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現狀分析與治理對策研究
——以浙江省為例

2023-02-06 22:14陳德良王火劍趙加俊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反詐詐騙犯罪

陳德良 王火劍 趙加俊

當前,我國數字化轉型加速,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轉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高度依賴網絡和信息系統,網絡空間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家園。(1)《公安部新聞發布會通報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工作的舉措成效情況》,2023年7月6日,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網,https://www.mps.gov.cn/n2254536/n2254544/n2254552/n9099940/index.html。2023年7月28日訪問。網絡空間是物理空間極為重要的延伸,網絡空間秩序是社會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網上合法權益已成為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谛袨槿藗€體、社會經濟環境、互聯網絡,以及社會控制弱化、犯罪亞文化、犯罪成本收益和犯罪技術學習等方面因素的作用,(2)參見王楓梧:《網絡黑灰產犯罪生成模式與多元治理機制研究》,《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22年第4期。當前的犯罪形態出現了重大轉變,傳統犯罪向遠距離、非接觸、智能化和數字化的形態快速轉變。(3)參見陳波、牛智輝:《犯罪學視域下的網絡詐騙犯罪防控研究》,《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22年第4期。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出傳播的廣域性和持續性,且仍處于勢能的集中釋放期。(4)參見李亞可:《我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態勢特征及打擊思路探析》,《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22年第4期。從全國范圍來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經成為當前發展增速最快、涉及范圍最廣、嚴重威脅和危害公民安全的刑事犯罪類型。(5)參見徐永勝、劉方杰:《涉網新型詐騙犯罪資金流偵控對策研究》,《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21年第2期。

面對日趨復雜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窂娬{,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堅持嚴厲打擊、依法辦案,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堅持打防結合、防范為先,加強宣傳教育,強化預警勸阻;堅持科技支撐、強化反制,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技術反制能力;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屬地管控。(6)《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2022年4月19日,載新華每日電訊網,http://www.news.cn/mrdx/2022-04/19/c_1310565205.htm。2023年7月25日訪問。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全鏈條重拳打擊涉詐犯罪生態系統,通過開展“云劍”“斷卡”“斷流”等專項行動,會同國家移民管理局組織開展“斬鏈”“清源”“利劍”三大戰役,會同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部署開展“拔釘”行動,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46.4萬起,緝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和骨干351名。(7)熊豐:《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6.4萬起》,2023年5月31日,載光明網,https://m.gmw.cn/2023-05/31/content_1303389974.htm,2023年7月26日訪問。建立和完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體制機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斷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犯罪治理制度、提升犯罪治理效能、遏制涉網犯罪蔓延擴張態勢的根本要求。本文從浙江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現狀出發,分析打擊治理中存在的困境,探討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策略體系的構建。

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現狀

近10年來,隨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我國迅速蔓延,浙江省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案數基本以兩位數的年均增速率上升,(8)2016年、2017年、2021年和2022年這4年呈下降態勢。在刑事發案中的占比也逐年上升,涉案金額不斷增加。2009年浙江省發案0.9萬起,2020年比2009年增加10倍。2021年度受理涉網新型詐騙案件數同比下降5.51%,但受害人的財產損失同比上升17.15%。其中刑事案件受理共計11.69萬起,同比上升3.20%。(9)參見徐永勝、向善亮:《社會數字化轉型條件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的思考》,《公安研究》2022年第10期。隨著打擊治理防范力度的不斷加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詐騙手段、類型、實施地域、相關產業鏈等方面呈現出新的變化態勢。

