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江草堂藏回鶻文“七圣財”疏釋書研究

2023-02-03 07:36張鐵山
敦煌學輯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四德廣佛回鶻

毛 選 張鐵山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81)

一、文獻介紹

廬江草堂位于杭州,是何鴻先生的私人博物館,收藏有不同文種的各類文書,其中有數十件回鶻文殘片。據何鴻先生介紹,這批回鶻文文獻于20世紀40年代收集自敦煌。本文刊布的這一葉殘片(廬江草堂臨時編號13),高22 厘米,寬20厘米,兩面書寫,每面存11行。從書寫款式上看,兩面書寫順序相反。A面系與“七圣財”相關的注疏,B面則是與“三身、四解脫德”相關的注疏。

目前關于廬江草堂所藏回鶻文文獻刊布和研究的成果主要有:2017年,張鐵山與皮特·茨默合作研究了編號2、23、26、61殘片,發表了Old Uighur Fragments Housed in the Lujiang Caotang in Hangzhou。(1)張鐵山、皮特·茨默,“Old Uighur Fragments Housed in the Lujiang Caotang in Hangzhou”,《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32,2017,第1-13頁。2019年,張鐵山對編號16的《阿毗達磨俱舍論》殘片進行了研究,發表有A fragment of an Uighur version of the Abhidharmako?a-bhya at the Lujiang Caotang in Hangzhou。(2)Zekine ?zertural,G?khan ilfeler,Unter dem Bodhi-Baum:Festschrift für Klaus R?hrborn anl?sslich des 80, Geburtstags uberreicht von Kollegen,Freunden und Schule,V &R Unipress,2019,pp. 417-426.2022年,阿依達爾和楊富學又對編號6、23兩件殘片進行了研究,發表了《五件回鶻文〈阿含經〉寫本殘片及跋文譯釋》。(3)阿依達爾、楊富學《五件回鶻文〈阿含經〉寫本殘片及跋文譯釋》,《西域文史》第16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年,第187—197頁。

二、編號13殘片的語文學研究

(一)原文轉寫

A面

01. [ ]bu ikinti ?d

02. [tavar ?dgü]si t[etir] : qayu-lar ol yiti

03. [tür]lüg aq?γs?z ?d tawar-lar?γ uq?tmaq

04. tep tes?r : q(a)lt? bu sudur ?rdini-n?ng

09. [?] ?d tavar-?γ uq?tmaq? tetir : azq[ya]

10.[ ]d[ ]lig t?d?γ tutuγ-d?n ?ngi

B面

02. tolu tük?l tü? ?t[’?z] ?ngi[

03. türlüg b(?)lgürtm? ?t’?z tegm? : bu

07. [?ra]vsat k?nt-ning : t?rt türlüg

08. ?dgü-l?ring? oγ?at? : bu sudur ?rdini

09. ym? : t?rt türlüg ?dgü-l?ring?

11.uz tük?l bilg? t(?)ngri [burxan]

(二)漢譯文

A面:(01-03)……第二財物德,何為七無漏圣財明。(04-05)若此經之生凈信心,(06)最初乃信圣財(07)既成,又如是戒(08-09)持也,乃二戒圣財明(10)……離開礙障(11)乃三聞(圣財明)。

A面

B面:(01)……移除,凈?(02)滿、完備、應身,各種(03)……化身觸,此(04-05)三身,具足,第四解脫(06)德,以如是之方式(07-08)若舍婆提城的四德一樣,此經寶(09)亦向四德(10)圓滿故,因此皆?(11)妙善全智天(佛)……

B面

(三)注釋

A面

01-02行:bu ikinti ?d [tavar ?dgü]si:由上下文可知,此為“四德”之第二德,即財物德,故可補之。

03行:qayu-lar ol yiti [tür]lüg aq?γs?z ?d tawar-lar?γ:前半句可對應漢文原文“何等為七”,后面系“無漏七圣財”?!盁o漏七圣財”僅見于《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五,原文作“于世財寶能知足,獲得無漏七圣財”(4)[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5,《大正藏》第3冊,第315頁。,而其余諸經多作“七圣財”或“七圣財寶”,其中,?d tawar為“財、財物、財寶”,而aq?γs?z本為“無漏”之意,此處喻指“圣”,概有七圣財者,即由凡夫轉為圣賢;uq?tmaq,回鶻文義為“釋義、使理解”,此處當作“明”,見于《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卷一:“第四明七種圣財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七圣財樂分七。一明信圣財。二明戒圣財。三明慚圣財。四明愧圣財。五明聞圣財。六明舍圣財。七明慧圣財?!?5)[唐]法成達,智慧山記《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卷1,《大正藏》第85冊,第830頁。該處漢文原典與回鶻文譯體例完全一致,然第三為慚圣財,而回鶻文作??idm?klig“聞”,略有不同,不過該處系回鶻文譯者對漢文原文中第二財物德之闡釋。

