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科背景下“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2023-02-02 16:34劉立恒梁海平王小鶯龔海偉陳煒毅劉嬋娟
生物災害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生物制品農科藥學

劉立恒,梁海平,萬 根,王小鶯,劉 意,龔海偉,陳煒毅,劉嬋娟

新農科背景下“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劉立恒1,2,梁海平1,萬 根1,王小鶯1,2,劉 意1,龔海偉1,陳煒毅1,劉嬋娟3

(1. 江西農業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5;2. 江西農業大學 獸藥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45;3. 江西農業大學 農業生物技術分析測試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獸醫生物制品學”是中國高等農業院校動物藥學和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專業課程之一。在新農科背景下,研究以《獸醫生物制品學》第3版為基礎,根據課程建設需要,立足“立德樹人、強農興農”出發點,在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提升師資水平、建立教學反饋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優化和創新性改革,旨在緊密契合新農科人才培養服務于鄉村振興人才市場需求和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為培養具有豐富獸醫生物制品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動物藥學復合人才提供借鑒和參考。

“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創新性改革

新時代背景下,新農科建設為我國涉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指明了新方向[1]。新農科建設自2019年啟動,是以“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為主的一系列新農科的建設事項與建設工作。就高等學校而言,新農科建設是指高等學校專業設置中將設立新的農科專業或改造原有的農科專業,使我國高等教育主動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農業發展和農業技術對人才需求的轉變。

隨著畜牧養殖業及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國一些農業高等院校陸續開設動物藥學專業,以培養社會亟需的動物藥學專業人才。江西農業大學自2008年開始招收動物藥學專業本科生,目前動物藥學專業已發展成為江西省一流建設專業。為更好地響應國家“新農科建設”號召,培養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復合型人才,江西農業大學在2018年新修訂的動物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動物藥學專業學生所修課程進行了優化設置,把“獸醫生物制品學”作為其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

獸醫生物制品學是一門研究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生物制品的制造理論和技術、生產工藝和使用方法的綜合性學科,內容涵蓋生物制品的免疫學理論,菌毒種選育與構建技術,生物制品的管理與質量控制,生產用主要設備及污物處理等重要內容[2-3]。課程以《獸醫生物制品學》(第3版)為教材,但由于近幾年一些動物疫病的發生和發展,現有教材尚未覆蓋此類疫病的知識內容。為了緊密契合社會需求和適應江西農業大學動物藥學專業本科生教學需要,亟需在課程思政、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培養模式、課程設計等方面進行科學優化和創新性改革[3]。旨在緊密契合新農科人才培養服務于鄉村振興人才市場需求和國家發展的現實需要,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

1 課程思政研究

高等農業院校要堅持把“強農興農、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培養服務國家人才作為最高追求,把學校學科建設作為發展根基,把深化教學改革作為強大動力,把加強高校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時刻把思政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如何培養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一根本問題,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中心環節,并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作為教師,要在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的同時,要更好地擔負起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這就要求廣大教師除了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質外,更要自覺加強道德修養,并將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匯于具體教學實踐之中,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在本課程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力求實現課程理論知識教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突出“情”意?!扒椤笔菒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貫穿教學過程的永恒主題。新農科背景下,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全方位、立體化育人轉型,是當今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培養卓越獸醫人才必要途徑。在課程施教過程中,著力發掘我國在獸醫生物制品研發、使用等方面對世界畜牧業健康發展所做出貢獻的素材,突出我國在人類及獸用生物制品的發展史上有著輝煌的成就。在“緒論”章節突出介紹我國在當前人類及動物疫病防控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取得的舉世矚目成績,主要包括:①我國在新冠疫苗研發領域的成就,包括研發思路、研發過程及在目前世界范圍內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程中的領先地位等;②我國在非洲豬瘟疫苗方面得到研究進展;③我國在傳統疫苗(如豬瘟疫苗)研究中在世界范圍內的突出成就等。將我國在疫苗研發、生產及應用中領先世界的突出成果融于教學之中,切實在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以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達到協同育人的教育目標。

