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高應力環境大硐室施工工藝的研究及應用

2023-02-02 04:11楊德源周天貴
昆鋼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進尺斜坡機車

楊德源 周天貴

(玉溪大紅山礦業有限公司)

1 工程概況及背景

大紅山鐵礦機車修理硐室位于5 m 中段運輸平巷東北側,西鄰采區斜坡道,東面是通往膠帶斜井輔助斜坡道、避災硐室、5 m 臨時泵房及輔助豎井進風平巷,硐室上下無其他工程。

機車修理硐室屬井下重要硐室,為后期生產設備進行井下維修保養場所,埋深700 m,處于高應力環境中,硐室掘進尺寸:高11.2 m,寬10 m,長度51 m,設計為雙層鋼筋C25 混凝土永久支護,支護厚度0.4 m(具體參數詳見圖1、圖2),邊掘邊支,硐室位于早元古界大紅山群紅山組(Ptdh)地層中,主要揭露集塊巖、火山角礫巖、變鈉質熔巖、石榴綠泥片巖、角閃變鈉質熔巖夾薄層不純白云石大理巖,圍巖堅硬,中等穩固~穩固,節理裂隙偶見發育,圍巖整體性一般。為確保在高應力環境下硐室施工安全、質量,滿足施工進度計劃要求,須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方案必須滿足在安全上可靠、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質量上有保障。

圖1 機車修理硐室斷面圖(硐室長51 m)

圖2 機車修理硐室平面圖

2 硐室工程特點

2.1 硐室基本特點

(1)機車修理硐室的長度長,進出口通道狹窄,通風要求高。

(2)機車修理硐室埋深大(垂直地面埋深700 m),緊鄰二道河主要運輸通道、進風通道,且與其他硐室(清洗硐室)相連(見圖2),圍巖受力情況復雜,還伴隨輕微巖爆現象,硐室掘進、支護難度較大,安全風險高。

(3)機車修理硐室斷面大(見圖1)、掘進高度高,機械適用性較低。

(4)機車修理硐室圍巖堅硬穩固性中等,節理裂隙偶見發育。

2.2 硐室應力分布特點

應力分析:在施加面力的情況下,巷道兩幫角會出現明顯的應力集中現象,容易發生破壞。巷道單幫高應力分布深度在7~8 m 左右,該范圍Mises 應力為15~30 MPa,當該應力值達到巖體抗壓或抗拉強度時,就會發生破壞,巷道周邊圍巖最大主應力為40 MPa 左右。采用FLAC 三維模擬計算結果,巷道兩幫塑性區(破壞區)深度達4.5 m,不利于巷道自穩(見圖3)。

圖3 機車修理硐室應力分析圖

3 硐室施工方法分析

大斷面硐室開挖常見方法分全斷面法、導硐法和留礦法三類。

3.1 全斷面開挖法

全斷面開挖法是沿硐室長度方向對硐室全面開挖,前后可分臺階,該方法對硐室巖石條件、應力分布及地質環境要求較高。優點在于施工方法簡單、成本低;缺點在于對地質條件要求高、安全風險高,頂部支護難度大等。

3.2 導硐法

導硐法是在硐室任何位置先施工小巷道,再進行擴刷、擴大至硐室尺寸的方法。優點在于靈活性大、可以根據地質條件、硐室斷面大小和支護形式變換導坑的布置方式和開挖順序;缺點在于施工效率低,施工組織難度大,成本高等[1]。

3.3 留礦法

留礦法施工的前提是下部已形成礦倉或漏斗,通過聯絡道拉開底槽,使用鑿巖機分層上掘,中間采用楔形掏槽,巖碴通過下部放出。優點在于出渣、施工方便快捷;缺點在于受地質條件限制較大,同時要求底部最好有漏斗裝礦條件[2]。

3.4 施工方法分析研究及選擇

根據上述三類施工方法,結合破碎硐室的實際情況進行以下分析:

全斷面法不適用:由于硐室開挖高度達到11.2 m,搭設工作平臺施工安全性不高,開挖斷面積接近110 m2,全斷面開挖可能會造成應力嚴重失衡,另若使用臺階法施工無法實現全過程機械撬毛。

留礦法不具備條件:硐室下部未形成礦倉及放礦漏斗。

通過上述分析,結合硐室自身特點(硐室掘進尺寸:高11.2 m,寬10 m,長度51 m),考慮當前礦山施工機械化要求,為確保機車修理硐室安全施工,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及人員的作業效率,需在上下導硐施工法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優化,總體施工依然堅持“先拱后墻”的順序,利用聯道從硐室東鎖扣開始起坡,施工斜坡導硐,碴石回填下部巷道做為作業平臺,后擴刷東部頂板,再擴刷西部頂板,最后擴刷邊幫并依次降低直至到底部。具體實施過程詳見如下:

4 “中央斜坡導硐法”施工應用

4.1 施工總體部署

機車修理硐室分為上、下兩部分先后進行擴刷和臨時支護,從硐室東端沿硐室軸線方向施工導硐至硐室西端設計位置(頂板)。導硐施工自東鎖口位置時開始變坡,坡度13 %,施工過程中用碴石回填下部的巷道。導硐施工完成后,開始由硐室中間分東西兩個方向擴刷,擴刷至設計頂板及時進行錨噴支護(如遇巖石破碎采用錨網噴聯合支護);在臨時支護保護下開始硐室上部區域兩幫擴刷。硐室擴刷至相對標高+4.1 m 時停止出碴,進行上半部的永久支護施工。永久支護到位后進行硐室下半部自西向東依次擴刷。

