入新征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家校社協同育人則成為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020年,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蹦壳?,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這三大教育體系之間,仍存在著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矛盾與沖突,如何在家校社之間構建高效互動、相互配合的體制機制,使家校社協同育人產生最大的合力與效果,已成為當前我們必須下功夫研究、認真加以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戰略意義、任務與歷史進程

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體制建設,旨在實現“教育合力”之形成,使青少年獲得協力支持,完成個人學業,踐行人的全面發展,進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家庭、學校與社會是對青少年產生最直接、最具影響的三個主體。首先,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學校不再是“教育的孤島”,它們不得不主動地與家長及所屬社區產生聯系?,F今,很多教育實踐須在學校之外的情境下進行,共同構成助推學生健康成長的合力。因此,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其次,協同育人對于家校社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目標,更重要的是一個過程。如何使這種協同關系隨著合作進程,由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都在探索研究的重要議題,也是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不容忽視的焦點問題。

家校社協同育人體制建設的目標任務。第一是進一步提供公平而又高質量的教育,協調教育領域中的基本矛盾,真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達到上述目標,只依靠學校,或者說教育內部體制改革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由家校社三個治理主體相互支撐、協同配合才行。第二是更好地回應學校、家庭、教師、家長及社會的共同利益訴求。多年前,愛潑斯坦等教育家研究發現,家校社合作有利于學校教師、家庭和社區成員形成“教育共同體”,相互支持、共享信息、承擔義務,致使家庭、學校和社區(包括駐區企事業)共同承擔起培養孩子的責任。第三能實現“伊里奇式”(非學?;慕逃枷耄┑慕逃兏?。把各種教育資源置于一體,更有益于青少年更好地運用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全面成長。

發達國家相對成熟的家校社協同模式值得借鑒。20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探索家校社合作路徑。到80年代,聯邦和州政府開始將多種協同育人指導方針納入《中小學教育法案》,隨后在《有教無類法案》中又提出一種“嵌入式”系統。其中,反映美國家校社協同關系模式典型的理論則是愛潑斯坦等人(2016)提出的“多重熏陶理論”。該理論的外部疊加效應模型有效地解釋了家校社三者如何同心協力,共同影響青少年的學習和發展;其內部互動效應模型則闡明人際關系的熏陶作用是如何發生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之中,以及在何種場合發生這些關系和影響。

日本在1988年成立學習塾的行業協會——全國學習塾協會。1999年,文部省終身學習局正式將學習塾作為社會教育機構納入教育體系。針對公立教育體系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急需,學習塾針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情況細分為救濟塾、升學塾、輔導塾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2013年,文部科學省又鼓勵學校與地方政府、民間企業三者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合作推進“星期六教育活動”。

新加坡家校社協同模式則是由政府全程主導。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組建了社區與家長輔助學校咨詢理事會,這一全國性的組織旨在為教育部獻計獻策,促進學校-家庭-社區合作。2000年,新加坡發布《與學校密切相關應盡職責》,更加明晰了政府、學校、社會和家庭等應盡之教育職責。為了指導學校開展與家庭、社會的合作,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伙伴合作準則》《家庭、學校與社區的創造性合作實踐模式》《家庭、學校和社區的伙伴關系》等文件。從2002年開始,又每兩年頒發一次“教育伙伴獎”,嘉獎那些最能與社區建立密切聯系、最能借助社區把教育辦好的學校。

在我國,隨著對發達國家教育經驗的觀察與比較,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國民教育質量、人力資源開發對發展科學技術、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學校教育地位被政府、家庭與社會提到了空前之高度。進入21世紀,培養高素質人才,除了學校教育,也離不開家庭教育與社會實踐開始成為共識。在2002年、2007年相關部門頒布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計劃、“十一五”計劃之后,2010年由國家七部委聯合出臺了首部《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2019年2月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更是明確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動終身化的教育體系?!边@有力推動了各省市積極探索更規范化、更具操作性的家校社協同共育模式及創新實踐。