2 教學內容研究

2.1 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突出“新”意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核心,在動物藥學專業“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的建設中,根據學生應聘崗位能力的需要和生產實際需求,優化、調整和補充教學內容,突出“新”意。由于動物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性,教學實施中更傾向于傳授學生獸用生物制品的合理使用、獸用生物制品生產、研發的原理及過程,強化農業生產中的生物安全意識(生物制品質量安全、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安全)等內容。因此,課題實施過程中以《獸醫生物制品學》教材(第3版)為藍本,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合理的增加、調整和優化。

2.1.1 力求講授知識的緊迫性和時效性 把自2018年以來給我國養豬業帶來巨大損失的非洲豬瘟作為重點,著重講述加強非洲豬瘟生物安全防控、國內各相關研究單位關于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究思路、研究進展及面臨困難等內容。同時增加了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思路、研究路線、生產過程、保護效果等內容。

2.1.2 力求講授知識的新穎性 獸醫生物制品行業是目前獸藥行業里面最活躍的產業之一,隨著行業發展以及科技進步,獸藥生物制品的研發、生產和使用等都較傳統生物制品相比不斷取得新突破。課題實施過程中,及時將新的專業知識及時補充到課程學習資源中,是課程教學亟需解決的問題。在教材第3章“動物疫苗的制造技術”章節增加了“新型疫苗制造技術”一節,重點講述核酸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抗獨特型抗體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制備技術。在第9章“豬用生物制品”中增加我國目前“非洲豬瘟病毒”疫苗研發的主要類型以及面臨的問題。另外,在簡要講授傳統疫苗生產工藝流程基礎上,重點講授獸用生物制品生產、研發新技術,使學生掌握新技術生產獸用生物制品的原理、方法,以便更好地為畜牧業生產服務。

2.1.3 力求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統一性 把涉及生物制品廢棄物處理設備章節作為學生課后自學,下節課隨機提問檢查;涉及生物制品生產設備章節讓學生自學,然后在去實踐教學基地參觀、實習環節中再加以強化。同時要求每一位同學結合參觀實習寫一份學習報告,以確保學習效果。

2.2 實現實驗課程和教學實習內容結合統一,突出“效”意

培養計劃中本課程實驗和教學實習各為16學時。為高效利用有限的課時以提高教學效率,結合目前獸醫生物制品生產的新技術新方法,設置綜合大實驗,將實驗內容與實習內容有機結合。實驗內容圍繞基因工程DNA疫苗的上游生產工藝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具體包括:①“核酸疫苗質粒DNA的提取、純化與檢測”;②“質粒DNA的酶切與檢測”;③“DNA核酸疫苗的構建、篩選與鑒定”;④“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及質粒轉化”。其中③、④作為教學實習課內容。通過安排綜合大實驗,可使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新型疫苗——DNA核酸疫苗的構建及純化流程。

3 教學模式研究

著力構建“教、學、研”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突出“創”意?!敖?、學、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訓練教學模式已經在多項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得到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4-6]。本改革基于“教、學、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訓練教學模式,根據指導教師相關科研內容擬定若干專題供同學們選擇。要求學生在開始科研項目之前,先行查閱相關資料,細化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并提交指導教師審核,并在教師或高年級研究生同學全方位指導下開展科學研究。此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理論知識轉為主動探究,提升了學習動力。

4 加強基地建設,建立健全教學實踐基地

教學實踐基地作為學生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7-9]。課題研究旨在運用現場實地教學法,突出“實”意。

學校歷年來充分重視教學基地的建設。在新農科背景下,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當成一個戰略支撐點,讓學生在實踐中知農、愛農、為農,積極響應新農科號召,充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成員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在已有的各級平臺基礎之上,多方建立、拓展動物藥學專業學生“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的實習、實踐渠道。目前開展“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實踐教學的平臺載體主要有:①學院已經建立的教學實習基地,其中與本課程相關的教學實踐基地有3個;②江西省科技特派團服務平臺,對接8家相關獸藥生產、畜牧養殖企業;③學院教工黨支部與養殖企業建立的“黨建+科技服務”基地。