(一)詐騙手段持續翻新,模式迭代升級快

一是引誘方式呈現多樣化。作案手法從最初的打電話、發短信,演變為利用各類交友網絡平臺、短視頻平臺、VOIP和GOIP改號軟件、木馬病毒等手段詐騙;從“單一式”對話詐騙演變為利用“情景話術劇本”詐騙。二是詐騙手段圍繞生活圈。伴隨著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群眾防范意識逐步增強,犯罪人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詐騙手段緊緊圍繞國家政策、社會生態、生活實際等持續翻新,且部分新詐騙手法生命周期較短,如僅2019年公安部就公布了60種典型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監測統計,2020年我國累計出現260余種新詐騙手段。詐騙手段隨著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出現而不斷演變升級,近期又產生了利用AI換臉和擬聲技術佯裝其好友的詐騙手段。三是提現方法緊跟時代性。詐騙鏈條上的末端環節是洗錢,其手法不斷更新,從雇傭車手在線下ATM機取現、銀行卡轉賬到現在利用第三方和第四方支付平臺、購買基金、跑分平臺、虛擬貨幣結算、跨境電商、直播刷禮物等。四是詐騙載體呈現網絡化?,F在六成以上的電信網絡詐騙都是通過不法分子制作的手機App實施。詐騙實施模式與引流推廣方式也不斷升級,詐騙過程呈現接觸周期長、詐騙環節多、多手法疊加、跨平臺實施等顯著特點。例如,“殺豬盤”式詐騙同時涉及婚戀交友、即時通訊等多個業務平臺,犯罪人融合刷單、“殺豬盤”等多種手法,利用刷單返利與受害人多次接觸以獲取受害人信任后,將其引導至博彩平臺實施連環詐騙,這讓受害人防不勝防。

(二)精準詐騙成主流,侵害目標靶向性強

與廣撒網、隨機式的詐騙不同,精準詐騙更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其欺騙性、迷惑性更進一步,成功率也更高,是當前詐騙的主流模式。犯罪人有針對性地“因人施詐”,實施的關鍵要素是獲取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公民個人信息不僅成為犯罪人實施詐騙的必備條件,也成為其對詐騙對象實施精準畫像的素材。犯罪人借助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分析詐騙對象的心理特征,實施精神控制式的詐騙。越來越多的犯罪人在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后,選擇特定侵害目標實施精準詐騙。(10)參見徐永勝:《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偵查與警務合作模式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8頁。此類案件集中表現為冒充網絡客服詐騙、冒充領導詐騙、冒充親友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網絡貸款詐騙等。在上述案件中,受害人對犯罪人產生信任感并最終被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犯罪人能夠準確地說出受害人的相關個人信息甚至直接掌握受害人的某種迫切需求。據統計,目前超過七成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與個人信息泄露或被竊取有關,且該比例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三)“去中心化”漸凸顯,犯罪更加專職化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在搭建詐騙網絡平臺、制作詐騙App、非法獲取個人信息、撥打詐騙電話、買賣銀行卡和支付賬號等各個環節都有不同團伙在分工負責,不同環節的犯罪成員之間并不認識,只是通過互聯網取得聯系,他們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存在某一環節的犯罪成員為多個不同的犯罪團伙提供服務的情況,從而形成交錯復雜的犯罪組織結構。當前,電信網絡詐騙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黑灰產業鏈和利益聯合體,主要有非法買賣個人信息,批量開辦并販賣手機卡和銀行卡,制造和銷售“偽基站”設備、智能群呼設備、短信群發器,制作和維護虛假網絡平臺,為詐騙活動提供推廣引流服務,針對詐騙贓款提供洗錢服務等上下游犯罪。(11)參見徐永勝、徐公社、韓冰:《地域性職業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其偵防對策研究》,《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隨著黑灰產業鏈的壯大,各環節的犯罪成員之間通過互聯網聯系,一個犯罪關聯另外一個犯罪,不再有影響產業鏈始終的“中心”。這種“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在一個詐騙犯罪鏈條上,各環節的犯罪團伙通過互聯網自由選擇聯系,形成一個臨時的、完整的犯罪組織。

(四)重點地區、跨境犯罪特征愈發明顯

當前,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日益猖獗,在我國持續高壓打擊和有效治理下,境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空間明顯壓縮,犯罪人“走出國門”已成為顯著態勢,他們主要到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選擇犯罪窩點。目前,八成以上的詐騙人員均在境外,尤其以緬甸北部為主。(12)參見謝玲:《跨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聚集地空間遷移分析——大湄公河流域樣本定性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年第4期。另外,國內重點地區詐騙治理形勢依然嚴峻,呈現出向重點邊境地區聚集的新趨勢,以云南中緬邊境地區、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為代表。隨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肆意蔓延,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詐騙受害者,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詐騙犯罪人。

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困境

(一)宣傳防范工作缺少“三個度”

一是“新穎度”不足。由于詐騙手段更新快、種類多,宣傳防范方式和內容跟不上形勢的新變化,導致群眾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防不勝防”。二是“精準度”不足。宣傳防范工作中沒有細分不同類型詐騙的受害群體,未做到有針對性、精準化的預防宣傳,導致部分群眾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到位,甚至對防騙宣傳有抵觸心理。三是“持久度”不足。宣傳防范工作沒有持續性,沒有形成專門的宣傳工作組織架構,且職責分工也不明確,導致宣傳力度呈現出上級盯得緊、宣傳力度就加大,上級放松管理、宣傳力度就減弱的局面。