二、政府、家庭、學校與社會在協同育人中的責任與功能

在教育實踐中,教育責任通常被看作是不同教育主體因其享有的權利而應承擔的相應義務。教育功能通常指的是教育活動對個體和社會所具的能力和作用。教育功能的發揮通常取決于教育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及教育系統與外部之間的相互聯系與作用發揮。

政府的責任與功能。政府責任:作為公共利益代表和公共權力部門之政府,在家、校、社合作過程中的責任體現在,尊重每個家庭的教育選擇權、防止學校過度干預、完善組織和程序、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培育和監管教育服務市場、優化教育生態環境、代為行使國家親權等。政府功能:當多元主體參與學校教育治理時,政府應在協調和整合多元主體的利益,確定發展方向、目標、標準,進行宏觀規劃和統籌,實施問責等方面發揮主管職能,在育人方式、育人內容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家庭的責任與功能。家庭責任:相較于學校和社區,家庭主要承擔保護兒童、為健康提供保障、提供生活教育、提供與社會價值觀相一致的情感環境等責任。家庭功能:主要體現為個人道德品性與修養的塑造,包括輕松的家庭學習環境的營造、和諧的家庭成員關系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人習慣的養成。

學校的責任與功能。學校責任:應承擔傳授客觀基礎知識、技能和在國家憲法和社會基本道德框架內對學生進行價值教育的責任。此外,學校還應認可學生的成就,反對歧視與偏見,關注個體差異與融合。學校功能: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將具有自然屬性的個體轉化為具有社會屬性的個人。這主要體現在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教育的重心逐漸由家庭教育轉移到學校教育。近年來,學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概念外延上有了進一步拓展,學校教育不僅應關注學生個體的知識、能力與情感發展,還要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并在能力范圍內影響及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促進家校合作。

社會的責任與功能。社會責任:社會教育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經歷的教育,可謂終身教育。不同社會組織機構具有各自不同的社會教育責任。社會功能:社會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發展空間,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青少年一代的性格、氣質和能力發展。尤其是當青少年從學校走向社會之后,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力顯著增強。社會教育對于青少年發展影響主要體現于大眾傳播、同輩團體、社區環境和社區教育等多種路徑。

三、家校社協同育人須把握好“四個第一”

(一)家庭是兒童人生的“第一所學?!?/h3>

習近平在2015年新春團拜會上講話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睆纳鐣Y構而言,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元,營造良好的家風、弘揚家庭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更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從人的發展序列而言,家庭是個體生命成長的最初始的場所。家庭教育與學校的最大區別在于:首先,家庭教育是個別化的教育,針對孩子個別的關注、指導和教育,必須由家長來完成,學校無法替代;學校則是面向大多數學生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個公共的、普遍的教育,很難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其次,家庭教育是終身性、示范性的教育。從生活時空來看,一個孩子大多時間在家與父母一起度過。學校對于孩子只是人生中一小段時間,因此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比學校要大得多、長得多。第三,從教育內容上看,與學校主要傳授知識不同,家庭教育的任務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第四,從法律責權利上看,孩子與家長具有天然血緣關系,這是學校、老師無法替代的,故每一個家庭都具有教育孩子的監護人責任。

(二)家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責任人”

教育始于家庭。家長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養方式深深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任老師,是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最先看到的人,也是最關注孩子的親人。在一個人的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對一個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得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胎兒在體內就受到母親“體內環境”的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與否與母親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孕婦愉快的情緒、平靜的心境有利于胎兒健康發育。在入托、入園,以及進入小學、中學后,孩子大部分時間仍生活在家庭中,受父母的潛移默化影響最大。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最強的幼小年齡開啟的,不但占其“先入為主”的便利,而且父母的形象示范、言傳身教給孩子以終身影響。如果父母語言、行為、習慣不良,那就較難保證孩子在這些方面能做到優良。因此,家長首先自己要學習,學習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與新知,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與育兒能力。