在實踐教學實施之前一周,根據具體教學計劃安排好具體實習內容、制定實習方案。同學們通過網絡、各級媒介先行查閱與教學實踐相關的內容,帶著問題去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開展實習實踐。在基地指導教師、企業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指導下開展教學實習,使學生對實際生產中所涉及的獸用生物制品的生產、質量檢查、保存、使用方法以及產品的保護效果等各個環節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課程理論學習和具體企業生產實踐之間“最后一公里”的貫通。

5 加強師資水平建設,多渠道提升師資水平、傳道受業解惑新高度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和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塑造靈魂、生命和新人的時代重任。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追求,要堅持從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知識建設、奮斗精神、綜合素質6方面下功夫,并將其作為教學活動實施的首要目標,以便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農業專業人才。

“打鐵還需自身硬”,課題組成員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應著力加強自我能力水平的提升。各成員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網絡、郵件、電話等方式,及時和國內、外導師和同行聯系,掌握最新有關獸用生物制品的研究進展、了解新型獸用生物制品的研發動態及研究方法;同時充分利用網絡數字資源,通過下載、查閱文獻及時全面了解獸藥生物制品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技術。依托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平臺,在學院領導大力支持下,課題組教師積極參加國內有關獸用生物制品的會議或培訓,全面、及時了解國內獸藥生物制品發展動態。課題組教師通過以上多種方式,積極提升自身水平,并將所總結和凝練的國內外有關獸醫生物制品新知識、新動態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總體把握獸醫生物制品學的最新發展,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6 建立教學反饋機制

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反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學生對大學課堂教學反饋,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習者為中心”。因此建立積極有效的教學反饋機制、加強師生信息溝通渠道建設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意義重大[10-11]。

具體實施過程中,可通過建立班級學習微信群,及時與學生就有關獸用生物制品使用、生產、設計等方面進行溝通與交流;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及時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和想法,開展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及時征求同學們學習本課程的體會、看法和建議。匯總后對反饋意見進行分析,對合理化建議及時采納并在下一步的教學中得以改進和提升。

7 討論與小結

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畜禽養殖業的飛速發展,規?;笄蒺B殖場所面臨的畜禽疫病防控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培養具有獸醫生物制品研發、應用能力的人才成為農業高等院?!矮F醫生物制品學”課程教學的重點[12]?!矮F醫生物制品學”是我國高等農業院校動物藥學專業主干課程之一,主要包括生物制品的制造理論和技術、生產工藝、質量檢驗與控制等內容,對學生畢業后具體實踐應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13]。在課程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教學過程,牢牢把握“立德樹人、強農興農”的總體目標,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價值觀[14]。

隨著獸醫生物制品領域的不斷發展,改進與完善“獸醫生物制品學”教學模式成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和關鍵[15]。本課程教學改革圍繞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加強教學基地建設、提升師資力量、建立溝通渠道等幾方面開展研究,建立了課程“教學內容新”“教學設計精”和“實驗和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了教師講授知識新、學生實踐能力強的教學機制?!爸R新”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不能僅僅去依靠原先所掌握的專業技術以及專業知識,而是要積極關注獸醫生物制品最新研究進展,并掌握與之相關的新技術、新知識[16];“學生實踐能力強”則首先需要教師自身擁有充足的實踐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重要的起始條件;其次是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好壞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夠更好的吸收課程知識,學生將課程內的知識掌握后,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課程實踐教學,也就更有利于提升自身實踐能力[17]。

在改進“獸醫生物制品”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將愛國情融入進課程教學,堅持以“情”育人。這種教學模式實現了教育教學和弘揚愛國情懷之間的融合,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獸醫生物制品的學習興趣,課程教學改革效果得到提高,更好地踐行“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18]。

作為我國高等農業院校動物藥學專業主干課程,《獸醫生物制品學》教材知識內容要做到及時更新,以便更好地符合教學需要。新農科背景下,高等學校教師要牢記“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課程思政為綱,牢固樹立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理念,確立理論聯系實際的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潛移默化提高學生思政修養的同時,把當前國內外有關獸醫生物制品研究領域中的研究新熱點傳授給學生,以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 人民網. 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安吉共識》[EB/OL]. (2019-06-28)[2023-03-15]. http://edu.people.com. cn/n1/2019/0628/ c1006-31202615. html.