(二)打擊懲處環節尚有瓶頸

一是打擊手段的科技化和專業化水平亟待提高。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在快速提高,犯罪人的反偵查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犯罪人主動利用呼叫轉移設備,通過遠程控制、機卡分離方式撥打電話、收發短信,這些都加大了技術部門的檢測與溯源查處難度。公安機關運用高科技手段、現代偵查方法進行反制和打擊的能力還不能適應現實打處需要,偵查辦案民警的專業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犯罪形勢的發展變化。例如,面對電信網絡詐騙新態勢,公安機關在接警處置能力、初偵初查工作、情報導偵工作、區域協同配合等方面需要提升和改進。(13)參見王楓梧:《網絡犯罪治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公安機關為視角》,《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二是源頭性黑灰產業鏈條難以根除。黑灰產業盤根錯節,詐騙實施渠道更加多樣化,詐騙技術鏈條不斷完善。這是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需要突破的另一道關隘,涉及多部門、多行業監管,僅僅依靠公安機關單打獨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綜合治理方面存在漏洞

一是登記姓名與實際使用人不符。突出表現為對通訊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的監管存在真空地帶、安全管理不到位,這就導致“實名不實人”問題依然突出。二是部分平臺資金流轉缺乏管控。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直播間等資金流轉平臺缺乏監管,成為犯罪人套現、漂白贓款的主要渠道,增加了公安機關資金查扣的難度。三是未能從根源上切斷資金流通渠道。買賣企業對公賬戶、收購販賣銀行卡、手機卡等渠道未能從根本上切斷。例如,支付寶的余額寶等網絡科技產品被違規使用。四是公民個人信息不斷被泄露。行業商家技術防護能力弱,或行業出現內鬼,致使大量公民個人信息被竊取或者被泄露。

(四)協作聯動機制有待加強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是跨地區作案,公安機關偵辦此類案件通常需要異地作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近3年來,在國務院、公安部統一組織部署下,各地公安機關相繼開展了“斷卡”“云劍”“斷流”等系列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各地、各部門均開展了宣傳防范、打擊整治行動,但各自為戰的情況仍普遍存在,甚至有些地方公安機關為了考核績效而出現不配合打處的情況,因此,區域協作仍然要深入推進。另外,公安機關與行業主管部門之間的聯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專業隊伍建設不夠匹配

當前,浙江省基層縣(市、區)公安(分)局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案件受理數普遍已占到受理刑事案件總數的55%左右,經濟發達的地區甚至超過70%,各級公安機關在反詐專業隊伍建設上存在三個不足,遠遠跟不上電信網絡犯罪治理的需要。一是專業機構不健全,專業隊伍力量嚴重不足。除寧波、紹興、金華三個地市級公安機關和部分縣(市、區)級公安機關已建立涉網犯罪偵查專門機構之外,多數市(縣)沒有建立。那些已建立專業機構的公安機關,在專業隊伍力量配置上也十分有限,而沒有建立專業機構的公安機關投入的專業力量嚴重不足??h(市、區)級公安機關發揮著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辦的主力軍作用,刑偵部門和派出所負責打擊的民警處于疲于奔命狀態。二是反詐行家里手嚴重短缺。目前,浙江省公安機關了解、懂得計算機應用知識的民警數量有限,熟練掌握或精通涉網犯罪偵查技能的行家里手更少,絕大多數民警的涉網案件偵辦能力跟不上嚴峻的電信網絡犯罪打擊形勢的需要。三是涉網偵查的資源手段尚不能有效共享。當前,掌握電信網絡犯罪偵查資源和手段的警種或部門力量配置十分有限,工作機制也有待完善。同時,信息資源和專業手段不能讓刑偵部門和派出所打擊隊伍共享,反詐民警即使獲取涉網案偵線索和研判產品(情報),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擁有資源和手段的警種(部門)支撐,大量的犯罪證據無法在第一時間被獲取并得以固定,相關線索更是無法得到有效拓展。

