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情境引領改善高中語文教學

2023-02-06 05:31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路炳榮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創設情境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路炳榮

相較于初中語文,高中語文學科的知識深度、文化內涵等進一步拓展,相應地,教學難度也進一步加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要適時地進行改革與創新,引入更科學的教學手段,切實予以學生有效指導,改善學生的學習實踐。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學手段逐漸展現出自身的科學性與獨特性,其輔助教學價值慢慢得到驗證,受到了廣泛認可。由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元情境手段就顯得很有必要,同時也向教師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從實際來看,大部分教師都認識到了情境策略的價值,并開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恰當環節引入情境元素,盡力營造優質的教學環境,但是由于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教師對多元情境手段的應用并不科學,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情境手段價值的發揮?;诖?,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積極融入多元情境的同時,還要結合當下學情進行教學反思,針對性地創新具體情境應用方式,從而充分發掘情境教學的價值,提高教學效果,促使預期語文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及滲透多元情境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學科教學要求明顯提高,對教師的教學考核更加嚴格,且日趨綜合性,在此情況下,教師要加強教學反思,改革傳統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效果,為了實現預期的學生培養目標而努力。從實際來看,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很多時候都可以順利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會遇到一些阻礙,產生一些問題,從而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不注重教學環境的改善,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削弱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迫于教學壓力,教師為了盡可能傳授給學生更多的語文知識,會一味地采取理論講解的手段,導致學生很難在腦海中產生想象與聯想,無法迅速理解語文知識的內涵。再次,教師給予學生的自主空間較少,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學生深入探究,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迅速發展。最后,教師忽視了學習反思的重要性,未組織相關活動,那么學生可能一直沿著錯誤的道路學習,最終耗費大量的精力卻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諸多問題的存在向教師提出了反思改革要求,而多元情境手段逐漸受到認可與重視。

基于上述情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多元情境手段的應用成為一種趨勢,其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情境手段的應用,教師可以順利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積極配合的基礎上優質完成課堂任務;其次,情境元素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具象化,降低語文知識理解難度,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最后,借助多元情境手段,教師可以順利發掘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為其長遠學習增添助力。所以在每一節高中語文課堂,教師都要基于學情科學滲透多元情境,創設更好的教學條件,給予學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提升語文綜合能力與素養。

二、多元情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科學滲透

(一)創設互動情境,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環境因素給予較多關注,充分認識到環境對學生主體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的影響,進而就如何改善教學環境問題進行探索。在此情況下,學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等方式逐漸受到重視。如果教師能夠在語文課堂強化多方面的互動,勢必更容易打破沉悶的氣氛,增添靈活的元素,更好地營造適用的環境。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創設互動情境,引入多種互動形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有助于高質量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基于《故都的秋》這篇課文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為了順利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教師需要組織系列的互動活動,改善教學環境。首先,教師在完成基礎知識分析任務之后,鼓勵學生自由結成小組,就所學內容進行討論,幫助彼此解決困惑的點,真正掌握相關知識。其次,各小組成員有必要討論文中的經典語句,如“秋蟬的衰弱的殘聲……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薄皬幕睒淙~底……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惫餐接懫渲刑N含的基本語言知識,及其在整篇課文中發揮的作用,夯實知識基礎。最后,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互動。在實際教學中,在基礎教學活動告一段落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文中的‘故都’指哪里?題目為什么不是‘北平的秋’?”“題目是故都的秋,為什么課文開頭先寫江南的秋?”要求學生認真思考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急于將正確答案告訴學生,而是給予其一定的提示,鼓勵他們自主閱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基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情境創設,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教學計劃的實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設直觀情境,增加語文教學的形象性