[2] 袁萬哲, 劉娜, 景翠, 等. 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建設與改革[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2014, 16(5): 84-86.

[3] 姜平. 獸醫生物制品學[M]. 3版.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5.

[4] 陳飛, 項林英. 實施“教、學、研”三結合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J]. 創新創業教育, 2021(16): 34-37.

[5] 李穎, 劉小維, 劉超, 等. 淺議“教、學、研”一體的人才教學方法和培育模式[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34): 234-235.

[6] 陳建兵, 光曉元. 高校理科實驗“教一學一研”三位一體新模式[J]. 池州學院學報, 2009, 23(3): 119-120.

[7] 劉進輝, 王水蓮, 易金娥, 等. 動物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8, 27(3): 93-96.

[8] 牛靜華, 張學棟, 王靜, 等. 實訓基地建設對動物醫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J]. 吉林畜牧獸醫, 2021(2): 108-109.

[9] 周勰, 張革, 徐新軍, 等. 藥學應用型人才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探索[J].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0, 4(11): 34-35.

[10] 梁帥. 高校課堂教學反饋有效機制問題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1, 20(23): 241-242.

[11] 鞏斌, 實驗教學質量評價與信息反饋調控機制研究[J]. 長春大學學報, 2021, 31(8): 104-108.

[12] 姚敏, 石博妹, 黃延華. “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PBL教學模式探索[J]. 當代畜牧,2018(36): 38-41.

[13] 馬全朝, 趙瑜, 芮亞培, 等. BOPPPS教學法在《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中的應用[J]. 中國畜禽種業, 2023, 19(2): 124-128.

[14] 任振新, 史列琴, 朱宇林. 課程思政融入地方本科院校農林類專業教學探究[J]. 智慧農業導刊, 2023, 3(2): 89-93.

[15] 陳瑞愛, 黃妙容. 獸醫生物制品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 中國獸醫雜志, 2017, 53(7): 114-116.

[16] 郭雅雙, 耿月華, 徐超, 等. 新農科背景下高?!爸膊×餍袑W”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 2022, 9(36): 74-77.

[17] 馬秀芝. 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高校課程改革研究[J]. 試題與研究, 2020(1): 38-39.

[18] 佘寶, 王磊. 遙感本科專業課程教學中愛國主義題材選取與愛國情懷培養[J]. 知識窗, 2023(1): 39-41.

Ideology as the Main Theme,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U Liheng1,2, LIANG Haiping1, WAN Gen1, WANG Xiaoying1,2, LIU Yi1, GONG Haiwei1, CHEN Weiyi1, LIU Chanjuan3

(1.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2. Institut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3.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courses i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animal pharmacy and animal medicine in the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sed on the third edition ofand also on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aki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ltivating virtues and people, strengthening and rejuvenating agriculture”,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ve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teaching contents and models,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field bas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establishing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 etc. The training of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is closely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market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training of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e talents with rich knowledge of veterinary biological products and strong practical competence.

;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innovative reform

10.3969/j.issn.2095-3704.2023.04.84

G642

A

2095-3704(2023)04-0572-05

2023-03-20

2023-06-21

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XJG-20-3-19)、江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03BBF63019)、江西農業大學黨建研究課題(JNDJYB22010)和江西農業大學獸藥研究所建設資金項目(9232306300)

劉立恒(1974—),男,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動物藥學和寄生蟲新型疫苗創制研究,lihengliu0714@163.com。

劉立恒, 梁海平, 萬根, 等. 新農科背景下“獸醫生物制品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 生物災害科學, 2023, 46(4): 572-576.

猜你喜歡
生物制品農科藥學
吉林正業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業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農科城如何為鄉村提供“振興樣板”
吉林正業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公費農科生培養試點工作實施
農科問答
農科110專家,你們辛苦啦! 省總工會與省科協聯合舉辦農科110專家送清涼慰問活動
武漢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基層醫院藥學人員培養之思考
藥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