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策略

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系統、完備規范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法律,是中國特色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制度的成功探索和具體實踐,在我國法治建設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也為深入推進反詐工作提供了新武器。要圍繞貫徹《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根據公安部提出的“專題研究、專門隊伍、專案攻堅、專業技術,抓好內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的“四專兩合力”要求,(14)參見蔣麗華、趙悅:《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偵查人員創新能力初探——以“四專兩合力”之“專門隊伍”為切入點》,《公安研究》2022年第12期。通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織嚴織密刑事法網,從預警防范、重拳打擊、協同治理、加強管控、創新改革等方面持續發力,筑起反詐工作的“防火墻”,從根本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高發態勢,捂住群眾的“錢袋子”。

(一)預防為先,確保宣傳常態長效,增強全民防詐反詐意識

一是堅持黨政統領,強化頂層設計。堅持黨政統領,充分發揮黨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強化頂層設計,常態化推進宣防工作。二是做到面上宣傳零死角,勸阻干預無遺漏。大力豐富防范宣傳模式,通過多形式、高頻次、全覆蓋的防詐反詐宣傳,讓廣大群眾隨處看得到、聽得著、可咨詢,實現社會面防范宣傳全覆蓋、無死角,營造“鋪天蓋地、家喻戶曉”的防范宣傳聲勢。根據精準詐騙的特征變化,加強青年學生、婦女、財會人員、投資理財人員等易受侵害群體的針對性宣教工作。結合本地區發案類型及規律特點,梳理分析、建模立庫,牢牢抓好“大數據”實時精準預警、“網格化”精準排查和“鐵腳板”精準勸阻工作,做到勸阻干預無遺漏。三是加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戰果的宣傳,提升震懾力。充分利用輻射面廣、傳播速度快、人們易于接受的傳統和現代媒體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戰果,擴大影響力、增強震懾力。四是健全獎勵激勵機制,激發能動性。充分發揮正面激勵作用,對參與有效勸阻、及時止付的相關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專題表彰,強化典型引領。

(二)重拳出擊,確保打擊人員到位,提升打擊效能

針對此類犯罪人反偵查能力強,作案手法狡猾的情況,各極公安機關急需建立反詐工作專門機構(專門隊伍),急需引進和培養一批“精涉網犯罪偵查破案思路、懂電信網絡技術、通視頻偵查原理、善技偵偵查措施”的專業人員,不斷提高合成作戰能力,對案件偵破有價值的線索要堅持自上而下“抽絲剝繭”和自下而上“順藤摸瓜”的理念,不斷豐富合成作戰思維。一是完善省、市、縣三級反詐中心組織架構。整合部門資源,配強人員力量,從原來省公安廳與市公安局合建改為單獨建立省反詐中心,規范省、市、縣三級反詐中心名稱,統一稱謂,即“某某省反詐中心”“某某市反詐中心”“某某縣(市、區)反詐中心”。在定位上,要做精省級、做強市級、做大縣級。省級反詐中心由各大銀行和通訊網絡運行商、互聯網企業、相關成員單位明確專人(本省領域專家),縣(市、區)由各大銀行和通訊網絡運行商、互聯網企業、相關成員單位明確專人(本系統本轄區的反詐行家里手)常態化對接開展工作。進一步匯聚共享各方數據,將省、市、縣三級反詐中心打造成資源整合的數據中心、研判打擊的指揮中心、部門聯動的協調中心、情報信息的發布中心,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合成的一體化打擊格局。二是優化完善偵查打擊機制。推行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全案偵查機制,固化境內快偵快打、境外取證打回流戰法,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及上下游黑灰產業開展全鏈條打擊。

(三)協同治理,確保上下整體貫通,提高聯動共享共治水平

一是加強工作聯動。健全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案件會商機制,統一執法辦案思想,及時解決案件管轄、法律適用、證據規格等問題,強化追贓挽損,形成打擊懲治合力。牢固樹立“一盤棋”的工作理念,加強公安機關與銀行、通訊運營商的協作,建立線索迅速通報、高效快捷查控等機制,加大涉案信息倒查力度,嚴懲內外勾結違法行為。強化上下貫通、整體聯動,推動情報共享、資源共用、情況互通、工作互動,實現打擊治理工作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會商會辦、協同治理、督查考核。二是加強區域協同。按照統一部署,組織精干力量赴發案重點地區開展駐點行動,有效實施前置打擊、集群打擊、精準打擊。深度研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特點和規律,超前應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變化趨勢,不斷提升工作前瞻性、主動性、針對性。