04行:?rdini:即“寶”,來自粟特語rtny,后者又借自梵語ratna“寶”,此處與sudur“經”并用,系“三寶”之“經寶”,bu sudur ?rdini“此經”?;佞X文譯文很明顯是對某經文的注釋,并以類比方式闡明“生信”之重要性,即信為一切之始。

07行:bolγay:“既成”,結合語義,當指“(一信)既成,而后(持戒)”之意。

10-11行:t?d?γ tutuγ-d?n [?drülm?ki:其中t?d?γ tutuγ義為“礙障”,-d?n為名詞的從格,搭配后之?ngi(異、不同),表示“從礙障…”,由此11行首可補 [?drülm?ki],即“遠離礙障”(7)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回鶻文詩體注疏和新發現敦煌本韻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2頁。。

B面

01行:ar[?γ?]:原件破損嚴重,僅可見詞首a、r二字母,據形似應為ar?γ“清凈”。

02行:tolu tük?l tü?:其中tolu為“圓滿”之意,tük?l為“完備、足”之意,tü?,義為 “果”。與后之?t[’?z]搭配,應指“三身”中之“應身”,三身系佛教術語,即化身、應身、法身。

03行:b(?)lgürtm? ?t’?z:應指“三身”中之“化身”。

09行:t?rt türlüg ?dgü-l?r:即舍婆提城的四德,《阿彌陀經通贊疏》作:一、具財物;二、好欲境;三、饒多聞;四、豐解脫;(12)[唐]窺基撰《阿彌陀經通贊疏》卷1,《大正藏》第37冊,第333頁。然《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所言四德與之略異,作“一者塵境德、二財物德、三圣法德、四解脫德”,其第二、四之財物德、解脫德與回鶻文譯文?d tavar ?dgüsi、qutrulmaql(?)γ ?dgüsi完全相符。

11行:uz tük?l bilg? t(?)ngri:其中uz有“妙、善”之意。tük?l bilg?即“全智”之意,皆為修飾后之t(?)ngri“天、神”。

三、相關問題探討

1.漢文本來源。該回鶻文殘葉的內容與諸多文本均有相似處,然并未有完全對應者。其中與A面回鶻文最接近者,系《瑜伽師地論》和《瑜伽師地論分門記》,且后者中提及“諸論雖復次第不同,七名皆等”,可見諸論中的次序不同,但是七個圣財之名是一致的;而內容最接近者,為《法華經玄贊要集》《仁王經疏法衡鈔》及《阿彌陀經通贊疏》,前二者主要側重逐條闡釋“七圣財”,后者則采用摘譯的手法,對于術語精準翻譯,其余部分則采用意譯。B面的回鶻文內容則主要參考《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阿彌陀經通贊疏》,對于“四德”之第四解脫德作了闡釋。

基于對上述漢文文本的比對,本文認為,該回鶻文殘葉是以漢文本為底本,并再加工的疏釋類文獻。故而有《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與《阿彌陀經通贊疏》為辨,而前者“四德”體例與回鶻文譯本同,后者則有偏差,故而取前者:即唐澄觀對其自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疏釋書,兩件殘頁保留內容主要是闡釋“四德”中之第二財物德與第四解脫德,回鶻文在摘譯的基礎上,對“七圣財”“三身”等具體條目作了注釋與補充,可能參考了上述所列文獻,或是依據回鶻文本的教義書,因為類似的疏釋書也見于其他回鶻文文獻。(13)吐送江·依明《P.T.1292古藏文音寫回鶻語佛教教義簡答手冊研究》,《中國藏學》2018年第3期,第52-61頁。

2.文字特點。該殘葉回鶻文的書寫基本符合10-11世紀的文字特點,q、γ字母已作加點區分;d、t字母未混用;s、?字母尚未作加點區別;且w、y字母未混用,w字母在左上方帶一小鉤,表示n的字母左側未作加一點區分,寫法與a、?同。另外,動名詞形式-maq/-m?k在文本中大量使用。

3.版本問題。該殘葉回鶻文書寫精美而工整,筆畫圓潤,棱角不分明,粗細變化不大,整體布局較為緊湊,且兩面文序上下倒置,由是可見,應為軟筆楷書體(即寫經體);再結合內容,若是以《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為底本,則應系梵夾裝,穿繩圓孔當在左側,右側系其邊界,囿于左側闕處較大,故而兩面內容中有空缺(應是“七圣財”之舍、慧、慚、愧四財及“四德”之第三圣法德部分)。當然,因回鶻文殘損嚴重,內容缺失較多,這僅是筆者的推測。

猜你喜歡
四德廣佛回鶻
廣州最新交通年報出爐!廣佛每天有174萬人來往!
162億!8宗宅地!央企保利重倉廣佛兩市
七大新亮點!照耀廣佛未來城的“智慧”發展之路
廣佛潛力板塊看這里! 下一個千燈湖傳奇崛起!
四德
俄藏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七葉釋讀
小議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所見之?g?一詞
四德
回鶻文《慈悲道場懺法》動詞的式范疇
傳播文明正能量樹立善行義舉“四德”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