4.2 硐室開挖具體步驟

4.2.1 斜坡導硐施工

從硐室東端底板開始沿硐室中軸線掘進至西端,導硐尺寸寬5.2 m*高4.1 m*27 m,與原有巷道的頂板位置貫通,導硐斜坡段坡度13 %,出碴由機車修理硐室聯道鏟運至裝碴點裝車運出。

導硐與原有巷道的頂板位置貫通后,導硐的掘進尺寸沒有變化,坡度隨原巷道的頂板做調整,坡度5 %施工至西端。

4.2.2 +6.9 m 以上西段擴刷

+6.9 m 以上西段擴刷(具體施工見圖4)

圖4 機車修理硐室掘支圖(西段)

4.2.2.1 第I 次刷頂

從硐室中點位置開始挑頂,采用3 m 釬桿斜向挑頂兩次后改為由東向西掘進,厚度2.8 m,擴刷寬度為5.2 m,每炮進尺3 m,頂板采用光面爆破的要求控制打眼、裝藥,保證頂板成型,邊掘邊支。

4.2.2.2 第Ⅱ次刷幫

第一次刷頂結束后由硐室中部開始刷幫,刷兩茬炮至硐室邊幫,創造向西刷幫的作業空間,后向西刷至西端,擴刷厚度2.3 m,底部控制相對標高+6.9 m,每炮進尺3 m。

4.2.2.3 碴石清理

硐室西部上段(標高6.9 m 以上部分)碴石清理由西向東沿機車修理硐室聯道運出,西部已經全部擴刷并完成錨網噴支護,清運多余碴石,平整壓實形成斜坡道,作為硐室東段頂幫擴刷臨時斜坡道。

4.2.3 +6.9 m 以上東段擴刷

+6.9 m 以上東段擴刷(具體施工見圖5)

圖5 機車修理硐室掘支圖(東段)

4.2.3.1 第I 次刷頂

從硐室中點位置開始向東刷頂,完成相對標高+8.1 m以下頂板擴刷寬度為5.2 m,每炮進尺3 m,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方法,控制頂板成型,邊掘邊支。

4.2.3.2 第Ⅱ次刷頂

第一次刷頂結束后,由硐室中點位置開始第二次刷頂,刷頂至設計輪廓(相對標高+11.1 m),寬度為5.2 m,進尺3 m,采用光面爆破的要求打眼,控制頂板成型。

4.2.3.3 第Ⅲ次刷幫(標高6.9 m~11.2 m 即設計拱部位置)

第二次刷頂結束后由硐室中部開始刷幫,擴刷厚度2.3 m,本次刷幫嚴格采用光面爆破的要求打眼,控制邊幫成型。

4.2.4 邊幫擴刷(標高4.1 m—6.9 m)

待導硐上部東段擴刷和支護結束后,此時硐室標高6.9 m 以上的所有擴刷和支護已經全部結束。下一步進行標高4.1 m—6.9 m 硐室邊幫擴刷,首先由硐室中部刷一茬炮至硐室邊幫,創造向西刷幫的作業空間,由硐室中間位置向西擴刷至西端,然后由中部先向東側擴刷至東端,擴刷厚度2.3 m,每炮進尺3 m,邊掘邊支。

4.2.5 硐室下半部分(標高±0.000 至+4.1 m)

擴刷待相對標高+4.1 m ~+11.1 m 永久支護完成后再進行。擴刷前清運多余碴石,自西向東擴刷,硐室內的旁硐及檢修槽同時開挖,邊掘邊支。

5 實施效果

(1)“中央斜坡導硐法”施工在保障安全施工方面有著最為明顯的優勢,全過程實現機械撬毛,采用先對拱部進行錨網噴支護,大大降低了“冒頂片幫”的風險,作業過程中實現了“0”事故;

(2)“中央斜坡導硐法”在成本控制上也取得不錯效果,采用“短掘短支”能最有效的保護巖石不被破壞,降低硐室塌方,減少混凝土回填成本,該硐室嚴格控制塌方量<100 m3;

(3)“中央斜坡導硐法”對于保證大硐室質量也有顯著效果,從前期的測量放線、到后期的立柱定位,都保證每一茬炮的技術跟進,在整個硐室的掘進過程中,僅存在小部分巖石塌方造成的硐室超挖,硐室擴刷質量良好。

6 結論

(1)“中央斜坡導硐法”施工適用于應力破壞區深度4 m 以上的情況,斜坡導硐、逐步擴刷能有效防止應力集中發生的巖爆等地壓事故;

(2)先拱后墻、小斷面變大斷面能有效保證全過程的機械撬毛,真正實現機械化換人,采用斜坡式導硐,實現了全過程的機械化,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效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3)“中央斜坡導硐法”的斜坡需要硐室滿足一定的長度(一般大于35 m),若硐室過短,斜坡坡度較大,無法實現機械施工且人員上下安全風險高。

猜你喜歡
進尺斜坡機車
深埋隧洞開挖進尺比選分析
大連機車
重載機車牽引計算仿真系統開發及其應用
信仰的“斜坡”
基于CTC3.0系統機車摘掛功能的實現
開挖進尺對豎井開挖影響研究
夢是長長的斜坡(外一首)
隧道循環進尺的極限平衡分析*
一種機車聯接箱工藝開發
考慮鉆頭進尺影響的深水鉆井水力參數優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