高中階段語文學科知識大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具有一定抽象性特點是必然的,學生在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理解障礙,難以順利探知語文知識精髓,影響最終的學習成效。由此,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成了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并開始廣泛滲透于教育領域,展現出獨特的輔助教學作用,尤其是在直觀展示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值得教師加以應用。綜合以上所述,在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都要基于對現實的了解科學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增加語文教學的形象性,降低語文知識理解難度,促進學生迅速理解語文知識內涵,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例如,基于《荷塘月色》這篇課文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為了降低課文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適時借助直觀情境給予學生形象輔助。首先,在基礎性的課文內容分析階段,教師在以口頭語言講解的同時,可以通過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手段配合展示相應的直觀畫面,包括“圓月升起的時候,妻子在屋里輕拍孩子哄睡,‘我’披著衣衫走出家門”“曲折的小煤屑路旁邊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淡淡的月光傾瀉而下”“靜靜的月光泄在荷葉和荷花上,薄薄的青霧漂浮在荷塘上,使荷葉和荷花好像在牛奶中洗過,又像被輕紗籠罩”。這樣,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腦海中產生想象與聯想,從而更準確地理解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其次,重點分析景物描寫手法以及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播放微課視頻,借助動態畫面加以講解。最后,教師可以將圖片和視頻發送給學生,便于學生課后復習課上所學知識,更好地進行拓展學習實踐。在直觀情境的輔助下,學生勢必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果。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知識探究欲望

實際上,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知識,如果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那么通??梢匝杆兕I會知識內涵與精髓,迅速積累豐富的知識技能,相反,如果只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學,學生自己態度不積極,缺乏探知欲望,那么不僅會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還無法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難以迅速提升各方面的學科素養。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閱歷,但是仍然保留著對未知的好奇心,會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適時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主動配合教學,提高學習效率,迅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基于《勸學》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問題情境,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首先,在各個教學環節,教師盡力傳授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同時適時進行提問,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啟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高效理解。其次,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時間,然后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如“‘吾從而師之’中的‘師’的意思是否為‘以……為師’?”“‘終日而思’以及‘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這兩句話中‘而’的意義和用法是否一樣?”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探尋問題的答案。這樣,在問題情境的刺激下,學生將極大提升知識探究欲望,從而更主動地投入語文知識的學習,參與實踐鍛煉,迅速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四)創設扮演情境,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在高中語文學習實踐中,學生的任務并不僅僅是記憶各個知識點,還要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其內涵與傳達的思想情感,深化認識與理解,為其進行綜合學習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或者所采取的指導措施缺乏一定的科學適用性,無法給予學生切實有效的幫助,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據此,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進行探究改革,科學引入扮演情境,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基于《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語文知識積累的同時,指導學生準確把握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文章所傳達的反封建意義等。為此,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創設扮演情境。首先,教師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空間,鼓勵學生自由結成小組,并商定每個成員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情境演繹練習。其次,教師任選兩個小組上臺表演,生動地呈現課文內容。在此過程中,為了生動演繹,每個學生都要深入研讀課文內容,分析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生活背景、性格特點等,還要與同組成員就整個故事的結構、發展、主線以及所傳達的主旨進行交流討論,從而順利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質量,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五)創設反思情境,優化學生語文學習實踐

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要想持續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迅速提升學科能力,學生除了堅持學習實踐,還要不斷反思,及時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優化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但實際上,很多教師都對相關指導工作有所忽視,并沒有在其中投入足夠的精力,導致部分學生缺乏反思過程,或者無法準確進行總結,進而難以優化學習實踐,影響了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改變教學觀念,重視反思環節,創設反思情境,以真正優化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促進學生高效鍛煉語文綜合能力,實現預期學習目標。

例如,組織學生學習《蜀道難》相關內容的時候,按照預先設定的計劃完成知識與技能教授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練習之后,教師有必要創設反思情境,引導學生自我總結,為之后更長遠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整節課的學習表現,總結自己哪部分學得比較好、哪部分學得不太好,從而明確之后的學習重點,并針對性地改進,為持續積累語文知識奠定基礎。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鼓勵各小組互相評價課堂學習表現,幫助彼此認識到學習行為中的不足,如有的學生過于注重記筆記,忽視了聽講和思考,所以無法高效利用課堂時間掌握課堂知識;有的學生習慣獨立思考,不愿意與同學交流,可能造成思維局限,影響了對古詩主旨的深入理解。小組成員可以幫助彼此探尋合適的改進策略,指引彼此今后的努力方向。在反思情境的助力下,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勢必順利優化,有效提高學習效果,從而迅速提升語文綜合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標準落實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面臨更綜合性的教學任務,需要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所以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是大勢所趨,在此過程中,情境策略的價值與作用逐漸凸顯。教師要科學引入多元情境,盡力改善教學效果,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創設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