(四)加強管控,確保對策及時跟進,強力遏制犯罪態勢

一是在作案工具方面,主要加強對“兩卡”的管控工作。電信運營商要加強對網絡電話,制作、傳播、使用改號軟件,多重呼叫轉移等通訊業務,以及違規出租網絡通信線路等的監管監察力度,審查并有效控制虛擬主叫辦理業務。銀行等金融部門要對異常賬戶建立監控預警機制,對超期的僵尸用戶卡進行定期清理,發現通過續交身份辦理的銀行卡,應立即凍結,對短期內大量辦理銀行卡和“一對多”資金轉賬用戶進行甄別監控,對于有異常行為的應及時報告公安機關處理。二是在涉詐人員方面,主要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控。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對于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的人員,出境活動若存在重大涉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嫌疑的,移民管理機構可以決定不準其出境。對滯留境外的涉詐人員,依法開展勸返并采取相關限制出境等措施。對本地辦理、販賣“兩卡”人員實施嚴厲打擊懲戒措施,對開辦涉案“兩卡”較多的營業網點和“兩卡”人員公開向社會曝光,對寄遞業物流網進行嚴格管控,對將“兩卡”郵寄至境外的物流公司和中轉站人員進行處罰。將反詐工作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不斷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常態化。

(五)改革創新,確保人才培養渠道暢通,打造廉潔務實高效的反詐鐵軍

各級公安機關政工部門要牢固樹立警力跟著警情走的理念,主動作為,當好黨委參謀,積極謀劃,深化公安體制改革,根據當地警情及時調整警力布局,切實做好引進和培養人才等工作保障。一是充實反詐輔警和文職隊伍。在當前不能大幅增編民警的前提下,全面實行反詐輔助工作由協警和文職人員替代的制度,讓專業民警從大量雜務和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讓基層一線民警有相對充足的精力去做反詐工作的急重任務。二是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注重專業人才的梯隊建設,盡快培養一批能把握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規律,善于分析研判和偵辦案件的高精尖反詐人才。重視電信網絡犯罪規律的研究和技戰法的總結提煉,多管齊下,多途徑推進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反詐隊伍素質。同時,加強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同步培育一批集信息研判、偵查辦案、治理宣防多技能于一身的綜合性人才。三是與時俱進,鍛造過硬鐵軍。面對犯罪新形勢和時代新要求,需要與時俱進增添刑警精神的新元素,并持續弘揚,不斷提升刑偵(反詐)崗位的內生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嚴”的主基調,主動作為、凝聚力量,建設一支具有過硬能力素質、風清氣正、充分體現新時代良好精神風貌的反詐民警隊伍。例如,1997年總結提煉的“負重拼搏,勇敢頑強,契而不舍,無私奉獻”的浙江刑警精神,在26年的浙江刑偵實踐中產生了巨大凝聚力、推動力,但在新時代需要增添刑警精神的新元素。對此,應該予以專題研究。

四、結語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數字化時代犯罪形態發展演變的結果,犯罪技術手段在不斷更新,犯罪模式在不斷迭代,侵害目標更趨精準,職業化、跨境跨區域的犯罪特征更加明顯。特別是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AI技術應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案例已經出現,技術和犯罪結合愈加緊密。要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指引,全面加強精準宣防,增強全民反詐意識;完善省、市、縣三級反詐中心組織架構,優化全案偵查打擊機制;加強工作聯動,確保整體貫通,提升共享共治水平;強化涉詐人員信用懲戒,依法勸返和限制出境,落實邊境管控的技防、人防措施;暢通人才培養渠道,建設一支適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變化的專業反詐隊伍,構建有效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策略體系。這是法治建設、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隨著國內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專項行動不斷推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從東南亞向全球各大洲轉移,國際詐騙集團的遠程犯罪模式將成為世界性的犯罪問題。(15)參見徐永勝、許韜:《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規律特征與對策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2021年第4期。世界各國需要在聯合國框架下訂立打擊網絡犯罪公約,開展跨境刑事司法協助,建立跨境電子證據取證法律制度,共同構建全球性打擊治理網絡犯罪的新模式。

猜你喜歡
反詐詐騙犯罪
反詐公益廣告
“反詐”雞蛋 為何上熱搜
“反詐宣講員被騙18萬元”更具警示性
“反詐宣講員被騙”更具警示性
Televisions
合同詐騙
電信詐騙
擦亮雙眼,謹防招生詐騙
什么是犯罪?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