讓孩子在規則與自由中健康“成人”?!白杂蛇^度”會導致孩子任性放肆。嬰幼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特點,如果一切都順應他的本性,會導致其為所欲為的傾向,不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和責任心。而“規則過度”又容易致使孩子缺乏個性。有的父母認為聽話的孩子讓人省心,這種觀念多表現在控制欲望比較強的父母身上。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維的依賴性比較強,害怕嘗試新事物,而且調整情緒變化的靈活性比較弱,這將影響孩子的創新意識與個性成長。因此,應倡導讓孩子學會規則又擁有自由的平衡教育策略。把握好規則與自由的張力,培養孩子發展出既有責任心、又有開拓性的健康人格。

培養孩子自信、悅納,愛思考、善表達之品性。愛因斯坦早就預言,一個人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想象力遠比知識重要。愛因斯坦說這句話的時候,人們還不能夠切身感受到這些話里蘊藏的奧秘,但在互聯網時代,這一道理已經成為生動的現實。網絡時代對于青少年而言,更重要的是具備如下能力:知識遷移與學習力,獨立思考與表達力,承諾堅毅與執行力,自我悅納與抗逆力。這些能力與知識和文憑無關,但在當代快速變化、變動、變革的社會中卻特別重要。作為家長,重要的在于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孩子對生活和學習充滿熱情。人有先天的基因,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完全是與生俱來的,但也不完全由后天的訓練形成,而是由先天基因給出了某些能力和許多能力發展的框架,需要后天的經驗來啟動和發展。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培養出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

(三)學校與社會要幫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h3>

2016年,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成人社會“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并指出家庭教育要從小處著眼,家長要做好示范,學校和專業機構要共同配合,大力推動家庭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重要場合多次強調要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用十分通俗、形象、準確的語言強調了對青少年進行正確人生觀教育的重要性。

所謂“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實際上包含了以下內涵:一是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觀念是行動的指南,正確的觀念才能引導出正確的行動,正確的行動才能產生好的結果,人才能走好圓滿幸福的人生。二是通過家校社協同共育幫助青少年樹立遠大的理想。觀念重在當下,理想關注未來,要引導學生胸懷大志、放眼世界,腳踏實地,成就未來。三是積極組織實施豐富多樣的家校合作、校園文化與社區公益活動,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培養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增加才干。顯然,“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笔鞘种匾?,衣服的扣子扣錯了可以重來,而人生第一??圩尤绻坼e了,要想糾正將會相當困難,一旦錯誤的觀念形成,要想改變它,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古人曰“入門須正,立志須高”,意思就是要走好人生開始最關鍵的幾步。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四)教師應成為指導家長開展家教的“第一實施者”

學校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對本班學生接觸了解多,在學生心目中也最具權威性。因此,當前由班主任教師指導家長實施、開展家庭教育,無疑是較為合適的。當然,我們一方面要確立學校教師對廣大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處理好家庭家長指導與學校教師指導的邊界。在強調家庭教育由學校來指導,并不等于家庭教育全部內容都由教師來實施,教師也無法承擔這一職責。教師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養與能力,指導家長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盡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邊界,但存在“重疊部分”,因為孩子每天仍有相當多的時間在學校度過,故學校有時空、教師有責任,對孩子開展德育與人格教育。相形之下,社區、社會其他機構無論從時空、專業來看,都無法與學校教師的優勢相比。

掌握了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科學指導方法的教師,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名合格教師。由于家長的職業不同、層次不同,教育孩子觀念也不同,要讓他們與學校老師保持“步調一致”,并不容易。為此,教師要懂得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學會與家長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同時,教師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建議,才會使家長心悅誠服,積極支持、配合教師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學校教師指導家長的重點是:幫助家長認識什么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質、特點及規律;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糾正一些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家庭教育態度和方法。與此同時,一名教師若要科學地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必須系統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與指導能力。

總之,伴隨著經濟發展與教育現代化進程,我們教育的“順序模式”——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分別先后在青少年個體成長過程中發揮各自作用——正在轉變為一種新的“重疊模式”,即在青少年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家庭教育、家長、學校、教師、社會,互相聯系,共同影響孩子的成長發展。如何將上述不同的教育因子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整合優勢,必將成為未來“家校協同”“校社合作”與“親師共育”的時代課題。

猜你喜歡
協同育人青少年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青少年發明家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